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司马迁规划的由碣石至于龙门的农牧分界线,是适合于生态环境的。当时如此,后世亦然。在农耕操作尚稽留在粗放经营的时期,为农为牧都不能过分超越这条分界线。过分超越就会促成这条分界线的移动,从而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引起不良的后果。这条分界线绝大段落经过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甚至于黄河的溃决泛滥,都与这条分界线的移动有关,是不应稍事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3.
实地考察和对比研究中发现了阴山赵长城与秦汉长城之间的本质性区别。阴山赵长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建造地形证明它不具备完整的军事防御功能。赵国的发展历史说明,阴山赵长城出现在中原农耕势力向北开拓疆战过程中,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修筑长城时,地理上更多考虑了可耕土地的括入问题。所以赵国北长城没有突破土地和农业意识,在天然农牧分界线上建造了人为农牧分界线。赵国北长城标志着中国古代农牧界线的一次大变动,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历史时期汉藏人文地理分界线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曾有三次较大的变动。文章论述了三次汉藏人文地理分界线的形成、摆动与稳定及其环境意义。认为,雪山(祁连山)—黄河分界线是唐蕃依据地理条件最有利原则下的一种势力范围划分;六盘山—陇山分界线是地理条件决定下的唐蕃分界线;唐蕃以后汉藏人文地理分界线的缓慢西移并最终稳定在河洮岷一线,汉藏民族的经济理性行为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上)史念海《论语》记载孔子对于子贡的问政的解答,说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段答辞不时为后世所称引,足见其中有一定的道理。足食就是要多积蓄粮食。能够积蓄粮食,就需要多开垦田亩,勤事耕耘。具体说来,就是要经营农业,还...  相似文献   

6.
彭珂珊 《攀登》2002,21(6):43-46
农牧交错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通过建国 5 0多年的艰苦努力 ,已经成为一条经济产业带 ,  生产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农牧产品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工作 ,按照典型剖析、专题研究、理论总结的基本思路 ,分析了农牧交错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探讨了这一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下)史念海三隋唐时期半农半牧地区的养马事业养马地区的设置和扩大隋唐两代皆重视牧放马匹,并设置专官管理监牧事。隋时置有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总监和陇右牧总监,其下更有苑川(当在今甘肃榆中县)十二马牧,每牧置有大都督①...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古代一些王朝,率多能注意到足食足兵的问题。如果能够做到足食足兵,国家就可能富强,若是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导致政治混乱,甚至促使王朝崩溃灭亡。所谓足食,就是要多产粮食。农耕地区自是生产粮食的所在,但农耕地区并非都是肥沃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撰写从清末至新中国建立至今的沙金套海地区的汉族移民的时间,原因与生活状况。套西顾名思义,是指黄河河套以西地区。据史料记载:"贺兰山厄鲁特者,俗称阿拉山蒙古也,地在河套以西,东宁夏,西甘州,北瀚海袤延七百余里,至京师五千里""阿拉善额鲁特在河套以西袤延七百余里,至京师五千里"历史上常常将阿拉  相似文献   

10.
武彦军 《风景名胜》2021,(1):0284-0284
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化发展战略的首次提出,引发了人们的高度思考.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均已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林业资源,进而促进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陕西北部地区的黄土高原一直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期关注的焦点,由于该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导致林业资源难以进行发展和立足.本文对林业资源发展的重要性,黄土高原地区发展林业资源现存问...  相似文献   

11.
王亚玲 《攀登》2010,29(6):91-96
经过30年扶贫开发,青海省农牧区贫困区域、贫困人口构成、贫困程度等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今后的扶贫开发要突破过去传统的、单纯的经济扶贫模式,做到开发式扶贫与救济式挟贫并重,移民性扶贫与生态性扶贫并举,把改造贫困地区的经济落后面貌与改造文化落后面貌结合起来,把发展生产、改善生态环境与转变思想观念相结合起来,体现以人为本、社会公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生态保护、持续发展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闫天灵 《历史研究》2012,(3):44-60,190
民国时期,历史上长期积累的政区边界矛盾全面激化。为彻底解决政区边界纠纷和规范管理,南京国民政府颁行《省市县勘界条例》,推行依法勘界,但效果并不理想,省界勘划尤为艰难。甘青省界临循段勘划因青宁"二马"之争而坠入死局,祁连山段因甘青两省对立而长陷僵局,夏同段因黄马相争而频生战局,呈全线停滞之势。甘青勘界之难突出反映了民国时期省际勘界所遭遇的政治困境及西北民族地区政治格局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考古、文献资料综合研究,编绘出大暖期、西周寒冷期、汉代温暖期、中世纪温暖期、小冰期旱作农业北界图,恢复了全新世各典型时期降水情况。  相似文献   

14.
宋夏疆界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三个阶段对宋夏疆界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述,清理出宋夏疆界变化的基本脉络,部分修正了清人吴广成的“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之观点。文章还就宋夏疆界演变的特点、宋夏疆界划分的复杂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own spacing in four kinds of environment. These are: (1) linear curves of demand, transport and production costs and an eve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2) nonlinear transport cost curves over space; (3) variable population density within hinterlands; and (4) variation of transport costs with population density. Previously,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criterion of free entry does not uniquely determine town spacing. The implications of four stronger criteria are therefore examined in this paper. These location criteria are: (a) the number of towns is maximized; (b) the number of towns in minimized, subject to all consumers' being served; (c) the towns are all owned by one profit-maximizing monopolist; and (d) the average of some consumer utility function is maximized. In cases (a), (c), and (d) spacing decreases with density; in (b) spacing is an increasing function of density. Actual data are presented on the spacing of towns in Iowa and shopping centers in Chicago which indicate that spacing and population density are not associated.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notion that entry is free but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stronger constraints employ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演化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当前生态环境恶劣。为有效地在这一地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有必要对其演化历程与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此 ,本文强调要加强人类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化历程与规律的研究 ,而且要紧密结合人为活动之影响开展综合性研究 ;同时概述了这一地区人类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历程 ,揭示了演化特点 ,并据之提出了具体的推进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历史上俄罗斯多次出现"回归欧洲"还是"融入亚洲"的讨论和选择,但独特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决定了俄罗斯必须在欧亚之间起到有效的链接作用,欧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离不开俄罗斯的积极作为。俄罗斯在积极与欧洲发展合作的同时也要在亚洲扮演重要的角色。中俄边疆区域合作是中俄关系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使中俄关系保持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排除"中国威胁论"论调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清康熙年间,阿拉善蒙古归附清廷后,与河西府(县)展开了长达数年的划界纷争。该文利用档案、地方志等相关文献资料,对清代河西走廊北部汉蒙交接地区的凉州、甘州二府与阿拉善蒙古边界纷争事件的过程、起因进行了详细考察,分析了在此事件处理过程中,国家与地方社会复杂而多元的互动关系。清代以来河西走廊北部边界的变迁,不仅折射出传统社会政治大环境的改变,而且也是区域农牧经济互动消长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