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倩 《神州》2013,(35):173-174
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为标志,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通过参加土地改革实践活动以及抗美援朝等时事教育,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断清除旧的思想影响,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但在进行知识分子的教育过程中,没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性原则、求实性原则,还需要不断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运动,如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增产节约、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整党整风、社会主义教育,等等。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以下简称《毛泽东文稿》)中对这些运动有不同形式的反映,翻开《毛泽东文稿》第3册,“三反”运动期间有很多与“老虎”连在一起的名词、术语等,以下拟对有关提法略作简析。  相似文献   

3.
散木 《文史精华》2003,(11):21-28
曾参与斡旋北平和平解放的民主人士张东荪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活跃人物,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他受到批判,紧接着又在一起匪夷所思的至今其真相尚难完全曝光的“叛国案”中声名狼藉,从此淡出,被人遗忘。而殃及张东荪和郭沫若子女后人的“X社案”同样给人以历史的反思。请惠阅《从“张东荪案”到“X社案”》一文。  相似文献   

4.
张雯 《神州》2014,(15):125-126
建国初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我们党巩固新政权,建设新中国的重大举措。本文对1949年底到1957年初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分团结为主、改造为主、认同为主三个阶段进行政治心理剖析。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安徽思想界异常活跃。介绍新文化,传播新思想,成为当时进步知识分子所热衷的事业。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科学与民主的思潮很快传入安徽。此前,陈独秀在安徽积极提倡新文化,传播新思想。安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围绕着如何“改造中国”、“改造安徽”等问题,纷纷发表己见,为探索改造安徽的根本途径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出从旧时代过来的各个阶级阶层的人都要通过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且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放在首位,认为这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1951年秋至1952年秋,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迅速从北京、天津20余所高校推广到  相似文献   

7.
李艳霞 《攀登》2013,(5):60-64
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演进,经历了建国初期“团结、教育、引导”方针下的思想改造运动;在“反右”和“文革”期间则打下“阶级斗争”烙印;至新时期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指导下,拨乱反正、回归理性,对知识分子实行“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并随着改革深化进一步强化人才观念,重视“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与此相应地,中国的知识分子适应“现代性”要求,去除旧制度下知识分子的“依附性”,体现新制度下知识分子的“主体性”,集合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成长壮大,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8.
1925年底发生的激进群众火烧晨报馆舍事件引发中国知识界巨大争议。主张精英政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认为,这是对言论自由的肆意践踏,因而视群众为无知无识的“暴民”,群众运动是易于被别有用心之人操纵的“暴民运动”;主张阶级政治的中共党人认为这只是群众运动的轨外瑕疵,不能因此否定群众运动的整体进步意义,提出要对群众运动加以政治训练和组织领导。这场激烈争论最集中地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舆论界和知识界中自由主义者与共产主义者之间的思想分歧与政治分野。对有志于改造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苏俄的无产阶级专政,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社会的理论分析和群众立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思想选择和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9.
1949~195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最初是包括中共党员在内的全体人民都要进行思想改造,而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共才逐渐把思想改造的重点放在了知识分子身上。改造最直接的原因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深层次原因是希望通过和平改造的方式使知识分子迅速转变立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初步的理论学习;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相结合的思想改造;专门的思想改造学习运动;与三反相结合的思想改造;高校改革初见成效,思想改造基本结束。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为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发展统一了思想、整合了队伍、集中了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朱地 《史志研究》2000,(1):32-38
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一书中,作者对于建国初期的一系列思想政治运动十分关注,用了较多的篇幅对这一专题作了详尽的论述。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之所以把这些思想政治运动作为他们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一个重点,主要是因为这些运动提供了说明执政的共产党与知识分子阶层之间关系的背景材料。也就是说,作者是围绕党的干部与知识分子阶层的关系来研究这些思想政治运动的。作者的这一研究思路,有一定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初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四清”运动),将培养高级人才而又汇聚了大量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高校也卷入其中。其中开展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由中宣部直接领导的北京大学社教试点。北大社教,实际上是北大“文革”甚至是全国整个“文革”的预演和序幕。请看《北京大学的社教运动》一文。  相似文献   

12.
文史摘     
卢作孚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卢作孚是我国最早从“现代化”和“都市化”的视角思考乡村建设,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他所开创的“民生———乡村现代化”模式以梁漱滨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所从事的“教育———乡村社会改造”模式相比具有不同的价值。卢作孚和梁漱滨一样是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具有模式意义上的两大代表人物。(郭剑鸣文,《四川大学学报》,2003.5)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的民族融合提起“用夏变夷”,近年来多为学人指责,其实儒家的这一民族观并非任何时候都是狭隘的,应受批判的。因为其与“协和…  相似文献   

13.
李良玉 《百年潮》2003,(9):77-79
《百年潮》2002年第8期发表了吴雪晴同志的《1976年“南京事件”始末》(以下简称《始末》)一文,详细介绍了1976年3月29日爆发的南京人民反对“四人帮”的群众政治运动,是一篇很有价值的好文  相似文献   

14.
“文革”结束以后,党中央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今后不再搞政治运动,使党内政治生活趋于正常化。多年来,延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思想指导下以各种名目进行的,矛头直指广大干部群众和知识分子群体,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使多数人身心遭到极大摧残。幸好现在这种不正常现象得到了改变。  相似文献   

15.
葛素华 《沧桑》2010,(1):105-106,126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建国初期发生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简要回顾与分析这场思想改造运动,对其功过得失给予了客观理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建国初期发生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简要回顾与分析这场思想改造运动,对其功过得失给予了客观理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萧扬 《炎黄春秋》2007,(10):27-31
张闻天一直是以尊重和爱护知识分子出名的,所以对1957年那场名为“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实为整知识分子的反右派运动,不但思想上毫无准备,而且也格格不入。但是,由于职责所在,他还是在视察驻外使馆的中途被召回国主持外交部的反右派运动了。用周恩来的说法,是请他“挂帅。这就使张闻天承担了一个相当困难的角色。他不能不在全国统一部署和部内“左倾”习惯势力的多重压力下,左右周旋,尽其所能地保护知识分子,减轻运动给外交部工作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输入,尤其是社会主义思潮的迅速传播,使新文化运动染上了明显的政治色彩。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成一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基础的梦想。但胡适并未放弃他的“思想革新”事业。1923年,在胡适主办的《努力周报》第48期上发表了丁文江的《玄学与科学》一文,从而在中国思想界展开了一场新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参加这场论战的人分成科、玄两派,站在科学派一边有丁文江、胡适、吴稚晖、唐钺等,玄学派以张君劢为  相似文献   

19.
魏旭 《安徽史学》2021,(2):154-162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转型时代,知识分子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它表现为知识分子学术和政治身份的分离,政治本身的变化影响着这个过程.研究陈独秀“不谈政治”问题有助于对此作出揭示.早年积极反清时,政治和学术间张力在他身上已经显现;新文化运动中宣称“不谈政治”,一方面意味着他选择学术,暂时掩盖了张力;另一方面,“不谈政治”背后关心的仍是政治,反映出政治正在逐步“发现社会”;五四运动后,政治必须通过社会运动来推进,政治和学术间的张力也就达到了顶点.知识分子时代转型的复杂过程意味着一次分流,以学术为业的现代知识分子继续呼吁“不谈政治”,相当部分投身社会运动的政治行动主义者则成为职业革命家,中国革命呈现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努力周报》时期高一涵的政治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认为高一涵在《努力周报》时期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倡导联邦制下的分权思想,批判军阀黑暗政治的民主思想以及关于中国政治“根本改造”的思想,并充分肯定高一涵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及其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