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8年10月上旬侵粤日军从东、从南向广州进攻,广东党政军纷纷向北、向西迁移。10月19日,省政府主席吴铁城率省府人员北撤至翁源,后又退避到连县,其属员多逃香港。广州市市长曾养甫掌握税警团及部分民众自卫团,率市府人员向西撤  相似文献   

2.
1944年5月初,日军攻占平汉铁路上的重要据点许昌。此后,其主力立即向西迂回,连陷郏县、禹县(今禹州市)、襄城、临汝(今汝州市)、鲁山、伊川及洛阳龙门,兵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地洛阳城下。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率长官部人员匆忙离开洛阳,其主力部队沿洛河河谷向宜阳、洛宁、卢氏方面撤退;副司令长官汤恩伯部主力已撤至嵩县、鲁山一带。  相似文献   

3.
1945年9~10月间,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部分地方干部奉命北撤,为党中央顺利实施"向南防御、向北发展"重大战略作出了重大贡献。翻阅众多的当年亲历者回忆录、口述资料和考察历史遗迹,发现对于当年奉命北撤的表述,说法众多,各执一词,惟对"七天内撤离浙江"的说法相对一致。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让我们从大量史料中去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刘本永,1932年9月生,山西孝义人,1951年2月赴朝。写申请要求去朝鲜1950年10月2日,我们64军192师576团接到命令,从陕西宝鸡市蔡坡里修铁路的工地上撤下来,乘火车到了山东省泰安县,进行赴朝的一切准备工作。首先进行了形势时事教育。结合部分官兵有恐美等  相似文献   

5.
1937年10月26日,淞沪战场上日军突破大场防线,我军腹背受敌不得不西撤,留下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一营的数百名官兵担任掩护任务,坚守苏州河以北的四行仓库,他们号称“八百壮士”。他们在团副谢晋元的指挥下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毙敌200多人,取得了“四行保卫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贵阳文史》2006,(3):9-9
1935年4月中央红军从修文县、开阳县向龙里县进军中途经百宜地区。4月5日中央红军三军团的军团直属十团,十一团,十二团、十三团驻军百宜地区,指挥部设在百宜街上刘明先家和周良开家农房里(刘明先家农房至今保留着)。以此同时,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梁华盛师的三个团从修文县境尾追红军,5日追至百  相似文献   

7.
1939年,我在国民党炮兵55团部任军需。南京沦陷后,日寇向我国内地步步进逼,炮兵55团从前线撤下来后调到乌江北岸驻防修整,团部设在遵义团溪。当时抗战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我国在很有限的外力支援下实际上是独立抵御日寇的侵略,战场之神的大炮的装备并不精良,分别是美国、德国、俄国的旧式火炮。我到团部不久,见到一位50来岁,  相似文献   

8.
冷培榆 《江淮文史》2006,(5):146-148
1937年10月26日,淞沪战场上日军突破大场防线,中国军队腹背受敌,不得不西撤,留下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一营420余名官兵担任掩护任务,坚守苏州河以北的四行仓库,在团附(后升团长)谢晋元的指挥下激战4昼夜,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毙敌200多人,取得了四行保卫战的胜利,被人民誉为  相似文献   

9.
韦秀辉 《文史春秋》2002,(11):58-63
我于1948年10月在东北军政大学11期五团学习,一年后调任五十军一四九师四四六团任作战训练股股长。部队从黑龙江省南下,参加解放成都战役后,离川至湖北钟祥集结。1950年10月第一次入朝作战。高阳战斗后,我升任四四六团副参谋长、在汉江南北岸的防御战斗中,因部队伤亡过大,奉命回国整训补充兵员后,又奉命第二次入朝作战。不久我调到一四八师司令部任作战训练科科长.又调任一四八师四四二团任副团长,担负着第一线反登陆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10.
刘西元 《百年潮》2001,(1):33-39
鏖战德川美军顾问当俘虏敌军为查清我参战兵力和意图,从11月6日开始,以部分兵力对我实施试探性进攻。我三十八军正面南朝鲜军第七师向三三五团飞虎山阵地进攻,在给敌以杀伤后,11月9日我主动放弃飞虎山一线阵地。10日,西线敌人全线推进,但速度缓慢。17日,我志愿军按“志司”命令继续北撤,并停  相似文献   

11.
正三、阎军将领笔下的董村战斗董村阻击战的惨烈,不仅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在当年与我们对阵的阎军将领笔下,也留下了历史的印证。原阎军九总队的副官长王国栋在《阎军九总队在榆次朱村被歼记》一文中,谈到董村作战时曾写道:大概是七月二日,郭熙春首先命令杨振旅率第三团攻占董村,并令铁甲车开至董村南面炮轰该村,掩护第三团右翼,杨振旅令第三团一营李汉章率部向董村发起攻击。解放军按兵不动,迨李营前进至董  相似文献   

