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抗战前国民党组织发展的几个基本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27年至1937年是国民党统治的头十年,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及其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情况如何呢?对此,一些西方学者往往喜欢引用蒋介石的一句话,看作是对这十年内国民党的一个基本评价。1932年,蒋介石承认:“中国革命已经失败。今天,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恢复1924年时期中国国民党的革命精神”。应该讲,蒋介石的这段话道出了这十年内国民党的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即国民党已经失去了它的革命精神。毫无疑问,这种状况对战前国民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与1945年昆明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1945年10月的昆明事变,是国民党中央政府与云南地方当局为争夺省政控制权而多年博弈的结果,也是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和"云南王"龙云强势个性碰撞的产物.事变以龙云解职离滇、国民党中央政府和蒋介石获胜而结束.惟衡以实情,龙云解职后,云南仍未完全听命于国民党中央政府,蒋介石亦不能不表示向现实的妥协,且事变对其后云南政局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故国民党中央政府和蒋介石解决龙云之举,其得失非断然可判,未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3.
1949年对蒋介石来说的确是他一生中最灰暗的日子。在长吁短叹中,蒋介石痛定思痛,总结出国民党溃败的两条关键性原因。对着他的左右,还有“太子”蒋经国,蒋介石说道:我们有数百万国军,却败在了共军手下,为什么?蒋介石狠狠地扫了一眼,继续说,“就是国民党太腐败!”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戴笠是国民党特务大头目,但他却未加入国民党,缘何? 1938年3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中央委员会临时全体大会时,蒋介石欲圈定戴笠为中央委员。戴笠得知此事后,连忙向蒋介石报告:“我  相似文献   

5.
1928年夏,以国民党军“底定京津”为标志,国民党新军阀取代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地位。从这时起至三十年代初,蒋介石一方面以“裁兵”相标榜,先后召开了国民党军编遣会议和编遣实施会议;另一方面,又对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其他新军阀进行了一系列战争。编遣会议与新军阀混乱交织进行,成了这一时期重要的历史现象。本文试图对编造会议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尤其是对编遣会议在蒋介石初期军事独裁统治的演进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1931年宁粤上海和会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综复杂、持续不断的内部纷争是国民党蒋介石统治的主要特点,它对国民党政权的兴衰成败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1931年的宁粤对立即是国民党内部纷争中最具代表性、规模较大、影响至深的一次。它以蒋胡约法之争为发端,以上海和会的召开为转机,以蒋介石下野和国民政府改组而告结束。对于国民党内这次极为重要的冲突,以往人们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按照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惯例,失败者可以以“出国考察、休养”的名义出去避避风头。当李宗仁把这个想法告诉蒋介石时,遭到了蒋介石“追随总理革命多年”、“现在仍为国民党总裁”、“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一类的“严辞”拒绝。李宗仁只得同意蒋介石回浙江溪口老家休养。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整七十四师、新一军、新六军、十八军、新五军是国民党头等精锐的机械化部队 ,号称国民党“嫡系部队”五大主力。整七十四师 ,号称国民党“模范军” ,是蒋介石的“御林军” ,又称“金钢钻” ,曾受美军训练。194 7年 5月15日在蒙阴孟良崮被歼 ,该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蒋介石闻听痛哭流涕 ;新一军 ,号称“天下第一军” ,与新六军同为蒋介石的嫡系 ,由第六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 ,于194 8年 10月辽西打虎山战役中全军覆没 ,新一军副军长文小山、新六军军长李涛均被我军生俘 ,蒋介石闻听大发神经 ,枪击屋顶 ,击毙爱犬 ;十八军原称整十一师 ,…  相似文献   

9.
卢荻 《百年潮》2003,(1):22-27
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集团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为了拉拢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元老和前辈李济深先生(广西苍梧人,号任潮,时任国民党军事参议院院长、军委委员、中央委员),蒋介石三次电催李济深上庐山“议事”。李济深抱着力谏的想法上了庐山,向蒋介石力谏发动内战的利害。但蒋介石根本不听其忠告。李济深对蒋介石不再存在幻想,他奋笔写了一封长信给蒋,尖锐地批评他反和平、民主、团结建  相似文献   

10.
正1949年年底,国民党在大陆大势已去,国内政治人心总体崩溃,台湾也岌岌可危。当时的台湾危机四起,人心思变,中下层知识分子和部分军政官员基本失去了对蒋介石及其政权的信心和期望。蒋介石的机要秘书周宏涛回忆,由于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民国三十六年(1947)  相似文献   

11.
1927年8月13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宣布辞职下野,这是北伐战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插曲。这一突发事件在国民党内部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它的阴影长期笼罩着国民党政坛。蒋介石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下野?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  相似文献   

