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1月19—21日,西南大学商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所承办的商周青铜器与先秦史研究青年论坛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60余位青年学者围青铜器与先秦史研究进行了深入研讨。一、金文研究。吴良宝对4件三晋有铭铜戈的器铭、国别、铸造地、年代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汪涛  张昌平 《南方文物》2014,(4):168-173
<正>苏富比2014年春拍中,有一批有铭青铜器原来为清末名士吴大澂、张廷济、刘体智的收藏,其后辗转到日本,为私家所藏。这些青铜器铭文在清末就已经被著录,且都曾收入民国时期青铜器铭文集大成的《三代吉金文存》(《三代》)1,相应的,当代铭文著作《金文总集》、《殷周金文集成》(《集成》)也都有录入。这样流传有序的青铜器,在古代艺术品收藏中格外珍贵,特别是这些青铜器大部分的器影图像,并未曾公开。尤其吴大澂的青铜器与他的著录拓本同时出现,器、拓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1月23—26日,西南大学商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商周青铜器与先秦史研究青年论坛"在西南大学召开。一、青铜器与金文研究。严志斌考证了巴蜀符号的时代、种类及组合等问题。苏辉考释了越南出土铜鼓自名"金甗"的缘由,为西南地区铜鼓与铜釜的同源关系提供了文字学依据。陈英杰总结了唐兰关于象形字和象意字特点的研究。谢明文认为  相似文献   

4.
在金文的研究领域,毛公鼎是一颗耀眼的明珠。首先,毛公鼎是青铜器中的重器,它器形虽小,外形亦不甚华丽,但内刻三十二行铭文,共497个字,是迄今所见先秦青铜器中字数最多的一件;  相似文献   

5.
张懋教授潜心于青铜器和金文的研究 ,已逾二十年 ,其论作甚丰 ,很为学术界推重。现在他将散见报刊的论文 ,加上未发表的新著 ,选出四十篇 ,辑成一书 ,题为《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肯定会得到学者与同好的欢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种最富有特色的标志 ,也是众多文物中最重要的门类之一。青铜器得到专门著录和研究非常早 ,过去容庚先生曾指出 :“图录彝器之书 ,莫备于《三礼图》。《隋书·经籍志》《三礼图》九卷 ,郑玄及后汉侍中阮谌等撰 ,其书不传。宋聂崇义撰《三礼图》,博采旧图 ,凡得六本 ,实原于郑玄、阮谌、梁正、夏侯伏明、张…  相似文献   

6.
曹定云先生在<周代金文中女子称谓类型的研究>一文中,依据青铜器铭文,对周代金文中女子称谓类型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本文依据<殷周金文集成>等对周代女子称谓问题做了一次较全面的探索,发现周代对女的称谓除曹先生所列举者外,还有一些类型.  相似文献   

7.
宋代著录金文校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学习之便,本人对宋人著录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有一定的接触,并对这些青铜器铭文作过校勘和若干考证,成《宋代著录金文校释》一编,其中一些学习心得,记之于下,希望能够得到批评指正。 一、关于宋人著录金文的总数 宋人著录的有铭文先秦青铜器,近人做过不少工作,王国维先生在1914年就编制了《宋代金文著录表》,1928年容庚先生又在王表的基础上加以修订,重编了《宋代金文著录表》,近来张亚初先生又在前二表的基础上剔去秦汉铜器铭文,又编制了《宋代所见金文著录表》。该表收宋人著录有铭文器目共589,是在《集古录跋尾》、《考古图》、《金石录》、《博古图录》、《東观余论》、《广州书跋》、《啸堂集古录》、《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续  相似文献   

8.
1999年2月4日,夏商周断代工程金文历谱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自1998年4月金文历谱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盛会。参加会议的有青铜器、天文、考古等方面30余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20,(7)
正金文是西周时期至今所见的主要文字形体,字数约2870个~(1)。西周一朝不仅是三代金文字量最多的时期,也是中国汉字发展历程中上承殷商下启东周文字的重要发展阶段。西安博物院收藏有一批自商末到西周晚期的有铭青铜器,可以形成完整序列,为我们考察西  相似文献   

