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甲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济南大辛庄遗址是一处重要的商代遗存,历次的发掘与调查,除获得陶、石、骨蚌器和铜器之外,甲骨是其重要内容。从山东大学1984年秋的发掘资料看,大辛庄甲骨不仅数量多,而且从早到晚都有发现,为甲骨分期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也为山东周边地区出土甲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拟就此次出土的甲骨,作一初步的研究,诚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商代甲骨占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十九世纪末叶甲骨文的发现,在中国史学研究上是一件大事,它的发现和研究使司马迁有关商王朝的记载成为信史,为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商代甲骨的研究多着眼于殷墟甲骨文,忽略了对甲骨本身的研究,但在发现的十几万片甲骨中有刻辞的仅是少数。近年来这种研究偏向虽有所扭转,但对殷墟以外甲骨的研究仍尚欠缺。对商代各地甲骨进行综合研究,有助于了解商代甲骨占卜的发展规律及地方文化特性。现就商代甲骨主要出土地二里冈、殷墟、藁城台西、济南大辛庄等地所能搜集到的资料,对商代甲骨占卜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试谈周王和楚君的关系——读周原甲骨“楚子来告”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陕西周原考古队从岐山凤雏村西周大型建筑基址的窖穴中得到的大量卜甲、卜骨,在周人甲骨中是迄今以来空前规模的发现,对于商周历史以及周代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新资料。关于这批甲骨的时代背景、作者、特色、分期以及所反映的殷周历史关系等问题,徐中舒教授的《周原甲骨初论》(《古文字研究论文集》,1982年)和其他不少同志的文章已经作了论述。当然,研究工作还是在开始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历史学、考古学工作者去探索。周原甲骨H_(11)83片有卜辞三行十字:  相似文献   

4.
试论灭商以前的商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7年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周原甲组建筑遗址西厢房第二号房间H11号窖穴出土了一万七千多片卜用甲骨,这是目前殷墟以外所发现的最重要的一批甲骨文资料。这批甲骨经过初步整理,虽然仅发现有字甲骨一百九十多片,总字数也不过六百余字,但是由于这批甲骨发现于歧邑的宗庙遗址之中,内容涉及到周人早期的祭告、祈年、田猎、征伐以及出入往来等重要活动,其史料价值是以往历年发现的周人甲骨所无法比拟的。周原甲骨出土后,已有不少同志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种种探讨。虽然目前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大家还有看法互异的地方,但总的来讲,对于这批甲骨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灭商以前商周之间的一定关系这一问题,认识上基本是一致的。灭商以前的商周关系,是商周史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马强 《江汉考古》2023,(4):139-144
姚河塬城址东南部西周中期房址内出土的一件骨铲上刻有甲骨卜辞,其残存文字为“曰甶■卜”。■字形体为西周首见,可释作“稼”,意为种植谷物;■为首次发现的新字形,可释作为“■”,应是稷的古文。这一骨铲卜辞的发现和释读有助于了解当地的农业种植情况以及探究西周时期对卜用后甲骨的处置问题。周人对卜用后的甲骨往往“已则弃去之”,处理较随意,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都是和建筑、生活等垃圾一起填埋,并未发现专门庋藏甲骨的遗迹。该卜骨后经改制为骨铲,说明当时对卜骨处置也存在“废物利用”的情况,丰富了甲骨学的研究内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几版藏于卡内基博物馆的甲骨的分析,发现它们反面的钻凿与正面刻辞的时代相异,提出殷墟甲骨中可能确实存在异代使用的现象。只是这些后刻的刻辞并非真正的卜辞,而是后来习刻者练习契刻的作品。这一问题的探讨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甲骨保存制度、甲骨契刻技术的传承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黄国辉 《文物》2012,(7):49-55,68
自1899年王懿荣辨识出商代甲骨以来,学界在甲骨卜辞的断代、考释、缀合、辨伪、校重著录等各项研究上都取得了巨大进展。而其中最重要又是最基本的一项研究进展即在于甲骨的分期问题上。从董作宾先生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首次系统建立起卜辞分期断代理论[1],到陈梦家先生按组来重新划分殷墟卜辞,把新分出来的组、子组、午组卜辞提前到武丁时代[2],再到李学勤先生明确把卜辞的分类与断代区分开来,确立以字体、字形等特征作为卜辞分类的主要依据,从而奠定了今天整  相似文献   

