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纪念王世襄     
《收藏家》2010,(1):87-87
1943年王世襄去见傅斯年,表达想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的愿望,博斯年得知王世襄是燕京大学的毕业生,断然拒绝“燕京大学毕业的学生,根本不配到我们史语所!”后来是梁思成接纳了王世襄,从此王世襄成了李庄中国营造学社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京城的人都视王世襄为“玩”家。王世襄1914年生于一个官宦世家,高祖官至工部尚书;父亲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闲时尤喜占玩;母亲金章亦出名门。父母从小就为他特聘老师教授古汉语、经、史和诗词。从小学起王世襄被送到美国人创办的美侨小学去读书,直到高中,他因此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1941年,王世襄获得燕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3.
文博大家王世襄追国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经国 《炎黄春秋》2003,(12):10-14,32
王世襄,号畅安,1914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建国后在国家文物局文物研究所工作多年,是“文革”结束国家恢复职称后评定的第一批研究员。历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上个世纪末,曾经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本世纪出了一个钱钟书;下个世纪可能会再出一个钱钟书,但出不了一个王世襄。这主要是因为很少有人像王世襄那样融入他的时代、交往的人群和民间的游艺之中,并一一详细生动地记录下来。时代过去了,一切都变了,所以不可能再出现一个王世襄了。当然以上只是他成就的一个侧面。此外他还有许多有关美术…  相似文献   

4.
窦忠如 《纵横》2011,(3):40-43
1949年8月,王世襄结束赴美博物馆考察后,回到北京,继续留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1947年3月,王世襄正式就任此职)。从此,将故宫博物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博物馆的美好愿望就成为他追求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王世襄(1914-2009)是举世闻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他兴趣广泛,热衷传统文化,能藏、能写、能玩,被誉为"京城第一玩家"。江湖传闻,王世襄年轻时听说安徽贵池刘惠之家中收藏有一架名琴"九霄环佩",心生爱慕,便有意求购。托人打听之后,刘惠之要价两根金条,即20两金子,其时为20世纪40年代末期,作为一介书生的王世襄即便倾家荡产也拿不出20两金子。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种说法,王世襄径直跑到当时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家中,二话不说当面跪下,求他赠送一幅元代画作去换“九霄环佩”。  相似文献   

6.
田家青 《收藏家》2007,(2):73-74
王世襄先生编著的《明式家具研究》,1989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迄今已整整十五年,即将修订再版。作为王世襄先生的学生,我有幸看到了付印前的清样。再版本不仅在内容上有所增补,将文字与图版合成一册,大大方便了读者,使这部被称为“大俗大雅”的煌煌巨著,以更加完善的面貌呈现于世。  相似文献   

7.
窦忠如 《纵横》2012,(5):56-60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明式家具收藏家之一,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的发现、命名、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筚路褴褛的贡献,特别是他的收藏历程堪称穷搜广集、不惮艰辛,可这些价值数亿元人民币的藏品最终却被其辗转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由此人们不禁要问:王世襄为什么要收藏、捐赠这些价值连城的珍稀藏品呢?  相似文献   

8.
易文 《华夏地理》2007,(5):84-85
京城的人都视王世襄为“玩”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何孟澈 《收藏家》2012,(5):67-72
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有所会心,使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展。王世襄《自珍集》序  相似文献   

10.
张昌华 《江淮文史》2013,(6):116-122
由于工作关系,我得缘结识一大批文学前贤和社会名流,诸如钱钟书、赵朴初、杨绛、胡絮青、施蛰存、萧乾、梅志、季羡林、柏杨、林海音、张充和、王世襄、苗子、范用、余光中等等,时都为七老八十、八老几十,乃至百岁人瑞。  相似文献   

11.
犹疑照颜色     
张汉 《收藏家》2010,(1):74-74
惊闻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辞世噩耗,心情无比悲痛。想起去年夏天,在王老寓所聆听教诲的情景,历历在目,未想竟成永别。  相似文献   

