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史前彩陶艺术是中华原始艺术的重要载体,其中,不少彩陶图案,色彩明快,寓意深远,为探寻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了鲜明的素材。庙底沟遗址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代表性遗址,该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彩陶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为研究仰韶文化时期的艺术与社会,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华夏之花——庙底沟彩陶选粹》公布的一件彩陶罐(编号  相似文献   

2.
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魏晋南北朝时代民歌又一次放出了异采。这个时代的民歌大致由南朝乐府民歌、北朝乐府民歌和魏晋南北朝歌谣三个部分构成,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各具特色,而又相互映衬和补充,不仅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现实生活,在艺术上也有诸多创造,对当时及后世的文人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包括大足石刻在内的中国古代石窟艺术,是为宗教目的而产生的,它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内容服务的。所谓石窟艺术,也就是佛教艺术。佛教在古代被称作“象教”,它利用形象方式宣传教义,树立偶像,“且以形象彩饰,将谐常人耳目”。石窟造像作为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它是一种宗教宣传品;另一方面,它作为审美和欣赏的对象,也同其它艺术一样,是人们按照美的尺度创造的艺术品。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教逐渐走向衰微,直至最后湮灭,石窟艺术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失去了它的宗教色彩,只有在这时,它才被真正当作审美的对象,显示出不朽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峰会是中国文物艺术品经营、拍卖市场最高规格的年度活动,已成为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对全球文物艺术品市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每年会上发布的年度艺术品拍卖市场报告,也被誉为"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白皮书",极具行业影响力。2019年峰会邀请行业专家研讨当下拍卖市场形势,其中就国内外家族企业艺术品配置现状与趋势,拍卖如何在艺术资产配置中发挥独特作用,以及艺术金融如何助力拍卖市  相似文献   

5.
17世纪是英格兰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逐渐改变了英格兰艺术的落后状况。艺术市场的全面形成是促成这种转变的重要因素。开放的市场环境使艺术品数量增加、艺术家和艺术工匠的人数增长,使人们对本土和外来艺术品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艺术消费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不仅社会上层有着稳定的高端需求,而且在其示范引领之下,众多富裕家庭也都开始关注艺术,并逐渐增加艺术消费。整个社会日益形成一种艺术消费的风尚,为艺术市场的全面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艺术市场虽然只有短短的10来年的历史,其进步速度却令人惊叹。艺术品经历了由意识形态宣传品向投资、保值、增值产品这样的本质性转换。艺术家也大都由国家干部转变为职业的艺术品生产者;同时,一些艺术作品的欣赏者摇身一变成为收藏者。更重要的是,在新的艺术体制下,新的艺术时代正在来临。我们可以在五花八门的各类风格的作品上,在各种各样的展览会、博览会、拍卖会上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来临。如果说,艺术品注定要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那么艺术市场肯定将是整个中国市场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7.
汉代画像石艺术是在当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厚葬之风盛行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和艺术渊源,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那精美的画面不仅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而且使我们得以窥见汉代社会面貌,为我  相似文献   

8.
李娟 《文博》2010,(6):59-65
明朝末期可称作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明中叶以后,"市民文化"渐渐充斥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各种以图画为主的图谱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实时,制墨本为平常之事,然有爱好者将墨的形制、图案进行创新变革,刻成墨模之后,进而印出"墨谱"。虽说"墨谱"的产生源于墨的生产,但其中所表现的些许图像元素和艺术形态却值得研究。文章从明末徽派制墨名家程君房所出墨谱《程氏墨苑》为载体并进行延伸,对其中的图像内容、形态进行浅析,说明了当时社会的艺术理念和审美倾向。各种图形都是作者基于现实或想象思维的一种验证,代表着创作者的思想意识,也是当时社会民众视觉冲击力的一种验证。  相似文献   

9.
论大汶口文化大口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汶口文化大口尊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节拍而出现的时代性器物,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意识形态的转变以及宗教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加上大口尊上的刻划符号,更是显示了这种特殊器物的深奥意义.大口尊不是普通生活用具,而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新出现的一种特定器物.同时,大口尊上的刻划符号,表达的也是一种具有宗教内容的刻符.  相似文献   

10.
宋墓中发现的随葬品、壁画、石刻等,有些与佛教密切相关,它们不仅是探讨佛教对当时丧葬习俗产生影响的重要证据,也是研究当时社会信仰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铜镜是古代社会广泛使用的日用生活器具,镜背的艺术装饰和铭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也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本文力图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对汉魏六朝时期的铜镜进观察和探讨,从一方面揭示和剖析当时的社会状况。 一 爱情是人们生活中一项主要内容,因此也是艺术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这在西汉当时也不例外。青年男女,新婚夫妇,互  相似文献   

