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武汉生活整整43年了.武汉的山山水水、一木一草都会引起我的回忆.武汉成了我第二故乡.1953年我从日本回国到武汉.对我来说武汉是陌生的异乡客地.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辛亥革命首发于武昌、国民革命军北伐和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抗战初期的武汉会战等,这给我某种神秘感和莫名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思考了几年、又忙碌了一年多,《百姓看武汉》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编辑这一套丛书,缘起于一些热爱武汉历史与人文的普通市民。我通过“汉网论坛人文武汉”,与他们相识、相知。这些人大多都不是文史专业工作者.因为钟情于武汉的历史文化.他们常常利用休息时间,默默地在武汉的街头、巷尾进行着历史的新发现。尤其令人敬佩的是.随着武汉城市建设的加快,每一条老街拆除之前,每一座老宅倒下之前,甚至每一条街区改造之前,都会有他们的身影在其中,他们用自己的镜头和视野为武汉的城市建设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就是在这种寻访和纪录的过程中,他们有了很多的发现和地方文化的挖掘,让被人们遗忘的历史的遗迹与残存重新浮出了水面。  相似文献   

3.
<正>在平凡的生命里,我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做了一份职业,这份职业被称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2007年,我又多了一个身份,有幸成为武汉市政协的一名委员,如今我担任武汉市政协委员已经有两届。在这近十年的武汉市政协委员经历中,我感受到武汉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尽自己的所能,努力促进武汉与澳门之间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我欣喜地看到,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澳门的孩子越来越  相似文献   

4.
<正>价值认同感让我与武汉结缘199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开春之际,邓小平从武昌到深圳一路南巡。武汉随即被批准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这意味着,武汉站到了中国第二轮改革的潮头。这一年,香港新世界集团董事局主席郑裕彤先生北上武汉,放眼张公堤外的荒野说"可以在这里建一座新城",从此开启了汉港深度合作的先河。这一年,我加入了新世界集团,并因此  相似文献   

5.
<正>武汉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商都。商业是这座城市的骨髓。武汉的千年历史,是一部武汉商业的发展繁荣史,靠的是武汉南船北马的商业巨埠地位,靠的是一代代名商巨贾的运筹帏幄,在这千年的滔滔巨流里面,我有幸参与其中,成为这道巨流的微小点滴,为武汉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每当想到这里,我就心有感激,感激武汉这座城市给予我平台,也感激这座城市赋予我人生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江城武汉,是一座由水而生、向水而兴、因水而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穿城而过,丰富的江水湖泊资源,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南宋袁说友《游武昌东湖》中,有此诗句“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武汉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中,有两幅书画珍品——明《江汉揽胜图》横幅和清黄均《招鹤亭图》手卷,  相似文献   

7.
一张演出照     
这是家父杜棣生在武汉市江汉俱乐部的演出照。那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古筝在武汉还是个稀罕的物件,为了向人们宣传这种民族乐器,家父应邀参加演出,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古筝独奏照片。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求学到武汉我是东北人,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恢复高考,我是不会来到武汉求学的,也不会与武汉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的我,小学阶段是在学工学农、半工半学中度过的,小学毕业的那一年正是1978年。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邓小平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号召大家向科  相似文献   

9.
近代武汉城市发展的历程表明:开放的环境以及它所导致的开放的经济与城市化是武汉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因,而善于应对、勇于创新则是这座城市完成现代转型的主要动力。如果说江汉交汇、九省通衢的自然禀赋,使汉口得以以商名世,那么,在开放中的创新发展则使武汉由一个面向内陆、器量狭促的“船码头”变成为一个面向世界、气宇伟岸的“东方芝加哥”。  相似文献   

10.
<正>我生于1954年,小时候随父辈从内地赴港谋生。一路打拼,1985年建立以工程建设为主业的德信集团。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缘,与武汉有了交集。人的一生常常就是这样机缘巧合。因为一栋建筑、因为一个以这座城市名字命名的百货商场,我与武汉紧紧相连,成为一个"老武汉"。与武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始于邓小平南巡那年我和武广的故事要从1992年讲起。现在回过头看,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11.
正1990年8月,我来到武汉,来到江汉大学工作。转眼间在武汉生活了28年,在江大连续工作(期间包括两年在澳大利亚学习和研究)了28年。28年弹指一挥间,作为一个来汉打拼的外省人,我曾经担任过湖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和十三届武汉市政协委员,见证了武汉市的发展和进步。我为这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现代气息的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而自豪,为自己能一直坚守在这座城市而感到欣慰。1998年,我来到武汉工作的第八个年头,  相似文献   

12.
正人生欢欣,在于能有美好相逢。于此,才能体感生之所幸。武汉东湖绿道已于2016年岁末建成开通,为我们这座城市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新景,显然这是一桩福及子孙后代的大好事情。有关东湖绿道驿站及其景观节点的取名经过,我作为参与者之一有所亲历,在此予以简单回顾。武汉东湖绿道全长28.7公里,是一项千年之作、传世经典的惠民工程。在2016年10月17日,第三次联合国住房和城市  相似文献   

