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论治学之严谨,方法之一贯,出身岭南的一代文化大师梁启超不仅无法与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相比,甚至于与晚辈胡适等人也不能相提并论。然而,梁启超的学术给人们的影响——无论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却是其他人难与比肩的。直至今天,他的学术似乎仍是一个解说不尽的话题。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耐人寻味。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努力,力图探索导致这一学术文化现象的个中原由,虽不乏其合理性,但并来揭示其真正的意蕴。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表证着梁启超的学术不仅有其别具一格的品格与个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一种文化精神与价值取向的指认。  相似文献   

2.
马奔腾 《史学月刊》2007,(12):124-126
近年新发现一批梁启超、沈兼士致王国维的书信,这些书信,原件是王国维自己保存下来的,后来由其家属转交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目前,除有的学术著作中引用过少部分内容外,尚未正式全部发表过。梁、王、沈三人均是在学术上有突出成就的国学大师,这批书信涉及到大师们的治学思想以及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些大事,因此值得认真关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于1925年,1929年停办。曾任职于此的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赵元任,被称为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清华大学国学院存在的短短四年里,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现…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极有影响力的政论家、启蒙思想家和学术大师,同时也是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对于梁启超的"善变",如果不认真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其一贯主张,就会造成对他的"误读"。  相似文献   

4.
侯杰  林绪武 《史学月刊》2004,(4):104-109
在首届“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发表了各自有关梁启超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梁启超的国民和性别观、思想和文化观、哲学和科学观、政法、经济和社会观、民族和宗教观、史学和文学观、新闻、舆论和教育观以及梁启超和同时代重要人物、事件的关系等诸多领域。选题广泛而细微,视角独特而开阔,或对传统看法进行了再审视,或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多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发现和运用了新的史料,充分体现了学术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代学术大师和近代改革先驱之一,梁启超与海内外许多知名人士都有联系。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浙江名士余绍宋寄居津门时,就曾与梁启超有过一段亲密交往。这是至今仍鲜为人知的一桩史事。一天津民族路44号和46号,是一个由两座意大利建筑风格的小洋楼组成的院落,这就是梁启超的饮冰室书斋和故居。如今,这里已获整体修复,并被辟为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对外开放。驻足于已回复当年风采的饮冰室前,如果在时空通道中畅想的话,我们可以体会到梁启超当年在此著书立说、忧国忧民的思绪以及密谋倒袁、护国兴邦那波澜壮阔的历史情景。在饮冰室新楼的大…  相似文献   

6.
李帆 《安徽史学》2003,(4):53-57
戴震学术在清代即已引人瞩目,产生较大影响。不过当时学大都只看重戴氏考据学,轻视其义理学。今日戴震广为人知的学术大师和思想家之完整形象,则是清末民初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等人大力阐扬的结果。在这方面,章太炎有首倡之功,刘师培有完善之力,民初梁启超等人借纪念戴震诞生200周年之机所掀起的研究高潮,促使戴学渐成显学。可以说,正是经由他们的不懈努力,戴震在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的完整地位才最终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之"六力",读后让人对梁任公的佩服真不外三个字:了不起!梁启超是一代文化巨星、学术巨人,一生著作等身,因其数量多,且所涉学问门类广,同辈人称梁启超为"无所不通的杂家",郑振铎则戏称为"广零散"。梁漱溟评价梁启超则认为,梁启超学术上的成就,量过于质;但他  相似文献   

8.
学术大师梁启超曾对地方志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过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有过许多前人未发的宏论,对中国近代方志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然而目前对梁启超方志理论的研究较粗略,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撰写此文,希望从梁氏的方志理论中求得某些启迪,对我们今天建立新方志理论体系有所帮助。 一、最早提出“方志学”学科概念 地方志的历史源远流长,史志学界一般都认为方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周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5日至8日在广东江门举行。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的研究和教学人员数十人参加了会议。 这次学术会议主要讨论了梁启超与启蒙思想的问题。交会议的论文二十多篇,涉及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0.
香港《名家翰墨》月刊推出《台静农·启功专号》,在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书法界引起极大反响。台静农被日本书道学会誉为台湾“最著名的书法家”,与于右任齐名。启功先生在中外书法界的知名度也是如雷灌耳。香港翰墨轩主人许礼平先生独具慧眼,为这两位书法大师合出专号,堪称两岸书法艺术交流的一件盛事。书法界人士普遍认为,《台静农·启功专号》是大陆与台湾书艺最高水准的首次“交流”。其实,台静农与启功的书艺交流,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而且,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30年代初,21岁的启功初出茅庐,…  相似文献   

