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水印象     
四安 《丝绸之路》2012,(15):43-45
天上有天河,地上有天水。天水,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天水如诗如歌,如画如梦。 诗是好诗,“诗仙”歌过,“诗圣”写过,无数天水的诗人行吟过,而今雕刻着桃花的唇印,依然盛开在秦州的山峦水畔,流传在天水的街头巷陌。画是古画,水墨流香,古韵悠悠,伏羲文化是灵魂,秦汉文明是底色,三国风云是故事,民俗民风是背景,虽流经千年,一怀风骨却仍不改当年。  相似文献   

2.
银措 《中国土族》2009,(2):47-47
秋天,只要去过互助北山的人,就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妙;真正体会到大自然那赋予人类的无限恩惠。北山秋色,不愧被赞美为如诗如歌、如梦如画、如痴如醉的神奇"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3.
李玉田 《文史月刊》2012,(Z3):119-119
古人有"诗、歌、舞"三位一体。而诗本身便是用来吟唱的,音律暗自和诗歌呼应。中国画借助它极强的直观性,它画画中所表现出的线条疏密,轻重缓急,犹如音乐的旋律,故中国诗、画中所昭示的音律美则有异曲同工之妙。用语言不能表达的情感才是至沉至厚的。  相似文献   

4.
胡献锦 《神州民俗》2007,(11):37-39
“花鼓子”是土家人在喜庆场中和劳动之余表示庆贺和欢乐的一种亦歌亦舞的民间舞蹈,流传于湖北长阳、五峰、巴东、建始一带。舞蹈时不用伴奏,不化妆,表现形式自巾,不受场地和人员限制,乐者可乘兴而舞,观者可即兴而歌。  相似文献   

5.
论魏晋南北朝画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画赞”,又名“图赞”、“像赞”,是伴随着以画为赞的绘画观念,在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图画内容为题材,以赞美为主的诗歌形式。其特点是:以四言为主,言辞简洁,以陈述、说明、议论和生动形象的描绘为主而兼有抒情。画赞的出现,是文学与绘画融通的产物,是中国绘画融诗、书、画为一体之特点的肇端,对唐以后的咏画诗、论画诗及画赞创作有积极的影响。从画赞可以看出绘画题材的转变及其时代特点,因而画赞具有重要的绘画史料价值。另外,画赞序还有一定的绘画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翰墨无形画,丹青不语诗,诗、画的融合由来尚矣。诗歌与绘画本是不同的艺术门类,然而皆因缘景、缘情而生,故必然出现融合的趋向。诗歌是语言的艺术,由于语言较绘画更为人们所熟稔,致使诗歌的写景抒情较绘画来得更雋永、深刻和易为人们所感知。诗、画的融合总体上讲是以诗入画,结果便是画中有诗。随着文人绘画的出现与发展,不仅完成了诗、画融合的全过程,且形成了以有否浓郁的诗意为判定和品评文人绘画的重要标准。董其昌作为明末时期的文人绘画的代表者,继承了宋元以来的文人画传统,深化了诗、画融合的表现,从而将文人绘画的这一表现特征提高到更为深广的艺术层次中,本文就此试为研析。  相似文献   

7.
朱晓俊 《神州》2013,(14):146-146
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有人说教育是一幅画,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也有人说,教育是一首歌,一首常唱常新的歌……在知识不断更新,文化趋向多元的今天,我却越来越深切地领悟到,教育更是一种艺术,一种孜孜不倦洋溢着智慧的耕作。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沉默有时也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对于育人有其独特的功效。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沉默往往能向学生传递出丰富难以言表的信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8.
丁山 《收藏家》2004,(8):i006-i007
画,与其说是画出来的,不如说是感悟出来的,流淌出来的,自画家心底涓涓流肆出的感人乐章。不仅是美,还有姜婉,壮烈、苍凉,悠远或者汹涌喧器,气吞山河。所以,诗和画是相通的——诗中的画会在人眼前浮动,画中的诗也会在人心中徜徉、流连与激荡。  相似文献   

9.
余任天先生一生“游于艺”,以诗、书、画、印“四绝压群伦”,而名重艺坛。吾以为吾师余任天,书第一、画第二、印第三、诗第四。  相似文献   

10.
翁同龢的碑画诗大多抒写国家忧患和人生浮沉,真挚典雅,有强烈的抒情性。翁同龢碑画诗的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内容以抒发个人志节、感慨时事为主。另一种抒情方式是托物寄兴,主要是慨叹宦海浮沉。翁同龢碑画诗的抒情性不仅折射了晚清的文化记忆,并且是我国传统诗歌纵向演化的投影。  相似文献   

