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使清帝退位、民国建立,孙中山被推选为民国临时大总统,但袁世凯很快取而代之。孙袁的政治博弈涉及到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民众心理等诸多方面,揭示出当时中国政局的极其复杂性,相关的分析能进一步深化辛亥革命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引发了新疆社会的政治变迁,这种政治变迁对新疆民众的内在观念的冲击是巨大的,并在当时民众的社会心态的转变上得以彰显和印证。民国初期新疆民众传统社会心态的近代化主要体现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伦理道德这三位一体的文化结构的解体。  相似文献   

3.
民国议会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恒 《近代史研究》2004,(3):270-290
民国议会制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政治制度“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的主要创新之一。民国议会的建立及其运行不仅标示着民国时期中国人在建立现代国家的努力中民主政治发展的程  相似文献   

4.
《民国档案》2001,(4):23-23
由《民国档案》杂志社与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市历史学会、南京中华民国史研究会共同发起召开的“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南京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9月9日-10日在南京凤凰台饭店召开,来自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及台港地区专家学,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博史单位的专家学共100余人与会,大会共收到论80余篇,涉及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化、人物研究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1911年,由铁路国有引发的保路运动,正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线,辛亥革命则导致了清朝的灭亡。不过,铁路国有的政策却并未成为清帝国倒台的殉葬品。民国建立以后,铁路国有化的整体趋势却是不可逆转的。铁路国有在清朝和民国的不同命运,揭示了辛亥前后政治格局的变动。  相似文献   

6.
陈树藩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位在陕西军政界均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一生政治态度前后变化颇大。笔根据多年收集的史料,简述其生平,供研究辛亥革命史及民国史的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探讨辛亥革命前后蒙、藏等边疆地区的政治变迁。辛亥革命使“五族共和”、“中华民族”学说从思想变成了政治实践,实际上成为梁启超政治思想、价值体系的代行者。可以说,因辛亥革命而昌盛的“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观念作为民国初期政府整合中央与边疆地方的意识形态,对边疆地方的民族国家之认同影响极深。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与旧党派的关系杨洪章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昙花一现的政党林立时代。此后,虽经袁世凯窃国之变、洪宪帝制之灾、张勋复辟之难、军阀混战之乱的摧残,政党政治之花日渐凋谢,但她的幽灵却于民国初期的七八年间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徘徊。当时,活跃在中国政...  相似文献   

9.
张朋园1926年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梁启超与清季革命》、《立宪派与辛亥革命》、《梁启超与民国政治》、《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郭廷以、费正清、韦慕廷:台湾与美国学术交流个案初探》、《民主政治的困境: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等。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初叶民国五年至民国十五年前后 ,四川各地曾流行过种类繁多 ,发行广泛 ,用于市场交易的代用币。当时人称为“钱牌” ,儿童叫它“钱牌子”。钱牌的出现 ,至今已近百年。尽管像昙花一现 ,很快消逝得无踪无影。可是在当时各地市场缺乏小面值钱币情况下 ,它曾鼎盛一时 ,代替了钱币 ,起了兑换和找补作用。钱牌的产生与衰落辛亥革命成功后 ,民国元年成立四川军政府。四川成都造币厂奉令铸造民国铜元供市面流通 ,起名“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当时以“文”为基本钱币单位 ,造币厂在民国元年和二年 ,铸造有一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和二…  相似文献   

11.
邓野先生的著作《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 ̄1946年间国共政争》,是国内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史学佳作。该书以翔实的史料、清晰且富穿透力的史识,记述了抗战胜利前后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段政治历史。书中有个关键词:民国政治的逻辑,作者解释道:“民国政治的基本特征在于,政治与武力高度统一,政党作为政治集团的同时,又是一个武装集团,武力是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这一点构成了民国政治的基本逻辑。”当时博弈于中国政坛的国共两党无不深谙此一逻辑。毛泽东告诫党内:“中国的事,历来是有枪为大”,“谁有枪谁就有势,谁枪多谁就势大”,“枪杆子…  相似文献   

