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我曾亲身经历了南京守卫战后,在九死一生中历尽艰险,横渡长江,冲出了重围。六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经历仍历历在目,永远不能拂去。 1937年11月份贵州部队103师与东北军112师协同防守江阴要塞。江阴失陷后,全师奉命退守南京,我所在的103师618团于12月5日退入城内。  相似文献   

2.
1937年10月4日到1941年12月15日,美国《时代周刊》共刊载了4篇有关日军轰炸南京和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报告。1937年10月4日题为“正如宣布的那样”(Asadvertised)的报道,是美国记者在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中将在9月20日宣布要对南京进行大规模轰炸后星夜兼程赶往南京,亲历轰炸后所写的长篇报道,报道写道:“那些年纪太小、太老、太穷、病得太重或是什么都不懂而没有离开南京的中国人被大批屠杀”;第二篇报道(1937年10月11日)刊登了宋美龄的英文日记摘要,由于其地位特殊,日记读来耐人寻味;接下来的一篇1938年2月14日题为“证人”的报道,引述了当时在南京的《芝加哥日报》远东资深记者斯蒂尔的描述:“一位日本士兵站在不断增大的尸堆上,将步枪子弹倾注在任何还能动弹的尸体上。对日本人来说这也许是战争,对我来说却是谋杀”;最后一篇,时间为1941年12月15日,这时候外界对日本军在南京的暴行了解已经比较全面,报道明确指出:“日军占领并洗劫了南京,犯下了一些现代史上最可怕的暴行——大规模屠杀平民,并强奸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妇女。”由于《时代周刊》是美国主流媒体,有很高的信誉,上述报道,特别是宋美龄的日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逝者2006     
东史郎(1912-2006)日本京都府人。曾于1937年和1944年先后两次应征入伍,参加侵略中国河北、南京、徐州、汉口等地的战斗,并在1937年参与南京大屠杀。1987年向世人公布战时日记,并于同年专程赶到南京,向中国人民谢罪。自此,多次赴南京、中国各地及在日本国内,以亲身经历证明日军的战争罪行,以其良知和勇气赢得谅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4.
史书动态     
正《南京1937:血战危城》内容简介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笼罩在20世纪亚洲历史上的黑暗阴影,它也是二战时期中国战场上最广为人知的篇章之一。相较之下,发生在这场恶名昭彰的屠杀之前的那长达一个月的战争在英语世界却从未被人完整地讲述。何铭生的《南京1937:血战危城》填补了这个空白。这本书用震撼人心的文字描述了赢得淞沪会战之后的  相似文献   

5.
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京都十六师团负有重大责任.根据我所掌握的史料,阐述如下: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以后,沿沪宁线发动进攻.12月1日,大本营下达了占领南京的命令.京都十六师团是进攻南京的主要部队之一,其作战范围为:麒麟门、中山门、紫金山、太平门和下关地区;又日军占领南京以后,在大屠杀期间,十六师团是留在南京时间最长的部队.因为,12月21日,其他部队撤离南京,只留下十六师团,由中岛今朝吾师团长和佐佐木到一第三十旅团长分别担任南京东、西两部分警备司令官,直到1938年1月22日,由十一师团天谷直次郎少将接任警备司令官,十六师团留在南京时间长达一个半月之久.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于1937年8月21日在南京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规定:“倘缔约国之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时间内,对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援助……?通过该条约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1937年11月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先后来华的苏联志愿人员约2000名,其中约200名志愿人员在中国战场牺牲。  相似文献   

7.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公然践踏国际法,于1937年12月13日竟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尔后不久,《中日文化协会》也悄然在南京成立,并在各沦陷区成立各个分会,以配合日本的军事占领与统治中国之目的。本文从日本侵华的第四条战线的文化载体——《中日文化协会》的成立的背景,以及其宗旨、任务、结构、性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1937年冬,日军逼近南京,我所在的国民党军开始撤退。南京撤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那非撤退不可的原因之一是:日军在进攻南京的同时,已另派有力部队抢占芜湖,截断了中国军队向西南后撤的退路。出现了这个情况,再加以其他许多不利的因素,迫使原来预定“要死守三个月”的南京抗战,仅仅在几天之内就全部崩溃了。  相似文献   

9.
我于1957年秋从家乡扬州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从那时起,至今在南京已经生活了整整40年。南京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总想为南京做点什么。 古都南京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成为一片血染的土地。在1937年12月开始的举世瞩目的血腥屠杀中,30万以上同胞惨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历史使我选择了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 我国对南京大屠杀的系统研究,最早系由南京大学历史系高兴祖教授于60年代初开始进行;1979年,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一书。1983年,南京市政府成立了由省、市有关方面和驻宁部队代表参加的编写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班子。我奉派代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参加。该写作  相似文献   

