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物》2014,(8)
江南地区早期木构遗存极少。苏州罗汉院大殿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虽然构件损毁缺失,遗构受到扰动,但仍保留了诸多有价值的信息,是认识江南宋代建筑技术的重要资料和线索。本文根据大殿遗址特征及残留石构的形制和遗痕,并辅以江南宋代建筑的普遍性特征,对罗汉院大殿作了复原分析,认为大殿形制的独特性弥补和反映了江南宋代厅堂建筑的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山西高平建宁乡现存南北两座文庙,相关碑刻文献称二庙为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任晋城令时创办的乡间学馆,即“程子乡校”。调查发现,两座文庙大殿尚存北宋木构,为目前已知最早的乡校建筑遗存,其由程颢创设之说虽可能为后人附会,但两殿所存遗构折射出北宋中后期泽州地区乡校系统之发达和教育环境的转变,亦是北宋中后期中央教育政策改革辐射至地方基层社会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山西万荣稷王庙为晋南地区一座重要的后稷民间信仰的庙宇。2009年,作者曾以建筑形制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判定其大殿为北宋中前期建筑,下限不晚于北宋熙宁。这一由建筑形制研究得出的结论被随后开展的诸项研究成果所佐证,特别是2011年稷王庙大殿北宋"天圣"题记的发现,为绝对年代的判定提供了关键证据。但针对稷王庙大殿的建造年代判定,目前学术界仍存在不同认识,尤其是在对稷王庙大殿碳十四测年数据的解读上,存在建于唐代和建于北宋的两种观点。本文以稷王庙大殿为例,探讨建筑形制考古类型学研究成果对解读碳十四测年数据的关键性作用,以明确碳十四测年技术在中国古代建筑测年上的使用规则和研究潜力。  相似文献   

4.
云南剑川兴教寺的大殿和中殿为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之遗构,作为全国现存唯一的阿吒力密宗寺院,兴教寺建筑群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社会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剖析兴教寺大殿及中殿的构件尺度及其构架结构特征,可见其木构技术所表达的"滞后"现象,既带有技术的独创性、体现云南木构殿堂建筑的地域特色,又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中原木结构建筑技术手法,是研究云南现存早期殿堂建筑营造技艺的珍贵遗存。  相似文献   

5.
传统木构建筑的构件重要性对于整体结构状态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弄清楚传统木构建筑的构件重要性,开发了一种基于荷载修正的传统木构建筑构件重要性评价程序,基于荷载工况修正与荷载重分布修正重构了荷载分布矩阵,基于荷载施加构件修正改进了构件重要性计算方法。以典型传统木构建筑——保国寺大殿为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基于广义刚度评价了构件重要性,分析了各项修正对构件重要性的影响情况以及最终修正对构件重要性的结果变化率。结果表明:柱类构件的修正变化为-0.526%~2.192%;梁栿类构件的修正变化为-2.638%~50.598%;铺作类构件的修正变化为-12.763%~9.989%;槫类构件的修正变化为-7.586%~6.918%。保国寺大殿构件重要性排序:柱类>槫类>梁栿类>铺作类;修正后柱类、梁栿类重要性提高,铺作类、槫类重要性降低。可为传统木构建筑的结构状态评估和预防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南方各地建筑中,福建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形制,别具特色。然以木构建筑而言,我们所熟悉的基本上是明清时期的福建建筑,而对于早期,且不说隋唐,即使宋元建筑也了解甚少,对其演变过程所知亦不多。遗构留存较少,是最大的障碍。在所遗存极少数的宋代木构建筑中,福州华林寺大殿和莆田元妙观三清殿是人们所熟悉的,而近年来发现的宋构罗源陈太尉宫正殿,为认识福建早期建筑提供了又一珍贵而重要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南二十二公里的李家庄。寺内唐代大殿,为我国已知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物。它是1953年山西省文物普查工作中的重要发现之一。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保管、宣传与维修。一、概况南禅寺在历史上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庙。1953年发现时,寺内除唐代建筑的大殿以外,尚有明代建筑的龙王殿,清代建筑的伽蓝殿、罗汉殿、文殊殿、观音殿(山门)和东院的阎王殿、禅房等几座小建筑物。南禅寺的修建历史,文献上很少有记  相似文献   

