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文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概述了郭沫若对于先秦各个时期天道观的总结,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郭沫若在其历史研究中体现出的唯物史观和人民本位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2.
红梅雪里裹香浓———一九四六年周恩来在梅园新村片断文/陆庆良■图/梅新一个伟人生活在南京一百多天,在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中留下了大手笔,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增添了奇崛、精警的篇章。他,就是青铜铸成的有正式户籍的公民周恩来没有梅花的园子在南京长江路东端梅园...  相似文献   

3.
《诅楚文》有三石,皆发现于宋代。因不断拓刻,版本亦有多种。今天学者研究多据元至正中吴刊本。对《诅楚文》的考释,自宋以来不断。近人容庚、郭沫若、杨树达、姜亮夫皆其中卓著者。其中以郭沫若考释最为精当。郭沫若对《诅楚文》考释的贡献在于:(1)考证元至正中吴刊本并非原石原拓,说明《诅楚文》版本之多而异;(2)把《诅楚文》年代断定为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3)断定《亚驼文》为伪。以郭沫若之地位和影响,学者多有从之。然而郭说作于1947年,随着学术的进步和考古材料的不断涌现,笔者以为郭说既有误,又有意犹未尽之处,因为之作订补,请诸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南京城东梅园新村,自1960年建馆以来,1990年又建成了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并落成周恩来全身铜像。馆内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周恩来和他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光辉革命实践的历史见证。几十年来,梅园新村已发展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  相似文献   

5.
梅园新村在南京市长江路东。1946年,中国内战迫在眉睫,为寻找建立和平、民主、统一的新中国之路,周恩来、董必武率领中共代表团,离开重庆抵达这里,坚持不懈地同国民党进行和谈。其工作和居住地,分别在梅园新村30号、35号及17号的几幢西式小楼里。中共  相似文献   

6.
郭平英  王戒笙 《纵横》2013,(3):20-25
提起郭沫若,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学医出身的他动手写诗,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投笔从戎,短短数月屡获升迁;搞学术研究,即拥有了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的光环;涉足政坛,以文人和党外人士的身份累至高官。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中的许多风风雨雨、是是非非,似乎都可以在郭沫若传奇、浪漫的生涯中寻找到踪迹。  相似文献   

7.
《百年潮》1999,(1)
《百年潮》1998年第四期的《刘大年忆郭沫若》一文,讲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故事: 195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建立三个历史研究所,一所请郭沫若兼所长,二所请陈寅恪任所长,三所请范文澜当所长。当时,陈寅恪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同年12月,由  相似文献   

8.
高二适先生,一名锡璜,号舒凫,江苏东台人,为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与陈树人、马一浮、于右任等名士唱酬甚密。高二适先生为人磊落坦荡,刚正孤傲。1965年,我国书法界、学术界对《兰亭序》的真伪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高二适先生对郭沫若先生关于《兰亭序》为“后世依托”之论独持异议,撰成《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但慑于郭老的威望,无处敢于发表。毛泽东主席看到高文后分别致函章士钊、郭沫若两位先生,内有“……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等语,高二适的文…  相似文献   

9.
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1946年5月3日,周恩来率领由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邓颖超等人为主组成的中共代表团来到南京,居住在距国民政府不足百米远的梅园新村,与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斗争。由于国民党政府不顾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悍然召开了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和谈的大门最终被国民党政府一手关闭。1947年3月,历时10个月的国共南京谈判最终破裂,中共代表团返回。1954年,在梅园新村旧址筹建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本馆藏有国共南京谈判期间有关文物1000多件,现介绍四件重要文物,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释“九十”     
郭沫若同志在《释五十》一文中曾指出。"十之倍数,古文则多合书。如二十作(?)若(?),三十作(?),四十作(?),骨文金文均如是。廿与卅今人犹用,(?)则废矣。"并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论述了甲骨文中五十、六十、八十等十的倍数均为合书,从而纠正了前人误读的一些甲骨文纪数。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先生的《奴隶制时代》一书(人民出版社1973年5月版)第263页,在对东周时代的石刻文字进行考证时说:“石刻文中还有秦国的《诅楚文》,是秦惠文王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三二六年)的文物。”按:此处郭沫若对纪年的换算是不正确的。史载秦惠文是在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年)  相似文献   

12.
皇甫玙 《纵横》2011,(3):57-58
郭沫若(1892--1978),祖籍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生于四川嘉定府一个商人家庭。学名开贞,号尚武,又名郭鼎堂。读完中学于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人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学医,后弃医从文。1919年步入文坛,首次使用“郭沫若”笔名。笔名取自故乡的两条河流名——沫水和若水。  相似文献   

13.
一1928年8月1日,在日本流亡已有半年之久的郭沫若遭到日本警视厅拘捕,郭沫若心里马上明白了:东京的警视厅发现了他的真实身份。“你是中国人吴诚?”已在郭家门口的警察问道。“是的。”“你的真实姓名是郭沫若?”“是的,我就是郭沫若。”郭沫若镇定地回答,此时已没有必要隐瞒了。“请郭先生跟我们到东京的警署去谈一谈。”警察出示了拘留证,又当着郭沫若和安娜的面搜查了房间,查抄了郭沫若与他人往来的书信、他的日记、一些书刊等等。下午,郭沫若被带到位于东京日本桥的拘留警察署,关进拘留所。被东京警视厅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郭沫若并不感…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0月15—16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中国郭沫若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多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郭沫若史学、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一、郭沫若史学。郭沫若是我国的史学巨匠,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与人生经历,使  相似文献   

15.
抢救:浴室里一点动静也没有,董老煤气中毒了。 1946年7月我到南京梅园新村担任董必武同志的随从警卫员后,正逢蒋介石开伪国大,关死和谈大门,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同志11月19日撤回延安,留下副团长董老领导代表团继续与敌人斗争,环境更加复杂、险恶。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七年,陈独秀编辑了一本《革命文学史》,除收有他自己的《文学革命论》一文外,还收有郭沫若、郁达夫、蒋光赤、成仿吾、瞿秋白等人的有关著作。在卷首陈独秀写了一首“献诗”,在卷尾写了一首“致读者”。两首诗充满了革命激情,读来令人振奋。这两首诗很少为人所知,现再予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是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也是书法家、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在文化领域中取得了多方面卓越成就。但人们却忽视了郭沫若作为政治家的品格层面。我以为,这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考察角度。从这个角度研究郭沫若,能够拓展视野,有利于全面把握郭沫若性格结构的多重层面和复杂矛盾。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同志在《文物》杂志一九六五年第六期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后,引起了各方面的关心,有赞同的意见,也有不赞同的意见。我虽然不是书法家,对中国书法史没有深刻的研究,但在这次学术争论中,也愿意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1959年10月,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在婼羌县米兰古城进行发掘,清理了九间房屋遗址,其中有七间发现多种文物,《坎曼尔诗签》即出于其中的一间。1972年,郭沫若同志写了《坎曼尔诗签试探》一文,断定《坎曼尔诗签》是唐代回纥人(今维吾尔  相似文献   

20.
余闻 《文史春秋》2004,(2):36-36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仗着美国主子的援助,积极准备内战。为粉碎国民党内战阴谋,争取和平,继重庆谈判之后,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南京与国民党政府继续谈判。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就是中共代表团的住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