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我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办事,特别想借此机会拜访赵梓森院士,并为在电信科研领域创造了奇迹的老师们写点什么。幸运的是我头天到武汉,赵院士就答应第二天上午与我见面。和赵院士谈下来。我不仅记住了他创业经过,光纤发展的趋势,还有他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7月24日,郑守仁院士因病去世的消息传到三峡坝区,坝区广大工程建设者无不感到震惊和悲痛。郑院士的病情我一直都是了解的,他已经和病魔顽强抗争了很长的时间,但我总是期待奇迹能够继续在他的身上发生。郑院士一生经历了很多的挑战、创造了无数的奇迹,而这一次他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泪眼模糊之际,和郑院士在一起工作的往事,特别是他重病期间坚持工作的感人情景又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初见郑守仁院士是在1987年,当时我刚从大学毕业进入长江水利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1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逝世,享年91岁。我国光纤通信领域痛失巨星,我和许多在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工作过的同仁,对他充满不舍之情。1998年11月,赵梓森院士聘任为武汉市政府参事,聘期5年,因其参政咨询业绩突出和工作需要,又获连续聘任,在这一岗位上无私奉献了15年。2013年4月,赵梓森院士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市政府授予他“荣誉参事”称号。  相似文献   

4.
今年夏天,笔者在哈尔滨有幸见到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俄中友好协会主席季塔连科先生,他愉快地接受了我就中俄友好关系问题的采访,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谈话.  相似文献   

5.
潘吉星 《世界汉学》2003,(2):113-119
2000年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史研究大师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2.9-1995.3.23)博士诞辰百年纪念。蒙中国科学史学会不弃,要我在这里发言,但我不想重谈他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因早已有人作了介绍。我想我们今天纪念他的最好行动是学习他如何研究中国科学史,完成他的未竟之业。而要学习他,就要了解使他取得学术成就的个人素质、治学经验和研究方法,这是我要谈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2000年是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史研究大師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2.91995.3.23)博士誕辰百年紀念。蒙中國科學史學會不弃,要我在這裏發言,但我不想重談他的生平事迹和科學成就,因早已有人作了介紹。我想我們今天紀念他的最好行動是學習他如何研究中國科學史,完成他的未竟之業。而要學習他,就要了解使他取得學術成就的個人素質、治學經驗和研究方法,這是我要談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陈寅恪四事     
谢泳 《江淮文史》2013,(3):30-36
一、唐稚松一位台湾朋友要我代寻一册唐稚松的诗集《桃蹊诗存》,我很快为他觅得。此书2005年作家出版社曾印过,我估计是自费印刷,所以不常见。最早版本为1995年6月自印本,大十六开,装订简陋。唐稚松是西南联大哲学系学生,湖南长沙人。中国著名计算机软件专家,中科院院士。桃蹊是他的笔名。宗璞有一篇散文曾提到他在美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查阅清光绪年以来的《涂氏宗谱》发现,湖北黄陂涂家大湾是当地望族,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一批教育家、外交家、科学家,其中涂光炽荣膺中科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以及"两弹一星杰出贡献奖"。最近,笔者又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译审涂光楠教授与著名作家涂光群先生,他们给我讲述了涂氏一门"三杰"的传奇故事。涂芥庵:"末代翰林"育满门精英在涂氏家族中,涂芥庵(字福田)满腹经纶,因他是清末湖北黄陂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9.
“稻仙园”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一个叫塔水的地方,园内矗立着一尊由一位农民自费雕塑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塑像。不久前,我慕名来到“稻仙园”,访问了负责“稻仙园”管理的曹宏球。他就是自费为袁隆平院士塑像的那位农民。一位瘦高个、肤色微黑、蓄着短髭的汉子。  相似文献   

10.
倍受关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于2003年11月24日揭晓,郑州大学化学系著名教授吴养洁榜上有名。他是建国50多年来河南省第一位当选的科学院院士,改写了河南省无本土培养院士的历史。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全省人民多年来对郑州大学支持的回报。初冬时节,雪花飞舞,本刊特约记者专程拜访了吴养洁院士。  相似文献   

