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应该以它现有的功能,尽可能地接纳这些小客人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农村有“留守儿童”6100余万,占儿童总数20%左右。《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亿以上“没有非农人口户籍”,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一数据。2亿以上农民工正值盛年,大多是年轻的父母,其中很少有人能把孩子带进城市的门槛。  相似文献   

2.
韩毓华 《神州》2014,(9):18-18
对一个城镇来讲,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就不能发挥其优势,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千城一面”、“千镇一面”。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城镇文化建设。而城镇都是由乡村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是城镇文化的根基。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能因为城镇的崛起而失去了发展的根脉.  相似文献   

3.
春运车票开抢,一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徙箭在弦上。2013年年末,全国流动人口达2.45,亿,超过总人口的1/6.他们构成了两个城镇化统计指标之间尴尬的落差:一方而,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4%,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而,户籍人门城镇化率仅为36%,这意味着两亿多进城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成了“一只脚踩进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  相似文献   

4.
王蓓 《神州》2013,(21):42-42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尹湘元  彭蓬 《风景名胜》2021,(5):0035-0035
推进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不在于“打造”,而在于“培育” 。崀山镇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第三产业融合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重要城市。本文从自然生态、民族文化、道路交通、等几个方面着手分析崀山特色城镇及旅游业的发展和建议 。  相似文献   

6.
苏联远东地区与中国黑龙江省的城镇化比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对比方法系统地论述了苏联远东地区和中国黑龙江省的城镇化过程。分析了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对两个地区城镇化过程的影响和制约;阐述了两个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在城镇化水平、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关系、城镇职能结构关系、城镇地域空间关系等方面的特点与问题,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归纳了两个地区城镇化过程不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和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还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和双向吸引性,并据此建议两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应该互利互惠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7.
青海城镇化进程中的劳动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在城镇化过程中 ,一个点线、线面结合的城镇网络已具雏形 ,以城带镇、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整体  协同的城镇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伴随着劳动就业渠道有所拓宽 ,在保持就业局势稳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 ,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 ,青海经济发展长期滞后 ,“三线”企业多 ,下岗职工比例高 ,失业人数逐年增加 ,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多 ,劳动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 ,要加快城镇化进程 ,发展城镇经济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不断拓展就业空间 ,努力开创全省经济更快发展 ,社会充分就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农垦区聚落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基于区域开发初期建立起的国营农场体系,农垦区的城镇化不同于普通农区的城镇化,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类型,有其独特的科学问题和学术价值。本文以三江平原农垦区中心城镇建三江为研究对象,从佳木斯市、鸡西市、七台河市和牡丹江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普通农区城镇(即富锦、虎林、穆棱、汤原及勃利)作为对比样本,以反映农垦城镇人口、经济、社会和服务功能等多方面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熵值法测度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从“待业”改为“失业”说起国家统计局关于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见1994年3月1日《人民日报》第3版)中,有这样的表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5万人,年末城镇失业率为2.6%”这里的变化有两处,一是“新安排”变为“新增”,一是“待业率...  相似文献   

