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娜  钱晓农 《神州》2014,(17):63-63
在移动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服装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优化和升级。随着移动触界技术、交互能力、数据统计技术的提高,传统的服装行业正在逐渐被突破。本文试图从视觉艺术与技术优化两个角度,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探索移动终端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吕国伟 《神州》2012,(36):193-194
本文论述了什么是目标导向设计和如何与用户进行交互,通过设计实践说明了如何利用目标导向设计赋予传统产品新的价值和交互性,以及重新定义和引导用户的行为与习惯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移动应用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博物馆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移动应用日益受到业界重视,但也存在着利用率低、用户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故宫博物院”小程序作为国内博物馆基于移动终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典型案例,通过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体验需求、定制专属内容服务等,让观众在使用应用中爱上博物馆、在互动中获取新知。博物馆若要基于移动终端为观众提供全面真实的体验,可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和互动设计来吸引观众,以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观众的体验需求,并利用移动终端将真实情境与虚拟体验相结合,为观众提供前所未有的超越真实的全面体验。  相似文献   

4.
数字交互是博物馆陈列展览中观众与展品之间最直接的交流途径,也是连接观众与展品的纽带。文章简单介绍了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的目的,分析了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框架,论述了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内容,包括宽视野立体显示、跟踪定向、三维建模等,并从虚拟现实漫游、增强现实交互、混合现实交互几个方面对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实现做进一步探究,希望为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多领域应用,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也相应得以改善,本文介绍移动互联领域中移动阅读客户端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各种移动终端对移动阅读的支持情况,分析了移动客户端对新型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如何在装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来实现自身的定位,航迹的记录与分享。文章将LBS、云计算技术融合到了移动GIS中,以Eclipse为开发平台,在Android的移动终端实现对航迹的操作,并用百度LBS云来实现对航迹数据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7.
罗慧  王奕然  梁婧渝  王竞晨  曹益睿 《神州》2012,(33):217+219-217,219
娱乐影音类移动应用随着产业的深入发展,呈现增长迅速、市场细分和竞争加剧的特点。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赢得用户是一个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课题。文章从分析娱乐影音类移动应用的典型用户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探寻打动用户的策划设计之道。通过对优酷、唱吧等五个在大学生群体中热门的应用的对比分析,得出只有坚持满足用户自我实现与尊重的需求、强化社交互动、高品质的视觉设计与良好的可用性、做到商业利益与内容价值的平衡,才能保证应用的用户数量和用户的粘性。最后对娱乐影音类应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黄鑫 《神州》2014,(6):240-240
文章依据移动商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状况对金融企业移动商务系统的具体运行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基于移动邮件的办公系统模型设计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同时是以移动终端的访问方式来保证该系统的实际运行。同时给出相应的测试方法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与检测得出了较为良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伟 《旅游纵览》2023,(4):130-132
庆阳红色旅游网站数字交互静态界面设计,是以数字情感交互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网站设计.在数字媒体和红色旅游热的文化背景下,基于对"数字媒体交互网站"与"庆阳红色旅游"的深层内涵及其内在关系等问题的研究,认为庆阳红色旅游网站界面设计要关注人性内在的情感交互,要有效地增进用户与景区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虚拟红色交互情感体验,最终达到真实的旅游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徐延章 《东南文化》2021,(2):159-164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不仅改变了用户的信息交流习惯,培养了移动服务与交互方式,而且提高了用户参与体验的热情,为博物馆智慧服务设计提供了新视角.在新技术条件下,博物馆应以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体验的要求、提升博物馆智慧服务能力为导向,将新技术应用与用户体验相结合,从用户洞察、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1.
唐艺 《东南文化》2019,(1):109-112
博物馆结合了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从最初的单一传播到互联网时代下的泛众传播,无线网络正改变着当今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无线网络覆盖率的增加以及无线设备的迅速发展让博物馆观众参与到博物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行为越来越多样化,颠覆了传统互联网的交互形式。目前多屏交互设计已作为博物馆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等各项具体工作的重要应用手段,在拓展化信息开展、数字化展示查询、多层面互动体验、远程型媒体传播方面为公众带来了博物馆文化的全新体验。未来多屏互动交互设计将缩短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引发观众思考,进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酷品     
《南方人物周刊》2013,(19):100-101
陶瓷音箱 瑞典设计师Victor Johansson以真实的“物体运动”来体现人与数码电子的互动,他的作品Ceramic Sfereo就是一款通过移动手机的位置控制播放的交互音箱。这款言箱外形优雅干净,白色陶瓷制成厚重简洁的碗型底座,中央的木质区域放置手机,3个方位均设计了不同的播放功能。与音箱连接后,每当手机移动到某个功能方向,音箱便会接受相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新品推荐     
《山茶》2009,(9):215-216
你的3G Lifestyle 全球领先的移动终端厂商三星电子宣布为中国联通定制的WCDMA系列3G手机正式上市.向消费者诠释了在3G移动通讯支持下的3G生活。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是知识传递与文化传承的叙事空间,数字媒体时代下观众体验需求的升级要求博物馆重新思考展览呈现与价值传递。荷兰WonderKamers 2.0和MicroPia两座博物馆十分注重交互体验设计,获得了良好的观众体验效果。博物馆交互体验可以看作是一种从内容到技术再到情感的转化模式,由此构建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模型,能够为我国博物馆交互体验技术的运用和知识的传播提供新思路。在构建交互生态体系时,我国博物馆应注重叙事的空间优化,通过数字媒体的合理调用实现内容和技术的高度适配,提升博物馆交互设计的合理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进而创建展览内容与观众之间的情感网络,帮助观众感受到愉悦的沉浸式体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图书馆服务作为新的移动信息服务方式对大众及高校师生的阅读习惯及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为了探析国内移动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问题,本文分别从研究分布和关注热点两方面入手,包括年度文献量、研究相关机构及高影响力的作者,影响力较大的文献以及热点关键词等。研究表明,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涉及的技术应用、以及用户需求和图书馆建设的相关研究是目前我国移动图书馆研究的集中点。  相似文献   