13.
虽然国务院批准武汉港对外开放是1980年,但是整个实施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1992年8月21日,第一艘外籍货轮到达武汉,当时我是分管副市长。得知这一消息后,我积极组织海关、商检等有关部门到外贸码头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为迎接外轮首航武汉作好了充分准备。回忆当初,武汉港对外轮开放  相似文献   

14.
正武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奔腾不息的浩浩长江、烟波浩渺的大美东湖、驰名中外的黄鹤名楼……武汉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着英勇无畏的人民。回想起作为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长,与武汉人民一起抗疫的点点滴滴,难以忘怀。2020年2月12日晚,我所在的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通知,要求我们组建200人的医疗队驰援武汉,  相似文献   

15.
汉口沿江大道江汉路口有一座石头的大楼,现为武汉证券公司,这就是当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向我进行全面经济侵略的总部──日清公司。在它的右侧对面,现在的东方酒店,是日寇侵占我国东北以后,控制我国优质工业用煤和动力燃料的“三菱洋行”。现江汉路21号原扬子江城市信用社,是日本办的台湾银行。日本的思明堂药房,在这栋房子的左斜对面。 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还在现在江汉路10号的原中国实业银行旧址,开设了“汉口银行”进行经济掠夺。现在鄱阳街口建造大楼处,原为日本的“三井洋行”。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在江汉路上实施经济侵略…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是共和国七秩华诞,也是武汉解放70周年。美国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多少座城市又无一不是时间的产儿。"武汉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作为"时间的产儿",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高峰,为书写"中国时间"作出了卓越贡献——盘龙城将武汉城市起源定格在3500年前,武汉是中国有3000年城龄的为数不多的城市之一;汉正街作为汉口的"母街",见证了汉口  相似文献   

17.
《武汉文史资料》自1980年创刊,至今已出版100辑。20年来,由于刊物坚持统战性、史料性和可读性,已成为湖北武汉地区别具特色的文史期刊,被社会公论为“武汉史林中的一枝独秀”。 我于 1980年初从《光明日报》社调到市政协,具体经手《武汉文史资料》的开办和编务工作,到1995年初退休,又继续留任了近3年,于1997年底换届,整整干了18年。这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经历。今天特撰写创刊及其发展历程,以作为对《武汉文史资料》出版100辑的祝贺。 来之不易的出版权 《武汉文史资料》是具有国内统一刊号和…  相似文献   

18.
在武汉市人民政府大门前,滨江公园内,紧靠着沿江大道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的正面,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祝贺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特大洪峰……”,遒劲飘逸,赫赫在目.这是武汉市人民政府为彪炳史绩,弘扬斗志、昭示子孙后代而建造的一座胜利丰碑,每当我从这座纪念碑下经过,那些难以忘怀的往事,便情不自禁地、一幕一幕的涌现在眼前,面对武汉这一繁荣昌盛的特大城市,蔡甸区、东西湖区人民,也就是原来的汉阳县人民,包括我个人在内,在1954年,为了抗御百年不通的洪峰,流血流汗、拼死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取得了保卫大武汉的胜利.我为能有幸参与这一伟大的斗争而感到自豪,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精神所激励.那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那不掺半点杂质的社会主义信仰,那百折不挠的奋勇精神,那说一不二的对于党的忠诚,虽然经过了接近半个世纪的沧桑,却永远的、鲜活的索回在我脑海深处.  相似文献   

19.
<正>武汉,这么近,那么远!我于1963年出生,籍贯广东中山,现任职一家互联网公司主席及一所推动内地走向"智慧制造"为本的公司顾问,曾获英国De Montfort大学公共行政学学士学位,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对香港人来说,武汉——武昌、汉阳、汉口,应该说是无人不识的一座历史名城。每名香港人如有读历史的,都应该知道武汉的重要性。武汉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在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以前,我对于武汉的印象也多停留于  相似文献   

20.
关于撰写《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的谈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 关于“中间势力”(1 995年 3月 2 2日于武汉 )  这本书讲的是从 1 91 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 30年的历史。关于这段历史 ,现在已出过很多书。讲中共党史的不少 ,又有中华民国史 ,讲国民党历史的也有了。再来写这本书 ,有一定的困难。这段历史的材料太多了 ,不可能都看。怎么写呢 ?我想还是主要讲政治史 ,涉及经济、思想、文化 ,特别是与政治有关的。这本书要讲出一点新的意思。现在讲这段历史的书 ,主要讲国民党和共产党 ,讲它们间的矛盾斗争 ;论阶级 ,这是两极 ,一个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一个是无产阶级。其实 ,在这两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