11.
本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敦煌献中的白话禅诗。章认为,本用于演唱目的而创撰的通俗化佛教歌辞,实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搜求补充;敦煌佛教歌辞的语言、白掺杂,内容丰富,其中中国化特征最为明显的是歌咏父母恩德的诗偈和山歌性质的《山僧歌》等。敦煌佛教歌辞和其他形式的诗体中。有相当部分的白话诗体现出了禅宗南北两派意涵,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禅的观念。而这些,都应该视为研究唐五代白话禅诗的庞大而宝贵的资料。纳入中国俗学、特别是中国佛教俗学的研究范围之中。  相似文献   

12.
刘浩歌 《神州》2012,(1):60-63
王彦善先生的诗、书、画在大陆省内外不少地方乃至一些外宾、港台颇有名气。说起诗、书、画,我想对王彦善先生的官品、人品首先解读。王彦善先生是一位朴实又有奋斗精神的宁阳人,泰山的灵气泰山之阳的沃土养育了这个农家子弟和宁阳小山村。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听到朋友们说,王彦善有读不完的诗、书、画人生。我觉得,并不是这  相似文献   

13.
朱瑜章 《敦煌学辑刊》2021,2(2):124-141
学界对敦煌写本P.2555唐人诗集残卷背面13首诗的研究结论众说纷纭,颇不一致.本文经过考辨,认为从内容风格、书写格式、字体大小、作者年龄等方面质疑《怀素师草书歌》后属12首诗为马云奇作的理由不足,进一步确认马云奇为12首诗的作者,马云奇曾入张掖军幕,张掖陷蕃后遭拘系走南线到青海蕃地.研究者囿于"敦煌""落蕃"的背景,故在诗意解读方面常有牵强不确之嫌.将《怀素师草书歌》以下的12首诗笼统地称为"落蕃诗"是不准确的,12首诗中,7首是落蕃诗,陆续作于从张掖经大斗拔谷到青海蕃地期间,时间为盛夏到秋天,其他5首是题赠诗,作于陷蕃前的张掖或其他地方.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中的落蕃诗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一般人常认为诗和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艺术形式,而二者联系在一起的时代则是唐宋以后。其实不然。据考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诗与画已经密切联系在一起了。孔子就认为“绘事后素……其可以言诗已矣”,也就是说要在白底子上画好画,进一步再谈诵诗经。屈原好环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也就是在他的诗中说到画。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诚如清·方薰所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山静居画论》)。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它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书、画三者之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映发、丰富多姿,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感,构成了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此外,宋以前的许多赞美绘画或对绘画有感而发的诗歌,虽不题在画上,从广义上讲,也算是题画诗。  相似文献   

16.
诗、文、书、画,古已结下了不解之缘,然向来者多论书画同源、诗情画意者,而少有论及诗与书者。徐渭(1521—1593年),是明末嘉靖至万历间的艺坛才子,诗文、戏曲、书画都有相当的造诣,并自评:“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他的一件书法典型之作——《行书七律诗》正有助于我们认识诗、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歌谣是民歌、儿歌、民谣、童谣之总称,按《辞海》解释“合乐者为歌,徒歌者为谣。”其实,做为民间歌谣,词无定格,曲无定律,也无须乐器配伴,都是信口哼唱,随意吟诵而已。诗词与歌谣历来是雅俗共赏的两种文学样式,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如果说诗词是文人雅士的文学创作刊行问世,而歌谣则是人民群众做为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口头文学,在乡土民间以口头方式广泛流传。前些年,全国文联、文化部、国家民委共同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与诗     
正周恩来爱诗、爱写诗,留下近20首脍炙人口的诗。周恩来的一生与伟大光辉相连,本身就是诗——名诗、瑰丽之诗,曾引发数以万计诗歌为他吟咏,此情绵绵,直至现今,叹为观止。一诗,是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说到周恩来的诗,我记  相似文献   

19.
画,与其说是画出来的,不如说是感悟出来的,流淌出来的,自画家心底涓涓流肆出的感人乐章。不仅是美,还有凄婉、壮烈、苍凉、悠远或者汹涌喧嚣,气吞山河。所以,诗和画是相通的——诗中的画会在人眼前浮动,画中的诗也会在人心中徜徉、流连与激荡。1987年岁末将至.我和春海兄在日本石川县相聚,然后从佐贺山乡的山清水秀,到能登半岛的一派蔚蓝,看他画画,也一同光着身子泡温泉。说句实在的话,我对中国画只鳞片爪的了解,大抵跟这段时  相似文献   

20.
《东方收藏》2022,(3):35-40
<正>文学与绘画虽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南宋时期的扇面、册页等小品,却有为数不少蕴含着“诗情画意”。诗画创作源自北宋,苏轼等人认为画是“无声诗”、诗是“无形画”或是“有声画”所带动的艺术风潮,加上宋徽宗积极倡导以诗题入画,更引导宫廷画家对于“诗画合一”理想的实践。台北故宫博物院日前成功举办的2022年首场特展“无声诗——南宋小品绘画”,展出该院所藏的宋画精品。这些小尺寸的画作描绘细致,富含诗意,意蕴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