16.
栗蕙琳 《神州》2012,(10):45-45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典型课文讲解、剖析、体会与反思,提出了“师生交互,教学技术与教学活动结合,快乐识字、句,变序,情境及角色定位”等教学方法,便是目前新的《课程标准》性质与价值得以体现的最佳的创新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4G技术的发展,给移动图书馆提供更好的发展契机,其发展的可行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移动图书馆的用户接受模型为基础,大胆构建4G移动图书馆模式。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一、市场机会分析(一)海量信息推动旅游信息服务业变革信息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旅游产品存在消费和购买的不同步性,导致旅游消费者在进行决策时需要大量的信息帮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旅游消费者不仅可以凭借手中的移动终端获取信息,同时也将产生大量的旅游数据信息,互联网让游客不仅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成为了信息的生产者,这些海量的信息推动了旅游信息服务行业的变革。(二)精准定位技术推动移动服务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智能定位系统,催  相似文献   

19.
郁宁 《神州》2014,(8):280-280
<正>移动终端的快速更新与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人类飞奔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经意间,一切与生活有关的事物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这种新事物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行动模式、思维定式以及根深蒂固的观念,并且毫无悬念的颠覆了我们阅读习惯。“下个世纪的某个时候,我们将处在一个没有图书的世界,图书将成为新技术在出版中演进的牺牲品,但不会没有作者和读者。”这是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和西蒙与舒斯特公司前总裁耶利米.拉普兰大  相似文献   

20.
蒋博  张文莉 《神州》2020,(1):221-223
目的探究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景区管理系统设计及其设计策略。方法通过用户体验五要素分析景区管理系统用户的核心需求,对其业务需求进行深度的挖掘分析,明确景区智慧管理系统的设计策略及其可能性。结论阐明了景区智慧管理系统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景区智慧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