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乾元 《世界》2003,(8):36-38
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绘画,是用刀刻形,笔涂色。商周时期,绘画、刺绣、染丝等工艺统称为“画缋之事”。汉魏时期,用“丹青”指代“五色”和绘画。自唐代王维提出“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张彦远提出“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之后,五采的艳俗谨细即被视为画患,水墨的清雅淡逸被提到意象核心层次,视为神妙。  相似文献   

2.
“九月除道,十月成梁”一语见于先秦与秦汉文献,青川秦牍、张家山汉简、悬泉置壁书等秦汉出土法律文书中也有相似规定.除道、为桥、修堤等役作重复出现在不同月份皆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目的.“九月除道,十月成梁”相关的律法规定虽与《礼记》、《吕氏春秋》等文献表述不同,但存在相互联系,内容上也具有统一性.这种秦汉月令的统一性可从四时物候稳定、月令制度传承和秦汉律令全国通行三方面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3.
《出邦门第》目前有三种文本,分别见于已公布的睡虎地秦简《日书》甲、乙种和放马滩秦简《日书》甲种,其文字差异相当大。先列举如下: 行到邦门困(阔),禹步三,勉壹步,謼(呼):“皋!敢告曰:某行毋(无)咎,无为禹除道。”即五画地,掓其画中央土而怀之。(睡甲) (出)邦门,可(?)行(?)禹符,左行,右环(还),日(?)(?)(?)(?)右环(还),曰:行邦(?)令行。投符地,禹步三,曰:皋!敢告(?)符,上车,毋顾,上(?)(睡乙) 禹须臾行,得,择日。出邑门,禹步三,向北斗,质画地,视之曰:“禹有直五横,今利行,行毋(无)咎,为禹前除。”得。(放甲)  相似文献   

4.
谢耀亭 《文博》2012,(1):89-93
“五”字构造可分二个体系:一为积画义之五,一为相交义之五。二者分别体现着不同的造字思想,前者基于“取象于物”的具象思维而创,后者建立在抽象的宇宙观下而造。“五”数的神秘化,与体现宇宙观的相交义之五有极为密切之关系。先民在对时空的逐步认识上,对体现着宇宙观的“五”逐渐崇拜起来,导致五数走向神秘化。反映在文字上,则为相交义的五取代了积画义的五。在宇宙观与五数崇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影响中国文化至深的五行思想。五行思想的兴盛使“五”更加神秘化,几乎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一种无意识的崇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秦汉“甬道”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代,是交通事业取得突出进步且为后世交通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的重要阶段。秦汉帝国对于交通道路的经营为交通运输的空前发展提供了条件良好的运输线路。当时除著名的宽广通达的驰道和由关中直达北边的直道而外,又有“阁道”、“复道”、  相似文献   

6.
于薇 《史学月刊》2022,(7):38-52+75
通过对《逸周书》中《王会》《明堂》两篇文献详考、绘图可见,其所述诸侯朝觐天子的仪式中,诸侯政治等级除常见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外,在仪式空间、诸侯站班等细节中,还存在一种“三等”结构。所谓“三等”,即举行仪式的空间呈上、中、下“三层”或内、中、外“三重”;在仪式中,诸侯距天子远近、莅位尊卑、站班高低也分为“三等”。“三等”诸侯的身份分别对应同姓、异姓和庶姓。“三等”结构反映的是天子与诸侯之间的血缘亲疏关系。周代国家政治规则中诸侯权力结构是多类型、多层次的,其中血缘性因素对封国政治的影响十分突出。朝觐礼中“五爵三等”形态背后的权力结构由周初血亲原则主导下的诸侯分封引发,也显示了分封制对于周代血缘政治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据晋周处《风土记》记载:“端者,初也。”因此,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所以“端五”又称“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地腊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天中节等。端午节,四川多称为端阳节。  相似文献   

8.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 ,又称“五色饭”、“黄花饭”、“乌米饭”等 ,是壮族民间农历三月三或四月八等节日传统风味食品。它色彩缤纷 ,香气袭人 ,柔软可口 ,老少喜吃。清明时节 ,家家户户都做五色饭 ,用以祭祀和食用 ,或以馈赠亲友。春暖花开 ,细菌容易繁殖 ,人容易得病 ,据医药鉴定 ,红蓝草的红色素 ,枫树叶的黑色素 ,黄花的黄色素 ,含有丰富的安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可以滋养肝肾 ,润肠通便 ,堪称强身健体的上品。故五色糯米饭是一种良药。据传 ,壮族祖先一老妇为维护壮族人的权益 ,被土官抓入牢中 ,子孙送饭都被牢卒吃了。后子孙将枫树叶、…  相似文献   

9.
崔欣 《丝绸之路》2012,(1):14-17
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腊”即“腊月”的意思.为什么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呢?史学研究者指出,在我国古代,“腊”本是一种祭礼,称“大腊”。  相似文献   

10.
司马光的《稽古录》共三十六条“臣光曰” ,论历史兴亡 ,概括出“人君之道有一 ,其德有三 ,其才有五”。历代帝王 ,根据才能的高下 ,可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和乱亡五类。五才论重点在于论述如何守成。帝王守成的主要方面是“仁、明、武”修心三德与用人治国之道。司马光史论和政论相通。他的历史兴亡论是他政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