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晓民 《风景名胜》2020,(1):0136-0136,0138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国内外社区营造的发展历程,了解各国家以及地区社区营造的特点、方式以及途径,并分析社区营造的学科研究视野和研究主题,展望社区营造发展的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社区营造发源于日本,是居民对公共空间人文归属的需求和期盼,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建筑科学和文化体育科学,社区营造的主题和内涵也由物质性空间转向人文的空间,为未来社区营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成果,未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对人在社区中认同与归属感的研究;(2)对社区营造项目的可持续性研究(3)更多元化的社区营造项目满足更多公众的参与;(4)社区营造项目复兴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何谓社区?这一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在过去,社区的定义指的是一群人在一个社会单元共同生活的概念,它包括地理空间、社会互助、和共同关系三种观念。是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环境资源等整个社会的各种构成要素在一定区域社会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体现。简单地说,社区是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某种程度上,社区是微型的、缩小的社会的折射和反映。社区的发展离不开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面向社区居民  相似文献   

3.
李虹秋 《神州》2013,(33):28-28
城市社区群众文化主要是在城市的社区内,所有居民共同的文化为基础,以满足社区居民文化生活作为目的一种文化形式。社会各界一直关注和研究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娱乐和教育的功能,希望能够更好的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文化能够为社区居民营造出祥和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弥合各种社会矛盾,有利于各种利益的和谐,有利于增强邻里和睦与群众团结,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在社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从社区群众文化的自发性和娱乐教育功能等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能够更好的做好社区文化活动,促进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1960年代开始,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地方社会没落的境遇,日本与台湾地区开始了至今仍在持续的社区营造。社区营造基于地域社会的现有资源,由不同社会力量参与,合作方式多样,旨在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持续不断地促使地方社会生发内在的自生力量,走出日渐凋敝破败的困境,进而提高当地人的生活品质。这一经验对于中国大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非遗保护的启示在于: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充分激发地方民众的创造性;充分发掘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尊重地方现有的自然环境,在尊重自然肌理与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建设能够维系居民认同、具有历史感的社区。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需要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植根于地方社会自身的内生活力,如此才能够在现代社会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修复、良性发展,非遗才具有可持续生存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5.
社区在西方:历史、理论与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区在世界各地作为公民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蓬勃地发展起来,首先,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继而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8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创建,以工作单位为社会基本组织形式、包揽人们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全部生活和工作的体制逐渐被打破,中国的经济走向市场,中国人也开始走向社会,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于是,1986年,在民政部的指导下开始引进“社区”概念,在各城市,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基础上开始营造社区,并在区、街道和居委会等不同层次建立起社区服…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居民社区是由邮政编码来划分的。我家住在加州奥克兰市,属于邮政编码94618的罗克里奇区(Rockridge)。美国居民社区里没有"街委会"或"居委会"这类政府管理末梢机构。居  相似文献   

7.
旅游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些社区问题,这些社区问题与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所持的态度。该文以无锡市(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在详细的实地调查所得数据的基础上,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衡量了马山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及对社区问题的重要性感知,并对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可信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黑河中游酒泉市六分湿地社区管理为例,从居民感知视角,采用因子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评价了湿地社区管理绩效。结果表明:整体居民感知均值为3.71,社区管理模式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发展需求;不同性别的居民感知差异不显著(P>0.05),与男女性格差异吻合;各年龄段的居民感知存在差异(P<0.05),感知规律曲线大致呈倒"U"形;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感知差异显著(P<0.05);不同收入的居民感知差异却不显著(P>0.05)。不同利益群体对社区管理的关注视角不同,居民感知存在差异。资源管理居民感知研究,尊重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注重地域性文化及居民综合需求的影响,实现了资源管理的集成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区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行为是影响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社区居民对景区开发企业社会责任的感知直接影响旅游地企业与社区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社区居民的调查研究,分析社区居民地方依恋、遗产价值认知与他们对景区开发企业社会责任感知的关系,研究发现:①社区居民认为景区开发企业应对股东、游客、员工、遗产和政府承担责任,特别是要对周边环境与社区居民负责;②地方依恋感和遗产价值认知较强的居民对景区开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着更高的预期;③地方依恋通过加强居民的遗产价值认知深化其对景区开发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感知。  相似文献   

10.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本文主要对社区参与旅游中最密切的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社区居民以及媒体与非政府组织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政府与企业层面应该推动社区参与旅游的动力机制设计,对于社区居民而言应该从社区参与旅游中获取收益的启示。西方学者最初在2 0世纪6 0年代给出了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Theory)的定义: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批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80年代,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学家早期从"是否影响企业生存"角度对利益  相似文献   