12.
国家体制包括国体和政体。辛亥革命前后,是中国近代国家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整个政治制度向资本主义近代化缓慢演进。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政体转型。然而,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并没有真正确立,袁世凯统治时期,打着“民国”的招牌,逐步建立独裁专制统治。1915年秋,在舆论界掀起一场变更“国体”的轩然大波,围绕着是坚持共和政体、还是改建君主政体这个根本问题,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与帝制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英国支持和插手康藏纠纷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之后,英国为了强化对西藏的侵略,支持和插手康藏纠纷,目的是将中国在西藏的主权排除出去。具体表现在:政治上,支持西藏地方夺取西康以及青海和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在外交上,干涉民国中央政府独立处理康藏纠纷案;在军事上,实施"武装西藏"的政策,帮助西藏地方扩充和训练军队,大量向西藏出售武器。英国这些做法严重地干涉了中国的内政,阻滞了民国中央政府恢复对藏行使主权的进程,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正>黎澍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专家,曾著有《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政治》,这是我在学生时代就读过的。如今看来,黎澍先生当然也是有过失的,例如他曾批判尚先生为史学界修正主义,"修正主义"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政治帽子。但黎澍先生的史观真正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力图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取替腐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以达到外御列强,内建民国目标的一场伟大革命运动。作为一场规模空前的革命运动,其革命纲领是它的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众所周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辛亥革命的纲领,但也有学者在其著述中将这十六字纲领中的第三句“创立民国”改为“建立民国”。那么,这两句中一字之差因何而成,其间孰是孰非,有什么内在关联,笔者拟对此进行一番探究,以求教于诸位同仁。 持“创立民国”观点的主要见诸于胡绳:…  相似文献   

16.
林森,一个不为我们所知的民国元首,却当了12年(1932-1943)的国民政府主席,是中华民国存在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林森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也是辛亥革命元勋,可谓是德高望重。然而作为国家元首,他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力,可以说是居于虚位。他的政治作风与处世态度可以用"无为而治"来概括,然而在民国那个形势纷乱的年代,此种从政和生活作风于公于私都有着莫大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略谈一下这位鲜为人知的民国元首。  相似文献   

17.
民国年间,由于各派军阀混战不已,军事力量急剧膨胀,裁兵因而成为民国史上习见的名词。但是,此种所谓裁兵,或是流于纸面文章,或是一方借以削弱另一方的手段。唯一例外的是民国初年的裁兵,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状况,使得这次裁兵不是一般意义的地盘和权利之争,而是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和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它不仅影响到当时政治格局的变化,对其后历史的发展也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它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则是辛亥革命未竟之业,标志着中国民族民主运动在文化领域的胜利。然而,由于文献记载和档案资料稀少零散,加之辛亥革命发生与故宫博物院成立相隔时间较长,辛亥革命对故宫博物院建院的推动,以及故宫博物院开院之于辛亥革命事业的意义,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外相关研究也十分薄弱。通过梳理历史文献及档案,本文以政治内涵、文化认同和博物馆事业为视角,阐释了故宫博物院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力图客观地呈现当时社会事件的历史情境。  相似文献   

19.
读《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沈潜一立宪运动和预备立宪,作为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是清末政治上持续最久、影响最大的事件。它既关系到当时政治制度和其他制度的改革以及人民意识观念的变化,又关系到清王朝的衰亡及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成败。但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到民国13年(1924年),勇敢的冯玉祥将军把宣统(溥仪)皇帝从宫里驱逐出来,让他到了民间,是彻底清除封建帝制很关键的一步。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我的家乡定襄县的辛亥革命,是由龙门村的齐保玺、兰台村的贺炳环专程东渡日本,找见孙中山,加入他领导的同盟会开始的。在辛亥革命的高潮中,齐、贺两人回到定襄,联合牛诚修,领导了定襄县的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国的县政权。他们还在民众中大张旗鼓地让男人剪辫子,女人放缠脚。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革命。当年的民国政权,为让妇女们的脚彻底解放,专门成立查脚委员会,亲自检查妇女们的脚是否真的放开了。我母亲听到查脚的来了。吓得赶紧解去裹脚带,并藏起来。辛亥革命之后,我姐姐妹妹就幸免了缠足之苦。我父亲不但剪掉辫子,还参加了打城隍庙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