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明杉 《文博》2007,(4):20-25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宋人秦观《鹊桥仙》中脍炙人口的佳句。古来多少名士才女,将对美满姻缘的企盼,吟诵成华彩诗章。这些咏叹爱情的创作源泉,就是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个古老而凄美的爱情神话。七夕乞巧节,绵延数千载,隆重程度堪比春节。农历七月初七,青年女子们聚集在月下乞  相似文献   

2.
西和七夕风俗是第一个在我国国家层面上受到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和的七夕风俗及乞巧歌,作为“秦风”的遗响,在继西周和秦之后陇南地区被边缘化的封闭社会环境中,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历史途程,能以比较完整的形态传承延续至今,意义非凡。七夕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全民节日不同,在其初期或原初的意义上,其参与主体是未婚的少女,在其后的发展中,逐渐把少妇这个群体囊括进来。节俗的内涵,主要是在“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六个环节组成的祭拜巧娘娘的仪式上,吟唱各种社会内容的乞巧歌。乞巧歌是社会历史和少女群体民俗的重要载体,乞巧歌是依附于七夕这一特定节候而产生和咏唱妇女的社会心理诉求的口头文学。故而,七夕节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乞巧节文化内涵的核心是“乞巧”和“巧”。“巧”是妇女对人生的憧憬,是他们现实生活的需要,是他们改变悲苦命运的法宝。  相似文献   

3.
“七夕节”     
《文史月刊》2010,(8):F0002-F0002
<正>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  相似文献   

4.
七夕,就是农历的七月七日。因为乞巧是七夕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所以七夕又有乞巧节之称。在这一天乞巧的风俗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每年到了七夕的晚上,大家就会出门去看牵牛、织女星渡河相会。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里记有“喜鹊填桥”的民间说法,“七月七日,清晨乌鸦喜鹊飞鸣较迟,俗谓之填桥去”。传说中的织女手艺高超,织出的衣裳如天边的云彩一般美丽。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女陛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的习俗。  相似文献   

5.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每年牛郎织女银河相会的日子。秋夕晴朗的夜空下,少女们仰头遥望,既因为牛郎织女一年一次的相见给七夕之夜蒙上了浪漫的羽纱,使人遐想;同时也希望能织得无缝天衣的仙女与情郎重逢时心情舒畅,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纺纱织布、缝衣绣花的巧手艺。这就是以传说为背景,从牛郎织女故事中衍生出的七夕习俗:乞巧。  相似文献   

6.
古代较普遍的节日大体都是在农闲之时。“七”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反复”、“归来”的意思,故牵牛织女传说中以“七月七日”为相会之日。东汉中期以前,这一天称作“七月七日”,应劭《风俗通义》中最早称作“七夕”。乞巧之俗起于宫廷内彩女,因为宫廷彩女不可能突显爱情主题而庆牛女相会,因而由织女的“织”字引发出“巧”的主题,而开展“乞巧”活动。所以这个节俗传到社会上之后.妇女们借这个节日表达反对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由等思想,但表面上仍以乞巧为主题,称作“乞巧节”。编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西和乞巧歌》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七夕节的内容实际上十分丰富。或同牛郎织女传说有关,或同妇女的种种劳动有关。乞巧的方式也丰富多彩,各地不同,表现出两千年来广大妇女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俗称“七夕”,“夕”是夜晚的意思,古称“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等。唐朝大诗人杜牧《七夕》中说:“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生动地描写了七夕夜晚观看银河系“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形。那么,“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奇异天象与中国的七夕文化究竟有什么关联呢?  相似文献   

8.
在广州天河区的珠村一带的诸村落,乞巧节中“摆七娘”和“睇七娘”的传统源远流长。传统中的七夕乞巧为村落及宗族间姓氏的流动建构了媒介和文化空间,而它在现代的变迁实际上打破了区域社会内部的交往,使其通过文化展演的形式唤起群众的地方感,同时带有一种对商业回报的诉求。笔者于2007、2008年先后三次对珠村进行田野调查,较为全面地记录了传统与现代乞巧节的情况,并通过对这些田野资料进行初步分析,观照七夕乞巧活动中联村仪式的特性,以及其现代形态中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不少令节风俗也尽入歌行,其中尤以咏怀七夕的诗章居多,从中亦可看出唐代七夕风貌与士庶心态.一七夕风俗,盛唐最烈,而盛唐宫廷又为甚.盛唐宫廷展现的七夕风俗有两个场所.一为嫔妃乞巧的“楼殿”,名唤“乞巧楼”.王建《宫词》曰:“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诸亲”,指他宠爱的嫔妃.因此得到敕赐乞巧楼的殊遇.乞巧楼,据五代王仁裕追记:“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灸,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以锦结楼,能容数十名嫔妃,可见“楼殿”之大,縻费之广.由于穿针的对象是“诸亲”,故十分考究.至于整线贯针的风俗,则承自前代.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  相似文献   

