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国时期,由于新桂系政权的倡导与抗战爆发后外来文化的传入,致使广西社会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国家观念凸显、生活观念更新、妇女就业与参政意识空前等。这些观念的转变,体现了广西社会的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湖南传统的婚姻习俗受到了来自西方近代文明婚俗的冲击,在新的婚姻观念和新式婚俗的影响下,湖南的传统婚姻制度、婚姻礼俗发生了演变,新式的婚姻礼俗在城市和部分乡村中逐步流行起来,传统的婚姻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3.
民国中前期报关行的人员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各报关行之间人员规模差异较大。民国中后期以后,公司层级化的组织结构开始在报关行中出现,各报关行间人员规模有缩小的趋势。在资本组织方式上,民国时期报关行在原有独资、合伙经营的基础上,出现了公开募股的股份制资本组织方式。在经营活动上,也对传统有所突破,许多报关行兼营多种业务,呈现出业务多样化的特点。报关行的这些方面的变化,从根本上来讲是企业文化改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的广西,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尚处于较落后的地位,但其粮食流通却是层次分明,颇为顺畅,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广西构建了相对完备的粮食流通网络,尤其是形成了层层衔接、环环相扣的粮食流通市场.在抗战中,广西虽为贫瘠之区,但却很好地发挥了后方的保障作用,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究其原因,粮食流通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各种农业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推行清丈土地、丈放官地的政策,加速土地私有化进程,为征税提供保障。同时鼓励垦荒,设立垦荒机构、颁布垦荒法令、实行屯垦政策,对东北的土地开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宾长初 《广西地方志》2011,(4):45-49,40
20世纪30年代,广西的土地集中,租佃制盛行,租谷占收成的比例高、租额重、租佃手续繁琐、苛例多,佃农负担重。不管是实际控制广西的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新桂系,还是曾经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共产党,都注意到广西土地问题的严重性,都制定了相应的土地政策,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国共两党的土地政策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由于机关、厂矿和人员的内迁以及大后方建设,广西城镇得到迅速发展.但日军两次入侵广西,广西作为抗战大后方的地位丧失,且遭受战争的直接破坏,机关、厂矿外迁,人员流散,城镇迅速衰落.抗战时期广西城镇从繁荣走向衰败,其根本原因是受到战争进程的影响.这也使得抗战时期广西城镇的发展变迁带有外源性、突变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广西的一些个人与机构开展了整理乡贤遗著的工作,认识与掌握了广西乡贤文献的状况,整理出版了一些乡贤文献,从而对保护乡邦文化遗产,弘扬乡邦文化做出了贡献.整理工作也存在着范围不广、形式单一、数量有限等不足.其时从事乡贤文献整理工作的广西学人表现出的对本土文化的“责任意识”,值得今天的广西学人肯定与学习.  相似文献   

9.
对汛,源于法文"Postes Militaries Doubles",为双方相对驻防机关之意。[1]它是中法战争后,为处理中法之间交涉而在中越边境沿线设立的边境管理机构,服务于边防,有着特殊的组织形式和人员编制,职在巡查边界,镇压反抗,处理涉外纠纷,规范边民出入境管理。经历了从清末到民国的发展历程,从单纯的军事外交机构,演变成为拥有军事、外交、行政、司法权的特别行政区。在巩固边防、经营边疆、建设边地,推动桂越边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对汛,源于法文“Postes Militaries Doubles”,为双方相对驻防机关之意。[1]它是中法战争后,为处理中法之间交涉而在中越边境沿线设立的边境管理机构,服务于边防,有着特殊的组织形式和人员编制,职在巡查边界,镇压反抗,处理涉外纠纷,规范边民出入境管理。经历了从清末到民的发展历程,从单纯的军事外交机构,演变成为拥有军事、外交、行政、司法权的特别行政区。在巩固边防、经营边疆、建设边地,推动桂越边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清至民国时期徽州无契土地房屋所有权认定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清代以来遗存的徽州文书为研究对象,探讨当土地房屋所有权的凭证如佥业票、买卖典当赤契遭兵燹、火灾、水灾或其他原因损毁后,作为土地管理制度的一个环节,怎样进行所有权的重新认定和补发凭证的,并对这一过程做了一些分析研究.认为:清代徽州对无契土地管理处于民报官理阶段,民国初期以后对无契业户管理逐步受到重视,建立了一些制度,并不断地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频仍的时期。国都尚且不得安宁,何况百姓的生活。中国古代王朝的兴替大都会造成都城的变迁,故晋唐宋元都城皆不同。一个王朝建立后,定都为"国之本",是事关兴亡的头等大事,一经确定一般不会再发生变动。像夏商周三代频繁迁都,那是农业经济不发达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重庆[1]是在古代江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了,而民国时期是重庆城市拓展的黄金时期。民国时期重庆市在城外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拓展,空间格局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是重庆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随着经纪业在广西各级市场全面拓展,经纪业同业公会纷纷成立。作为一种新式行业组织,经纪业同业公会在加强同行业联系、协调行业间关系以及与政府争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废除《大清矿务章程》,颁布《矿务条例》。因该条例取消对民族资本开矿的限制和障碍,广西地方当局审时度势,抓住时机,成立官方权威机构统管矿业权,使广西锡矿业得到迅猛发展。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锡矿如何开采和冶炼的过程。锡矿业是广西矿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解决当地失业问题和矿业资本流动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论会馆与清代广西社会的互动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广西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力度范围的增大、文化的区域差异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促成了会馆兴盛之局。兴盛时期的会馆在整合清代广西社会秩序、构建市场网络、保护公平贸易、繁荣文化艺术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推动清代广西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梁坤 《丝绸之路》2009,(6):76-80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商路,甘肃是连接丝绸之路东西段的重要通道,但是与唐代以后丝绸之路的衰落不同的是,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并没有随之消亡,反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叠加和选择成为甘肃道路交通的骨架。民国时期,随着现代交通技术的传入,公路为主的道路交通建设得到了发展,民国政府修建了大量的公路,而这一时期道路交通的建设又与丝绸之路故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形成了以丝绸之路故道为依托的道路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地处西北的兰州,婚俗本就别于华北、沿海以及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入民国以来,在外力与内力的双重作用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这些都对兰州社会风俗的转变产生了影响,导致婚俗变迁出现新趋向。  相似文献   

19.
居民饮水问题不仅关乎民生,亦是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地处西北内陆,民国时期居民面临的饮水问题主要有饮用水源单一、水量不足、水质不良、饮水不卫生等.政府采取了调整职能部门、健全规章制度、重视饮水消毒、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卫生宣传、开挖渠道引水入城、筹办自来水工程等一系列治理措施,但囿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20.
邓峥嵘 《神州》2012,(8):184-185
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上,中华民国时期上海的女性服饰文化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它以中西交融、满汉交融为特色,无论是在服装款式、服装造型和材料还是服饰装饰品的品种甚至还有服饰观念都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从而突显了它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究其发生如此历史性巨变的原因,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诸多的政治因素,其中清末民初,专制制度的覆灭是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二是社会制度的变迁,使等级着装向自由着装的演变成为可能;三是近代服装服饰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为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此外,审美观念的变化、时装表演与选美活动的开展、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也是影响服饰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