12.
忻口抗日殉国的刘眉生将军,是贵州省遵义县南白镇人。21岁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1935年任国民革命军八十五师五一0团上校团长,(牺牲后追任为少将)。1937年10月2日,刘眉生团奉调山西,参加著名的太原外围保卫战——忻口战役。此役是国共两党相互合作配合的典型战例之一,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止,战斗历时20天。为了阻止日军南下直取太原,国民党第二战区在同蒲铁路上的忻口镇,集结八个军零三个师的兵力,我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一五师、一二○师及一二九师七六九团也积极参加了这次战役。10月7日,五一○…  相似文献   

13.
1938年10月23日,《新华日报》社和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留守人员,乘“新升隆”轮船撤往重庆,途中停靠燕子窝(今属洪湖市)遭日机轰炸,25人殉难。25日,周恩来由武汉抵达燕子窝,处理遇难人员后事;26日凌晨,到江边祭奠殉难烈士。  相似文献   

14.
伯希和  耿昇 《丝绸之路》2014,(23):55-62
1906年10月31日 清晨,人员都集合起来了,以前往遗址。我向那名中国兵卒解释说,努埃特先生将提前前往,我自己将稍后再与他们会合。因为我在此之前,还必须去考察我们在南—西南方向遥望到的那些遗址。立刻就有一个骑马的人表示愿充作我的向导。我们刻不容缓地从图木舒克那相当贫瘠的耕作区出发,穿过了一个半干旱和半沼泽地区,那里玫瑰科植物丛中的直立纺锤形花,取代了禾本科的絮团彩斑花。  相似文献   

15.
苏北抗日局面打开后,1940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共中央北方局:“要下决心抽调三百至四百个有经验的党、政、军、民工作干部,随杨得志南下,交胡服(即刘少奇)使用。另从抗大抽一个团的教育干部南下,以为建立江苏抗大分校之用。”  相似文献   

16.
中美空军混合团比翼荡寇中美空军混合编组酝酿已久,所谓混合,是两国飞机编在一个战斗单位;或两国人员编在一个机组共驾一机。这样有利于中国空军成长,学习美国空军的战术和战斗作风;中国空军熟悉地形情况,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且统一指挥,把中美空军的战斗力充分发挥1943年秋,赴印度训练的中国空军第1、3、5大队学成驾机回国,便于10月1日在桂林正式成立中美空军混合团,美方将"飞虎队"部分航空人员编入,摩斯上校任司令,直属陈纳德的14航空队。大队、中队、分队领导由中美双方各派1人担任混合团辖3个大队:第1轰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爆发前一个月,日本在逼迫朝鲜否定与中国宗藩关系的同时,以中国阻碍其实行朝鲜内政改革为辞,开始秘密向奉行中立政策的美国托付撤使后代为保护其在华利益事宜。日本撤使准备虽早,但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却等到中国驻日使馆发出撤使照会之后才下达撤使命令,且只准备撤离长江以北的北方各大使领馆,试图以局外中立之名保留上海总领事馆及所辖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日本势力。后因清政府强烈要求,加上中国民众群情激愤,在顾虑重重的美国驻华使领馆的敦促之下,才不得不撤离所有在华使领人员及重要通商口岸的日本人,但仍用巧妙的办法在京津、烟台和上海等地布留情报人员,深入探查威海卫、天津、牛庄、山海关、鸭绿江等地军情政情,为日军作战提供便利。随着三大间谍案告破,美国方面不得不明确其代为保护的权限及性质,潜伏的日本情报人员陆续回国,回国后继续为战争推波助澜。日本撤使实质上是其备战的一个环节。在日本撤使过程中,中国方面大体本着国际法原则处置,有理有据。  相似文献   

18.
正龙泉关位于通往西柏坡的路上。1948年3月23日至4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由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向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转移时路经山西。4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人员从五台山出发继续东进,经长城岭上晋冀两省交界处的龙泉关进入河北省阜平县境内,5月26日毛泽东到达西柏坡。龙泉关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重要历史性时刻。  相似文献   

19.
6月,根据中央指示,红三军(由赣西南之红六军改称)、四军、十二军整编为第一路军,不久即按编制草案改称红一军团。红五军、八军编为第三军团。红一军团成立后,从闽西北上,向南昌挺进。红三军团则于7月底攻占长沙。8月初,一军团得知湖南敌军何键部向三军团进逼,决定迅速挥师湖南,与三军团会师。此时,三军团已有计划地撤出长沙,退至平江、浏阳一带整顿。23日,一、三军团在浏阳永和会师。两个军团前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并宣布成立了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副司令员彭德怀,副政治委员滕代远。同时成立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中国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地方志》2010,(6):3-9,18
广西第一轮修志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自治区党委1981年9月下发的《关于恢复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的通知》(桂发[1981]61号)为标志正式启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和大力协作,经过自治区、市、县三级数万名修志人员30年默默无闻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广西第一轮修志任务至2010年10月已全部完成,地方志工作者向广西人民献出了一份厚重的工作成绩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