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7年仲夏,台湾人民曾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美风潮,捣毁了美国在台湾的“大使馆”,砸掉了美国在台的“新闻处”和“协防司令部”,这场震惊中外的反美斗争事件发生后,美国称之为“反美暴动”。本就这一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变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2.
从决定追随霍梅尼开展伊斯兰革命的那一刻起,哈梅内伊就开始了一场迄今尚未休止的“反美战争”。这场战争不见硝烟,却远比真正的战争惊心动魄和持久。从小培养“反美情结”美国中央情报局一个专门研究外国领导人心理状况的专家小组,曾就哈梅  相似文献   

3.
这位玻利维亚新总统公开宣称,他领导的“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将是“美国噩梦”。继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之后,他也扛起了反美的大旗  相似文献   

4.
通化“二·三”事件发生在1946年的春节前后,是国民党军队当时在东北发动的40余起暴动之一。当时,我在东北人民自卫军(东北民主联军的前身)“航空总队”学习,亲自参加了平息通化“二·三”暴动的战斗。 暴动前匪首全被擒  相似文献   

5.
1943年3-5月间,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发生一场反抗国民党强行开垦蒙荒的武装暴动.该事件不仅引起蒋介石、毛泽东等国共领袖的密切关注,还导致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集团的直接参与和较量.在共产党的支持下,暴动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因为这场武装暴动的倡导者是伊克昭盟盟长、札萨克旗札萨克王沙克都尔扎布,故而史称“沙王抗垦”. 一 1942年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甘肃天水主持召开军事会议,研究防御日军西进南下战略问题.会上国民党伊盟守备军总司令陈长捷以解决军粮为名,提出要在鄂尔多斯开荒5万顷(500万亩)搞军垦屯田.蒋介石正为如何解决伊盟驻军军粮问题犯愁,听了这个主意心头一亮,问身边的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此议可行否?”傅作义答:“原则可以,但不宜开荒过多.”  相似文献   

6.
晚清以来,美国在东亚一直奉行“门户开放”政策,而日本自吞并朝鲜后,一直试图独霸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在华势力崛起,两国的战略必将发生冲突。在威尔逊的对华政策之下,美国在华外交官、传教士与报人参与到国际政治事务中。美国在华反日舆论的形成是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过程可以从美国参战与对华宣传的启动、美国在华报人的反日情绪、日本的反美舆论及美国人的应对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该活动不但成为当时中国抵制日货运动的组成部分,而且对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场舆论战,就美国而言,使其在中国的新闻事业与政府联系起来,促进了在华美国系报纸的迅速发展;就日本而言,促使其进行调整以往对华政策并注意到舆论等文化力量在外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秦立海 《百年潮》2020,(2):83-90
美国著名汉学家欧文·拉铁摩尔曾说过:"学生运动是现代中国发展的潮汐表"。1948年中国"反美扶日"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并由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上海的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他们为捍卫国家民族利益,不但坚决反对美国扶植日本战后复兴,而且同国民党上海当局的反动行径进行了英勇斗争,充分展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崇高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8.
《文史博览》2006,(2):22-27
1928年4月28日,在江西井冈山下的宁冈古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几支武装,即朱德领导的由南昌起义余部组编的工农革命军,湘南暴动后组建的湘南农军和由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后引兵井冈的工农革命军在这里胜利会师,史称“朱毛会师”。这场伟大的会师是中国革命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然而,人们何曾知道在这场历史大事件的背后还掩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其中有一个关键人物为了这场伟大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陆良早期地下党组织和发动了1930的"陆良暴动",暴动震惊了全省,打响了滇东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在云南革命史迹中具有重要作用。"陆良暴动"虽然失败了,但播下了革命斗争的火种。"陆良暴动"的意义是巨大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凡是经过这场斗争锻炼考验的同志,后业成为了党在陆良领导抗日斗争、解放斗争的中坚力量,其敢于反抗敢于斗争敢于为贫苦百姓翻身求解放的精神永远影响着陆良人民,也激励着今天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10.
《花冈暴动──中国“劳工”在日本的抗日壮举》一书评介谢忠厚河北大学刘宝辰编著的《花冈暴动──中国“劳工”在日本的抗日壮举》一书(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是建国以来第一本比较全面地介绍、研究花冈暴动的学术著作。花冈暴动或花冈惨案,是中日战争期间在...  相似文献   