10.
《神州民俗》2007,(8):32-32
东莞人多是秦汉、南宋时期南移的汉族,多保持中原古代风俗,民国民俗学家、篆刻家、东莞人邓尔雅有《癸亥(1923年)七夕竹枝词》记载东莞家乡风俗云:“纸醉金迷斗巧工,民间俗尚仿深宫。改将七夕从初六,南国犹存五代风。”并注:“七夕改为六夕,始于五代。以七夕诸大臣须赴宫乞巧会也。”可知东莞乞巧节历史悠久。在望牛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姜库 《丝绸之路》2013,(6):106-107
流传至今的西和乞巧文化具有久远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群体,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的乞巧节,民间又称"七夕节"或"女儿节",其内容丰富,集音乐、舞蹈、诗词、民间工艺美术、崇拜信仰、古代神话于一身。如今,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在内容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西和政府在乞巧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最大的"巧头儿"。在政府的积极组织下,"乞巧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从传统的节到现代的文化节,西和的乞巧节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呈现出巨大变化,具有了与昔日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阎肃在溱潼     
正七月初七,是中国的情侣节。2006年8月30日是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初七,这一天在溱潼镇和溱湖风景区拉开了首届"中国情侣节"序幕。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开发本土资源,以爱情文化为载体,以"七夕"传说、水乡民族婚俗为内容,打造新的旅游品牌。情侣节让数千名观众再次领略了多姿多彩的里下河民俗婚礼风情。姜堰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仁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卫国,副市长戚才俊参加开幕式。我以市  相似文献   

13.
七夕节,对城里的很多年轻人来说,只不过是男女间倾吐爱意、约会出行的一个理由。而在一些山乡村寨,这一天却依旧是姑娘们穿针引线、斗巧、赛巧、乞巧的大日子。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乞巧节又称七夕或七夕祭,是由中国传入的,这一点早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以往的学人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万叶集》、《怀风藻》中那百余首歌咏牛郎织女的诗篇,《古事记》、《今昔物语》中关于牛女二星的记述,以及民间祭祀活动与中国原型的相似点等等。对于这些笔...  相似文献   

15.
文献记载的中国七夕早在日本奈良时代传至日本,作为宫廷的惯例,以"展示丝织品和诗宴"的形式直到平安时代。中国民间传承的七夕竹竿晾衣曝晒与愿丝乞巧,在日本庶民文化渐起的室町时代骤然以"竹竿悬挂五色绢丝乞巧"的形式大量出现,至江户时代青竹"笹"代替竹竿进入七夕,五色绢丝换成五色"短册",并参与"七夕送"的活动,是庶民文化的重大转折。日本的"七夕祭"因为神道和佛教因素的渗入,从而真正具备了"祭祀"的意义。而完成宫廷乞巧风雅向民间祭祀转变的标志,就是青竹"笹"代替竹竿悬挂五色"短册"的出现。"笹"是日本既尊重传统又迎合时代变化的七夕文化标志,它保留了来自中国七夕文化的主体"竹",也结合了本土文化"青竹",承载着日本七夕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寄托着日本人对生活的无限美好愿望与期盼。  相似文献   

16.
郭昭第 《丝绸之路》2010,(22):51-53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县的乞巧习俗不同于其他地区,具有准备充分、为期较长、内容丰富、程序复杂、仪式隆重、意蕴深邃等地域表征,一般从农历六月底到七月初七深夜为期七天八夜,包括搭桥迎巧、祀神迎水、歌唱祈巧、和歌互拜、跳神言福、会餐拜巧、照瓣验巧和歌拜送巧等仪式,充分体现了自然崇拜精神、社会协作精神与自我解放精神,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正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传说女蜗创世,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农历七月  相似文献   

18.
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在汉魏之际确立之后,一直到唐代,其节日活动主要是以拜星乞巧为主,相沿成习,未有大变。但到了宋代,七夕风俗却大为改观,不仅节日气氛空前热闹,而且出现了众多前所未有的节物,如泥孩儿摩喉罗、谷板、种生等。尤其是摩喉罗,更是令宋代官民趋之若狂。关于摩喉罗的来历,近世学者一般都认为源于佛教。本文比较宋代七夕风俗与古代西亚哀悼塔穆兹(阿多尼斯)风俗,证明宋代七夕崇拜摩喉罗的风俗并非源于印度,而是来自更为遥远的西亚和更为古老的巴比伦。古巴比伦人在万物盛极而衰的夏至之际悼念植物和谷物之神塔穆兹(Tammuz)的风俗,在上古时期传遍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在希伯来旧约以及古希腊文献中都有记载。此种风俗随波斯人的统治传入中亚粟特国家,演变为(汉历)七月初一到初七日历时七天的“哭神儿节”。隋朝韦节于公元605年出使康国亲历其事,并在《西蕃记》一书中留下记载。此种风俗在中古时期随入华的粟特人和祆教风俗传入中国。因其在节日风俗上与七夕有相通之处,尤其是节期恰好也在七月七日,因此逐渐融入七夕风俗,使宋代的七夕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异域风情。宋代七夕令众生痴狂的泥孩儿摩喉罗,就是脱胎于西亚的植物神塔穆兹或阿多尼斯,宋代七夕的谷板和种生则是西亚阿多尼斯花园的变种,而西亚的“塔穆兹”或“阿多尼斯”在中土之所以改名为“摩喉罗”,则与中亚粟特地区印度教、佛教与祆教的融合有关。宋代七夕风俗的西域文化渊源之揭示,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古以降西域文化对于中国节日风俗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七夕佳节之于宋人,是全民的节日,是全民的欢乐。"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装,竞夸鲜丽"。再过几日,到了"初六、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里巷与妓馆,往往列之门首,争以侈靡相尚"[1]。今人读来,亦不禁心生向往。  相似文献   

20.
七夕将至,由于河区政府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广州乞巧女儿形象大赛”在天河正佳广场正式启动,即日起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乞巧女儿”。总决赛将于8月27日在天河的珠村文化广场举行,冠军将获人民币5000元奖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