8.
《文物》2014,(9)
<正>一稷王庙大殿历史及研究概况稷王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城西北约6公里的南张乡太赵村内,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现存大殿、戏台各一座。其中,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为早期木构建筑遗存。大殿明间面阔5.01、次间面阔3.76、梢间面阔3.8米,通面阔20.13、通进深12.62米(图一)。大殿斗拱五等材,单材高20~21厘米。五铺作,偷心造,补间铺作逐间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科学地保护我国传统木构建筑,需要研究我国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的风振性能,为此,以江南地区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佛教木构建筑——保国寺大殿的主殿为例进行风振性能研究。首先基于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的真实可靠的保国寺大殿的几何信息,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主殿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再利用MATLAB软件编写脉动风速时程,并将风压作用于有限元模型上分析,得到主殿的风振响应。得到结构模态、位移时程曲线、位移谱曲线、加速度响应,并对时程位移风振系数和规范风振系数进行对比。结构的振动响应主要由前三阶振型控制,在强风荷载作用下,最容易出现的变形就是南北向振动、东西向振动和扭转振动;各个典型节点的最大位移均在侧向位移容许值内;迎风面阑额中心位移最大、屋面上半部次之、屋面下半部及檐柱柱头最小;主殿相连的两个部分的加速度相差较多,屋面和屋身的连接节点应成为日后保国寺大殿的保护重点;时程风振系数变化与规范风振系数的变化规律不同是因为结构横向刚度分布不均匀;时程风振系数是规范风振系数的1.2~1.4倍,这是由于按照规范计算风振系数的过程中只考虑了第一阶振型的影响而忽略其他所有振型的结果;规范风振系数的计算只适用于形状、质量沿高度不变的高耸结构,不适用于类似本研究中的低矮木构传统房屋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新安县石寺李村北宋宋四郎砖雕壁画墓于1984年被发掘,后拆解迁建于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为该馆所藏唯一纪年明确的北宋砖室墓。该墓墓室壁面在建墓时进行砖雕及壁画装饰,并施有仿木构建筑装饰,为河南地区宋代墓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标尺,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河南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展示的新安宋村北宋砖雕壁画墓,结构精巧,仿木构形制丰富,包含有北宋时期墓室营造、大木建筑形制、建筑装饰、社会生活等诸多历史信息。本文通过对新安宋村宋墓的重新测绘和详细记录,补充了新安宋村宋墓的基础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墓室装饰、空间及营造技术和思想等问题,为宋代墓葬、建筑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军  于葵图 《山茶》2014,(6):45-60
在林徽因的墓碑上,夫君梁思成刻下铭文——“建筑师林徽因墓”。其实,这位传奇女性还可以拥有更多“名号”。1930年。她与梁思成一同加入中国营造学社,携手调查古代建筑,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发现了唐代木构佛光寺东大殿——可以称她是建筑史学家;  相似文献   

13.
浙江武义县延福寺元构大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武义县延福寺大殿是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建造年代最早的,结构亦最完整的,是研究宋到明建筑发展过渡的实例。同时它与北方的元代建筑又有若干不同的地方,保存了比元代更老的做法。我们这次调查,将确实的建筑年代找了出来,大殿乃建于元延祐四年(1317年)。延福寺在浙江武义县桃溪(陶村)。桃溪  相似文献   

14.
张十庆 《文物》2012,(9):74-80,1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建于北宋,作者通过对这一大殿的全面勘察,发现殿中斗拱的单槽散斗皆为截纹斗,即斗的看面显示为截纹形式,而唐宋时期北方木作建筑中的散斗都是顺纹斗。二者不同的加工制作技术反映了不同地域匠师谱系的特点。截纹斗的做法不仅在江南地区晚于保国寺大殿的宋元木作遗构中得到传承,也流传到东亚诸国,体现在日本和朝鲜的建筑中。  相似文献   

15.
万荣稷王庙大殿位于山西省万荣县太赵村内,是已知仅存的北宋时期庑殿顶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本文以万荣稷王庙现状测绘、考古勘探及对太赵村村民的访谈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和稷王庙大殿相关研究成果,探求万荣稷王庙格局的历史演变历程,复原出稷王庙自宋、金、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各个重要阶段寺庙历史格局图。  相似文献   

16.
宁波保国寺大殿残损分析及结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宁波保国寺大殿是江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佛教建筑,目前损坏较为严重.为更好地保护和修缮该建筑,残损分析和结构性能研究是其修缮加固的科学基础.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对大殿的残损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其可见的病害;然后通过精确测绘及有限元模拟分析其结构性能,找出其隐在的病害;最后,综合残损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相应的修缮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禅寺     
南禅寺在山西省五台县阳白公社李家庄西侧土岗上。寺区四周山峦环绕,果木成荫,环境颇为幽静。寺址规模不大,坐北向南,东西51.3米,南北60米,全部面积3078平方米。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即观音殿)、东西配殿(东为菩萨殿,西为龙王殿)和正殿(即大佛殿),组成一个四合院形式的院落。大殿三楹,是我国现存已知最早的木构建筑,其它殿宇皆为明清重建。  相似文献   

18.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下,保存了历代建筑百余座,其中最著名的建筑,莫过于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的圣母殿。大殿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位于大殿之内也有了近千年历史的一组宋代彩绘泥塑像,则是我国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组宋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遗珍。  相似文献   

19.
杨煦  郑岩 《文物》2022,(8):42-58+97+1
山东省安丘市博物馆藏胡琏夫妇石棺是目前所知较为罕见的北宋时期房屋形葬具,墓主与纪年明确,制作年代比1103年颁行的《营造法式》早7年。作者尝试采取针对木构建筑的测绘方法对石棺进行了精细测绘和调查,在此基础上将其置于地上建筑和地下葬具两个语境中予以讨论,其仿木构的柱头四铺作、转角斗口跳、圆形皿板状构件、扶壁拱等反映出很多11世纪及更早的建筑做法,而在尺度规律、用材制度等方面缺少基于木构法度的考虑。此外,石棺表面雕刻的人物和铭文亦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下,保存了历代建筑百余座,其中最著名的建筑,莫过于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的圣母殿。大殿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位于大殿之内也有了近千年历史的一组宋代彩绘泥塑像,则是我国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组宋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遗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