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黄山八胜图册》(日本·泉屋博古馆藏).我国的研究者已经发表了一些评价和研究成果。 尤其是下列的两个文献很重要. 1、岛田修二郎“石涛笔《黄山八胜图册》解说”(《二石八大》,友庄。1958年) 2、古原宏伸“石涛与黄山八胜画册”(《石涛 黄山八胜画册》,筑摩书房,1970年) 这二位学者对于《黄山八胜图册》都  相似文献   

2.
1616年,下了黄山的徐霞客,并没有“黄山归来不看山”,而是来到了武夷山。武夷山的山水之胜,让仍沉浸在黄山视觉盛宴且多少有点"审美疲劳"的徐霞客感受到了新的惊喜。武夷山如今的名头响亮至极——这恐怕是徐霞客所没料想到的,它是我国仅有的四个自然文化双遗产之一。但如果必须用一个词来形容武夷山的话,我会选择"纯真"。这里的山纯真,质朴袒露的岩石像是肝胆相照的挚友;这里的水纯真,撩起一捧碧绿便能听到无邪少女发出的银铃般的笑声。  相似文献   

3.
温泉,自古就和奇松、怪石、云海、冬雪并称为“黄山五绝”。到了黄山,不能不看“黄山五绝”,不能不泡黄山温泉。近年来。随着休闲旅游的兴起,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夏游黄山,畅快流汗之后再泡泡温泉。别提有多舒服了。可是在飘着白雪的冬天,一边赏黄山雪景一边泡温泉,这还是近两年才有的事。  相似文献   

4.
有些地方,离开后会一直念念不忘;即便隔上两年,仍重整行囊不远万里,故地再游。徐霞客在1616年2月和1618年9月两游黄山,写下浩浩荡荡藻绘满眼的词句描绘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山登绝顶人为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说的是何等荡气回肠的磅礴壮美。作为我国第一个文化、自然双重世界遗产,黄山当之无愧的是“国家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5.
黄山有幸,收获有许许多多的褒扬:“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有名,拥有世人娓娓道来的桂冠: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区;黄山市亦有幸成为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黄山市更是徽州文化的发祥之地。如此丰富的内涵,均需要市志来承载与包容,...  相似文献   

6.
徐霞客有句名言叫做:“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虽无华山之危,而有其磅礴;无岱山之拙,而有其庄严;无衡山之卑,而有其抗直;无匡庐之粗暴,而有其雄奇”。黄山以它的奇峰、怪石、云海吸引了古今无数的画家为之耗费笔墨。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2013,(2):25-25
黄山一年四季皆景,冬季尤为销魂。黄山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现已将冬雪作为第五绝。这个冬天,不妨去黄山看雪景、观雾凇。  相似文献   

8.
吴若峰 《旅游》2010,(9):26-31
我们反复吟诵过汤显祖的那句“欲识金银气,须从黄白游。”可有多少人从黄山归来再来登临齐云山呢?真可谓“黄山归来不看岳”。而说出此话的徐霞客却偏偏两次上了白岳,这在他的游历生涯中也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9.
郭因荐 《江淮文史》2006,(6):F0003-F0003
生卒年不详。浙江的从第,一说是从任。字允凝,自号黄山长。画室名米舫。他常随浙江出游,更常生黄山穷幽搜胜,有时竟数月不归,其《黄山图册》有50贴之多。当时有85位名士为之题咏。  相似文献   

10.
四十八年前,张学良将军曾在黄山羁留三个月,这一史迹,迄无文字记载。我因与前些年才故去的“老黄山”苏子华老人交情甚笃,苏老生前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过此事,现追忆如次:那是芦沟桥事变爆发不久的一九三七年秋的某一天,从汤口方向来了几副担架和几十个“随从”,除背扛肩挑的人落在后面外,那个身材较高,颇为英俊的大官  相似文献   

11.
以奇松、怪石、变幻莫测的云海、气势宏博的群峰以及它们的有机组合而著称的黄山,在中国乃至世界名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图一).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稳定而健全的生态,而且也是内涵丰富的文化环境.黄山的自然景物,既是幽美、奇特的景观,也是文化载体,是积淀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即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黄山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我们称其为黄山文化.  相似文献   