8.
殷墟甲骨自十九世纪末发现以来,迄今出土已达十余万片,但是,经正式发掘者较少,给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解放后,殷墟又进行了多次的考古发掘,但所获甲骨甚少;1973年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小屯南地的发掘中,出土甲骨七千余片,其中大部分是历组和无名组卜辞,而且地层关系明确,对于甲骨的分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重视。现在,《小屯南地甲骨》一书(以下简称《屯南》)上册即图版部分已经出版;自殷墟妇好墓发掘以  相似文献   

9.
安阳不用说是殷墟之地。可是这儿被认为殷墟,并不是太久的事。19世纪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和作家刘铁云,在视为珍贵的治疗疟疾的药物的“龙骨”上,发现刻着似乎是文字的东西。不用说,二人都具有对宋以来兴起研究的青铜器铭文即金文的素养。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王懿荣仰药投井身死,铁云于1903年,从搜集的甲骨中,选出1058片,将其拓本定名为《铁云藏龟》出版,这是甲骨文字研究的先声。可是这时,甲骨的出土地不明,传为河南省汤阴县。汤阴县在安阳南约25公里。这  相似文献   

10.
金璋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英国驻华外交官,也是甲骨学史上有名的早期收藏家和研究者。1908—1913年间,他在美国驻山东潍县宣教士方法敛博士和英国学者叶慈教授的帮助下,从中国收购了1000余片甲骨,其中真品大约600多片。这批甲骨主要藏于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其摹本主要著录在《金璋所藏甲骨卜辞》中,拓本主要著录在《英国所藏甲骨集》中。《海外甲骨录遗》、《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两书也著录了少量金璋所藏甲骨。金璋在1911—1934年间发表的论文中也陆续公布了一些所藏甲骨的照片,如《金璋》364、《金璋》385、《金璋》391、《金璋》616、《金璋》639、《金璋》645、金璋683、《金璋》722、金璋744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甲骨资料。通过照片、摹本和拓本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现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怀》967,和现藏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海棪》1、《海棪》5、《海棪》12、《海棪》15、《海棪》16、《海棪》17、《海棪》23、《海棪》20、《海棪》29、《海棪》32,都是原金璋所藏甲骨。金璋收藏的甲骨都是非科学发掘品,但幸运的是,他购买的每批甲骨都有详细的收购记录,据此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推测其出土地点和出土时间,这对于研究早期非科学发掘甲骨的来源情况有重要意义。重新梳理这批甲骨的著录情况,对于了解金璋所藏甲骨的流传和现藏也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卜后甲骨的处理是甲骨学研究关注的问题之一。搞清甲骨的埋藏方式,有助于深入探讨、理解古人对甲骨的处理。本文以周公庙刻辞甲骨的为对象,并结合其它遗址刻辞甲骨的情况,从出土甲骨的状况与特征、单位性质及聚落背景三个方面,分析甲骨的埋藏状况,最后总结出了"败则埋之"下的"有意识掩埋"与"已则去之"下的"随意的弃佚"两种西周甲骨的埋藏方式。这为研究西周甲骨的器用制度与处理方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古学上关于古代卜用甲骨的认识,是从殷墟开始的。殷墟所出甲骨是商代的,因此长期以来,一谈到甲骨,特别是甲骨文,人们总是联想到商代。实际上,用甲骨占卜的习俗早在商代以前已有滥觞,商亡以后延续未绝,在某些少数民族问甚至存在到现代。周人典籍有很多有关卜法的记载,有些学者曾据以研究殷墟甲骨,但周代甲骨的实物,一直到解放后才得到发现和鉴定。  相似文献   

13.
河北邢台南小汪西周甲骨刻辞考连劭名河北邢台南小汪发现的西周甲骨刻辞,根据王宇信先生的释文:其事:皇,陟四白牝。召卜曰:已。①这条刻辞对于研究周代占卜与祭祀,都很有意义,现考释如下:一、“其事”。古代占卜时有“事”与“志”的区别,相当于哲学上所说的内外...  相似文献   

