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为了支付战争经费,支撑伪政权的财政而在中国沦陷区发行了大量的公债。这些公债有日元公债,是由日本政府当时在日本发行,而后又在中国的沦陷区内进行强制推销的;也有的是日本的一些机构或民间组织、企业在中国发行的日元公债;但更多的是日本指使伪政权发行的各种公债。所有这些公债大多是在抗日战争后期,即日本国内财政困难之时发行的,期限长,标榜利率高。这些公债发行后不久战争就结束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变迁,日本在那个时代发行的公债仅以日元计值的竟然还有约26亿元残留在中国。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博物馆收藏有多张日本在19世纪30至40年代在其国内发行,后到中国销售的公债。作为日本对华经济侵略的一种隐性手段,日本在华发行的公债给中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试对浙博馆藏的日本公债的票样形式、内容、特点加以解读,阐述日本公债在华发行方式,揭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欠下的又一笔不容抵赖的战争之债。  相似文献   

3.
在沦陷区发行公债,隐性劫掠中国资财,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1931-1945)实行对华经济战、以逞其"以战养战"战略企图的一个重要工具.日本在华公债政策随战局的变化而变化,大致经过了有限度发行--扩大发行--无限度滥发三个阶段.发行中,所有公债种类均有发行,表现出公债发行与伪币发行"有机"结合、发行的强制性和发行的欺诈性等特点.日本在华公债政策不仅给中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而且给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台湾的公债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台湾发行了大量的公债,并利用金融机构进行吸纳,从而制约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掠夺台湾人民,并将台湾经济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5.
一、曙光在前 治安维持会 日本战败消息传到宾县,宾县社会上层人物一片混乱。伪县长王恩周下令发给伪职员每人三个月工资,以备急需,警察特务机关院内烟尘滚滚焚烧罪恶档案。高级日本官员从银行中提出中国人民巨额血汗现款,纠集日本人武装起来向深山逃窜,建立在沙丘上的日伪统治大厦崩溃了。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5月,日本新曜社出版了马场公彦的《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①一书,该书对日本主要杂志涉及中国的报道、评述进行分析,同时就现代日本人中国观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该书研究视角独特,对理解现代日本人对中认知的形成和发展的逻辑、思考如何改善中日两国之间缺乏认同的现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是马场公彦继2010年出版《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②之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中,作者就以  相似文献   

7.
<正>在综览21世纪以来日本秦汉史研究的发展状况前,若先粗略回顾20世纪的研究史,毋庸置疑,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的战败,是一大分水岭。之后,学界开始摸索新的中国历史认识。在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争论,对当下研究仍有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日本的中国学传统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引入近代教育制度和研究方法之前。长期培育起来的研究土壤,至今还在根本上支撑着日本的中国研究,这一点也不宜忽略。本文拟先回顾20世纪下半叶日本的秦汉史研究,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麦克阿瑟率领的美军进驻日本,一时间,日本朝野人心惶惶。因为日军在中国等亚洲国家干了太多伤天害理之事,所以在日本人心目中有一种传统的看法:胜利的一方必然要凌辱战败一方国家的妇女。因此日本政府的思维是:为保全皇族、贵族、公卿、上层社会妇女的贞操和日本人纯正血统的延续,要建立一个"性的防波堤"——招募民间女子为美军提供性服务。于是在日本首相近卫文磨的指示下,  相似文献   

9.
在1904—1905年日俄在中国东北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以沙皇俄国失败而终。战前日本从中日签订的战败条约中获取了大量赔款,又通过自身的经济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同时又获得了英美的帮助,这些一举让日本在日俄战争前成为经济优势较强的国家,可以说经济因素对日取胜有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42年11月,为了补充日本国内劳动力的不足,在日本企业的要求下,日本政府制定了《关于向国内移进华人劳工事项的决定》。自此,日军开始从中国大陆强掳中国人到日本做劳工。至日本战败时,有近4万名中国劳工在日本的矿山、码头、工地做苦工,死亡近7000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