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河西地区主要水系之一石羊河及其支流,在历史上曾使用"谷水"、"马城河"、"五涧谷(水)"、"三岔河"等名称,沿用至今的"石羊河"一名迟至清代前中期方才出现。"石羊河"之名,首先出现在流域下游镇番县的地方志中,命名的初衷则是为处于上游武威县境内的河流定名,其指代对象存在逐步明确的过程。上游武威县对"石羊河"名及其指向,经历了从不在意到接受、并有所延展的演变历程。"石羊河"名的出现,与下游镇番县河源水权观念的兴起存在密切关联。塑造河名是上、下游水资源权利关系生成中,下游构建自身水权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2.
长江上游也有凌汛现象昌森凌汛多友生在低弗流向高综地区的河流上,坐春季到来,上游气温回升,封冰融化随水下流,而下游仍较寒冷,封冰坚固,以至形成冰圾阻塞水流。达种*象以黄河下游最力典型,孰不知任江上游也有凌汛及生。抿魏源《全武杞》附泉卷十三《武事余杞·事...  相似文献   

3.
1995到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费拉拉位于意大利伊米利亚地区的东北部,在波伦亚和帕多瓦之间,它位于波河河谷下游,巨大的波河三角洲上游。费拉拉建立于公元前6至7世纪,历史上是文化和艺术中心,现为费拉拉省的首府。  相似文献   

4.
在葛洲坝工程局和宜昌市大事记里,都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1980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魏廷挣、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四川省省长鲁大东和宜昌地委书记马杰、葛洲坝工程局局长廉荣禄等陪同下视察长江三峡。一东方红32轮上,邓小平风趣地说:“你们说的意见我都听清白了。”1980年7月11日,重庆。东方红32轮上伫立着一位伟人他就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东方红32轮从重庆出发,顺江而下。一路上陪同他此行三峡的魏廷铮、鲁大东及船员们,时而指点两岸每个一闪而过的城邑、村…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国第一轮新编地方志工作基本完成,第二轮修志广泛开展之际,认真思考第一轮修志的实践过程、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修志事业的继往开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以塔城地区第一轮修志为例,难免坐井观天,唯愿与修志同仁共同回顾不懈努力的工作,总结实践经验。一、第一轮修志的成果与效益2003年7月《裕民县志》的出版,标志着塔城地区第一轮修志任务的完成。自1984年成立修志机构迄今,已历时20余个春秋。在质量与速度并重的前提下,地区和7县(市)志书先后问世。1995年6月《塔城市志》出版,1997年10月《塔…  相似文献   

6.
目次一生态交错带适应的一般模式二史前文化适应方式的转换三环境格局的变化与适应变迁四结语燕山-长城南北地区是考古学研究上有特殊意义的地区。其地处蒙古高原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河流域北部、滦河下游为其南区域,滦河上游、大小凌河、辽河上游地区为其北区域。我国400毫米降水分界线即位于此,也是北方干旱区与半干旱-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7.
楚国设置巴郡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中期,巴国除保有嘉陵江上游阆中一带外,其大部分国土被楚国陆续占领,包括涪江下游、渠江流域、泸州以东的长江流域、乌江流域。楚国对占领地区,采取了多种管理方式,如封巴人的首领为王侯,派"监"监管;封楚王宗族到一些地方,取代原方国部族首领;设置郡,作为地方最高军政单位。就行政区划而言,除将占领地区的东、南部分划归黔中、巫郡管理外,楚国还设立巴郡管理其余广大占领地区。楚国设置巴郡,早于秦国设置巴郡。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2015,(1)
<正>科技创新,其"上游"是范围更广泛的创新,创新的上游则是整个人类社会无时无处不在发生的随机涨落。从随机涨落到创新到科技创新,从上游到下游,存在一系列约束、诱导和选择机制。正是这些约束、诱导和选择机制,促成了或多或少、或难或易的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说,科技创新源于社会的随机涨落。"涨落",也就是对平衡位置的偏离。在社会强调一律,  相似文献   

9.
说起吃轮供,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不大清楚,但在六、七十年代,却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年老体衰的父母轮流到子女家吃饭,或者一天一轮,或者一月一轮。说起来也真有意思,当年我们知识青年下乡时也享受过类似的待遇呢。那是我们刚下乡的事情。我们一中的5个同学被分配到了沅江县大成公社东山大队第三生产队。这是一个不算太穷的队,队上有23户人家,队长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中年汉子。我们下到队上的第二天,队长就告诉我们:"队  相似文献   

10.
缪小荣 《南方文物》2022,(2):181-189
中国早期城址阶段的闭合性城墙有圆形、方形和不规则形三类。三类城墙在地域分布方面,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老哈河及大小凌河流域也是其分布地区之一;设计特征主要体现在城墙的选址、城墙拐角的弧度、平面形状及城墙形体的大小等方面。仰韶时代以圆形城墙为主,龙山时代之后方形城墙成为闭合性城墙的主流。圆形城墙经历了从多到少的演变过程;方形城墙从少到多,并一直盛行;不规则形城墙数量有限,非主流形态,但长期存在。闭合性城墙在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主要见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夏代多见于黄河下游的中原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集中出现在英金河、阴河流域;商代以黄河下游习见,长江以南也有发现。  相似文献   

