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成良 《环球人物》2013,(33):44-47
李敦白的名字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在上了年纪的人眼里,这位美国人可是大名鼎鼎。他曾在中国生活、工作35年,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交往甚密,被称为"跻身中共高层核心圈的美国大兵"。  相似文献   

2.
《文史天地》2008,(4):72-72
近代学才林琴南曾和他的朋友王子仁在一起探讨人被斩首后的短暂瞬间有无知觉的问题。王子仁说法国有两个医生研究过这种现象,认为人的颈部总筋虽然断了,但思维并没有立即消亡,可能会有微弱的知觉。不久,其中一个医生犯了死罪,应当斩首,他的朋友对他说:“你的头落地后,我捧着你的脸叫你的名字,你若有知觉,就睁开眼看着我。”犯罪的医生同意了。  相似文献   

3.
人是多面体     
黄维名气大,毛选中多次提到他,特赦后,参加政协高层会议、榜(报)上有名。服刑期间,在功德林劳改,依然我行我素,宁折不弯,譬如陈伯达著《四大家族》,说国民党的中行、央行、交行、农行都是蒋介石一家的,黄维在小组发言却说“按这种说法,那么现在的中国人民银行,也就是毛泽东一家的。”小组让他写检查,他就写“龙困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甚至不惜与军阶低于他的“国特”(如梁培璜)等老拳相向大打出手。(98.10.31.文汇读书周报) 一般说来,军史上无不承认黄维为国民党军队之名将,但新近出版的《杨伯涛回…  相似文献   

4.
音乐     
《世界》2011,(4):211-211
在2011年音乐风云榜内地最受欢迎男歌手提名中,看到了梁晓雪的名字。不用怀疑,虽然有一个祖当女性化的名字,但“他”确实是“他”。一个在现实世界当中开着卤煮店的小老板,闲时无事,将自己多年来写的歌挑了十首,收编成了一张专辑《Floraltimes》。20们年的夏天,这张专辑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人们纷纷在网上传送关于他的歌曲的链接,点击数迅速过万。  相似文献   

5.
《沧桑》1994,(1)
他叫程步鳌,曾在山西“文化大革命”中担任过运动办公室副主任。按说,这是个显赫一时的要职。然而,他却运用这样一个职权,逆水行舟,带领有关同志,紧握实事求是的准绳,高举落实政策的尚方剑,进行大规模反“左”纠偏,为人民纠正和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最终为极左倾向的省革委个别高层领导人所不容,贬斥他的办公室为“翻案办公室”……  相似文献   

6.
申纪兰,一个英雄的名字,传奇的名字。她凝结着太行山的骄傲。凝结着中国农民的骄傲。她的人生充满了荣誉的光环,传奇的色彩。她是全国目前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到第九屠的全国人大代表;从1953年至今,她一直保持着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中共中央三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均接见过她.并与她台影留念。到山西视察的现任中央领导几乎都到过她所在的那个小山村看望她。如李鹏、朱镕基、胡锦涛、宋平等。她是和中央高层保持着经常“联系”的农民之一;“官”至山西省妇联主任(正厅级职务)。长治市人大副主任。却不离农村、不要工资、不转户口、不要专车。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每年下田劳动都在200天以上。中共长治市委授予她“太行英雄”的称号……  相似文献   

7.
微博     
《南方人物周刊》2012,(43):23-23
@南方人物周刊:快要下雪了,郑州很冷。立交桥下,一名农民工躺了二十多天后.死了。有人说是病死的,有人说是冻死的,但他也许死不了。“120来过两次,救助站的人来过,但看看都走了……”在他曾睡过的地方.有人放了两挂鞭炮。至今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8.
他孑然一生,却赢得了多党派的认可;他是一位诗人,但更是一位政治家;他早年就名扬政坛,但年近古稀才荣登总理宝座;他是一位与人为善的老者,但也是一个以强硬著称的领导人;他有过执政13天即下台的尴尬经历,也有过掀起“瓦杰帕伊浪潮”的辉煌成绩;他历经坎坷,有着三上三下的传奇故事。他就是瓦杰帕伊——被外界称为“最适合做印度总理的最佳人选”。  相似文献   

9.
在通过明十三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会议在巴黎召开的前夕,一个神秘的人物随着中央电视台某专题摄制组出现在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他的名字叫庞中威。他的名片上写着:“下定陵地宫探险第一人。名片后面,是盖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红色印章的证明,证明赵信、王杰、曹国鉴、冼自强、李树兴、孙宪宝、白大硅、曹献珍证明庞中威是下定陵地宫探险第一人的证明属实。”  相似文献   

