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四章行行重行行在队伍行军过程中,经常要为许多大小河流所阻,渡河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搭浮桥以至到跳过那令人战战兢兢的石磴。情况好时,我们会遇到典型的中国摆渡,船在河水冲击下摇摇摆摆,险象环生。而船上的人心惊胆战,诚惶诚恐,这通常也是我们与卫兵寸步不离而使船超载有关。一次,摆渡的小船被卫兵和我们塞得满满当当后,才摇摇晃晃驶向河中,在接近对岸时,由于掌舵的同志惊慌失误,船撞到石头上,舱中涌进了河水,当时唯一的选择是让人跳水逃命,但卫兵这时仍试图观望。船又一次撞上石头,即刻沉入水中,船中的人挤着向船外跳,当我落到河中拚命游到对岸时,船已漂到下游水流湍急的地方。海曼没能爬出  相似文献   

2.
第七章饥渴交困这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尽管红军挨家购买,但这个穷村子既无菜也没有充足的粮食,后续部队只好不幸的饿着肚子。卫兵设法给我寻来一碗米饭,我强迫自己吃了约大半碗。我过去认为,如果人饿急了,会饥不择食,现在看来并非如此,饥饿只是人的一种感觉,而只有当为了生存需要时,人才能强迫自己吞下食物。中间人丁在这里追上了我们。他先赶到溆浦,不过我们已经离开了那里,他只好在后面追赶,并跟我们一样受了很多苦,但现在他只有很少的一点休息时间。  相似文献   

3.
《神灵之手》是英国传教士勃沙特1934年10月在贵州黄平县旧州被红军俘获,随军生活18个月后撰写的回忆录。它是较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早一年在伦敦出版发行的第一部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工农红军的力作。在资产阶级报刊都把红军诬称为“匪徒”、“强盗”的情况下,勃沙特以他的亲眼见闻告诉人们:“实际上,红军的领导人是坚信共产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徒,并在实践着其原理,是另一种频率和形式的苏维埃”。然而,因为该书的书名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其副名亦未标明跟红军的关系,所以很容易被认为是一本宣传宗教的小册子。它虽然曾在西方世界发行过三版,但在我国还鲜为人知。所幸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撰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前来我国采访,在与原红六军团团长肖克同志交谈时,提及勃沙特及其著作。同年,《人民日报》报导了这件逸闻,于是国内外许多热心研究红军长征史的同志都行动起来,帮助查找。当人们“踏破铁鞋”,为之奔忙的时候,山东省博物馆的有心人严强同志小心地从该馆朽坏了的地板缝中,取出了这部侥幸躲过了“文革”焚书之灾的珍贵英文善本史料来。他费了很大功夫进行翻译,并把译稿送请健在的原红六军团领导人王震同志(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肖克同志(现任中国军事科学院院长)和左齐同志(现任济南军区付政委)审阅、核实过。其中有关宗教词汇和有关地名,还请中国基督教三自委员会大主教王神荫和贵州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唐文元同志校订过。红军早年转战贵州,依靠勃沙特牧师帮助翻译一幅用法语标示的贵州省详细地图,进行作战指挥。勃沙特的回忆录面向资本主义世界发行,这事他未便详述,但肖克同志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作者由于突然被俘,对红军印象欠佳,但通过为时一年半的接触、了解后,他对红军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较为公正的评价。1936年4月,他离开红军时,肖克同志为他热情饯行,并请从贵州毕节自愿参加长征的周素园先生作陪。离别后,他一直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革命军队持友好、信任的态度。1952年,勃沙特作为最后一个离开贵州的西方传教士,在辞别遵义教友宁文生时,他恳切地表示说:“别的外国传教士都怕共产党,我就不怕。因为我了解他们,只要共产党是我见到过的红军,就不用害怕。他们是讲友谊的,是信得过的朋友。”今天,我们寻找勃沙特和他的著作,也就是为了寻找在艰难岁月里结下的难忘的友谊,为了寻找中国革命坎坷征途上留下的足迹。还应告慰读者的是,勃沙特牧师的下落也已找到,他从教会退休后,居住在英国曼彻斯特郊外风景秀丽的国王路234号,高寿虽已93岁,但精神钁铄,头脑清醒。当他收到我国外交人员通过他在瑞士的内弟媳比亚吉夫人转去的信时,当即欣然作复道:“你若与肖克将军通信,请转达我热忱的问候。”这以后,索尔兹伯里先生和我国驻英大使冀朝铸同志都先后拜望了他。《神灵之手》约20万字,本刊将全文分期连载,以供作多角度、全方位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参考。书中涉及一些处决犯人的情况,由于作者不可能了解案件的全貌,描述难免片面。勃沙特作为一个虔诚的传教士,他所表露的宗教思想和情绪,我们相信广大读者能够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4.
萧克  薄复礼  张国琦 《纵横》2009,(4):55-59
在瑞士人勃沙特一生当中,有20多年的时光是在中国度过的,而其中18个月的特殊经历给他终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1922年,作为一名传教士,25岁的勃沙特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很快他有了一个中国名字,叫薄复礼。不久之后,薄复礼辗转来到当时最为贫困的省份之一——贵州,开始了他在中国的传教生涯。1934年秋天,薄复札和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不期而遇,成为了红军的一名俘虏。此后,薄复礼跟随这支部队,走过了18个月的漫漫征途。薄复礼被红军释放之后,根据这一段经历撰写了一部回忆录,  相似文献   

