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皛雨 《丝绸之路》2011,(14):14-16
齐家玉器文化是齐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玉器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解读甘肃省会宁县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半成品琮形器,探讨了齐家玉器的来源、材质、制作工艺和用玉观念。  相似文献   

2.
甄强  杜战伟  马骞  王倩倩  李泱泱  何克洲 《文物》2023,(2):4-20+2+1
2018年,为配合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Ⅴ2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40平方米,清理齐家文化房址2座、灰坑1个。房址F67内出土了一批典型的齐家文化器物,包括仓形器、高领双耳罐、侈口罐、深腹罐、单耳罐、尊、单耳杯、器盖等陶器,另有玉凿、石斧、牛肩胛骨等。其中的陶仓形器形制独特,较为罕见。根据出土器物判断,房址和灰坑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年。本次发掘弥补了喇家遗址中心部位的考古工作缺环,为研究喇家遗址齐家文化时期房屋的空间利用和器物组合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王铁中 《文博》2008,12(1):43-49
河姆渡文化蝶(鸟)形器、陶器上的纹饰与良渚玉冠形器、"神人兽面纹"纹饰的一些联系,从八十年代就为中外一些学者所注意. 日本学者林巳奈夫早在1981年就曾注意到河姆渡蝶(鸟)形器与良渚文化玉冠形器的某种渊源.  相似文献   

4.
出土位置、摆放方式及器身上穿孔的情况,均不能说明勾云形玉器的使用方式。《哈民玉器研究》通过微痕分析并根据其他考古学和民族学材料提出,穿孔在下有可能为勾云形器使用时的正方向。以此种方式观察,勾云形玉器呈现出回首的双鸟或单鸟造型。禽鸟是萨满教中神灵陟降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5.
权杖最早出现在埃及与近东一带,其渊源可上溯至近万年前。近年来,中国境内的铜杖头饰逐渐受到关注,也陆续有了一些关于权杖头与外来文化关联的讨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南方地区早期铜杖头饰主要分为立禽铜杖首,树形器和立鸟铜杖首—杖镦组合三类。它们的文化来源和功能不同于汉代"鸠杖"。从宏观上看,权杖及其他杖形器的造型、装饰可能受到了经横断山区而来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兼有使用者的再创造。具体到西南地区,双立禽铜杖首的对称性和立禽形象与树形器的结合,反映出地区间以物质材料为载体的文化互动,及相关文化因素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6.
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多数呈现出与中原青铜器完全不一样的造型特征与审美效果。其多以动物、植物为题材,纯动物造型的青铜器写实性极强,以鸟形器居多,反映古蜀人对于“鸟”的特殊崇拜;人与兽结合造型的青铜器表现形式多样,古蜀人借此手法表达人与自然的关联性;巨大的青铜神树为我们展现了古蜀人想象出的天地之间生灵往来的盛景。通过这些形态各异的青铜器我们能看到古蜀先民渴望与天地对话,渴望与自然交流。古蜀人用这些青铜器表达他们对于自然万物的理解与尊重,有着“天人合一”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7.
甄强  杜玮  王倩倩 《南方文物》2022,(4):278-285
<正>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于2016、2018年度的考古发掘中,各出土1件陶仓形器,分别编号为2016QMLⅣ3F63-1③:1、2018QMLⅤ2F67:2(以下简称F63-1:1、F67:2)。这两件器物造型特殊、纹饰精美,为齐家文化首次发现。本文拟从形制特征、出土环境、定名与用途等方面入手,对这两件器物进行初步研究,并尝试探讨这类器物的发展进程和出现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8.
黄帝受命有云瑞 夷巫事神琢瑞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红山文化墓葬发掘出土的上百件玉器中,玉箍和玉勾云形器是重要的玉神器,尤以玉勾云形器为最最重要之事神用巫玉。其表面器形构架由(?)三种图案组合成复合勾云纹造型,反映了红山文化群体对"云"、"雨"的崇敬和期盼。其深层内涵则是云上有天、天上有神,天神是至高无上之神,具有权威性和震慑性,也为红山文化群体视为保护神加以膜拜。玉勾云形器、玉龙、兽面饰块形器等红山文化玉神器均以云纹作结构框架并普遍应用,说明其群体以崇敬云天为己任,并创建了高度发达的东夷玉文化板块。此一玉文化或可能与"黄帝受命有云瑞"、"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的记载有关联。而"玉勾云形器"之名称不甚准确,经考证古文献,应为"吉云饰玉神器"、"玉吉云形器",宜定名为"玉瑞云纹饰"。  相似文献   

9.
石家河文化红陶杯与陶塑品之功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家河文化红陶杯与陶塑品之功用宋豫秦石家河文化是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该文化流行的红陶杯和陶塑品因特色鲜明而令人注目,为其显著标志之一。红陶杯形制多样,如有平底、四平底、圈足、空柄、实柄、三足诸种,已有研究者将其分为七型十二式[...  相似文献   