10.
达文  严农 《炎黄春秋》2005,(3):18-20
严怪愚先生的名字,在青年一代读者中,或许会觉得陌生,这主要是因为他一生中受尽了政治上的不公平对待。战争年代,他的笔触揭露日伪,开罪国府。1949年以后,他还是为民请命,忠直敢言,先是被打成“胡风分子”,1957年又被打成长沙大“右派”,从此沉寂,受尽二十多年磨难。1979年,严先生的冤案平反昭雪,长期的磨难留给他的是一副病残的躯体,但他仍然抱病写了大量回忆录。他才过上几年好生活,但死神缠绕着他,1984年3月1日,严先生不幸病逝———上帝对他未免太不公平了。严怪愚本名严正,湖南邵东县人。他之所以改名怪愚,是因为邵东乡下多鲶鱼,此鱼形…  相似文献   

11.
他率领过千军万马血战沙场,也曾一次次直面针对他的暗杀行动;他是中东人眼中的“铁血强者”,但也会为了一位失明的姑娘而泪流满面……埃及总统、阿拉伯世界的“盟主”穆巴拉克,向本刊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2.
过去一说起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从中共“一大”到“五大”连任五届的总书记陈独秀,就说他是造成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罪魁祸首,是“托派”,并被开除了党籍。他的名字一直只能排在中国共产党的坏人之列,绝不能和毛泽东等其他领导人并提。因此,有人称陈独秀问题是  相似文献   

13.
食全食美     
《世界》2011,(12):I0002-I0003
对吉隆坡美食的认识从一盘老鼠粉开始。 从油腻腻的摊档上端出的这盘特色小吃,黑乎乎的样子相当不讨喜,再加上这个“可怖”的名字,让一众伸出的筷子犹犹豫豫地缩了回来。但,第一个下筷子的人.再没有给后面人品尝的机会——弹滑爽口的粉条,  相似文献   

14.
崔保新 《世纪》2023,(2):14-19
<正>2018年4月13日,百岁老人张增文的葬礼在广西柳州市殡仪馆举行。老人静卧在鲜花翠柏之中,瘦小的身躯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神态安详,犹如深眠。两侧,送别的素色花圈呈一字摆放,缎带上写着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国家领导人名字。张增文是谁?为何习近平总书记敬送花圈并慰问家属?他配得上“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的崇高赞誉吗?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开始追寻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最新版本(2002年8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对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表述,有一个很重要的修改,就是把沿用了60多年的“共产主义小组”名称,改为“党的早期组织”。写了192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取名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为书记”(见上册75页)。这一修改,恢复了原来的面貌。1920年入党的罗章龙,在1978年就说过:“共产主义小组这个名称,是后人给起的。在过去,对内对外都没有用过这个名字。”1920年入党的张申府,1979年9月也说过:“中国共产党1920年开始创建,地点在上海和北京。……我和守常研究,就叫共产党。”但是,至今还有不少报刊,仍沿用“共产主义小组”的名称,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6.
萧军足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两次到过延安,前后生活五年之久,曾担任多项职务,还与毛泽东、彭真等中央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就是这位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座上宾,却在延安有过一次鲜为人知的“牢狱之灾”。  相似文献   

17.
《南方人物周刊》2013,(41):13-13
或许可以豪不夸张地讲,习近平如今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领导人。他正在主导中国的经济大戏。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在详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形成过程时,只提到了习近平一个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18.
王正泉 《百年潮》2008,(1):70-72
赫鲁晓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当时因无情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提出“三和两全”理论、挑起国际共运“大辩论”、破坏中苏关系而闻名于世界,他的名字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应该说,赫鲁晓夫的一生就像他死后的墓碑所显示的那样,是“黑白相间”的,他既做过一些好事,也犯有严重错误。特别是,赫鲁晓夫在从事国际活动时,常常随意发挥,口不择言,鲁莽行事,给世界落下许多笑柄。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件事情。  相似文献   

19.
毫无疑问,赵章光和他的101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因此在他的身上不乏时代色彩。 如果说,西方称之为“美发之神”主要是基于其划时代的科研发明.那么,海内外传媒冠之以“红色大亨”的头衔,就带有一定政治色彩了从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思路看,他是赞赏这类红色大亨的…… 美国《新亚时报》 希波克拉底留下的难题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是个秃头,他曾对医治秃头动过一番脑筋,譬如把鸦片与玫瑰或百合的香精混合,再加些酒、生橄榄油或洋槐汁制成药膏涂在头皮上……然而这个方子却未能像他的名字一样流传下来。 法兰西一代枭雄拿破仑23岁便开始脱发,…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金庸先生“很不喜欢”编剧们改动他的小说,个中主要原因是他的小说情节大多写了11个“版本”而最后只采用其中一个“版本”。一次,有位女记在采访金庸先生时,他正在修改《越女剑》的书稿,该记看到每一页上都密密麻麻写满了修改的字,十分惊叹金庸先生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