12.
榨汁机在中国古代称“榨床”,使用史可上溯到明代。南方地区主要用来榨甘蔗汁,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赏》中称其为“甘蔗床”。  相似文献   

13.
王世襄。号畅安。文物鉴赏家、收藏家。也是北京的“老玩家”。1914年5月出生于北京书香世家。祖籍福州。  相似文献   

14.
何孟澈 《收藏家》2014,(7):86-88
王世襄对民间竹记得艺术有很深造诣。他不仅是欣赏,研究,还热忱地鼓励民间竹刻家,撰文推介他们和他们的作品,这里介绍的几件作品,就是在王先生的启迪、鼓励完成的。 王世襄祖籍福建。高祖父王庆云,官至两广总督、工部尚书,清史有传,有集传世。伯祖父王仁堪1867年考中状元。他的父亲是个外交家。1914年即民国三年,王世襄在北京出生。1911年清朝虽己覆亡,被推翻的末代皇帝溥仪,其时还住在紫禁城中。  相似文献   

15.
祝晓风 《江淮文史》2014,(6):119-124
正人与人的缘分说不清。我当年在光明日报社工作时,因为工作之便,与一些文化老人结下文字之缘,其中就有王世襄先生。今年是王世襄先生百年诞辰,谨以此文作为纪念。那是2002年春,中国社科院的周林先生给我打电话,说他一个朋友是王世襄先生的学生,受王先生之托,想找个人给他写篇文章,是关于上世纪80年代王先生与文物出版社的一段公案。我曾于上世纪90年代,因为工作关系,加上某种机缘,写过几篇文坛官司的文章。这次一  相似文献   

16.
窦忠如 《纵横》2012,(11):52-56
王世襄曾在《大树图歌》中吟哦道: 蠖公授漆经,命笺《髹饰录》。 两集分乾坤,字句读往复。 为系物与名,古器广求索。  相似文献   

17.
周默 《收藏家》2008,(10):63-70
榉木(Zelkova spp.)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用材在家具发展史上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可能是其它木材难以企及的。榉木又称椐木,汉·许慎《说文解字》“椐,桢也,从木,居声,九余切。”“愦,椐也,从木,贵声,求位切。”这是有关榉木比较早的注解与注音。文博专家王世襄在多部明式家具研究的著作中对于榉木及榉木家具的评价并不逊于黄花黎、紫檀,“论其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实不应在其它贵重木材家具之下”(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文字卷第143页,  相似文献   

18.
窦忠如 《纵横》2010,(6):19-23
市井中的“桃花源” 北京东城区朝阳门内的一条胡同——芳嘉园,早在晚清时,因这里居住过慈禧太后的弟弟,即光绪皇帝的岳父桂祥公爵而声名显赫。至于今天芳嘉园的盛名,则完全因为王世襄成就。  相似文献   

19.
窦忠如 《纵横》2012,(7):50-53
关于宣德炉,孤陋如在下者恐多不知其自成文物古玩中不大不小之一类,更对其成为当今收藏家新宠有些寡闻,但这并不妨碍半个多世纪前王世襄对宣德炉的情有独钟,或者说他早在50多年前就对收藏宣德炉独具慧眼了。  相似文献   

20.
王世襄 《收藏家》2005,(9):14-16
继《锦灰堆》初编、续编后,三联出版社今年又推出古博物家王世襄先生的《锦灰三堆》。本书编为“音乐”、“文物”、“忆德”、序跋四部分,除“音乐”写于上世纪50年代,余皆为王先生近二年新作。本刊撷取随笔二篇刊发,以见王世襄先生近年著述生活之一斑。望气与直觉五十年代和葱玉兄(张珩)闲聊,他说起书画鉴定有一个名词曰“望气”,有时还在两字之后加一个“派”字,是一个贬词。“望气”指书画卷轴打开之后先观望一下整幅的气势,也可以说是体会一下整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