12.
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徐霞客到此掷笔叹日:“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我们所熟知的电视剧《琅琊榜》、《神雕侠侣》都曾在这里取景. 显胜门,是当年《神雕侠侣》中绝情谷的取景地.之所以称为“门”,是因为两山对峙,很像是两山之间一道门,非常壮观. 显胜门景区在三面环山的峡谷之中,山体非常特别,呈褶皱状.茂林修竹、寂静幽深.显胜门的游客相对于雁荡山内环的景区少得多,走在山谷里特别的安静.  相似文献   

13.
1989年12月27日傍晚,刘海粟偕夫人夏伊乔女士由美国洛杉矶飞抵台北桃园中正机场。他的许多上海美专老校友们立即迎上前去亲切问候,向他献上花环,热烈欢迎他的到来。随即他在旅台学生搀扶下,离开轮椅,登上有麦克风的坐台,在机场临时记者招待会上,开心地谈他“十上黄山”的乐事和感受。 在海老心目中,黄山是他创作的最大源泉和他艺术的最高圣地。因而他抵达台湾的第一件事,是要向同胞们诉说他以94岁高龄十上黄山,再次“拥抱黄山、吞吐黄山”的愉快经验。海老对黄山的痴迷起于73年前的1918年。在黄山瞬息万变的景色中.海老激发出大泼墨、泼彩的…  相似文献   

14.
压胜钱,即厌胜钱。“压”字是“厌”字之另读,因而有时也写作“押胜钱”。  相似文献   

15.
《风景名胜》2009,(10):54-61
1979年,一代伟人邓小平在75岁高龄健步登临黄山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作出了“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重要指示,不仅为黄山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而且也开启了中国旅游发展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6.
“厌胜钱”也有人称为“压胜钱”,实则所谓“厌胜”者,谓厌伏其人咒诅求胜之意也,《后汉书》以以菟为厌胜之术,因此,“压胜钱”实为“厌胜钱”之谬称。按“厌胜”二字字义推断,“厌胜钱”就是一种以厌禳为目的的钱币。厌胜钱大都是私铸钱,因此要谈厌胜钱还得从私铸钱谈起。钱币作为支付手段是国家经济命脉,应由国家统一铸造严禁私铸以免造成金融混乱,但我国早在西汉之初就已有私铸钱币出现了。公元前186年(吕后二年)就因私钱充斥,曾下令严禁民间私铸钱币,但到公元前175年(文帝五年)又取消了“盗  相似文献   

17.
“全国徽学学术讨论会暨徽学研究与黄山建设关系研究会”在屯溪召开晓文全国徽学学术讨论会暨徽学研究与黄山建设关系研究会于1993年10月23日至2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江心洲宾馆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江西、浙江和安徽等七个省、市科研单位、大专...  相似文献   

18.
正黄山不仅自然景观奇特,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自唐以来,人们开发黄山,游览黄山,歌咏黄山,黄山的地质地貌上,留下了大量宫观寺庙、桥梁亭阁、诗词碑刻,成为黄山一笔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僧众因山来“天下名山僧占多”,黄山亦不例外。步入山中,可见所有寺庙宫观,都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建在风景绝佳处,被群峰奇松环抱相映成趣。黄山给了宗教信众一方净土,黄山本身的清净自然也与宗教的清静气韵一致,  相似文献   

19.
热词     
《南方人物周刊》2013,(9):16-16
尔康行动 在重庆南岸区黄山干部疗养院内,有棵重庆市二级保护树紫薇。这棵紫薇树龄170年,价值约20万元,却于2012年12月24日凌晨被盗。南岸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代号“尔康”,用了3个月,成功让被盗的“紫薇”回家。近日,该事件在网络成为搜索热词,网友纷纷吐槽“紫薇,其实我是警察。”  相似文献   

20.
我国清初画坛,人才辈出,流派众多,如“四王吴恽”、“金陵八家”、“新安画派”(或称“海阳四家”),后又将“新安派”扩而大之为“黄山画派”。黄山画派是清初诸流派中最富于创造性的重要流派之一。黄山画派中的巨匠如弘仁、梅清、石涛等人在广泛吸收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为古法所囿,冲破清初模古风气的潮流,变古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