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安是驰名中外的历史古都。中国古代王朝在西安建都时间最久、朝代最多,但究竟是多少个朝代、多少个帝王在这里建都,却长期聚讼纷纭。笔在前人考析的基础上,对历朝帝王的生平史实试作胪列如下:  相似文献   

2.
梦回长安     
一提到西安,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古老的城墙、古老的建筑、文物古迹和风土人情,这些古老的形象就像梦幻一样从远古向我走来。西安与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并称中国六大古都,与罗马、雅典、开罗并称世界四大古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安曾经有过许多名字,西周时称丰镐,秦称咸阳,汉唐称长安,明称西安府,自明时称西安。西安自西周时起,就确立了长期作为国都的历史地位。从公元前11世纪到10世纪前后,有西周、秦、西汉、两晋、前赵、前秦、北周、隋、唐等十多个王朝在这里建部,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韩保全 《文博》2006,(1):31-32
古城西安,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八大古都中,是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周、秦、汉、唐都建都于此。因此在地上、特别是地下遗留下十分丰厚的珍贵文化遗产。说起西安的城市特色或优势,人们普遍认同的就是“千年古都”。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石刻等诸多的文化遗产,就是“千年古都”的历史见证,是西安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实物载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许多文明古国都发祥于大江大河,如巴比伦(今伊拉克)发祥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埃及发祥于尼罗河,印度发祥于恒河,中国发祥于黄河.同时在这些江河两岸孕育了巴比伦、开罗、新德里、西安、洛阳、开封等世界名城.我国上下历史五千年,纵横江山十万里,从上古以来,历经兴废,共形成的城邑3000多处.从夏王朝建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到清代建都北京,共形成古都约180余处,其中特别著名的是西安、北京、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六处,被称为中国六大古都.西安始干西周的丰京,成为周、秦、汉、  相似文献   

5.
稻子 《风景名胜》2008,(3):85-85
西安,首先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与人文资源。对很多外国游客来讲,西安的魅力在于其几千年的古都文化以及秦始皇兵马俑,西安见证了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中国,也因此,西安是外国游客特别是外国元首来中国必去的站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综述亿里1997年10月13日至15日,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鲁国故都曲阜隆重举行,来自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安阳、杭州等二十四座城市的70余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提交论文40余篇。中国...  相似文献   

7.
2002年6月23日至26日,由中国古都学会、成都古都学会联合主办的长江上游城市明起源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2的学术年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西安、洛阳、南京、杭州、开封、广州、成都等古都城市,长期从事历史学、考古学、城市学及古都学研究的专家学120余人参加了会议。在为期4天的会议之中,与会代表主要围绕“长江上游城市明起源研究”、“长江上游历史时期成都等城市研究”、“城市明多元起源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古都西安漫游梁耀中我国古代文化的摇篮,闻名于世的历史古城——西安,位于陕西省渭河平原中部。西安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先后有11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时间长达1150多年,近百个帝王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宫廷生活。西安,在汉唐时代称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  相似文献   

9.
黄小荣 《文博》2000,(5):32-33,70
西安作为我国著名的古都,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个王朝在西安一带建都,时间长达1062年,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历史名城。西安何以如此受帝王们青睐?这和西安所具有的优越地理条件是分不开的。西汉初年,娄敬劝刘邦定都长安,称之为“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意在扼住了天下的咽喉要害,长安以及周围一带的关中,之所以成为天下之“亢”,从地理条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王翰章 《文博》2005,(2):70-74
关于在西安有多少朝代建都的问题,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曾多次讨论过,直到现在还是不统一。西安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也是对外开放城市,连在这里有多少朝代建都,都定不下来,怎么说明它是文化古都呢?问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1993年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郗琳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说古道今》创刊号,题目是《竟究有多少王朝在西安建都》,他力主十四王朝,并提出几条衡量的标准。后来我和刘辉先生也写了一篇文章刊登在《说古道今》2002年第四期,不谋  相似文献   

