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属于地理科学体系中区域地理的重要部分和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时期:从先秦到1909年德国工业经济学家Max Weber发表《工业区位论》为止,该时期主要探寻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规律;奠基时期:从191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框架的形成阶段;形成时期: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止,该时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成熟时期:1979年至今,为该学科在中国区域开发中的广泛实践阶段。在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陈才先生融合中外理论与经验用于中国实际,为中国本土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与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作出了创造性的杰出贡献。在总结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现状、方法现状和应用现状之后,认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区域经济地理学与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不断交融交互发展;"三维目标空间"理论将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种认识论;低碳经济的发展将赋予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2.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一般都是以特定的区域为对象的,九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除第1卷外,将全国分为东北、华北与蒙古高原、西北、江浙沪、华中、西南、闽台、华南等8个区域,每卷对应1个区域,便是如此。九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获得了很高的学术声誉,但其对区域的研究还是初步的,我们认为深化区域研究是近代经济地理研究需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陈林  刘云刚 《人文地理》2021,36(4):29-36
本文梳理近代以来日本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知识生产特征,探讨其如何平衡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应用的关系,以期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日本地理学注重区域知识的生产,良好的学术生产分工促进了区域地理学和系统地理学的相互融合。大学评价体系鼓励年轻学者生产基于区域调查的研究成果,对中坚地理学者注重原创性学术理论体系形成和地理学知识的代际传承。日本地理学的区域知识生产在政策制定、市民时空间观形成和地理学终生学习等社会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代日本地理学在欧美地理学影响下快速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地理学研究,然而近年与国际地理学界的交流放缓所引起的诸多问题也值得中国地理学借鉴。  相似文献   

4.
《攀登》2021,40(4)
区域作为国家宏观政策落实的主要载体,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塑造新的区域空间发展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关键影响。基于区域经济的视角,认为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实体经济为发展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绿色为发展载体,以区域协调为发展途径,以全面开放扩大发展空间,以促进要素流动激发发展活力,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发展保障的经济运行集合体。而区域属性则通过主观能动性、空间要素性、空间叠加性及空间级差性来作用于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而对区域系统造成影响。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评价指标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绿色发展体系、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体系、现代化全面开放体系、现代化市场体系及现代化经济体制六个方面进行设计,其实证方法可采用综合指数等多种计量方法来分析。  相似文献   

5.
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小建 《人文地理》2004,19(1):27-31
近一、二十年来,以英美地理学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柔性专业化、网络与根植性、集聚与集群,区域管制等概念,频聚出现于国际主导地理刊物和国际会议讨论之中。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引进这些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实例作了一些可喜的探索。这种引进理论--中国实际研究--理论总结的研究模式,推动着上世纪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但是,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角度考虑,还应该探索其他研究思路。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背景,有一些在世界十分独特,如最大的且近20多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不相一致,体制变革、文化传统的特殊影响,人口与资源的尖锐矛盾,区域差异巨大,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地位的特殊性等。根据这些背景,中国经济地理学需要冷静地审视国际学术动向和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实际,加强国际交流,凝练解释中国特殊经济地理现象的理论观点,逐渐培育国际经济地理学界中的中国流派。  相似文献   

6.
1995年中国历史地理论著索引史先智一通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李健超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持续发展与地理学之管见刘盛佳地理科学4现代历史地理学给历史学的新启示蓝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与国土规划韩光辉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关于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学...  相似文献   

7.
杨青山 《人文地理》2002,17(2):90-93
近20年来,西方区域地理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从8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区域地理学。与传统区域地理学相比,新区域地理学倾向于结构主义、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维。强调区域的个性,强调人的能力及角色与社会结构在区域特性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新区域地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地方”、“行为主体”、“体系”。在具体的区域研究中,它不仅注重当地的人及其它因素的重要性,也很重视“人”的各种行为背景,并且也重视来自“体系”的外部大环境的影响。本认为,新区域地理学的研究观点和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地理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并主张在我国的区域研究中,应从对“地”的关注转向对“人”及“人地关系”的关注,发展中国的新区域地理学。  相似文献   