10.
1949年4月23日深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渡过长江后,浩浩荡荡开进南京,南京宣告解放。时光飞逝,五十年漫长岁月似在转瞬间度过。在战火纷飞捷报频传的1949年,我在南京亲身经历了中国共产党的三次重要活动。往事历历,记忆犹新。值此欢庆南京解放五十周...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上半年,我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翻阅了钮先铭先生的《还俗记》,其中记述了日军在南京幕府山大屠杀的许多细节,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 钮先铭先生当时是中方守军教导总队工兵营的营长,驻守光华门,参加了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2日傍晚,他从鼓楼营部到富贵山掩蔽部总部去晋见团长杨厚采上校。他说,他得知“总退却”的事,是杨团长“候一群其他军官退出了他的办公室以后,才告诉我……总退却”的事的。  相似文献   

12.
二四年第二期“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当年我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时刻,并在南京解放初期担任市军管会交际处副处长,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半个多世纪虽已过去,如今回想起来心情仍很激动。在迎庆南京解放55周年之际,忆写此稿,以志纪念。接管官僚资产1949年4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告成立,刘伯承、宋任穷分别任正副主任。5月1日和10日,中共南京市委员会和南京市人民政府也相继成立,刘伯承任市委书记兼市长。5月12日,市军管会对…  相似文献   

13.
1999年9月,章开沅先生编译的新作《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1938)》(以下简称《天理难容》)一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他继贝德士(Miner S.Bates)文献研究之一《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和《南京——1937年11月-1938年5月》(香港三联书店1995年6月出版)两书之后,又一本全面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力作。这些珍贵档案文献资料的公布和出版为深入批驳日本右翼分子的荒谬言论提供了最新铁证。  相似文献   

14.
高峰 《百年潮》2013,(10):47-49
在电影《拉贝日记》中有她的影子;在哈金的小说《南京安魂曲》中有对她的描写;在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中,有她正义的呐喊;电影《金陵十三钗》中,风月女子们危难时刻挺身救士兵的感人故事,真正幕后导演是她;她用滴血的笔记录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暴行;南京大屠杀期间,她把金陵女大改成难民收容所,挽救了上万条中国人的性命。在那血雨腥风的时刻,她是当时全南京城难民心中的"观音菩萨"、"神的使者"。在  相似文献   

15.
1937年2月,中国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的五届“三中全会比之于十年来国民党召集之一切全会均为重要。”(《新中日报》1937年3月13日)这次会议是国民党由“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转变为基本上确定了对内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对外抗日政策的标志。它对中国当时政局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给予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在淞沪会战失利、首都南京危急的严峻形势下,为统筹全局、长期抗战,国民政府于1937年11月20日公开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重庆成为抗战首都。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造成巨大的战略恐慌,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华日军集中其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航空兵力,对战时  相似文献   

17.
祝彦 《百年潮》2003,(11):19-22
1937年11月14日,作为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正副团长的王明、康生回到国内。29日到达延安,受到张闻天、毛泽东等在延安的几乎所有领导的欢迎。王明回国不久就指责中共中央“过去忽视托派危险”,“对托派实质认识不够”,“托派是军事侦探的组织,主要是两面派的办法,运私货的办法,……我们要特别注意。”后来王明还在其《中共五十年》中说:“1937年底,在我回到延安之后,便得知毛泽东已和陈独秀的代表罗  相似文献   

18.
在人们即将迎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上海收藏家王毅觅得一本精装日本记者旧著《上海通信》。此书真实而客观地披露了日本军国主义挑起“八一三”淞沪战争、疯狂屠杀无辜中国人民的罪行,给至今仍不承认当年侵略中国事实的日本右翼势力当头一击!旧书店里觅到罪证尘封了67年之久的《上海通信》一书,在2004年春天浮出水面。这年5月7日,王毅在上海福州路文化街的旧书店发现一本1937年版日本旧著《上海通信》。翻开第一页,上面印着一幅日军绘制的京(南京)沪地区军用地图。作者在序言中写道:“上海之战如今已经可以与西班牙…  相似文献   

19.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不久,蒋介石就知晓其真相,并以文字形式在日记和档案中表达愤怒和谴责之情。战时,蒋介石支持揭露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宣传,以提高中国人民抗战的勇气和决心;特别是1942年2月访问印度期间,蒋介石在公开发表的《告印度国民书》中,第一次提出“在1937年12月南京被陷之一例言之,一周以内,全城人民被屠杀者多至20...  相似文献   

20.
成舍我,原名成希箕,又名成汉勋、成平,笔名有舍我、百优、大哀等,湖南湘乡人,出生于1898年8月28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十二日).成舍我一生献身于报业,先后创办了北平的《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南京的《民生报》、上海和香港的《立报》及重庆的《世界日报》等著名报纸,是民国时期四大报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