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贾玉平 《神州》2013,(35):46-47
神话的精神积淀,对一个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性格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各民族现代经济、文化发展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希腊神话开辟神话充满着血腥与仇杀,中国神话是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创造宇宙万物。西方神话中蕴含着对爱情和个性解放的价值观,中国神话中蕴含着品行、德操规范性和阶级性的价值观。神话深藏于文化的背后,是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意识形态,心理及思维习惯。无论当今时代多么发达,它始终摆脱不了古代神话中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美好幻想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传说,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知识领域中的宝贵财富。它的起源及发生、发展,与人类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息息相关。既反映出人类的愿望、要求和理想,也体现出一定时期的社会情感与思想意识。所以它的生命力十分强大,几乎每个民族、每个地区、每个历史阶段,都会有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李钊 《神州》2012,(11):210-210
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精神财富,每个民族受不同条件的影响,又形成了只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气质。它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书法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陈晓宁 《神州》2012,(11):62-62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的动力,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新,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元明清时代是实现整个中国的大统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促进了东北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不断发展。清初,在中央王朝内部,生活在中国东北黑龙江流域的各民族由于地域、族源和文化等因素与中央政府保持着紧密联系,并确立了宗主关系,清王朝通过联姻、赏赐、编设八旗等政策不断强化东北各民族对中央政府的政治认同。在外部,清王朝和东北各民族面临着外敌入侵。正是在共同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东北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得以激发,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保家卫国的朴素爱国主义塑造着东北各民族的国家认同,也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自在发展”中不断走向“自觉发展”,近代中国疆域意识和领土意识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6.
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民族政策是清代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民族政策发展水平和民族事务管理成就的最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经历了十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和各民族的共同创造,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多民族国家中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丰富经验的全面总结,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和科学地研究清代民族政策。清代民族政策是清朝统治阶级意志、利益和认识事物水平在管理民族事务、处理民族问题方面的集中体现,是清朝统治阶级对多民族国家的民族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是清朝统治阶级适应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主要方式之一,清代民族政策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的产物。从整体上看清朝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切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族问题实际,有力地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在民族事务管理和民族问题处理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代、令人惊叹的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面具,是人类早期的文明之花。曾广泛地融人中国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之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造型特点。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原始乐舞、巫术、图腾崇拜及民间歌舞、戏曲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所蕴涵的文化积淀,涉及宗教、祭祀、民俗、艺术等领域,从各个角度形象而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信仰观念、风俗习惯、生活理想与审美趣味,也是各民族历史变迁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春节:中华民族的时间元点与空间元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宪 《民俗研究》2010,(2):141-150
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轨范着民族的生活节律,隐含着集体的世界观与生活哲学。春节是中华民族的时空坐标,除夕是中国文化在自然时间上标记的元点,家庭是中国人空间认知的元点。时间元点回归空间元点,是人类复归生命起点的一种本能。中国民众通过民俗活动和空间改变来对时间元点神圣化,表达了自己的文化诉求,体现了独特的世界观与审美观。今天,春节作为中国文化创造性重构的时间元点,应特别关注其神圣化的符号形式和精神复归的情感价值。  相似文献   

9.
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正在紧锣密鼓地逐渐落实.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是无可质疑的,它必将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也将极大地改善西部各民族民众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无可回避的是.巨大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又必将严重威胁着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因此,如何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保护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就成了具有文化意识的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原始社会是世界上一切民族在其发展初期所必经的第一种社会形态,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它的建立为人类后来更高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初基。恩格斯说:原始社会“对于所有未来世代来说,总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代,……因为它的出发点是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而它的内容则是克服将来集体的人们永远不会再遇到的那些困难”。(《反杜林论》) 原始社会距今年代最为久远,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经过世代的口耳相传,才给后世留下了一些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均非实录,虽有史影成分,但大多荒诞无稽,这给原始社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魏华 《文物世界》2008,(4):61-62
文化遗产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族文化遗产十分丰厚。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伟大实践中,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关于非理性观念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峰 《攀登》2003,22(5):36-40
非理性是在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中产生的、以非逻辑思维表现出来的各种非智力意识形式的总和。它生成于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社会实践起了决定作用。从其构成来说,包括非理性要素和非理性能力。从它对认识的作用上看,它同理性一起构成人类精神的两翼,共同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史记》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表现出了强烈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意识。它提出的“圣王同祖“的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精心编排的历史王朝的统系,反映了对中国古代政治统绪的认同意识;它宣扬华夷各民族同源共祖的民族一体性,强调夷夏民族一统,是对中国古代夷夏观念和民族认同意识的重大发展;它通过对中国历代地理沿革的历史考察和对汉皇朝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反映与颂扬,体现了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地理的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14.
李植枬 《世界历史》2000,3(3):74-79
一、怎样看 2 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 ?在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之际 ,回顾 2 0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 ,2 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个世纪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把世界历史向前大大推进 ,科学技术不断出现重大突破 ,世界经济飞跃发展 ,社会取得长足进步 ,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审视 2 0世纪 ,可以看到 2 0世纪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是一个继往开来的世纪。人类社会最初是处在各民族各国家封闭的分散发展状态 ,生产力落后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被分割在狭隘的各个民…  相似文献   

15.
刘丽芬 《神州》2012,(6):35-36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是上层建筑,它却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化,是人类进步文明的结晶,它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更是推动人类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重要的精神动力,是民族的脊粱和灵魂,是凝聚人民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的重要力量与精神支柱。本文就如何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出一些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史学的发展中,最早提出人类精神史概念的当属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论各民族的精神风俗》。这部著作展现了人性、理性的文明史观,开创了人类精神文明史之先河,在西方的史学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在我国的世界史研究中,除了传统的世界通史著作外,世界文化史或世界文明史著作不断出版,  相似文献   

17.
陈其泰 《史学集刊》2008,6(1):3-9,20
中华民族精神既有其核心的内容,又有在不同历史阶段多样的表现,研究者应当从历史进程中深入探讨民族精神的提升和发展.在中华民族进化史上,汉朝是一个富有活力的重要时期,中国的民族精神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重大发展,研究这个问题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其中较为突出的三项是:一,汉代社会呈现出蓬勃的创造力,显著地表现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各方面有作为的人物大量涌现.二,汉代政论家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引义慷慨",勇于建言,毫无忌讳地对重大问题提出切中要害的批评.三,汉代人物如董仲舒、司马相如、司马迁等人建构的学说体系,撰写的宏文典册,为推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卓著贡献.  相似文献   

18.
《白毛女》五十年贺敬之《新文化史料》为歌剧《白毛女》创作演出50周年编发专栏,作为这一创作集体的一员,编辑部要我也说几句话。《白毛女》是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义艺痤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和党的领导下,经过集体的努力而产生的。它在民族新歌剧的发展上作了新...  相似文献   

19.
地理环境、特定的历史经历和社会发展进程对文化的选择,是民族精神形成的自然因素;杰出人物、宗教和国家的作用是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社会因素,其中国家的作用又是主导性因素;民族精神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和传统,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始终处于一种累加进步的过程之中,它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各民族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少数民族职工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关系少数民族能否积极稳妥就业、摆脱贫困,关系新疆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本调查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兵团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