11.
毕生献身科教事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前深圳大学校长张维同志离开了我们,但他仍然活在我们心中。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五一”过后 ,余偕曙光到郑州看望老学子杨君廷 宀贞 。见面寒喧之后 ,他就把由周光召先生题写《中州院士风采》一书赠我阅存。这本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印发 ,由河南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南阳南召人许成祥先生主编 ,以报告文学和人物通讯文体 ,真实地再现了 5 2位在豫工作及豫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成长经历及贡献成就 ,是一部描绘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的壮丽画卷。在本书的 4 12页 ,刊载了赵大磊先生撰写的《中州院士人才群体概析》一文。赵文说道 :“新中国成立后 ,自 195 5年中国科学院选聘学部委员 (199…  相似文献   

13.
李普 《炎黄春秋》2001,(8):69-69
《我与石油有缘》,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侯祥麟的自传,刚刚出版,他送了我一本。我们是六十多年的老朋友,我读过他的原稿。书中他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香港化学会与中国化学学会联合召开关于精细化工的学术报告会,邀请我和唐敖庆做报告,我做了充分准备,会议先在香港后在广州举行。我申请赴港,但港澳办不同意我去,他们说副部长级干部去做学术报告,规格是否太高了?”结果两人都没有去成。侯氏当过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唐氏也担任过副部长的职务。  相似文献   

14.
人们很少知道,我国医学界的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有一位了不起的父亲。钟南山曾多次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父亲钟世藩。""我所取得的成就,与父亲的教诲和影响密切相关。"本文回顾了钟世藩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以及他如何影响和成就了今日的钟南山。  相似文献   

15.
秦品端 《江淮文史》2003,(2):136-149
戴复东,我国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的长子,他没有子承父业成为将军,却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设计着各种建筑作品,也设计着自己的多彩人生……初次造访1989年12月14日,笔者利用参加学术会议,途径上海的机会,登门拜访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博士生导师戴复东教授。在此之前,我们已有书信往来,他曾寄给我有关他的资料。所以,虽是初次见面,却也不感到陌生,他热情接待了我。他寓所的几个门上分别写着“业勤轩”、“万斛珠斋”、“益壮室”及“推陈室”(厕所)等,表现出他的幽默性格。他谈起…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0月26日,我乘旅游大巴直奔马鞍山市所辖当涂县的塘南镇。旅游大巴驶下芜宁公路之后,便淹没在一派清澄的秋景里了。当涂县是我国著名古县之一,建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初,自古以来事以文传,地因人重。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在这里留下了痕迹,如李白、苏东坡、陆游等。只是位于该县东南约25公里处的塘南镇,因地处偏远一直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正是这样一个小镇,却哺育出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位院士叫徐大懋,我妻子的大舅,我也叫大舅,一种不算太远也决不太近的亲戚关系。因了这层关系,我决定循着他的成长轨迹,探索一下取得这种成功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邹云峰 《文史博览》2006,(10):57-57
“稻仙园”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一个叫塔水的地方,园内矗立着一尊由一位农民自费雕塑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塑像。 不久前,我慕名来到“稻仙园”,访问了负责“稻仙园”管理的曹宏球。他就是自费为袁隆平院士塑像的那位农民。一位瘦高个、肤色微黑、蓄着短髭的汉子。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一生求学科研,耳闻目睹,在我心灵中形成这种观念: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唯有科学技术是建国的大事,不朽的盛业."1979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应用光学的开拓者龚祖同在他的《入党志愿书》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9.
顾诵芬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机空气动力学家、航空战略科学家。他潜心研究飞机70余载,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歼-8之父”。1991年,顾诵芬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2015,(6)
<正>"在科研的道路上当选院士不应成为一个人的最终目标,现在是我们国家海洋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我们责无旁贷。"这是吴立新在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时所说的话,那年他只有47岁,是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回顾吴立新走过的路,坎坷的过程铸就了他坚毅的个性,也引领着他走进海洋科学的殿堂,使他最终成为海洋科技领域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