11.
孙丹 《东南文化》2018,(3):62-69
长江下游西部北阴阳营文化、薛家岗文化随葬猪下颌骨的习俗比较广泛,汉水流域甚至发展为主要以猪下颌骨随葬的葬仪。随葬猪下颌骨所彰显的财富与地位特征逐渐变强后再渐弱。距今7000年左右,即在随葬猪下颌骨的最初阶段,只体现出一定的财富属性。距今6000—4500年,随葬猪下颌骨隐含的财富与地位特征最强。之后,这种习俗渐趋消失,与财富、地位的关联性也微乎其微。随葬猪下颌骨的习俗可能是与黄河流域社会上层交流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条约制度"的形成,中国的江海航运权逐渐为外人所攘夺.由于西方航运势力的东侵,中国的江海航运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此历史背景下,中外船只碰撞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而由船碰所生的中外交涉、华洋诉讼诸问题,则复杂多端.但中外各方,尤其是晚清政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颁布的一系列防碰章程,却成为中国近代海商立法之滥觞.  相似文献   

13.
1963年海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灾害,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刘少奇提出了“上蓄、中疏、下排”的治水方针,为根治海河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在毛泽东“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下,河北省于1965年开始开展了规模宏大的根治海河运动,这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根治海河运动历经15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经验可归结为:相对稳定的、综合性的组织机构;民工的军事化管理;合理的出工政策;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勤俭治水;精心设计,科学施工。作为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治水运动,其经验教训弥足珍贵,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The hydro energy reserves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stand at 113.47 million square meters, ranking second in China and next only to the Yangtze River.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Valley is the richest region of Tibet, with its upper,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running through the entire Tibetan region. Over 20 rivers converge along the upper reaches. The birthplace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is the Gyima Yangzoin Glacier within Zongba County of the Shigatse region. The source arises fro…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10年和2015年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探析了多层尺度下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以地级城市为载体的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时空演化。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企业机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地域差异,区域和城市尺度上非均衡分布较为显著;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具有显著层级特征和明显的位序关系;由船舶代理企业组织构成的四大城市(上海、南京、苏州与宁波)现已成为空间组织网络主干联系的中心节点。同时,传统“T字型”主干区正在向外扩展,区域一体化趋势正在加强。宏观背景、区域机制与企业机制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船舶代理服务业空间组织网络时空演变。  相似文献   

16.
清中叶以降,清宫档三汛(桃花汛、伏汛、秋汛)安澜奏本中所见荆江洪水位开始日益上涨,咸丰、同治年间,藕池、松滋决口向洞庭湖分流后,水势稍有缓解,至光绪年间复又急速抬升。不断上涨的洪水位对江北入江河流造成了两方面影响: 其一为河道的变迁,其二为水环境的变化。在沮漳河流域,涉及长江百里洲的变迁,沮漳河入江口的变动,长江主泓迁移,下百里洲靠岸及洲尾东摆引发沮漳河下游延长,以及山水、江水相互顶托造成水环境淤积。在玛瑙河流域,则表现为荆江洪水位抬升对河水的顶托现象,导致入江尾闾沼泽化。  相似文献   

17.
张修桂先生是中国历史地貌学的开创者和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现代地貌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多源数据,辅以实地考察,深入解读有关环境变迁的历史文献,为历史地貌学创建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与话语体系。他对长江中下游河床地貌演变的研究,自成一体,兼具中国特色,其成果堪称中国历史地貌学的扛鼎之作。有关海河形成、黄河下游变迁、长江中下游湖泊演变及上海成陆的研究在谭其骧先生的基础上,又提出诸多见解。这些研究贯穿古今,促进并深化了我国历史地貌学的发展,是现代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的有机结合的典范,也是历史地理学科经世致用的具体体现。他还参与我国现存最早最精美汉代地图的复原和研究,为古地图的拼复提供了关键论证,确保了对该图最大限度的正确复原。他关于古地图的研究和应用亦为地图内史与外史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漓江沙洲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交互影响的结果。明清以降,外来人口不断进入漓江上游地区从事农业垦殖活动。垦殖活动在改造了上游山区自然环境的同时,其产生的泥沙在雨水作用下进入漓江,促进了桂林段漓江沙洲的发育,并改变了桂林段漓江河床的面貌。岸上居民也开始由岸上洲,这是漓江流域人地关系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春,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泗洪县博物馆合作对韩井遗址进行钻探和发掘,初步确认这是一处顺山集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此次发掘解剖了环壕的北段,在残丘壕沟内发现了3个布满陶片、兽骨、烧土的活动面和1条用烧土颗粒铺垫的小路,收获了大量的陶、石、骨角器和动物骨骼.根据出土遗物判断,壕沟内的主体堆积是在顺山集文化第三期形成.此次发掘,丰富了顺山集文化的内涵,为研究新石器时代中期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地区与淮河流域文化交流,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生业经济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