10.
齐家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先秦时期一支十分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以尕马台、宗日、高渠顶等遗址为代表的齐家文化遗存,分布于黄河上游共和盆地及周边,在与其他地区齐家文化面貌总体特征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又具有自身独特之处,这种大同小异应当是文化内部的地域性差异。该地区分布的齐家文化遗存当属于齐家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可称之为“尕马台类型”。其年代跨度较大,以高渠顶遗址为代表的遗存不晚于齐家文化中期,并有可能进入到齐家文化早期晚段,上限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以尕马台遗址和宗日遗址为代表的遗存年代较晚,属于齐家文化中晚期。齐家文化尕马台类型的形成应是东部地区齐家文化向西扩张并融合了部分土著因素的产物,去向暂时不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青铜礼器——鸟形青铜匜造型独特,全器呈三足鸟形,整体造型兼顾器物本身"匜"和表现具象的鸟兽形的特征。通过对青铜匜的自名的文字字形和器形演进的考证,认为匜的器形来源于盘、盉;进一步通过文献考证发现,盉与祼礼器"彝"关系密切,亦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的"鬹",与崇鸟文化相关。从分析匜、盉的自名文字和相关出土资料,分析匜与盉在器形和功用上存在的异同点及其成因,进而明确匜与灌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鸟形青铜匜造型的来源进行梳理,发现鸟形青铜匜在造型、功能、文化内涵上符合灌礼器的特征,与鸟(鸡)彝所代表的祼礼器一脉相承,来源于上古崇鸟习俗和太阳神、风神崇拜,造型上既带有拟形酒器的遗迹,又具有匜的独特造型。  相似文献   

12.
1987年,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文物普查时,在该县三岔高庄遗址出土人头形器盖盖钮一件,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图一)。这件盖钮为细泥质红陶,高15、颈径9.8厘米。人脸近圆形,额与眼眉间的分界线不明显。眼以两个扁圆孔表示,鼻  相似文献   

13.
三星堆文化太阳神崇拜浅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星堆化存在着突出的太阳神崇拜观念,并且有着自己的祭祀形式。各类太阳纹饰和青铜太阳形器具有太阳之形,象征或代表着太阳,反映了对太阳神的崇拜。众多的眼睛造型,表达的也是同一主题。而青铜神树则与“十日”神话有关,其上的鸟应为太阳鸟,即太阳的化身,神树本身即是太阳神崇拜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说唱俑     
在《汉唐丝绸之路文物展》中,有一组造型生动的唐代红陶说唱俑(图一),不但  相似文献   

15.
从陶鬹谈起     
陶鬶这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造型优美,在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中,也是一种具有文化特征典型器物代表的日常生活用具之一。陶鬶的陶质陶色,有夹砂红陶、夹砂灰陶和夹砂白陶之分。按其出土地层关系结合标形学加以探讨,大致可分为陶  相似文献   

16.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中将以T17(4)∶37为代表的两翼对称各有圆涡或以T17(4)∶91为代表的两翼不对称,一翼呈鸟首形的木、象牙、骨质组装件称之为“蝶形器”(1)。2003年《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正式出版“,蝶(鸟)形器”(以下均简称蝶形器)的资料更为全面完善(2)。本文要讨论的是也被称之为“蝶形器”的出土于第二期发掘的T226(3B)∶79“双鸟朝阳”象牙残器(3)。我认为原先被识读的图像应该是倒过来的。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盐源县战国至秦汉墓葬中常见一种铜"树形器",形制非常特殊,对其来源一直没有定论。本文综合现有研究观点,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盐源铜树形器的性质及来源进行了重新研究,认为北方草原自青铜时代起就非常流行的动物纹和鹿角纹样装饰艺术,在造型组合上与盐源铜树形器更为接近,可能是该类器物的真正来源。  相似文献   

18.
良渚文化鸟形玉器的宗教文化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鸟崇拜是中国上古时期普遍存在并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人文现象,其鸟化宇宙观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塑造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上古时期崇鸟观念的地理文化重心——东南沿海地区良渚文化鸟形玉器为研究对象,从其材质、造型、置放环境等诸多方面探索了鸟形玉器在良渚文化宗教仪式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贾领 《草原文物》2022,(2):56-63
以史家湾遗址为代表的史家湾遗存和以蒲城马坡遗址H1为代表的马坡类型年代早于齐家文化,两类文化遗存在齐家文化形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器物、装饰风格以及祭祀类遗存等的承继关系上。齐家文化是东部文化遗存西进与菜园文化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二里头文化陶礼器的造型艺术表现为简洁质朴的艺术风格,这与夏代礼制文化中"尚质"的审美倾向十分吻合。陶礼器的造型艺术由黄金比例、纹饰和仿生三种设计方法以体现陶器造型和装饰的简洁与抽象性,而三至四期动物造型装饰的增多则为商代青铜礼器的艺术形式奠定了基础。酒器和食器的器物造型构成了礼仪中行为与时间的观念,以及动与静的礼仪活动的日常行为规范。而高等级墓葬中的稀有陶器斗笠形器,其造型与古人对天的描述相同,它不仅代表了所葬之人的身份与职能,还是上层社会对天祭祀权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