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叶舟 《民俗研究》2011,(1):242-254
传统社会中的节日民俗活动有着丰富的事象,同时也呈现出复杂的多重内涵。本文便以明清时期常州端午节盛行的云溪竞渡为例,研究传统社会中节日民俗的多重内涵,来探讨节日民俗所体现的大众文化与精英世界之间的冲突和互动。  相似文献   

2.
祁小东 《东南文化》2016,(5):106-112
2008—2013年,淮安市博物馆对淮阴区码头镇和洪泽县境内的里运河故道、坝址等明清水利工程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对这些遗产所体现的水利科技与水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揭示。大运河上最著名的清口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特有的防洪工程形式,堤防主要以土筑堤坝为主,自身有一套完整的防洪体系和养护方法,在堤坝的险要区段或薄弱地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增强其稳固性和抗冲击能力。遗址体现的土工技术、砖石工技术和埽工技术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记,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广西的虎患及相关生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维宽 《史学月刊》2007,(1):109-116
在历史上,广西曾是华南虎的重要栖息地,明清时期广西经历了一个较严重的虎患过程,特别是明代中后期、清初和清末三个时期的虎患非常严重,这反映出三个时期广西的人工生态环境因受战乱的影响而呈现出某种程度的自然退化,田地荒芜导致次生性植被复萌,为虎患的爆发提供了条件。随着社会的安定和人类开发活动的加强,特别是清代乾、嘉、道时期的山地垦殖运动兴起以后,广西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森林植被覆盖率不断下降,虎患逐渐减轻。但人类在免受虎害的同时,却不得不面临生态恶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明清曲本中的俗曲、民谣、笑话、酒令、江湖方语等为对象,考察明清时期知识体系整体形貌中的一个重要面相。这种知识不仅通过流行娱乐的传播方式,也即民间诵传的接受过程,将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个人知识逐步演变为民间社会的标准化知识,而且,在无意识状态下,使民间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创造了自身。这种传播方式不仅规定了民间知识的形态,也规定着知识的内容。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民间娱乐的传播方式创造了民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5.
鞠熙 《民俗研究》2020,(4):125-138
以碧霞元君为感召而形成的泰山与妙峰山两处朝山圣地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以往学者大多采用"结构-功能"视角,从社会机制上理解朝山进香的动机,要么将女性进香理解为家庭驱动,要么忽略了行动背后的意义系统。在"结构-功能"视角下,"拜神"被理解为即时性的人神交易,"游山"成了休闲娱乐或空间消费,"信仰"与"旅游"被置于动机的两端。但是,以碧霞元君为对象的朝山进香是有自己的"教义"文本的,这就是《天仙圣母源流泰山宝卷》,此宝卷将碧霞元君入山修行的历程作为朝香香客的模板与榜样,将行路、入山与观景视为女性个人修行的重要方法。游观山景以入道,这在中国有很长时间的传统,至明代中后期已经形成全社会高度共享的知识。《泰山宝卷》中以这种修行方式来吸引女性,回应了社会上长期以来存在的神圣性召唤,以此形成的女性个人主体性因此可以获得社会承认,并至少在清末北京社会中,影响了家庭关系、财产制度、社会心态乃至皇权政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明清时期的瑶族向西南边疆及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迁徙进行了探讨。认为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以及刀耕火种游耕生产方式、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原因,瑶族被迫从湖南及湘粤桂边界大规模向西南边疆及东南亚一带迁徙,并由此而引起瑶族人口和其文化中心的转移,形成新的文化特征,瑶族亦由此而成为跨境民族。  相似文献   

7.
谭冲 《旅游纵览》2022,(19):56-58
传统村落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它体现了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结构和经济技术水平。部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传统村落逐渐呈现出“空心村”的现象,不仅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影响了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本文以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三卿村为例,从三卿村的环境生态美学研究入手,分析海南传统村落中所蕴含的独特生态美学思想,分析当地旅游规划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王卫平教授、黄鸿山博士著《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一书,于2004年12月由群言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全书28万字,分为绪论、上编和下编。共十六章。上编为传统社会保障,共八章。作者在第一章与第二章简论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包括“以民为本”的传统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与初步框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另外,对于荒政制度的发展、养老制度的嬗变以及对鳏寡孤独、贫病之人…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甘肃森林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渭河、洮河、白龙江、大夏河流域和祁连山区,陇中和陇东也有少量森林分布。森林不仅为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而且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居住在森林周边和附近的居民依赖于森林从事副业生产,以弥补家用不足。但民国时期甘肃森林出现了过度砍伐的问题,造成森林面积锐减,粗略估计抗战前甘肃森林覆盖率有6%,到抗战结束时只有3%。森林面积锐减既有传统木材利用的因素,也有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需求的因素,而制度缺失是森林遭到滥伐的主因。  相似文献   

10.
士绅阶层在明清时期的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清之际新会县发生一系列事件生动地展现了士绅阶层与国家权力间的互动关系。明代广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水平快速进步,新会县的士绅阶层也随之发展壮大。万历年间新会县的“谯门之变”及其后续事件展现了士绅阶层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冲突。在清初的社会动乱中,士绅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积极参与地方军事行动,同时也迅速与清朝统治者合作,双方基于维护政治秩序稳定的共识而达成了新的政治平衡。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福州西湖水环境总体趋劣。明代西湖水源较为充足,水质状况良好;万历以降,受民间占垦等社会因素影响,湖域面积缩减,水质日渐趋下;清代中后期,福州城内水道淤浅,江潮渐绝,西湖水源趋向单一。明清时期西湖水环境的变动,除了受区域气候干湿变化、山地森林水土保持以及湖泊含沙量的影响之外,还与人为的水地之争密切相关。由于人地关系紧张,加之水资源权属不清、新垦湖田税赋征收模糊等,获取湖利的必然性刺激了民间占湖为地的行为。地方官府也曾采取如修闸筑坝护堤、追返侵地还湖、清理粪秽淤泥等治理措施,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受区域人口、土地资源与生存环境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西湖历经多次治理仍积弊难除。  相似文献   

