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海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和主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史素敏 《攀登》2006,25(5):89-92
青海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应根据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工业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选择出适合本省实际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抓好资源开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利用三个环节,紧紧围绕青海省的主要工业行业以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提升工业发展的产业关联度,形成多产业横向扩展和资源深加工纵向延伸相结合的循环型工业,实现青海省工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琼  孙凌宇 《攀登》2012,31(1):95-100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青海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对于推动青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青海实际,经过多方位系统化比较研究,选择了6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作为青海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用这些指标对青海省近年来社会和谐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郑晓红 《攀登》2005,24(3):101-103
本文通过分析循环经济的功能,论证了青海省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青海省推行循环经济的战略步骤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县域循环经济与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焕新 《攀登》2008,27(3):38-42
循环经济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内容,也是实现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评价某个县域发展状况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在国内外尚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本文试图探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中国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作出总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黄国政 《攀登》2005,24(Z1):94-95
青海省生态环境的逆向变化,影响到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持能力.因此,发展绿色产业,走循环经济道路,是实现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而确立青海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则是保证青海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黄国政 《攀登》2005,24(12):94-95
青海省生态环境的逆向变化,影响到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持能力。因此,发展绿色产业,走循环经济道路,是实现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而确立青海循环经济的地方立法,则是保证青海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牛洁 《攀登》2013,32(4):87-90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青海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政策环境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经验,提出了推进青海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约束性政策和激励性政策。  相似文献   

8.
耿晋军 《攀登》2012,(4):109-113
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青海省海西州为例,本文对我国西部工业产品铁路运输难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剖析。针对海西州的个性问题和西部地区铁路物流进出不平衡、公路铁路运费差距较大、路网结构制约等共性问题,提出了促进工业企业、运输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共赢,打造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把握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内涵,可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基于低碳循环经济和规划环评工作的密切联系,提出了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原则和流程,并结合案例完成了资源能源利用、环境污染控制、生态环境质量等指标筛选,最终通过量化评价指出规划问题,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晓棠 《旅游纵览》2023,(10):60-62
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社会、旅游、生态三方面构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对青海省西宁市旅游生态安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宁市旅游生态安全整体处于临界安全级,各子系统发展趋势差异较大,其中响应系统指数增长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循环经济促进和谐青海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州霞  李积兰 《攀登》2006,25(3):52-56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自然的发展相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青海的重要内容。而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通过对经济与社会、自然的整合发展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解决在发展和构建和谐青海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和省情为依据,对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和优先领域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勇  刘亚州  戴鹏 《攀登》2009,28(4):88-94
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当前,青海是否处在加速发展、加速起飞的转折点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省内各有不同见解。本文对青海经济发展阶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指出,目前青海经济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但还没有实现经济的加速起飞,并提出了促进青海经济加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评价及优化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军  刘继生 《人文地理》2011,26(2):98-102
在分析循环农业内涵、原则和技术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建立循环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系数法对1990-2008年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8年,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循环农业演化过程经历了停滞、缓慢提升、快速发展3个阶段,对1990和2008年循环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和障碍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2008年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障碍因素依次为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安全。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优化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宏 《攀登》2008,27(4):105-107
青海境内的黄河水电资源开发为青海省及流域区其它省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水电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链的延伸,使青海境内的黄河水电资源开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加快青海境内黄河水电资源开发,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将是目前省政府和电力部门所共同面临的课题。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青海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应着力解决的五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永祥  杨生玉  王述友 《攀登》2006,25(5):75-78
青海已步入工业快速发展的经济起飞阶段,要加快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工业生产力规划布局、园区建设和发展、结构调整、企业融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锁贺祥  何刚  毛亚旻 《攀登》2006,25(5):72-74
美丽富饶的青海盐湖资源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从资源利用程度和综合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综合利用盐湖资源是其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波 《攀登》2006,25(4):119-120
作为自然矿产资源相对富足的省份,青海产业政策的选择应以优势资源开发为主线。但近些年来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这必然影响青海省实现工业化的速度和质量。本文试图从新型工业化的视角来分析当前青海省轻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轻工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培育和发展青海战略性新兴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多杰 《攀登》2011,30(1):95-100
青海省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育种等方面己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拥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具备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文章就如何在这些新领域率先进行突破,并把这些突破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进一步带动青海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与运行体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中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赢"的旅游发展模式。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提升旅游产业效益,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应树立系统观、新经济观、新价值观、新生产观和新消费观,构建起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动力系统、支持保障系统、参与层面系统等,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的模式系统良性发展,达到旅游循环经济的目标系统。  相似文献   

20.
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业促进青海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彩兰 《攀登》2008,27(2):51-5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将少数民族体育和旅游资源相结合,对民族体育在青海民族地区的优势与特色、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业和打造民族体育旅游品牌、有效促进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