11.
也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徐建春中国古都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以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为首的一批古都专家创立的。自1983年秋在西安成立中国古都学会以来,在史念海会长的带领下,这门学科蓬勃发展,不仅出版了大量的论著,每年举行一次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学...  相似文献   

12.
关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骊明 《人文地理》2002,17(5):25-28
首先将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放置在中国和世界性文化保护的背景下进行评价,提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西安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文章从城市个性保持和古都特色塑造的角度,对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定位、存在的矛盾、重点课题、政策环境等提出了战略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史念海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不仅在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地名学、方志学等学科领域中作出了杰出贡献,还是中国古都学的创始人,为中国古都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开创性贡献。概括起来,史念海先生对中国古都学研究的开创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1、发起和创立了中国古都学会,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学术队伍;2、创建了中国古都学,奠定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理论基础;3、坚持“为世所用”的治学理念,指明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目的和方向;4、总结和勾划出了中国古都发展的基本面貌和规律,推动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发展;5、不断开拓中国古都学研究的新领域,开辟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广阔前途;6、对古都西安进行了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4.
西安发现唐三彩窑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安,古称长安,是闻名世界的古都。从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建都丰镐起,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近一千二百年。而其中的唐朝达28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之一。唐代19位皇帝安葬在西安以北的渭源上,号称唐朝十八陵(乾陵为唐高宗和武则天皇帝的合葬墓)。除皇帝的陵墓之外,达官显贵及富贾之墓不计其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陕西境内发掘、清理了二千多座唐墓,出土了数量众多、绚丽多彩的彩绘陶和唐三彩。这些器物  相似文献   

15.
刘世明  雨僧 《文博》2004,(2):88-92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没有一座城市能够和西安相比,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具有无与伦比的辉煌。西安是西周以来13个王朝的首都,中国封建社会前半期历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正> 8月21日至25日,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西安古都学会第一届年会在千年古都西安召开,来自北京、洛阳、开封、南京、安阳、杭州、大同、江陵、广州、苏州、成都、上海、银川、呼和浩特、哈尔滨、曲阜、淄博、乌鲁木齐、绍兴、兰州、天水、汉中等二十多个城市的有关领  相似文献   

17.
最近,吴宏岐教授所著的《西安历史地理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年版)付梓面世。全书共14章,以洋洋洒洒55万字的篇幅,对西安3060余年建城史上诸多重大问题作了专题性研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反映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使我们得以对古都西安的历史地理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作为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的高足,吴宏岐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历史城市地理和中国古都学研究。《西安历史地理研究》这部专著正是他近20年对西安历史地理相关问题研究的积累和总结。通篇读来,笔者认为该著具有如下特点:1·开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华夏地理》2013,(6):32-34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做过统一政权或地区政权都城的城市很多。统计各个时期的大小政权以及民族政权的都城有近300之多。上世纪20年代,学术界将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列为“五大古都”,30年代,又将杭州加入。这些古都之中,开封和杭州作为全国性政治中心的历史并不长。开封除作为诸侯割据政权和各朝陪都的数百年外,作为统一王朝北宋的首都只有167年,而杭州除了五代时期数十年的割据政权外,只做过南宋的“行在所”138年。但开封和杭州之所以作为重要的古都被铭记,不能不说是因为两宋的繁荣。在这3个世纪中,这两座城先后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19.
时光西安     
不必重新去--翻阅中国历史,人在西安,便会明白一件事:西安,这是一片被时光深深耕耘的版图。在这座古都的脉络里,印刻着历史的烽烟以及无法磨灭的往事。 出了咸阳机场,坐上开往西安的旅游大巴,前来接团的导游就开始为我们介绍西安、介绍陕西,言语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20.
郑和与西安     
西安在明朝之前称为“长安”,由于其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中国历史上曾先后有十个王朝建都于西安、咸阳一带,时间长达一千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