8.
马欢 《历史地理研究》2020,40(1):137-144
中药材作为近代中国贸易格局中的重要商品之一,在口岸-腹地的经济互动中位置显要,研究中药材埠际贸易网络对理解其流通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调查数据相对零散和研究方法相对传统的限制,该网络的复原少有实质性推进。本文主要利用中国旧海关史料的中药材埠际贸易数据,辅以其他对外贸易数据,对近代的中药材埠际贸易流通网络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中药材埠际贸易格局的演变与通商口岸开埠的空间进程密切相关。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药材埠际贸易网络呈现逐渐加密的态势,1927年后,因为战争,中药材埠际贸易网络摧毁严重;同时,中药材国际贸易的区域分布却较为广阔,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区域延伸到欧洲、美洲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9.
近代经济地理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历史地理诸学科中重要的学科方向,并受到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视.对近代经济地理研究进行必要的学术史回顾,为下一步的研究指出新的学术起点,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0.
正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于2014年3月在原城市与区域经济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下设城市地理学系、经济地理学系和区域地理学系,是以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为重点的科研和教学实体单位。学院设有人文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其中人文地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在读研究生、本科生各150余人。1.学科特色鲜明,研究机构众多学院在经济地理与区域创新、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世界地理与国际投资、行政区划与城乡管治等领域形成了鲜  相似文献   

11.
试论现代物流的地理学研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成金 《人文地理》2006,21(6):22-26
基于阐述现代物流的发展背景,本文介绍了国际地理学对现代物流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主要研究论点;同时探讨了我国现代物流的地理学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物流地理学的提出和理论体系;然后探讨了现代物流的地理学研究切入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罗小龙  陈烨婷 《人文地理》2012,27(3):141-146
南京大学是我国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在经济地理学领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对地理学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统计,对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发展主要分为快速发展期、波动停滞期、复苏繁荣期、蓬勃发展期等四个阶段。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涉及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交通地理学、空间结构与空间布局、产业集群与新产业区、企业与区域增长、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化的经济活动、技术进步与信息化、制度经济地理学等9个主要领域。这9大领域在国内学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最后,展望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提出新经济地理学、制度转向/文化转向、服务国家需求是未来研究的三大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汤茂林  金其铭 《人文地理》2011,26(4):153-160
李旭旦先生是人文地理学家、区域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毕生致力于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几代地理学人才,桃李满天下。他才思敏捷,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执着,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术上他强调人地协调论和统一地理学,提倡区域研究,致力于地理教育理论的建设,创办《地理知识》杂志,曾任德国《GeoJournal》杂志编委,主编《人文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分册)、《人文地理学论丛》、《人文地理学概说》,提出白龙江是我国西部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科学论断,主张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主攻方向,重视野外调查,晚年他提出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倡议,把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是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4.
沙学浚在政治地理、军事地理、历史地理等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多基于他对不同时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区域的准确把握与深入认识.通过对沙氏不同时期论著中关于区域划分、认知、分析等方面思想方法的梳理与总结,可以发现,重视海洋的区域研究视角、空间价值与地位价值相结合的区域研究方法,以及宏观时空视野与动态发展观相结合的区域研究理...  相似文献   

15.
100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经济地域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受区域环境与经济成本的双重约束。基于100年来东北地区交通网络化过程分析,通过统计分析与现代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作者探讨不同时间序列东北地区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特征,重点分析了37个城市区域的人口、经济等的空间集聚与边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空间扩展等,揭示东北地区不同时期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化机制,并预测其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6.
The chairmen of the departments of physical geography and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USSR at Moscow University call for greater interplay between the two major subfields of geography,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for regional planning and geographical prediction generally. The demands of a modern economy require a more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spatial systems encompassing the totalit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ettlement,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Such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physical and economic geography needs to be pursued at all levels of geography as a discipline, from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es down to ordinary student fiel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人的角度,分析和解释人的基本假设中经济理性、工具理性、科学理性与感性存在的经济人、政治人、自然人、生态人、社会人、文化人、感性人、复杂人等各种以人为研究视点的地理学研究中所体现的人的个体与群体、微观与宏观、阶层与阶级、感性与理性等的特征、作用、类型和差异。在总结各种地理学人的分析方法、范式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人地系统地理人平台和初步设计,以期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科学认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是西北地区交通近代化的重要阶段,对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相关文献资料,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论述了民国时期西北交通事业发展的历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