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沟大布     
明清至民国头二十年闻.雷沟大布是张家港香山周边地区特别是介于南沙与后塍之间的雷沟一带的农妇手工纺织的土布。俗称老大(方音读如“杜”)布、小布、土纱经、土纱纬。它由织女用木制脚踏小布机一梭一梭织成.  相似文献   

2.
通州位于北运河的起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传统城市,据记载,通州于西汉始置县,称“路县”,东汉时以路县濒临潞水,改称“潞县”。金天德三年(1511年)海陵王决定迁都燕京,因潞县为这一地区的漕运孔道,取“漕运通济”之义改称“通州”,可见通州得名与运河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后,经元至明清,通州以其为京东水陆门户和运河北源头的地位逐渐发展成繁荣的商业城市。  相似文献   

3.
拜读《元稹年谱》(齐鲁书社一九八○年六月版,以下简称《年谱》),赞佩之余,将自己对元稹通州任内(元和十年三月至十四年三月)的不同意见整理成文,以献疑于师友,乞教于著者。一、元稹赴任通州时无归田之举《年谱》云:由西京赴通州,“快则半月,慢则一月可到。”而元稹元和十年赴任通州时,却“费时三、四个月,这是甚么缘故?”接着列举元稹《归田》诗后认为:“从‘挂绶出都门’的句子,看出此诗是元和十年夏元稹出西京,赴任通州时所作”,“但元稹徘徊了一阵子,最后还是赴任去了。这是元稹三月底即离西京,闰六月才到通州,费时三、四个月的缘故。”并在“辨证”栏内批评陈寅恪先生云:“竟不知元稹‘归田’事。”  相似文献   

4.
有关西南营街区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通州志》,志中称其方位在“州治西南”,其范围北到西大街,今人民中路;东至南大街;西到西城南段城根,今环城西路南段;南至南城西段城根,今环城南路西段。明万历《通州志》载巷名:“西南隅凡三,曰:依莲巷、线长巷、南关王庙巷。”清康熙《通州志》仅将南关王庙巷易名为南关帝庙巷。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载此街区有“西牛肉巷、掌印巷、南关帝庙巷”。  相似文献   

5.
<正>通州湾示范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北翼,拥有江苏沿海不可多得的深水岸线、深水航道和开发腹地资源,是建设江苏新出海口的重要载体、打造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的重要平台,具有“服务长三角、联动长江北、连通中西部”的重要功能。2012年,南通市在横贯通州区的团结河入海口两岸设立南通市滨海园区。2015年,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简称“通州湾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通州湾开发建设全面上升至国家层面。通州湾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南通市通州区三余镇、  相似文献   

6.
通州与运河     
郭守敬奉诏疏凿通州至大都的运粮河。开始于至元二十九年(1293年)春,告成于至元三十年(1294年)秋,皇帝赐名曰:“通惠河”。通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编篱为城”的。篱城距乐岁、广储等仓甚近,通惠河自通州篱城北到乐岁仓西北,水陆共长500步。可见,元末的通州篱城是依据通惠河和仓储的位置确定的。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的通州为北京左辅,是重要的政治与军事枢纽,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漕运重镇,明清两朝中央政府不但在通州设重兵守护粮仓,而且置仓场侍郎、坐粮厅、通惠河郎中、厅汛等官员疏浚通州河道、修筑闸坝、收支税粮,将通州视为畿辅之门户。同时通州政治地位的变迁也与自然地理环境、漕运政策、国家方略密不可分,正是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通州在明清五百余年中一直享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盛名。  相似文献   

8.
通州城的传说○李向阳京畿重镇通州城,自古北由官道至山海关,南顺运河到杭州,系京城水旱两路的交通要冲。清帝乾隆爷曾来到通州,见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舟船如织穿梭,街道上西至东行的客商车水马龙,不由地感叹道:“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他说出了一副对子...  相似文献   

9.
谈三晋方足小布的铸造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足小布是战国晚期流通于三晋、两周及燕国的货币。但是,方足小布开始铸造于何时,尚未有一致的意见;不同面文的方足小布的铸造时间如何,以往也少有学者讨论。比较早地涉及这个问题的学者是黄锡全先生。他在讨论三晋方足小布的种类及国别问题时,曾经讨论、推断过20余种方足布币的铸造时间。吴荣曾先生撰文根据墓葬中出土的钱币资料讨论断代问题,也曾涉及到这一问题。这种将钱币、史籍记载与考古、古文字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讨论方足小布的年代问题是比较切实可行的。由于燕国的方足小布铸造于战国晚期,两周方足小布面文只有寥寥数种,故本文只讨论三晋方足小布的铸造年代。  相似文献   

