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叔父李克元烈士是一位出生、读书、从军在武汉,驻防、空战、击落日机在武汉,牺牲、安息在武汉的抗日英雄。1938年8月21日,他牺牲时,差8天满28岁。叔父在世时我还不到8岁,我与叔父接触前后不到一年,1934年我随祖母到杭州笕桥叔父家中住了几个月,1938年叔父在汉口驻防时又去他家中  相似文献   

2.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当时我8周岁半;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时,我16周岁半,高中毕业。抗战期间我正值少年,囊括了我中学时期的全部6年,今天回想起我的这段经历,青年朋友们知道了也会想一想的。  相似文献   

3.
从1952年我读小学五年级时第一次登台唱快板算起,我与曲艺艺术的结缘已有51年。从1963年我成为职业评书演员至今,我的舞台生涯,也整整是40周年。  相似文献   

4.
来信的故事     
正在我六年的小学生涯中,有许多事情都已经淡忘了。唯独有一件事,让我铭记在心,终生难忘。还是在五年级时,我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四季如歌》的散文,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几天后,当路过门卫室时,那个笑容可掬的老爷爷喊住我,递给我几封信。看着陌生的笔迹,陌生的落款,我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回到家里,我在看"李想"的信件时,手竟有  相似文献   

5.
韶华 《炎黄春秋》2013,(5):65-69
从1944年我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已经69年了。我是专业作家,对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有时候我把它当神明供奉,有时它把我当成阶级敌人抽打。有时候我怀疑它,有时候我又责备自己……不管怎么样,它一直在我的心灵深处,一时也没有离开。(一)把《讲话》当作圭臬1944年,我在冀鲁豫边区打游击。我发表第一篇小说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小说。只是觉得我的生活经历很有趣,照实记录而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发表一年后,还没有在敌后解放区出版,我看了一个朋友的手抄本。看了“讲话”之后我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写作还有这么多学问。讲得太对了,太好了。特别是作家要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获取创作源泉……数十年中,“讲话”一直是我创作的圭臬。土地改革时,我下乡当工作队员,抗美援朝中,我过了鸭绿江到前线体验生活。我还认为:到生活中去不能当“客人”,必须当“主人”,当“战士”。  相似文献   

6.
难忘的岁月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农历十二月初三, 我出生于无锡胡埭西溪大听上一个贫苦的百姓家庭. 我的祖母在我父亲两岁时就去世了, 祖父在我父亲十四岁时在逃难的路上突发急病而亡, 父亲在本村村民的帮助下把祖父安葬在异乡义塚,尸骨都没能带回家.  相似文献   

7.
口述时间:2012年11月 口述内容:1937年在上海爆发八一三战役时,我正在义乌老家,湖南部队十四师来我的家乡招兵,我投笔从戎,报名参军,被安排在苏州临平医院卫生队的担架队中,负责在嘉定黄渡附近接运伤病员。由于当时年龄小,又是新兵,我只参与对伤痛员补助工作,帮助他们吃饭、搀扶他们走路。淞沪大撤退放弃上海向南京后退时。  相似文献   

8.
我今年83岁。1944年4月6日参加工作,3年后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49年9月3日,我当上了图们机务段蒸汽机车司机。1951年1月25日8时,图们机务段党委书记谢伟军派人通知我去他的办公室。当时正是抗美援朝的第二年,我知道肯定有重大任务了。因为援朝运输工作一开始,我的JF型206号机车便进入了一级战备。  相似文献   

9.
每逢翻到这张照片,我心里就有说不清的痛楚。22年的伤心往事经常在脑子里重现。这张照片摄于1969年深秋。是我在河北省怀安县农场被劳动改造时,受命往县城造纸场送玉米秸时在照相馆照的。我怎么从北京到了怀安县?我是1954年从部队转业到中国作家协会,在《文艺学习》编辑部任文化生活组组长。1957年反右运动时被错划为右派!这个右派是怎么给定案的?说起来心如刀扎!1957年夏天,我到河北省深县东杜家庄,接我养病的妻子回京。正遇上社员们闹分社,他们觉得高级社统一分配不合理,他们村吃亏,想从高级社里分出来单独核算。联村社领导不同意,批评他…  相似文献   