10.
肖宝玉  朱宇 《人文地理》2014,29(4):85-91
文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空间自相关和GIS等方法,分析了福建省城镇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异格局。研究发现,福建省城镇流动人口在沿海多而密集、以区外流动为主,开放性和活跃性明显,而在内陆则少而稀疏、以区内流动为主,封闭性和粘滞性突出,但沿海和内陆均存在内部异质性;大城市流动人口密集且来源地广泛、对人口城镇化影响大,中等城市流动人口规模较小,小城镇对区内流动人口有一定吸纳能力。文章还探讨了城镇流动人口空间分异特征的驱动机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与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城镇化分解成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4部分,且认为这4部分应处在协调耦合状态,用TOPSIS法对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进行评价,之后对评价结果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以对城镇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常州和扬州在优质协调区;南京、镇江、苏州和无锡在良好协调区,且土地城镇化相对滞后,说明城镇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徐州、淮安和南通在基本协调区,徐州与淮安土地城镇化过快,社会城镇化滞后,表明城镇土地粗放低效利用,同时忽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南通土地城镇化滞后,表明城镇扩张缓慢,城镇化的土地代价水平较低;泰州和盐城在轻度失调区,盐城经济城镇化滞后,泰州土地城镇化滞后,土地集约利用强度大,城镇发展选择的是一种精明增长路径;连云港和宿迁在中度失调区,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其它城镇化,城镇发展土地代价水平高,具有相当过渡性损失。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的建设问题从作为“大问题”提出,到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其间经历了艰苦的探索、创新过程,最终实现了一个发展思路上的飞跃,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小城镇的恢复和发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设小城镇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城镇,而且在于通过城镇发展过程中资本的聚集和人口的集中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唐宋变革”提出以来,国内、外对唐宋时期城镇化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研究之热点。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区域城镇化探讨,又取得了较多成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及唐宋时期市镇研究的专著有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另有施坚雅《中国乡村的集市和社会结构》,张邻《唐代的夜市》,黄正建《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崔功豪的《中国城镇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上半叶是德意志地区城镇化的"起步"期,城镇在外在形态、内部结构、城乡关系、城镇文化等四个方面都出现了明显变化,城镇化运动显示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在这个起步阶段,德意志城镇化道路既显示出其邦国分治所带来的特殊性,并因各邦国内部整合不一而呈现了多样性,也与英法等国城镇化道路逐渐趋同,共同构成了西方城镇化的经验。由此反观,所谓德意志城镇化研究中的"特殊论"与"普遍论"之争,不过是"硬币两面"的不同角度认识。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模糊综合评价——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制定城乡发展规划时需评估区域内不同乡镇城镇化水平差异,而单一人口城镇化指标不能满足城镇化水平差异分析的要求,特别难于评价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小城镇之间城镇化水平的真实差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针对人口、产值、产业发展和交通设施等指标及其相应的二级指标进行城镇化水平差异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利用相关统计数据,来比较西安市临潼区内各乡镇城镇化水平的差异。通过结果划分得到具有相对比较意义的核心城区、中心城镇、重点乡镇和一般乡镇四级的城镇体系。为临潼区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等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雨婧 《旅游纵览》2022,(2):166-169
本文以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37个县域为研究对象,从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城镇3个方面,探讨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以此加快当地的旅游城镇化进程,带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攀登》2016,(3)
城镇化是青海藏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力。本文从青海藏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入手,结合实际分析了推进藏区城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指导、遵循规律、文化传承的原则。提出了建设和壮大藏区区域性中心城镇、培育和发展新兴城镇、打造重点城镇的藏区城镇化发展的设想。并从搞好科学规划、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建立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提出了推进青海藏区城镇化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8.
那小红 《攀登》2008,27(4):12-16
本文通过对青海城镇化建设历史变迁的实证分析,认为青海城镇化发展进程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呈逐步提高态势,但仍然存在着规模相对小、层次较低等问题。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制度创新。然而从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使用与流转制度、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沿线分布有众多的城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结合立地条件对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空间分布的地域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依据城镇发展阶段的不同,提出了散点型、串珠型和网络型三种基本的空间分布形态,在分析研究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等要素的时空组合基础上,提出了城镇空间演变的三个基本特征,即空间发展的差异性,中心城镇的游移性和城址变迁的宜居性,这对于指导丝绸之路沿线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999 ~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线性和非线性视角,分别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和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假说进行了综合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假说在中国情境中真实有效,旅游业对城镇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旅游业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不仅呈现显著的非线性门槛特征,而且其强度变化与旅游业发展水平正向相关.以上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实施“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城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开创了多途径城镇化的有益探索.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推行旅游业驱动城镇化战略过程中还需强调保持旅游产业政策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