12.
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以后,城市能源中的木柴、木炭主要来源于周边地区的森林。林木的过度砍伐,对太行山北段、燕山南麓山区造成了显著的生态破坏,在明清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采煤对西山一带的地表形态、植被覆盖、河流水源等所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文献和碑刻资料,证实了北京能源供应的发展过程及其连带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3.
对明清江淮西部地区的旱涝史料进行梳理,对逐年州县旱涝灾害资料等级进行量化处理,并通过计算旱涝平均等级值和10年滑动平均值,重建1450—1911年该区域的干湿变化时间序列。结果发现,该区1450—1911年间共出现6个干湿阶段: 1450—149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1491—1545年,旱涝灾害频发,干湿波动较为明显;1546—1625年,旱涝灾害少发,干湿比较平稳;1626—1710年,以中度干旱为主,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显著增加;1711—1860年,气候湿润;1861—1911年,干湿波动偏湿润。不同的干湿阶段对江淮西部的湖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干旱时期,湖盆积水减少,湖周萎缩;湿润时期,降雨增加,湖泊的蓄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漓江沙洲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交互影响的结果。明清以降,外来人口不断进入漓江上游地区从事农业垦殖活动。垦殖活动在改造了上游山区自然环境的同时,其产生的泥沙在雨水作用下进入漓江,促进了桂林段漓江沙洲的发育,并改变了桂林段漓江河床的面貌。岸上居民也开始由岸上洲,这是漓江流域人地关系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5.
明代考据学是在明中叶"黜虚崇实"思潮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直接或间接启迪和影响了清初及乾嘉考据学的发展。清代学者在继承和发扬明中叶以来求实学风和考据学成就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明代考据学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他们强调"博学"、"博证",但多不炫奇。尤其是清初几位大师无不把"求实"与"经世致用"紧密结合起来。这是与明代考据学的根本区别。乾嘉考据学则与明代考据学有着较多的相同点,但在治学的范围、方法及研究的广度、深度上大大超过了前代。  相似文献   

16.
盐务道员是明清政府为管理食盐产销设立的重要职官。万历末年,明廷为催征盐课以供辽饷,先后创设整饬、疏理两淮盐法道。天启以后,党争剧烈,道臣清理盐法成效不彰,崇祯朝致力恢复运司专管盐法的旧制。清代重新调整盐官制度,合并运使、盐道为“管盐法道运使”,又新设监管场产的“分巡盐务道”和职司岸销的“通省盐法道”。盐务道员由朝廷差遣官变为地方盐务机构,与专管盐课钱粮的运司衙门共同成为包衣盐差的直属办事机构。皇帝为独揽两淮利权,又令两江总督兼总理盐法,与包衣盐差相互制约。道光年间,盐差因整顿不力奉裁,盐政改归总督管理。咸同军兴以后,运司、盐道的职权被招商、督销等局侵夺,两淮利权遂归总督,成为晚清督臣专权的财政基础。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aim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salt production in the upper Three Gorges region,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excavation of salt-production sites in Yushan, Pengshui County, Chongqing.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of salt sources and the types and dates of the salt wells in Yushan, and investigates the local brine transportation and salt-making techniques. The Zhongjingba site is a large salt-making site with well-preserved remains of production and support facilities dating from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Large numbers of evaporation furnaces, brine tanks, and working pits have been excavated and revealed a complete process of producing salt.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the excavated remnants has allow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o lu yin zao salt-making process (which, in Chinese, means to splash brine onto the evaporation furnace), the first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of this technique; the management, output capacity, and sales area of the ancient salt production in Yusha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徽商与清代汉口紫阳书院--清代商人书院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 ,徽商不仅致力于徽州本土的文教事业 ,还纷纷在侨寓之地创办书院 ,以为相从旅邸的子孙就学成名计 ,而汉口紫阳书院则是其中的典型 ,汉口紫阳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商业经济发展和徽商“贾而好儒”的产物。从汉口紫阳书院的创建、功能及经费的经营中可以窥探明清商人书院与传统书院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9.
As the biggest tax payer in Chin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uzhou was the most prominent center to provide tax, money and grain for the country. It was known for its commodity production of silk, cotton, and printed materials. Suzhou’s wood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industry were also unrivaled. Meanwhile, Suzhou was famous for jade carvings, embroidery, mounting, lacquer,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other processing industries of copper, iron, gold, silver, etc. As a world-famous center of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Suzhou exported the local commodities and imported various kinds of raw materials. Suzhou was also a transportation center in China, transporting goods and materials across the country and balancing the marke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banks and exchange shops were established in Suzhou as well, where the circulation of silver and copper coins was voluminous and the use of foreign silver coins started early. With advanced financial settlement methods, Suzhou absorbed the capital from towns and cities nearby, profited from high cash turnover, and became a highly developed financial center. As far as the economic aggregate,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were concerned, Suzhou was a far more advanced urban center than Hangzhou which was another industrial and financial 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