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艳蕾 《神州》2011,(16):88-89
《暗恋桃花源》自1986年台湾首映以来,已被重拍过多个版本。其导演是台湾著名的舞台剧导演赖声川。一个舞台,上演着两出不同的戏:一古一今、一喜一悲;两出戏为了抢地盘还有交叉和冲突,这是话剧《暗恋桃花源》的内容。而  相似文献   

2.
一周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2012,(42):13-13,15
11月24日,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落幕,刘青云以《夺命金》斩获最佳男主角,影后由《女朋友男朋友》女主角桂纶镁获得。此外《神探亨特张》获得最佳剧情片奖,香港导演杜琪峰收获最佳导演奖。  相似文献   

3.
台湾社会早已习惯"公民社会"的运作模式,并透过这种模式来维权政治摇摆中的公民社会发展近年以来,台湾除了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阵痛,同时也随着统独争议摆荡,岛内各种难题左支右绌,搞得人心惶惶。外界也一度对台湾社会表示忧心。然而,台湾社会坚韧而经得起考验,证明这完全是人们的多虑。诚然,蒋经国主政时期  相似文献   

4.
以前台湾的"第一夫人",不是失之于高贵,就是失之于庸俗,两个极端,都不是周美青要的一年来被台湾传媒取了一个"酷酷嫂"雅号的周美青,近期陪同马英九出访,成为台湾瞩目焦点。随团记者24小时全程采访与摄取画面,让这位"第一夫人"原汁原味的"酷酷"风格,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27日,有"亚洲铁人"之称的杨传广在美国辞世,台湾社会一片哀惋。杨传广是台湾阿美族原住民,1960年,27岁的他在第17届奥运会上夺得十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政坛有一位被称为"蓝到发紫"的人,他不仅频繁去大陆,而且常常语出惊人,令岛内蓝绿阵营齐呼"麻辣"。曾几何时,"一国两制"在台湾岛内被称之为"大陆统战工具",政治人物皆恐避之不及,而他却公开宣称要把金门建成"一国  相似文献   

7.
廖文毅是"台湾独立运动"的倡始者。他认为"台湾人"是原住民、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日本人的"混血",是介于西方人与东方人之间的"独立的种族",主张"集中遣返"抗战胜利后抵达台湾的"中国人"。曾先后组织"台湾再解放联盟"和"台湾民主独立党"。195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任"大统领"。蒋介石、蒋经国坚决反对"台湾独立运动"。在岛内,逮捕其招兵买马、密谋骚乱的成员;在岛外,积极向日、美政府交涉,封堵其国际活动;主要精力则集中于分化、策反、招抚其在日本的组织和成员。1965年,廖文毅和台湾当局达成协议,放弃"台独"活动,回到台湾。1965年出任曾文水库兴建委员会副主任,做了一件有益于台湾人民的好事。其间,曾检举继续从事"台独"活动的人员,表明确有悔改之意。  相似文献   

8.
马英九执掌台湾后,岛内民众曾热切期盼台湾经济"马上好",但百余日后,民进党在台北发动了数万人参加的"呛马"游行。难道马英九只是个人魅力有余而执政能力不足的"偶像派"?笔者以为,台湾经济没能"马上好"事出有因。首先是外在因素不利。尽管  相似文献   

9.
台湾政治人物的言论虽然不能全信,但仍是其执政趋向的重要指标。3月22日,在台湾选举中胜出的马英九,通过台湾《联合报》向外界表示:"我当选的是中华民国总统,可以说是中华民国台湾的总统,也可以说是台湾总统,但不是台湾国的总统。"此外,在马英九参选和就职前公开发表的言论中,这样一些词语频繁出现:"九二共识"、"直航","恢复台美信赖"等等。这些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马英九的施政理念与政策趋向,因而受到岛内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早年,两蒋当政者均将即将有日本驻军的"与那国岛"视为中国势力范围自从反日的亲书"以血洗血"的蒋经国过世以后,台湾再也没有一位领导人高调纪念"七七抗战"周年。台湾如今乏人问津"芦沟桥事变",也鲜有人提起八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对"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研究中,关于这一方针提出的时间及方针是何时公开提出的、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发言中是否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提出时间等问题上存在分歧。经过梳理史实,"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是周恩来1954年12月初在会见外宾时明确提出的;在党内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是刘少奇,在国际会议场合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是郭沫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发言中并未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但他在与一些国家领导人的会晤中表达过中国和平解放台湾的立场;第三次国共合作是周恩来于1955年12月23日接见应邀来访的以布兰敦为首的香港大学英籍教授及其随员时提出的。  相似文献   