10.
一、黄梅、湖口县艺人历代同台献艺江西省湖口县马影分社道桥大队海观一村采茶戏老艺人海怀茂,1982年12月1日对我说:我今年73岁(198年),大约在民国12年(192年)开始学戏。我的师傅叫海新魁,湖口县江桥公社梅家后湾人。我学戏时他就有SO多岁,约生于清咸丰5年左右,年青时唱丑角,后来生、旦、净、夫、丑都能唱,他是湖口有名的师傅。据师曾祖说,湖口采茶戏,当时叫黄梅戏,是从湖北黄梅县传来的。因为是黄梅茶山上摘茶唱的戏,就叫采茶戏。我是民国18年(1929年)搭班子唱戏,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大户族玩灯,有钱人家做寿、迎亲、…  相似文献   

11.
正2002年,我任汉阳区团委副书记时,有幸成为区政协最年轻的常委,从此便与人民政协结下了不解情缘。2005年,我在团市委工作时,又成为了市政协最年轻的委员;2011年,当选为市政协常委;2012年,成为省政协委员。期间因为工作调整,2013年我卸任了市政协常委,2016年到市妇联工作后,我再次成为市政协常委,共经历了三届市政协、两届省政协。可以说,我的政协经历伴随着我的青春与成长,从对参政议政的一知半解,逐渐成长为界别群众的代言人。在政协  相似文献   

12.
正我出生于1949年10月,与新中国同年同月。改革开放恢复了高考,我以高中毕业生的身份破格考取了第一届的硕士研究生,1978年进入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专业学习。1981年毕业,分配到中南民族学院,在民族调查时发现了女书。是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的人生,是改革开放让我一生与女书结缘。邂逅女书1982年,我是中南民族学院的讲师,在都庞岭山区开展民族调查时,一位高龄老太太对我说,比她上一辈的妇女会写一种  相似文献   

13.
张虚 《炎黄春秋》2001,(9):72-73
我身边珍藏着的这张老照片,是前几年我回老家时,表哥转交给我的。待我神情专注辨认上面五个年轻人时,表哥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说:“你想不到吧,这张照片是新心中学的老校友赵居正从台湾带来的。他临回台湾时嘱托我一定把翻拍的这张转交你。”  相似文献   

14.
魏克 《中国西藏》2014,(4):74-77
今天,政治部确定让我去北京参加共青团三届四中全会。虽然在1957年部队大精简时,青年部和组织部合并了,我已两年多不做青年工作了,但因为我是共青团三届中央委会委员,所以,不得不去。我准备好出发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张颍生 《江淮文史》2008,(1):119-135
我于1953年考进安徽医学院(今安徽医科大学),张锡祺先生时任学院院长,经常亲自给我们讲课;1958年我毕业时,先生亲自挑选我留校,并安置在他身边工作。1960年,先生积劳成疾,不幸辞世。在师从先生前后8年的岁月中,先生的品德、学问、业绩和他的人生追求,一直铭刻于我的心中。我的恩师,是一个道德文章皆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撤离东北方军(以下简称"方"):王老您好,看了相关材料我知道,您经历了整个抗战。九一八事变时,您在哪里?王景芳(以下简称"王"):我1925年入伍,九一八事变时,我在东北军第三方面军守备队一营二连,已经是当了6年兵的老兵了。因为考上了军校,所以,当时我正在东北讲武堂第11期步兵科学习。校长是张学良。  相似文献   

17.
曹宇凡 《南京史志》2010,(12):16-16
八月十五将要来到,我望着日渐圆满的月亮,不禁感叹:又是一年月圆时。 一年之前的暑假,我沉浸在网络中“享受”孤独。大脑中一遍遍地回想着离别时,昔日在学习的战壕里摸爬滚打的“战友们”一张张可爱的脸。我闭上眼睛,依稀还能看见他们一个个离去的痕迹。在梦里,月光下,我曾不止一次地寻找那些熟悉的身影。醒来时却发现,他们真的离我而去了。  相似文献   

18.
热瓦克访古     
1992年10月19日,当我随“20世纪西域研究”国际考察队来到热瓦克佛寺面前时,初次造访热瓦克的情景,历历在目。 早在1964年我参加工作时,就听说洛浦县西北沙漠中的有一座佛塔。1977年,我被派往当时的洛浦县新建公社(今吉亚乡)骚勒瓦管理区工作一段时间。骚勒瓦绿洲的北缘  相似文献   

19.
从1965年至1967年,在近三年的援越抗美期间,我记录下了对空作战打美国飞机的许多过程,每当我翻阅日记时,激烈战斗的情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0.
路过兰州     
火车途经兰州的时候,我突然生出去看看兰州的想法。我曾经在兰州附近的永登当过三年兵,那三年来,我与兰州虽是咫尺却又仿佛是天涯。当兵去永登时要路过兰州,回家探亲时也要路过兰州,退伍回乡时还要路过兰州,西出阳关时,又一次路过兰州。兰州不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