5.
998年10月,我随甘肃省国家公务员考察团赴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三国和香港、澳门两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在完成考察学习任务之余,还星星点点地了解了一些异域风情,他乡趣闻,华裔逸事,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自由之国”的“禁忌”“泰国”一词在泰语里意为“...  相似文献   

6.
邝继勋,号集成,1895年9月16日晚出生于贵州思南县城。父亲邝光甫,是个走乡串村的卖药人,深受辛亥革命思潮的影响,极有眼光。他教育邝继勋刻苦读书、练字,使拳弄棒,使邝继勋从小就明显强于一般人。 邝继勋19岁时投身边防军总司令赖心辉部当兵。民国十一年正月初七,赖心辉率部攻进什邡县城。盘踞该城的川西巨匪张申庭躲进北门真武宫巷子一厕所内,持双枪作困兽斗。因巷道狭窄,追击士兵死伤多名,于是追击部队在巷道口架起机枪,对准厕所猛烈射击,厕所内传出张的疯狂叫嚷:“老子早赚了!还有哪个不要命的,靠拢来呀!………  相似文献   

7.
刘宗迪 《民俗研究》2012,(5):2-F0002
本书作者卢公明(justusDoolittle,1824-1880)系美国传教士,曾于19世纪50—60年代在福州地区传教十余年。传教之余,他用一个外国传教士的目光,对福州的政治、经济、社会尤其是民间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民间崇拜、节口风俗、婚丧嫁娶、祖先崇拜、风水堪嗷、符咒征兆、占扑算命、民间迷信等等,  相似文献   

8.
八、劫后余生向前看 我家兄弟姐妹十人,文革中我所受冲击最甚,其次是二妹与良,她是南开大学生物系教授,丈夫查良铮,笔名穆旦,是著名诗人、翻译家。他们50年代初抱着一腔爱国热忱,从大洋彼岸学成归国,图谋报效。不想穆旦于1957年以莫须有罪名被剥夺了登讲台的权利,由南开大学西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万万岁”翦老早在中华民族危难关头的1937年,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那一天起,他就献身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三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渝。他对党,对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领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上文曾经谈到过他50年代在游泳场上见到毛主席,向毛主席请教中国何时进入封建  相似文献   

10.
(五)座谈 山上的时间过得很慢。我们对驻扎在火车站附近的营救部队迄今仍无动静,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四个强有力的政府竟斗不过这帮山东上匪?当然,我们在匪窟里也只能虚张声势,一点也不敢造次,因为我们所以迟迟未能获释,是因为我们的朋友和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11.
第二部分 从历史社会学到“语言学的转向”。晚近二十年间的历史理论与历史编纂学 1.回到叙述的艺术 1979年Past and Present[《过去与现在》]杂志上发表了劳伦斯·斯通的文章《回到叙述的艺术。对一种新的旧历史编纂学的思考》这份杂志  相似文献   