10.
汉语叠音现象由来已久,本文以青铜器铭文为语料,对金文中的叠音词语进行探讨。金文叠音词语主要出现在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包括叠音单纯词和叠音合成词(含词组),从形式上看分为AA式和AABB式;叠音词语中异体、通假现象多。金文叠音词语是汉语词汇双音词演变的一种方式,具有增强表义效果、补足音节、协调韵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殷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极为发达的时代,青铜器铭文除记事和美化作用外,宗教功能也不可忽视。商中晚期金文的书写还不算太成熟,西周时期可分早、中、晚期,代表性的有大篆金书的"四大国宝",东周时期铭文书写地域特征明显,可以以地域来讨论其艺术风格。本文将对这些特点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2.
梳理举族青铜器的出土情况,结合相关的甲骨文和金文材料,可以对举族在商末周初的分布、活动状况等进行分析。商代举族铜器集中出土于河南安阳、山东费县和长清,西周时期的举族铜器则主要发现于北京琉璃河,这些地点可能在当时都分布有举族的成员。这些情况与甲骨文和金文所反映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西周金文语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文语言文字的研究始于宋代,集中于对金文的著录。清人尤其晚清学者开始注重对铭文文字的考释和研究。民国时期,学者研究的范围和深度进一步扩展。对金文语法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作为一个语言系统进行研究的,是在解放后特别是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研究方向集中于五个方面:一、金文语法研究。二、词类研究。三、句法与语序研究。四、语法史研究。五、金文字典及文选类书籍。  相似文献   

14.
古代青铜器的腐蚀性破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铜器为什么生了很多锈?为什么有的青铜器光滑无锈;有的青铜器却锈成了一堆,看不出器形?为什么青铜器表皮具有不同颜色的“地子”?铜器的锈又有不同的形状?为什么有的铜器非常坚固;有的铜器却又腐朽不堪,一碰就坏?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用“青铜器的腐蚀”来解释和回答。因此,青铜器腐蚀对文物、考古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应该认识、应该了解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博物馆收藏品中,对青铜器保管、保养、修复、复制等技术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更应该了解它,认识它,并进而掌握它。这里,我仅将个人多年从事青铜器修复工作的一点经验、体会介绍出来,作为工作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吴镇烽研究员领衔的《金文字库和输入法》课题组与陕西广才科技公司通力合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金文字库和金文输入法,解决了长期以来金文隶定字和图形字不能输入文档的难题,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给广大古文字研究者、文物考古工作者和出版业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该文字(目前只有宋体)制作了金文隶定字60 1 7字,图形字93 3字,基本上涵盖了2 0 0 3年以前传世和出土的商周青铜器铭文隶定字中GBK字库所没有的字。该字库既收录古文学界公认的隶定字,也收录了一大部分有争议的隶定字,以便于学者在讨论…  相似文献   

16.
师酉鼎与师酉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利艺术博物馆新征集的西周中期青铜器师酉鼎铭文记有王年、月份、月相词语、干支记日,为研究西周金文历谱增添了新资料。本文认为其历日可以排入共王年历中,并据此试调整了共王至夷王阶段的金文历谱;又在定师酉鼎为共王时器的基础上,从形制、历日与铭文内容诸角度,探讨了素有异议的师酉所制另一组器师酉簋以及与师酉有亲属关系的师询所制师询簋、询簋的年代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将于国庆五十周年前夕对青铜器馆进行全新陈列,为使改陈建立在严格的学术理论基础上,古器物部和本刊编辑部协作组织了一系列的青铜器专题讨论。每次选出一件或几件院藏有代表性的铜器,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撰写论文,阐述各自的观点和见解,挖掘器物重要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我们对故宫铜器历史价值的认识。金文研究中,族名文字、月相辞语和越国文字号称三大难题,至今学术界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本期讨论的能原傅铭文即涉及了历来难以辨读的越国文字,曹锦炎、连劭名、王人聪三位先生分别就此各抒已见,下期将有李学勤、董楚平、王辉诸先生继续这一课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近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以下简称《集成》),发现西周金文中的“眉敖”就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微”,曾参加周武王领导的牧野之战,是著名的“牧誓八国”之一。西周青铜器《归芻簋》铭文云:唯五九月甲寅,王命益公征眉敖。益公至,  相似文献   

19.
<正>霍彦儒和辛怡华主编的《商周金文编--宝鸡出土青铜器铭文集成》在2009年12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本书为16开本,共657页,汇集了宝鸡地区2008  相似文献   

20.
分期以及绝对年代的判定,是青铜器研究的先决工作。郭沫若同志的《两周金文辞大系》首先系统整理了西周金文,以二百五十器分系于各个王世,为西周青铜器的分期研究奠立了基础。嗣后不少学者在这一方面进行探讨,取得许多可喜的成果,但也仍遗留有若干众说纷纭、难以论定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西周青铜器分期的关键,在于中期各王器物的划定,而中期器特征的不明,又必然影响到对早、中、晚三期区分的总的理解。西周中期各王青铜器的不易确定,主要原因是有关文献不足。古书中关于西周的记载本来甚少,而且其时代大都集中在初年和末叶。成王以下,康、昭、穆三世事迹已经不多,到恭、懿、孝、夷简直接近空白,人物史事两无所知。因此,在推断中期青铜器所属王世时,就缺乏可资比照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