11.
张治钦 《文史春秋》2014,(12):62-63
在书法史上.历代名家巨匠、翰墨大师灿若星河,这其中的杰出代表当数王羲之(321-379)。  相似文献   

12.
余绍宋为近代著名方志学家,由他主修的民国《龙游县志》和《浙江通志》在中国方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梁启超先生对民国《龙游县志》推崇备至,在其所撰《龙游县志》序中,将余绍宋与章学诚相提并论。本文对余绍宋先生与方志学的渊源,并对其在民国《龙游县志》学术成就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扬州"青溪旧屋"是清代嘉庆至咸丰年间著名经学家刘文淇故居,也是其曾孙、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大师刘师培故居。自刘文淇以来,刘氏以学术传家,影响贯通中外。最近,在扬州收藏家巫庆先生家里发现一批民国时期书信,内容涉及刘文淇以下祖孙五代著作的编辑、出版和发行情况,以及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一些民风民俗等,对了解当时学术和社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现将这些书信发表于此,以飨学界。  相似文献   

14.
<正>梁启超被誉为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术家。自从20个世纪90年代以后,学术界对梁启超的研究不断深入,已取得丰硕成果,且有突破性的进展。主要集中在梁启超的社会政治思想和晚年政治活动、文化思想等方面。~([1])但同时,梁启超也是一位近代地理学的引入者和倡导者,被誉为近代的地理史学专家。~([2])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生于同治十二年(1872)广东省新会县熊(音同泥)子乡茶坑村,卒于民国8年(1929)。他既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越的文化名人,他一生涉猎甚广,尤为突出的是他在报刊业和学术、思想文化方面。 《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主持的报刊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1902年2月8日,继《清议报》后,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编辑和发行人署名冯紫珊,实由梁启超负责。刊物上的重要文章也大都出于梁启超之手。《新民丛报》为辛亥革命前维新派的重要刊物。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在不同时期对荀学评价的变化,展示了他一生游离于政治与学术之间的活动轨迹。在梁启超热衷于政治宣传的时期,他抨击荀学。在政治失意游历欧洲之后的几年中,他借学术手段而行其政治思想,这段时间他对荀学的评价与早年不同,但并不客观。梁启超晚年全身心投入学术事业以后,能够客观评价荀学,为其一生的学术事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曾经写下了大量的外国史著述。这些著述,关于古代史者少,关于近代史者多;或为某国一重要历史时期的史略,或为某一有名历史人物的传记。他写史略,意在总结某国兴亡之原因;他作传记,着眼于英雄人物振兴祖国成功之途径。不论他所写的史略还是传记,均有一鲜明的特点,就是处处与中国的国运民情相对照,注重阐发可以借鉴效法之处。十分清楚,梁启超写下这些著述的目的,即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表述他挽救中国危亡、改革中国社会的政治主张。因此,这些著述实在是研究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极好材料,也是研究梁启超历史观的极好材料。可惜,这些著述的价值从未得到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是与康有为齐名的变法维新中心人物、中国近代史上的学术大师。他热情宣传启蒙思想,猛烈抨击清王朝的腐败黑暗,提倡民主,弘扬科学。尤其是他的《少年中国说》,渴望祖国富强,激励民主进步,赫赫功勋,至今为炎黄子孙赞叹。其实论学著,精深丰厚,给中国的思想文化宝库增添了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9.
程旭 《文博》2007,(6):59-61
吕大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和现代考古学的奠基者之一,同时也是古代著名的理学家、关学大师。但对于现代多数人而言,似乎只知其在金石学上的成就和地位,而对于其理学家、关学大师的身份和贡献却知之甚少。实际上,无论是其学术经历,还是学术成就,吕大临都首先应该是理学家和关学大师,然后才是金石学家,它的金石学研究是为其论道考礼的经学研究服务的,他在经学、关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远大于金石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通过对梁启超与陈寅恪的有关陶渊明论述的梳理,说明在现代的文学史研究中,有些研究结论的差异乃至于学术争鸣,实际上是由于研究者的关怀所在以及他们接受的学术训练不同造成的。梁启超的由文入史和陈寅恪的由史入文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术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