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岛的原住民以查莫洛人为主.一些学者认为,根据走出非洲的人类起源理论,最早的查莫洛人4000年前由东南亚的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抵达关岛,但移民的手段并非通过更新式的陆桥,而是依靠独木舟和训练有素的航海技艺,这让他们在菲律宾海和太平洋的围合环境中生活得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2.
大黄鸭的精彩寻宝 如果想快捷地、简略地了解关岛城市风貌,大黄鸭水陆两栖巴士是最棒的选择.正如巴士广播解说的那样,这趟耗时一个半小时的北部城市环游,是一场针对关岛的"宝藏"发现之旅. 巴士从豪华酒店和超大免税店集中的杜梦湾沙堡出发,那里距离关岛最有名的景点恋人岬不远.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当地查莫洛少女,被父母要求嫁给西班牙军官,而此时她已与一位同族的查莫洛战士相爱,无力抵抗世俗压迫的恋人相约到达海湾的悬崖边,将长发系在一起相拥跃入咆哮的大海.从此这块海崖便成了爱情和查莫洛人不屈于外族征服的象征,无数的连心锁和恋人名牌,为关岛成为世界上少数能为非本地居民提供合法婚姻注册的美国地区助力.  相似文献   

3.
邢峥  Annie 《世界》2014,(9):96-97
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发现了这片梦幻桃源,二战后,美国宣布该岛为美国“未合并的领土”。在这片美国最西边的领土上,有神秘的查莫罗文化、有亚太最大的免税购物中心、有丰富的极限运动,还有美国的第一缕阳光…… 查莫罗文化 查莫罗人(西班牙语:Chamorro)是对马里亚纳群岛上土著人的称呼。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关岛查莫罗人。得益于关岛观光局对查莫罗文化的保护,在查莫罗民俗村,查莫罗人还保持着他们多年以来的生活状态。查莫罗的传统服饰相当有特点:男士是块遮羞布;女士服饰则用贝壳制成,既遮羞又装饰。在发型方面,至今仍有男士留着长发,保持传统的习俗。  相似文献   

4.
何群 《民族译丛》2006,(6):37-42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后,一个事实越来越为人们所瞩目,即分布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地从事传统狩猎、采集、简单农业的无文字的小民族社会和文化比较简单的群体,亦即常被称为“原住民”、“土著人”、“原始人”中的部分群体,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其处境往往不佳。他们的社会遭遇到巨大的冲击,以致其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残存无几,甚至出现整个群体的灭绝。例如分布于美洲各国的印第安人的500多个支系,现有近半数的人口降到只剩下几千人甚至几十人。这些小民族目前的状况如何?它们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样的处境?它们的前途将会怎样?这是人类学界多年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敏 《黑龙江史志》2011,(15):54-56
都市化正对人们的生活与命运产生着深刻而重要的影响,都市文化直接促成了人们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转型.人的发展与都市文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不仅都市文化建设呼唤人的全面发展,而且都市文化的繁荣与完善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德刚 《民俗研究》2012,(3):106-111
原住民文化、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人类学、民俗学关注的重点,而在实践中产生的"旅游化"传承模式也一直在学术领域存有争议。台湾布农族在探索族群文化保护、传承的过程中用部落旅游的方式进行了创新实践,用人类学的表演理论对其形式、内容、特征等进行考量,有助于客观评判部落旅游模式在原住民文化保护、传承中的实际效果,为原住民文化、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方式探索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后荣萍 《风景名胜》2021,(2):0303-0303
传统古镇的发展不仅限制在风貌、街区及建筑等物质形态上,需要对文化风俗加强开发和利用。部分古镇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原有的文化风俗逐渐被外来的商业文化取代,失去了原住民的生活常态,古镇缺少自身的精神风貌。为了让传统古镇可以保持自身的发展本色及历史文化,需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并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王芳 《神州》2012,(33):154-154
隐喻作为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不仅是人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方式,也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思维模式。不同民族语言中的隐喻受时空、地域、自然环境及文化传统等诸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文化伴随意义。本文以“头”为例对比分析了俄汉语中人体词隐喻化的文化伴随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篇·传统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源泉传统文化是一个流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开放体系。虽然,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不断更新的21世纪,但是处于城市中的人们,仍然在既定的历史传统、民族习俗、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中生活,并在这些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成长。尽管人们有时想摆脱旧的传统、抹去旧的烙印,创造新的生活和形成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家园之上     
和我们杂志的一位主笔聊一个话题,"坦桑尼亚遗产地的马赛人将何去何从?"在她采访的专家以及收集的资料中,呈现了好几种观点:政府认为马赛人过于原始野蛮,狂欢起来甚至会毁掉很多公共设施,因而需要进行教化,改变其游牧生活方式;而文化保护人士认为,马赛人是一个有着独特传统的民族,他们的生活原始而纯朴,他们长期与野生动  相似文献   