12.
1947年国民政府完成改组后,蒋介石急切举行"行宪国大"代表选举。由于缺乏必要的民主政治条件,选举中产生了诸多纠纷。一是选举筹备中与民、青二党的名额划分,二是代表选举中的舞弊混乱,三是"行宪国大"召开时国民党签署代表不肯退让的难题。蒋介石游离于党纪与国法之间,试图加强对选举的控制,却无力劝说民、青二党顾全大局,无法压制党内反弹,政党内外裂痕扩大,选举不良习气在国民党内快速发酵,加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事后,蒋介石对国大选举的教训进行了反思,意识到党的建设是一切政治建设之根本。  相似文献   

13.
从蒋介石日记可看出蒋介石常存忧党之念,他所关注的国民党弊端包括组织分裂、党员腐化和人才缺乏等,在忧党方面蒋介石所言与所思基本一致。由于蒋介石以构筑个人权势为目标,所以他对国民党弊端的忧虑,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替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可以说,蒋介石忧党的背后,其实在忧己。  相似文献   

14.
杨雨青 《民国档案》2016,(2):125-131
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国派遣马歇尔特使来华调停国共冲突,并给予国民政府大量援助,帮助国民党运送军队。美国提供援助的本意并非支持国民党打内战,但最后走向了最初愿望的反面,未能成为促使国民党改革及国共和谈的推手,反而成为"内战的制造者和鼓舞者"。本文主要利用蒋介石日记及其他档案史料,研究蒋介石与马歇尔之间的博弈,分析蒋介石如何使美援从压力变为助力。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实权派的哲学思想(1925—1949)杨慧清国民党实权派,是相对于国民党内胡汉民派、汪精卫派、阎锡山派等其他派别而言,指以蒋介石为首的掌握国民党实际统治权力的一派。国民党内派别林立,争斗激烈。蒋介石派能在其中取得实际控制权,并能统治中国社会达2...  相似文献   

16.
王楚英 《百年潮》2010,(8):60-66
1949年蒋介石兵败大陆退守台湾后,痛下决心,要对国民党及其军队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彻底改造,以期有朝一日夺回失去的江山。不料,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在艾奇逊对蒋介石采取“袖手旁观”政策的主导下,发表了《对华关系白皮书》,对国民政府横加指摘,落井下石。  相似文献   

17.
1924年国民党实施改组后,孙中山先生以俄为师,在军队、军校及军事机关中实施党代表制,藉以维持党对军队的领导,树立“党权”.中山先生逝世后,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革命军不断壮大,获得其领导权的蒋介石私欲膨胀,蓄意实施军事独裁.为了保持国民革命的果实,防止在打倒旧军阀之后出现新军阀,北伐战争后期,以邓演达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提出了恢复国民党“党权”的口号,同蒋介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1946年年底,胡适参加由国民党一党包办召开的制宪国大。胡适参加国大的原因,缘于蒋介石与国民党做出实行民主的姿态,希望制宪能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以及胡适对中共革命的戒备。然而,蒋介石与国民党只是将宪法视为工具,并无真正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意图。胡适参加1946年制宪国大实际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孙贝贝 《安徽史学》2022,(2):118-125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身先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总统职务的暂时解除并不意味其政治身份和政治形象的解除。从蒋介石引退到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不论是宋美龄,还是国民党内的桂系、谋和派,抑或是国际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为着不同的目的,或明或暗地考量并谋划着蒋介石的出处:出国,甚至流亡。蒋介石的个人出处问题不仅关涉国民党的分合,还会增加中国政治走向的变数,甚而关切亚洲的冷战形势。蒋介石也在或秘密或公开谋划和安排着自身的出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汪朝光 《民国档案》2017,(1):129-138
1937年7月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的需要,国民政府行政领导架构有所调整,孔祥熙于1938年1月出任行政院长。然不旋踵间,1939年11月,孔祥熙又辞任行政院长,在这个岗位待了不到2年的时间。孔祥熙的就任和辞任,反映出抗战初期国民党、国民政府及其领袖蒋介石对于这场战争的因应得失,并暴露出国民党施政的诸般问题。虽然蒋介石明知孔祥熙为政的弱点及外界的反应,但因为孔之听话和个人情感等因素,对孔长期信任和重用,结果引致不少负面影响,对国民党长期稳固执政非但没有助益,反而逐渐成为负担。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政治弊端丛生,社会纷扰不已,以至而有战后的迅速失败,追根寻源,与蒋介石的施政不当,任用亲近私人,不能严控下属,都有这样那样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