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 色瓶"、" 公用"等几款新发现的古代瓷器铭文作了分析和考证,为中国瓷器发展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胎釉、造型、器类、釉彩、纹饰、款识等几个方面对清代嘉道咸时期的瓷器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归纳,为这一时期的瓷器判识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标尺。  相似文献   

3.
The porcelain in cloisoon enamel is a precious kind produced in the three reigns of Kangxi, Yongzhen, and Qianlong of Qing Dynasty. Its technological process is very complicated.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porcelain history, which enriches the decoration ways and categories of over-glaze porcelain family.  相似文献   

4.
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珍藏有数量可观的清代陶瓷精品,现择几件重要的赏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6.
江西省博物馆馆藏丰富,历代陶瓷藏品突出,其中景德镇窑瓷器数量最多,所藏清代景德镇瓷器,自成体系,特色鲜明,藏品精美,涵盖每个朝代,不同时期的瓷器品种、样式均有,造型精巧,艺术性高。透过这些可以一窥瓷都景德镇陶瓷发展史。  相似文献   

7.
清代的粉彩瓷器,造型精美,色彩艳丽,是继珐琅彩之后,彩瓷的又一个高峰。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不同时期的粉彩瓷器有不同的特点。从康熙晚年创烧,到雍正、乾隆时期到达巅峰,之后逐渐衰落,但每个时期都有为皇帝专供的精品。通过辨析赤峰博物馆馆藏清乾隆款粉彩过枝福寿纹盘、清同治粉彩蝴蝶纹折腹瓷杯、清光绪粉彩弥勒佛,从胎质、釉色及绘画工艺,找出清代中晚期粉彩瓷器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清代前期的瓷器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且距今年代较近,国内外诸多博物馆都有大量收藏。苏州博物馆的馆藏种类丰富、颇具特色,其中不乏清代前期瓷器珍品。这些藏品是清代前期瓷器文化与艺术发展的历史见证,对探究我国古代瓷器风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探析苏州博物馆所藏清代前期瓷器为核心,溯源历史,梳理文脉,旨在探讨中国古瓷艺术与文化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1983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大港青龙山祝家巷发现一处清代瓷器窖藏,可辨器型的瓷器共167件,其中完整器76件,均为日常生活器皿,有碗、盘、碟、杯、盏、盖碗、汤勺等。装饰以粉彩山石兰芝纹、双喜缠枝牡丹纹、四季花卉纹、双喜瓜瓞纹居多。款识以矾红蝠桃纹、寿桃、中国结为主,还有矾红或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大清道光年制”款。这批窖藏瓷器应为景德镇窑民窑产品,年代在清代嘉庆至道光时期。  相似文献   

10.
张雯 《收藏家》2012,(1):15-18
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早在60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氏族成员就已经制出了实用、美观的彩陶。以后又在长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不断创造了具有高度艺术水平与民族风格的各种瓷器。  相似文献   

11.
林滔 《文物天地》2023,(12):136-139
使用三维超景深显微镜、微区X射线荧光成像光谱仪,以及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两片清代釉上彩瓷残片进行表面形貌特征、元素分布和化学成分科技分析,实验清楚揭示了标本的釉料、彩料成分特征,并清楚展示瓷器表面釉上色彩呈现与元素分布的直观关系,结合科技数据和绘制技艺、艺术特征可对釉上彩瓷制品进行科学细致的分类,为彩瓷制品的断代以及是否属于出土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孙巧娣 《收藏家》2010,(3):59-62
一.珐琅彩瓷器的历史概况 驰名中外的中国珐琅彩瓷器,是清康熙皇帝亲自授意创烧的新品种,是清朝皇宫的御用品,历经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的品种有铜胎、玻璃胎、瓷胎画珐琅,其中以瓷胎画珐琅器最为名贵。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鼎盛于雍正至乾隆期,但雍正时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  相似文献   

13.
张雯 《收藏家》2010,(9):61-66
中国彩瓷的生产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制作水平更是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除了继承传统的釉上五彩、青花五彩、素三彩、斗彩品种外,还发明了釉上蓝彩代替了釉下青花五彩,创烧了在青花轮廓线内填绘彩料的斗彩和淡雅柔和、绘画精美的五彩,以及婀娜多姿、美轮美奂的珐琅彩等。此外,种类繁多的杂彩在清代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郑炯鑫 《文博》2001,(6):49-50
“泰兴号”商船长50米,宽10米,重1000多吨。1822年1月(道光2年)从厦门港出发,朝古称爪哇的印尼驶去,为避海盗抢掠绕道西沙,不幸触礁沉没。1999年5月,澳大利亚一家海洋公司在中国南海附近把“泰兴号”打捞出水,并捞获了35万件中国清代瓷器。这些瓷器大都是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初德化生产的用于出口亚洲市场的  相似文献   

15.
万建怀 《南方文物》2010,(3):163-165
<正>水墨画是最能表现中国画意境的一个种类。一点点墨兑上不同比例的水,就能呈现出焦、浓、重、淡、清等层次的色彩。黑白一分,自现阴阳明暗;干湿不同,便把浓淡轻重、凹凸远近交代得一清二楚。所以有人说,中国  相似文献   

16.
鲍亦程 《收藏家》2013,(3):36-40
中国龙文化由来已久,龙所表达的意义及形态造型处于逐渐演变进程中。龙是一种幻想出来的动物,具有呼风唤雨,上天入海的神力,因而人们可就龙的形象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塑造,这样不同时期的造型留下了"时代的特征"。深入探寻这些特征,并研究其背后的时代意义有助于龙文物的鉴定与研究。清代彩绘龙纹瓷器大量出现,顿时有陶瓷世界"龙行天下"之说法。且随着帝王的个人喜好,陶瓷上的龙纹装饰也以新的形象出现。通过仔细观察研究宁波博物馆珍藏的龙纹瓷器,即可发现,入清以后龙纹形象远离不开明末的遗风,许许多多明朝的龙纹普遍还在使用,像这种明朝出现过草尾龙,在清康熙时又出现了仿制品。  相似文献   

17.
清朝是瓷器制作的高峰期,粉彩瓷器在彩瓷领域的地位逐渐提升,涌现了一大批粉彩瓷器精品。文章简单介绍了清代粉彩瓷器,叙述了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粉彩瓷器的发展特点,并结合现存粉彩瓷器精品提出几点鉴赏技巧。  相似文献   

18.
清代河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瑞 《史学月刊》2004,(10):96-105
清代是河南书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伴随着书院的官学化,清代河南书院实现了自己的普及化,先后设置的292所书院已遍布省内各个州县。与明代相比,开封府仍然是书院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他府州的书院发展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完全打破了原有的斜十字状的分布格局,呈现出带状的分布特征。通过对书院数目、分布密度等要素的比较研究,各府州书院发展水平的差异可基本划定,黄河两岸诸府——开封府,河南府、怀庆府、卫辉府等成为清代河南书院较为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明朝景德镇瓷器发展史上有一个特殊的时期,就是正统、景泰、天顺三个朝代,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原因,朝廷严令禁止景德镇烧瓷,这个时期称为空白期,也称黑暗期。1435年,即宣德十年朱瞻基病逝,宣德统治结束,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年号为正统,他当了十四年皇帝,1450年下台。  相似文献   

20.
陈旭芝 《神州》2013,(35):244-244
清代雍正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水平,细腻的工艺风格,在清代康雍乾瓷器中十分突出,同时成为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最高峰。云纹是瓷器上的传统装饰辅助纹样之一,由于其丰富的形态以及内涵使得在瓷器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雍正时期瓷器上的云纹形态特征进行研究,以望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