10.
中昌方足布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笔者曾见三品方足布,据云是1995年河南省济源县出土大量货币的劫余。三品铭文似乎均未见已往箸录,弥足珍贵。本文重点讨论其中“中昌”,顺便介绍“中子”。至于“珏”字方足小布,详见另文①。  相似文献   

11.
在布系货币家族中,有一品特大型方足布,通称楚大布。笔者曾撰文释其为“垛羽当忻,”属秦末项楚货币(《安徽钱币》2002年第4期),与其母子相权的小方足布,有连体和单体两种。此小布与大布钱文,除首字有异,余字均同。因其字难识,千百年来,泉家各行其说,至今尚无定论。愚谨就此小布币名及其归属,试作初步探考,诚望得到同好的赐教。  相似文献   

12.
郑文光 《神州》2012,(30):253-253
新课程人教版第二单元的第九课讲到了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纱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主要就是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中的棉纺织业的衰落,并且与农业的分离过程。本文就这一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明史》卷二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李三才传》一开头便有“李三才,字道甫,顺天通州人”的记载。大约由于《明史》被做为正史流传下来的缘故,后来的不少书籍在叙述李三才的籍贯时,皆从《明史》之说。如《中国人名大辞典》即载李三才为顺天通州人;《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一书中,在李三才条籍贯一栏中就有“顺天通州(今北京通县)”语。对于李三才的籍贯,在古文献记载上说法不一,明朝的“进士题名碑录”就清楚的写有李三才的户籍为陕西武功卫,乡贯为陕西临潼  相似文献   

14.
通州八景     
历来传闻通州景观颇多,后经人墨客选其优并推敲润色始定为“通州八景”。但州志所载八景与清末民初口头传说也略有差异。如因城西将台湮灭,“高台丛树”古迹不存,故有代之以“鼓楼中峙”;同样城北黄船罕至,“柳荫龙舟”之景不存,而替之以“千庾拱峙”。记载与传说虽有些不同,但都能表现这个京畿重镇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孟滢 《安徽钱币》2001,(2):14-14
2001年7月1日,有泉友从枞阳来,售余“壮布七百”一枚,此布品相完整,绿锈坚实,是枚“出土老坑”钱,我去年得王莽“小布一百”,加上原得“大布黄千”三品(两大一小),而今已有王莽“十布”中的三布,故心中甚喜,特别是今天“七、  相似文献   

16.
描得大地铺锦绣甘蔗从梢甜到根,喝蜜从口甜到心,致富政策比蜜甜,甜透社员万颗心,人添干劲田增产,政策活了土变金。手拿秧苗田间走,我是农家描春手,田野当纸秧作彩,描得大地铺锦绣。穷山才之出“金娃娃”喜报铺了千万里枯枝逢春发新芽,深山铁树开了花,谁说包产是单干?富民政策回农家,穷山挖出“金娃娃”。劳动致富步子急,滴滴热汗化青雨,浇出稻穗沉甸甸,喜报铺了千万里。新娘新郎一双双过去有名光棍乡,多年没有娶新娘,自从队富社员富,新娘新郎二双双。政策活了土变金(外四首·苗族)@向民贵~~  相似文献   

17.
袁熹 《北京文史》2001,(2):55-57
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可“安然入内地传教,地方官务必厚待保护”的特权。通州作为联系南北运河及天津的水陆交通枢纽,在1867年(同治六年)美国耶稣教会即进入通州,先后在这里建立教堂、设立学校。  相似文献   

18.
通州有座「枫露皇苑」○木乙“枫露皇苑”,是由国内贸易部和北京通州武装部合资兴建的军体俱乐部,位于通州东北角4公里处民兵训练基地院内,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余平方米。朋友介绍她时,她对我们还是一团迷雾,直到到了那里,度过了一个周末,才知道那...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家书屋工程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实施,一些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深入思考:怎样才能使农家书屋这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型载体得以又好又快地发展,怎样才能使农家书屋在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情神文化需要,切实解决乡村文化贫困和信息贫困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也就是真正“用起来”、“活起来”。其中对农家书屋是否能持续发展的隐忧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正> 鲜虞 《泉汇》元4.14、《古钱》上编补遗1219著录一枚方足小布(图1)。 李佐贤云“左似廿字,右下半系贝字。”实则未识此字。诸家亦多阙而不释。 按,布铭二字均从“虎”字头,这类偏旁参见《古币》,尖足布“膚虎”(读作“虑(厂虎)”)、桥形布“(?)氏”诸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