11.
崔乐泉 《南方文物》2010,(3):82-92,78
人类文化的产生,由某种意义上说,是从人类的劳动开始的,而人类的劳动又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因此,工具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生产活动的肇始,意味着人类以工具为手段在改变自然界的同时,进而改变人类自身的开始。具有自觉意识的人类的活动,在迈上原始体育形态的第一步台阶时,劳动工具的使用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原始的劳动工具,是一种多用途的"人工器官",因此,史前的劳动工具,是反映原始人类文化形态的显著标志。这些工具既是人类同大自然进行斗争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又是进行身体运动的主要辅助手段。当原始生产工具由于加工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时候,它们也开始被用于人类进行自身改造的活动中去。从人类利用工具作为器械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进行有意识地自身改造开始,人类原始的体育形态就形成了。但这一发展却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原始的体育运动器械处于和生产工具不分的状态,即主要用于狩猎、采集的许多生产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也被用于身体练习和娱乐活动。如旧石器在晚期,除了石球、石镞和石矛几种新器形的出现外,还有斧形小石刀,雕刻器、钻头等。这些主要是作为切、刮、剥工具来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不过,像小石刀等,后来多数是作为复合工具使用的,因此,它对石镞,石矛等复合工具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原始生产工具的不断发展进步,也就潜在地为专用原始体育器械的诞生作好了准备。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化的进步和人类活动方式的扩大,许多生产工具在功能方面开始分化。虽然这时的工具仍以石器为主。但在制作方式上,磨制的已占多数,且更为精致,器形种类也大大增多了;同时,骨、角、蚌、木、陶等质料的工具也更加丰富。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提高了,生活的手段增强了,同时,适应人类运动形式的需要,也演化出了一些颇具专门化的运动器械。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工具的改进,为人类文化形态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对原始体育形态来说,工具的进步与类型的增加,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活动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们在原始体育上的活动方式。通过考古资料所反映的原始时代工具的发展和功能特点的转化,可以看出原始体育形态从形成到逐步发展的事实。旧石器时代的工具,种类少,形式简单,且多为一器多用。像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甚至石镞、石球等,所显示出的原始体育活动的某些功能只是间接的,其主要特点还是作为当时人类生存谋生的手段。至新石器时代,随着社会和原始经济生活的进步,人们活动领域和内容的扩展,许多工具已经不是生产工具与劳动对象的简单接触所产生的了。这些经过人们精心设计的工具,在原始体育文化的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一是许多工具在最初由适应狩猎业和原始农业,逐渐也具有了原始体育活动器械的功能;一是出现了直接用于原始体育活动的器械。这两种变化,使原始的生产、生活工具在推动原始体育形态从其他社会活动中完全分离转化出来,并向文明时代体育形态演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采参是满族传统的采集生产活动,在采参过程中所形成的信仰文化非常丰富,是采参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从原始渔猎时代延续而来的信仰文化不仅满足了满族采参人的精神需求,也确保了采参活动的规范性、整体性.  相似文献   

13.
原始宗教曾经是原始社会里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一种原始的社会形态,有自然崇拜、生殖器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多种表现形式。原始宗教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它在人类历史上跨越的时间最长,即使进入了现代社会也没有全然消亡,本文试从黔北地区仡佬族文化中,深入探寻其原始宗教内涵,有助于加深对仡佬族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李旭 《中华遗产》2007,(11):46-57
滔滔怒江边,走过了多少民族,又留下了多少民族,但居住历史最长的还是怒族,他们才是怒江最早的原住民。古往今来,经过多少风霜的洗礼,不管刀耕火种,生活艰难,怒族人都坚强地生活在这里,直到如今,他们的生活里永远都不会缺乏的是文化的瑰丽和智慧的光芒,以及传统社会中温情脉脉的交往。  相似文献   

15.
神话是叙述人类原始或是演化阶段时的故事,它通常可以反映出人类最本质、最原始的思维方式或是精神内涵。在古老的松花江流域,繁衍着朝鲜族、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人们世世代代生活与此,经过长期的口耳相传,留下了很多质朴、珍贵的神话传说。从这些蕴含了丰富底蕴的神话故事中,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到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纪文清 《神州》2013,(13):16-16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年传承,源远流长。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运转,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国人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港台文化、海外文化与大陆文化的渗透与辉映,把人们的文化需求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艺术多元的时代,古老而传统的戏曲艺术无  相似文献   

17.
崔欣 《丝绸之路》2011,(13):66-69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吉祥”可谓人们熟知且十分喜爱的字眼,它往往喻示着人们良好的祈求、美好的憧憬和善良的祝福。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幸福。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体的词句、对联等尤为丰富。但是最为突出的还是各种图形、标志的吉祥图案。 吉祥图案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部落图腾以及当时一些器皿上的装饰性图案。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一些装饰性的图形逐步完善,构成具有某种寓意的标志或象征。产生相应固定的表现形式,这便出现了吉祥图案。  相似文献   

18.
二里头二期文化与后羿代夏问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后羿是生活于夏王朝西方的原始部族首领.后羿部族统治集团取代夏王朝政权,入主中原约历40年,对夏王朝时期的社会、文化造成了巨大影响.作为夏文化的二里头文化,其二期文化就是在继承一期文化的基础上,受到西方原始文化和东下冯类型文化的强烈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极其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民间歌谣更是浩如烟海,灿若星河。随着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这些民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接受。此外,通过各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这些民歌形式都得到了相应的保护和发展。而作为最原始、最早出现的民歌形式——劳动号子却被人们渐渐遗忘。一些协作性较强,动作在节奏、速度上经常变化的集体劳动,需要步调一致、动作协调,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号令,动作就会参差不齐、力量分散,劳动就无法顺利进行。劳动号子就是人们在这类劳动场合,…  相似文献   

20.
刘金标  张文静 《沧桑》2011,(6):110-112
巴岱文化是湘西苗族的本土文化,同时也是湘西苗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巴岱文化蕴含着湘西苗族顽强的生命观以及原始的生态伦理意识,其对现代人们的生活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