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  论边界 :建立睦邻友好国家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刘远图《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1期关于历史疆域归属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焦润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2期沿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正确方向不断开拓进取厉 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3期关于构筑中国边疆学的断想马大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3期欣慰的回顾———纪念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建立 2 0周年吕一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3期在探索中开拓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新局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2 0年来科研成就综述李国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3期边疆的概念与边疆的法律杜文忠…  相似文献   

2.
一、综论: 中国边疆学及其研究的若干问题 邢玉林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1期 略论禹贡学会的学术组织工作 马大正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1期 中国边疆研究的意义与当代中国边疆研究者的使命 林甘泉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2期 二十年来边疆史地研究的回顾展望 吕一燃 《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1期 1991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综述 木子、晓民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2年第4期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创刊,似乎转眼间功夫就迎来正式出刊一百期了,这的确是可喜可贺之事。在25年间,它实现了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过渡,见证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向中国边疆研究所的转型,承载了边疆史地研究学科建构渐趋明晰、逐步拓展、蒸蒸日上的成长历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不只是边疆研究者重要的学术园地,更是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一部中国史,上下五千年,东西南北中,均有边疆史地研究的对象。为了推动我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发展,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在《西北史地》编辑部的鼎力相助下,从1987年9月始在《西北史地》上创办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术专栏。以中国边疆史地作为研究主体而独辟学术专栏,在40年的大陆史坛上尚属首次。因而,颇得历史学界,特别是地方史、中外关系史、民族史研究同仁的关心与支持,使专栏成为发表边疆史地研究论文、沟通彼此信息的小小园地。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马大正中国边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正如中国边疆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样,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本世纪到来之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至少已有2000年以上的发展史,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  相似文献   

6.
为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四十周年献礼,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丛书》已经开始发稿,《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是丛书的第一种,即将发稿的还有《清代边疆开发研究》;丛书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关于边疆史地研究新阶段的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丁伟志同志特地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丛书》撰写了序言,充分地肯定了丛书出版的重要意义,称这是经过从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者们三年来的埋头苦干,提供的第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着重指出:“边疆史地研究的现实价值,通常是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边疆史地学术领域,中国海疆史地无疑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对中国海疆史地的研究,将极大地丰富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学术内涵,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爱国主义和求实精神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优良传统在清代,边疆史地作为专门研究对象,是从嘉庆、道光年间开始的。祁韵士和徐松就是当时研究边疆史地的名家。但边疆史地研究形成为一种学术思潮,却是同鸦片战争之后的边疆危机相联系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有个优良的传统,那就是爱国主义和求实精神。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清朝国势一落千丈,一些关心祖国命运的知识分子,鉴于边疆危机的日益加深,便潜心于边疆和域外的研究。他们本着求实求真的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以下简称《导报》),从1988年6月创刊至今整整一载。《导报》创刊号上的“发刊词”指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工作在目前所遇到的困难,表示《导报》编辑部为繁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事业的打算和决心。一年以后,我们在这里对《导报》的工作做一简短的回顾。  相似文献   

10.
在祖国日益繁荣、人民欢欣祥和的喜乐声中,我们迎来了新千年新世纪的岁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的代表性刊物——《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此,作为一名边疆史地研究的同人,首先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11.
综  论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马大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3期关于当代中国边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马大正《当代中国史研究》第 4期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中国疆域形成理论探讨之一李大龙《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1期中华疆域观念与历代边疆政策———以东北疆域为例张碧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2期关于现代“边疆”释义的思考施卫君《红河学院学报》第 4期“边疆”一词在世界主要法系中的镜像 :一个语源学角度的考察张世明 龚胜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 2期关于边疆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杜家和《边疆经济与文化》第 2期论中国…  相似文献   

12.
综论“中国”一词和中国疆域形成再探讨杨建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2期历史语境中的王朝中国疆域概念辨析毕奥南——以天下、四海、中国、疆域、版图为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2期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于逢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1期构筑中国疆域的文明板块类型及其统合模式序说于逢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3期中国大一统疆域的历史演变胡兴军《地图》第6期  相似文献   

13.
1988年,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在开展三大研究系列的总体构想下,做了四方面工作.第一,为推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开展召开了首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10月22日至10月26日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联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边疆史地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100余名,提交论文64篇,讨论了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②中国近代边界问题;③中国古代边疆政策。会议期间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与会者共同认为,新时期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和符合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边疆学及其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创新与深化,必然引发出学者们对中国边疆学的思考。本文作者从“中国边疆学研究的前提或基础”、“中国边疆学的社会功能”、“繁荣中国边疆学研究的途径”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见解。本刊发表此文,意在引发更多的人们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关注和对建立中国边疆学的更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新疆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边疆史地与边疆学座谈会"于2017年8月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以及边疆史地与边疆学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期刊发表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论文,这一学科的学术著作也相继出版,特别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办的期刊、丛书、丛刊成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园地,因而有关中国边疆史地的专题研究逐步摆脱了似乎有些萧索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1991年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蓬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历史研究工作者一方面对中国边疆史地学科本身的框架、模式、性质、任务,继续作深层次的研究,另一方面对该学科的内涵做了更广泛的、颇具学术价值的研究,在中国边疆史地许多重要研究层面上,都有专著和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作为组织、协调这一研究的机构,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而各个时代的研究无论在观点、方法,或是侧重点方面,都有所不同。在本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今天,国际上许多国家和民族动荡不安;我国正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边疆、民族也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在这一新的形势之下,如何开展我国的边疆史地研究呢?这是我们从事边疆史地研究的人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九十年代的今天,开展我国边疆史地研究应处理好下列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9.
告读者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创刊至今已经两年又半,共出刊了16期。当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欣慰地敬告关心、爱护、并给予本刊以各种形式支持的读者,一个新的理论性、综合性和信息性学术刊物《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即将问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作为“一个窗口”、“一个实验室”、“一座桥梁”的历史使命已告完成,代之而起的《中国边疆  相似文献   

20.
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热潮中的史书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史书编纂在鸦片战争前后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 ,主要表现在 :由边疆史地研究引发对域外史地的研究 ;史地学者能够根据社会变动的需要 ,灵活变通地运用史书体裁、体例 ,撰述了一批具有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的史地著作。这是对章学诚寻求史学变革之道的有力回应 ,反映了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