12.
冯琳 《近代史研究》2019,(2):128-140
朝鲜战争前后,中国局势及东亚局势剧变使台湾问题成为美国政府远东政策的一个焦点。当国民党败局已定,美国考虑将台湾与大陆剥离,由联合国"托管"台湾。在讨论具体方案和可行性之后,美国对台湾有过短暂的疏离态度。但远东局势的剧变使其很快改变对台政策,不再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在此基调下,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和活动。因对"托管"台湾的后果和效用有疑虑,且难以在盟友间取得最大一致,美国决定以"中立化"原则取代"托管"等实际的行动。然而,因台湾地位被美国人为地制造成问题,"托管"台湾的议论未能止息。  相似文献   

13.
花莲,作为台湾东部最重要的县,总是带着些许神秘风情,不仅因为当地尚存的稀有原始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在她的背后隐匿着的那些军事秘密.在第一次到花莲之前,我就听说早在蒋介石时代,花莲的山就被掏空了,用作后来中美建交后蒋经国实行"保卫台湾"的防务计划,亦即"建安计划"时藏匿战斗机的仓库.当年台湾空军对中国大陆进行高空侦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击落,以及后来与美国政府建交前展开的漫长外交铺垫,谈判桌上折冲樽俎的智慧较量,已经为许多知情者追述得翔实无遗.然而,曾经替美国中央情报局付出了飞行员生命代价的"西方公司"从"出生"到"凋谢"的过程,却至今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4.
"诗人"走向边缘,政客成为主角(第一天)晚上,来自内地大学的G君邀我一起去市区餐馆与两位台湾文学界朋友会面。这对台湾夫妇当年也是左派知识分子,可算是民进党中的前辈,出于为台湾民主奋斗的理想,与陈水扁等一起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现在不满陈水扁而退出了民进  相似文献   

15.
费翔  阎崑 《纵横》2014,(7):53-55
接到姥姥的来信,我下决心要回大陆去 1986年,我在台湾已经是著名歌手了,事业上一切都蛮顺利,运气也挺好,出了八张专辑。就在这年,我们家很意外地接到姥姥寄来的一封家书。信从北京发出,一手接一手地转递,又到美国绕了一圈才辗转到了台湾。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秉承李登辉的台独理念,借台湾"二·二八事件"给台湾同胞造成的伤害说事,大肆搞去中国化。有些一条道走到黑的台独分子和民族败类几乎每年2月28日前后都在台湾亲绿媒体上不断制造"二·二八谎言",说此次事件是台湾人民为反抗来自大陆的"外来政权"而发动的起义,他们以此欺骗广大台湾同胞,大搞特搞"去蒋化",为"台独"造势。可以说,"二·二八谎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台湾本土化思潮及"主体"意识的兴起,岛内台湾史研究出现范式转换,"殖民统治有益论"是这一范式转换过程中影响日据时期台湾经济史研究的错误史观,其主要表现是夸大日据时期台湾经济发展的成效,认为殖民统治为台湾带来了近代化,并将战后台湾经济发展归功于日本殖民遗产。"殖民统治有益论"对殖民地经济的本质属性缺乏了解或视而不见,并在观察日据时期台湾经济发展的"前因"时,仅关注历史的断裂,忽视历史的延续,而在讨论其"后果"也就是对战后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又强调延续,淡化断裂,从而夸大了日据时期经济发展对台湾近代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法律地位,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涉及三个相互联系的因素。随着传统国际法转向现代国际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提出并形成了领土变更的"归还"方式,台湾的法律地位正建立在这一新规则的基础之上。台湾从被日本占据到"归还"中国,通过完整的条约链条,完成了合乎国际法的认定程序。美、英等国在背弃承诺之后,最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归到原来的立场。接受台湾"归还"的"国际人格者",经历了先后代表中国的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嬗替,也在包括美、英、日在内的国际社会广泛达成共识。这三大要素确认了台湾的法律地位,注定其未来归宿,并昭示了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结束两岸政治对立的最佳方式,而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19.
"台湾意识"本是台湾民众认同乡土的"地方意识"。日据时期,"台湾意识"蜕变成"国族认同",其本质上仍是"中国意识",如不少台湾的知识分子借助台湾史著述表达了对"故国"的追思。"二二八"事件后,围绕是否认同"中国意识",台湾内外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台湾意识"与台湾史叙述。"解严"前后,政治的变动促使"台湾意识"出现异化,导致战后岛内"去殖民化""去省籍化"的台湾史研究路径被抛弃。部分台湾史学者企图使台湾史研究脱离中国史脉络,重新建构以"台湾人"为主体的"台独史观",使之成为推动"台独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明眼人都看得出,民进党内部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原本陈水扁在中美洲访问时,还一副"影舞者"的模样,对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指指点点。但是,1月18日,他回到台湾后,民众却突然听不到他的声音了。而谢长廷则突然活跃起来,与民进党党内的反陈水扁人士密集会谈。即使这样,陈水扁似乎也不敢有所怨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