12.
女红军陈映民,是陈绍禹(王明)的胞妹,后在延安改名叫王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红军,当年跟随红四方面军由大别山转战到了大巴山,经历过三过草地的艰苦长征,之后又参加了西路军的苦征恶战,被俘后历尽艰辛,死里逃生.就因为其兄王明和张国焘问题的双重连累,而被历史的烟云尘封,至今仍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3.
正安营扎寨本指军队搭帐篷、修栅栏住下(现指军队或某团队的临时住宿),分为舍营(利用居民房舍住宿)、露营(在房舍外露宿或用帐篷住宿),或两者的结合,根据敌情、地形、任务和军队编成来确定宿营地。它是军队最原始的需求之一,能使人得到休整以便继续行军和战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既要摆脱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又要跋山涉水的艰辛条件下,没有根据地作依  相似文献   

14.
正5.见微知著即便在艰难征战中,红军也时刻关心着群众疾苦。红军一到人去屋空的村寨中,便往往迅速行动起来,为群众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和实事,如扫地、挑水、劈柴、喂禽畜等。细节决定成败。这些看似举手之劳的小事,却能坐收立竿见影之效,体现出红军与白军截然不同。在附近山上躲匪的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快地,反动宣传便不攻自破。据红一军团第十五师政委肖华的《艰苦岁月》载:"但我们认真地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切  相似文献   

15.
我一生爱好京剧,曾从事戏曲编写工作。30年代及40年代,曾与友人在天津创办过《游艺画刊》和《旧剧集成》(戏考)。得工作之便常看戏,且与当年许多京剧演员过从甚密,耳闻目睹诸多前辈名家学艺、献艺的奇闻轶事。今就记忆所及,撰写本文,不当之处,尚希有以指正。 徐小香能让“翎子”说话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表演团体三庆班每到年终封箱前,总要公演一次36本连台的《三国志》。该剧主要演员的出色表  相似文献   

16.
余叔岩学谭派备尝艰苦 余叔岩出身梨园世家,祖籍湖北罗田县,1890年(光绪十六年)生于北京城,是“京戏三鼎甲”之一余三胜之孙,名旦余紫云之子。 余叔岩自幼在家学戏,请姚增禄开蒙,先学的是武生戏,以《探庄》、《蜈蚣岭》打基础。他天赋好,接受能力强,姚先生非常钟爱。11岁又向吴联奎学老生戏,经常串演“娃娃生”一类的角色。谭鑫培和余紫云合演《三娘教子》,余叔岩扮演薛倚哥。16岁时即以“小小余三胜”的艺名在天津演唱,很受观众的欢迎。在津搭班时期,拜薛凤池为师,学了《落马湖》、《连环套》、《剑峰山》等黄派(黄月山)武生戏。后来,因为疲  相似文献   

17.
近视失明能演武戏艺术道路从来是崎岖不平的,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专心一意的苦练精神,才能攀登令人叹服的真善美的高峰。京剧界著名的文武小生叶盛兰,生来一双近视眼,登台演京剧怎么能戴眼镜呢!演扇子生、纱帽生、穷生唱文戏还好办,要是演雉尾生,尤其是武小生,必须拿刀动枪,动作大,要开打,困难自然就大了。可是叶盛兰举重若轻。演《战濮阳》的吕布,和曹将典韦  相似文献   

18.
杨鸣玉苦练“三平” 占福春华跑楼追车 “矮子”是京剧舞台上一种蹲下身子走台步的技巧,是武小花脸(武丑)的必修课。这种功有“半矮子”和“整矮子”之分。 有时蹲下走,有时立身行,是“半矮子”;凡是扮演身材矮小的角色,从出场到剧终,不论是行、动、坐、卧、都要蹲着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北京的社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1840年以后,西方势力对北京的影响逐渐增大,西方的各种势力越来越深入的渗透到北京外交、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北京近代史的发展。传教士伴随着"条约"等因素进入北京,作为外国人中最特殊的人群发挥着影响,本文就1840-1911年间传教士撰写的有关北京的著作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钊 《收藏家》2022,(3):75-82
<正>2.降三世明王降三世明王的梵文为Trailokya-Vijaya-rāja。梵语中Trailokya的原意为“三界”“三世”;Vijaya意为“降服、调服”,rāja意为“王”。这三个独立的词汇连结起来的字面意思为“降服三界(三世)的明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