14.
周原甲骨灼烧状况与风化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周原出土甲骨的灼烧状况与风化原因,用测色色差、X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镜和显微红外等多种分析手段对九种周原无字甲骨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被分析样品都曾经受不同温度的灼烧,造成有机质丢失与骨头结构的破坏,这是导致甲骨风化的主要原因。出土后用酸浸泡清洗水垢,可能是导致甲骨风化的另一原因。在用于研究甲骨灼烧状况的诸多方法中,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分析两的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15.
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礼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礼的变化王晖周原甲骨文问世以来,其属性问题学术界说法纷纭。综而言之,有三种代表性的认识①。1.周原甲骨都出自周人之手,绝大部分都是文王时代遗物,有一部分属成王时代。因周“亦为殷之属国”,故立殷王之宗庙以崇祀殷先王。2.周原甲骨...  相似文献   

16.
《中华遗产》2009,(1):12-12
考古学家对山东发现的一些兽甲骨上的符号进行归类研究,发现这些符号都属于阴线刻,刻画纤细,多为弧笔和曲笔,呈现出螃蟹状、草虫状和鸟状等形态,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应是人类有意识的刻画所致,它们比殷墟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多年。  相似文献   

17.
《文献》2017,(5)
《甲骨文合集》和《甲骨文合集补编》等集成性的资料汇编的出版,给学术研究带来很大方便,极大地促进了甲骨学研究的进程。由于巨型资料汇编的材料来源庞杂,编纂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前人对此已多有校订。国家图书馆藏甲骨资料丰富,其中部分甲骨曾被著录过,在全面开展馆藏甲骨整理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利用甲骨实物对现有著录专著中涉及到的馆藏甲骨做一次全面校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甲骨文合集补编》中的"历藏"实际就是国家图书馆的"善斋"。本文就《甲骨文合集补编》中著录的部分馆藏善斋甲骨,辑有释文、重片的校勘资料百馀条,并对照学界以往相关的校勘成果,供大家参考。这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利用甲骨实物校勘以往著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晓稳  李红薇 《文献》2024,(1):77-92
缀合是甲骨研究的重要工作,回顾总结甲骨缀合理念、方法的形成历史十分必要。长期以来学界多认为加拿大人明义士是最早有意于甲骨缀合的学者,通过聚焦1933年之前的文献,可以发现这一认识是不准确的。明义士著作中收录的缀合多非原创,大部分因袭自郭沫若。郭沫若的第一版缀合时间应为1929年甚至更早,其甲骨缀合理念与方法值得系统梳理,学术史价值需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正西周甲骨研究是甲骨学科的重要分支。与安阳小屯所见的殷代甲骨相比,西周甲骨的出土地点分散,在甲骨的形制及刻辞方面颇具特色。时至今日,距学界首次辨认出西周甲骨存在仅一甲子,距第一次发现西周甲骨的集中埋藏单位也只有40年,相较于殷墟甲骨研究120年的学术史,西周甲骨的研究历程虽然不长,但取得的成就是相当令人瞩目的。在以往的西周史研究中,学者们能够利用的材料除了各地所获考古遗存外,还有一些传世铜器及典籍中为数不多的西周文献。西周甲骨属于一手史料,  相似文献   

20.
殷墟与洹水     
一问题的提出甲骨文被发现后,罗振玉从古董商人口中打听到甲骨出土的确实地点——河南安阳县西小屯村。他根据《史记·项羽本纪》“洹水南殷墟上”的记载,考订出小屯就是殷墟,这里曾是商代的都城所在地。随着甲骨出土的增多,特别是自1928年开始,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这里进行的15次科学发掘,以及解放后的发掘,证实此地确实是商代后期的王都。这一结论已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这一结论引起了怀疑。其中疑问的产生是关于城墙的问题。殷墟科学发掘迄今已60个春秋,却没有发现一点城墙的影子。他们认为作为商代的都城是应该有城墙的,如早期的偃师商城、中期的郑州商城都有城墙,而晚期的小屯殷墟,若是王都不可能无城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