11.
人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旅游地社区恢复力提高是旅游地可持续治理的关键。运用通径分析方法,从治理、社会、经济及生态系统4个维度建立社区恢复力认知测度模型,定量测度千岛湖社区认知恢复力,识别脆弱性及应对能力认知对社区恢复力的复杂影响。结果表明:(1)社区恢复力认知可提取8个因子,政府治理在社区恢复力中的作用最为显著,是社区恢复力提高的主导力量。(2)千岛湖恢复力认知综合平均值为2.42,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社会子系统恢复力认知值最高,生态和经济子系统恢复力认知值最低,系统发展应关注生态资本的积累与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稳定性。(3)社区脆弱性、个体和政府应对能力的各变量对社区总恢复力及各维度认知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政府应对能力对总恢复力及各维度认知的影响相对最强,个体应对能力对多数恢复力认知维度未产生明显影响。需进一步发挥个体作用,促进个体和政府的共同参与,提高社区恢复力。  相似文献   

12.
当社区教育刚刚问世的时候,有些人对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直存疑,但是随着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丰富,社区教育已经逐步的成为了民众日常生活中一道必备的"调味剂"。一、社区与社区教育相对于规范化的城区建设来说,错落有致的社会规划不仅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优越性,而且也提升了居民的物质生活标准,当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准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就相对提升了。二、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概况  相似文献   

13.
刘林 《区域治理》2022,(6):65-68
社区公共空间是社区居民日常互动及交往的载体,是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社区营造理念以及空间微更新概念,分析老旧小区改造与社区空间微更新的关系,梳理社区营造的发展趋势,最后从理论层面提出社区营造理念下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用以指导今后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城乡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础空间。但是,如何践行生态保护,尤其是在社会生活中践行生态保护,普通的民众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以然。城乡社区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区建设与城乡发展的突出短板,成为威胁居民健康和引发社会冲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旭 《黑龙江史志》2012,(5):63-64,67
<正>一、何谓社区律师社区律师是指面向社区居民、小区业主等基层群众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律师。其业务范围包括:(1)提供免费法律讲座;(2)提供免费法律咨询;(3)为业主委员会提供法律服务;(4)为社区工作提供法律帮助;(5)为街道办事处提供法律服务;(6)为行业协会提供法律服务等。二、社区律师是"六五普法"的必然产物2011年是我国"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年初我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相似文献   

16.
唐仲霞  刘梦琳  向程  邵利 《人文地理》2018,33(6):125-131
旅游社区治理与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相关,多元主体和谐共生是旅游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共生理论,选择青海省两个典型社区为案例地,将当地政府、社区居民、游客和旅游相关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定量评估的角度分析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和模式,通过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理论模式,力求把旅游社区治理主体间的关系研究从"消极或积极"的态度研究转向各主体"共赢关系"的格局研究视角。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旅游社区治理主体之间:①均存在正向共生关系;②相互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③共生关联的紧密程度有别;④不同旅游社区的政府、居民、企业和游客等共生主体相互之间均属于正向共生模式。其中,湟中县塔尔寺景区为核心的旅游社区是CRGT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为核心的旅游社区是RGCT对称互惠共生模式。  相似文献   

17.
社区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健康、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自然、社区与居民良性互动的社区,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区。但目前社区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社区发展的规模、水平和质量,都与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要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社区居民自治的作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社区法制建设,搞好社区治安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8.
袁越 《神州民俗》2010,(6):89-90,95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区”日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区学校是社区文化的重要基地,社区文化的形态和层次如何,必然体现在社区的人文精神上,社区文化为社区成员共同创造、共同享有,对社区成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作用。在此基础上,社区学校应运而生,人们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保持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军 《南京史志》2022,(6):63-64
<正>地方政府对社会组织以及社区教育的不重视是基层社会组织遇到的首要问题,社区居民对社会组织性质以及效能不了解,也就无法进一步开展教育工作;此外社区教育的资源十分有限,缺少地方政府的支持,社区体系不完善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社区居民由于收入等原因导致缺少参加社区教育的机会,同时社区教育的形式单一,逐渐使人们丧失兴趣,这些都是目前社区组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袁霞 《南京史志》2022,(6):67-68
<正>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信息化2.0背景下,“互联网+”在全行业演进、推动,教育领域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有序推进教育领域的改革,从教学管理、教学方式等层面积极转型。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面向全社区开放,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通过教育学习不断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在“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教育依托在线教育平台开展,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设新型教育教学方式,鼓励社区居民持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