12.
木座初探     
靳彦乔 《收藏家》2002,(12):39-42
当我们欣赏玉器、瓷器、竹木牙角器、珐琅、金银器等艺术品时,往往忽视为它们配制的座、几、台、架。这些木制的小器物,作用是托起它物,因而在口语中人们习惯称其为“木托儿、木座儿”。一、木座的产生与发展木座的产生源于生活。人类的生活总是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与艺术品紧密联系,艺术品的收藏与展览行为都先于博物馆出现,但在博物馆产生后,伴随博物馆发展,且密不可分。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多为传世的已故大师的作品,根据这些杰出作品从而形成传统艺术价值观,对当代以及后世起着引导作用。传统博物馆在一段时间里对当代艺术品似乎是持忽视的态度,但这并不是出于否定,而是由于两者存在一定的错时性。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品是盟友,博物馆需要当代艺术品为其增添活力,而当代艺术品及艺术家需要得到博物馆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投资艺术品是一个商业行为,与品味没有太大关系"我对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并不熟啊。"电话里的艾未未有点谦虚。艾未未创办的艺术家文件仓库位于北京机场辅路的南皋。据他说,这是国内第一家艺术画廊。"1999年盖的,当时艺术市场的概念还没有呢。"  相似文献   

15.
古代石刻画像,尤其以汉画像石为代表,是我们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整个汉代社会的缩影。汉画像石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文化历史和社会现实多重层面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从中能够感受到当时社会人的灵魂和精神力量。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应该具备这种功能与义务。受此启示,在中国当下最受追捧的动画艺术也不能够例外。  相似文献   

16.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任何一件文物,都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科学有效的保护可以延长这些财富的寿命,使之更好地为现代人服务。但是由于文物的种类繁多、质地不一、时代不同、功能各异,对它的保护科学必将形成文理交叉、多边支撑的边缘科学。一、文物保护科学的产生和形成人类自从制作使用艺术品和器物时就因发生损毁而随之出现对其修整复原的原始修复工艺。传…  相似文献   

17.
<正>德国著名艺术史家阿比·瓦尔堡曾经说过:"艺术品市场可以被理解成‘图像的载体’。"这句话充分体现出艺术品市场作为东西方各种不同文化传统、艺术思维逻辑、图像学模式之间彼此产生交流与互动、认知和理解的特殊载体的作用。无论面对政治形势变化还是社会形态的更迭,艺术品市场自身场域的根本发展动力来自于人类对于价值的渴望和不懈追求。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艺术品特殊流动途径的艺术品市场的作用正日益凸显,艺术品市场不仅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且正在建构图像生成的新方式、创造艺术新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关于现代修复理论的研究形成于上个世纪中叶,整个社会都开始关注艺术品的保护与修复,却并未形成一个修复者所共同认同和依据的理论指导观念,而缺乏坚实可靠理念的修复行为是令人担心的。在没有弄清“修复”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义的情况下,修复行为成了一种完全随意性的行为,完全取决于修复者本人的技巧和审美意识,有时候甚至是蹩脚的和有害的修复。六十年代,切萨莱·布朗迪的修复理论诞生了,其理论核心是:修复是根据历史学、自然科学、美学、材料学的特征来认识艺术品、修复艺术品的方法论。也就是说在文物修复实践过程中不排斥对文物主体的干涉,他强调材料的可逆性、兼容性和可辨识性,充分认识科学发展的时代局限性,提倡给未来留下可工作的空间。同时,强调有效的文物修复不可能仅凭对文物的艺术和历史研究而获得足够的支持,还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分析与研究,现代科学可以提供极其重要的手段。由于这部理论作品在现代修复领域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拟将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加以分析和归纳,并致力于通过梳拢近代西方哲学和修复史发展的脉络来寻找它们对修复理论的形成所产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山东史前时期的陶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塑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山东地区,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通过世世代代的劳动,不仅发明了陶器,同时也创作出一些优美的陶塑艺术作品。据考古资料介绍,在距今大约8000多年以前的后李文化遗址中就有许多陶塑艺术品的发现,这些陶塑艺术品不仅形体较小,且造型简单,制作粗  相似文献   

20.
俑,是中国古代丧葬仪礼中由蛮荒的用活人为主人殉葬制度向逐渐取消用人殉葬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替代品,是人性自然转化的一种标志,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俑作为雕塑艺术品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深度考量,是对自身形象、性格等方面的自我把握和描述.俑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官吏等形象.俑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历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俑在秦汉时期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最著名的俑当属秦汉时期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及徐州汉楚王陵兵马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