11.
台湾的光复,不仅仅要在政治上使之重新归入中国的行政版图,同时亦要在民族思想、语言和文字书写方式上重新“再中国化”.南京国民政府在台湾所开展的国语运动,即是要通过中国语文的“复员”而达到“去日本化”和重塑“国民”的目的.台省国语运动的开展,推进了战后台湾的文化重建和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这一运动亦是国民政府加强自身在台湾的统治力和控制民众思想的重要策略.这一时期的国语运动受台湾时局影响较大,与此同时,这场运动的起伏变化亦反映了光复初期台湾政治和社会心理的复杂面相,并对现代台湾政治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媚 《福建史志》2004,(6):36-38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视为南进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为了巩固这个南进基地,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掀起了一场“皇民化”运动的狂潮。他们妄图通过种种措施,向台湾人民灌输日本皇民思想,驱使台湾人民为日本帝国主义尽忠,俯首贴耳地供他们奴役。这场运动在台湾人民的强烈抵制下遭到失败,但它不可避免地在台湾人民的心灵深处刻下深深的伤痕,同时也对战后的台湾文化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湖南文史》2013,(6):49-49
据全球民意调查,公众对美国(尤其是美国的外交政策)的评价一直较低,一个接一个的国家爆发暴力和非暴力的反美示威游行。2005年美国皮尤中心对16个不同国家做调查时提问:“如果一个想出国的年轻人要求你推荐一个能够幸福一生的地方,那么你会推荐哪个国家?”其中仅一个国家认为美国是首选之地。种种调查研究不免加深了美国“自我中心论”者的失落。而重塑美国的“伟大形象”,决不是武力挑衅与不切实际地串谋破坏世界所能达成的。  相似文献   

14.
1949~1953年是冷战开始后美台关系的起点.这一时期美国对台湾的援助政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尽管在执行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模糊”策略,但并不存在由“放弃”到“扶植”的明确转折,更没有放弃台湾的切实行动.至1953年共和党执政时,美国对台湾援助政策的最大限度是将其作为“战略后备军”服务于美国的远东冷战.  相似文献   

15.
1948年中期,国民党《中央日报》发动了一场对《大公报》气势汹汹的围攻,对《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进行公开叫骂,并且罗织了种种“罪状”。要害之一,认为《大公报》发动了“反美扶日”运动。1948年7月19日,南京《中央日报》发表了题为《王芸生之第三查》的社论,它说:“……第二查,查出1947年3月以后到今,王芸生君以《大公报》贡献于反美扶日运动。”国民党把国统区内一浪高过一浪的“反美扶日”运动的所谓“罪状”,归咎于是受《大公报》“煽动”。当然这也言过其实。不过,抗战后《大公报》在这个问题上,确实作了许多如实报道,并且还作了许多实事求是的评论。  相似文献   

16.
“吴钊燮来了!”最近,跟踪台湾问题的美国记者都在谈论这一话题。这个新任“台湾驻美代表”,抵达华盛顿时给人留下了气势汹汹的印象——刚刚走出华盛顿杜勒斯机场,他就高调宣称,此次赴美,首要任务是“以‘台湾’名义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据实向美方朋友说明”,陈水扁推动“正名、新宪”,是台湾“民主进程必须进行的一些步骤”……  相似文献   

17.
1951年10月,在韩国巨济岛上美军宪兵司令部的监狱里,有三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成立了一个地下党支部,领导了一场令敌人胆战心惊的爱国斗争。当时被关押在这个监狱里的81名“刑事犯”,都是美军从巨济岛第86号战俘营抓来的“暴动分子”,罪名是我们在10月9日晚上“带头挑起了一场大规模流血斗争”。而事实真相是美方唆使我被俘人员中的叛徒在10月10日那天升起“青天白日旗”,企图以此证明中国战俘都心向台湾是不愿回大陆的。  相似文献   

18.
《湖南文史》2014,(10):42-43
《工厂、商店倒闭风炽》《人浮于事,失业者众》《乞丐横行街头,居民应接不暇》……这是最近台湾各地报纸上经常见到的消息标题。在台湾的美国经济侵略机构——美国国际合作署台湾分署署长哈拉德森不久前说:“美援计划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美国侵略者的“美援”是怎样达到这个“预期的目的”?4月2日,花莲市《更生报》刊登了蒋介石集团“立法委员”黄焕如的一篇文章,他写道,1951年借“美援”贷款美金一元,到1960年就变成了美金八元。  相似文献   

19.
我的提问不属于任务范畴“太好了!终于轮到我说话了。”这是马楠的第一句话。马楠想说的分别是:她没有责问过克林顿;没有痛斥过美国的人权状况;确实是嫁给了美国人,但并没有去美国留学;她的老公也不是性无能,否则两个孩子从哪儿蹦出来的呢?!她说,网上流传的那个帖子,她和她老公看到时“都快笑翻了”。马楠说的帖子,是指《北大反美姑娘马楠的近况》,发在2005年8月13日的“大家论坛”上:  相似文献   

20.
败军之将胡宗南刚刚逃到台湾,惊魂未定即遭“监察委员”们弹劾,追究其战败之责任;继而,一批“立法委员”又上书陈情,为胡开脱。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还是由蒋介石出面,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