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安妮  刘畅 《环球人物》2012,(34):58-60
大卫没有想到,2012年的这个冬季,他的父亲在中美两国之间,同时被很多人所缅怀。12月8日,大卫带着他的妻子、姐姐和姐夫,一起观看了在纽约上映的中国电影《一九四二》,影片正是以大卫的父亲白修德深入河南灾区进行报道为主线展开的。白修德躲过新闻审查,对河南大饥荒的报道引发了蒋介石的震怒,最终导致  相似文献   

2.
屈文婧 《神州》2013,(9):198-199
琵琶是中国所特有的乐器,蕴涵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山东诸城派是北派琵琶的代表,王露是北派的琴家及琵琶演奏家。他集古琴与琵琶为一身,将两种乐器相互融合,借鉴。《玉鹤轩琵琶谱》是他对诸城派琵琶的一个重大的贡献,该书是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琵琶教科书。对于齐鲁琵琶乃至整个北派琵琶的发展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书中收录了琵琶代表性武曲《十面埋伏》,为北派王君锡的传谱。  相似文献   

3.
“当王勇平在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会上对女记者称呼一口一声‘姑娘’的时候,我就知道他非常不专业了。”有分析说。更重要的是,他要替一个庞大而堕落的部门背书,这是中国新闻发言人普遍的困境,虽然他们在生活中可能是一个随和亲切的人  相似文献   

4.
2005年9月18日至23日,英籍华裔艺术家郑傅安当代绘画最新作品个人展“旅”在北京798艺术区内的3818库画廊举行。郑傅安认为抽象艺术的根在中国。出生于马来西亚、现住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市的英籍华人郑傅安从中国书法中汲取灵感,在他的抽象作品中,人们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因素:他那笔走龙蛇式的飞动线条不正是出自于王曦之、怀素们的狂草吗?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艺坛上,石涛可以说是一个被褒奖最多的古典画家之一。主张变革称他为“现代艺术之你”,主张艺术反映生活视他的《画语录》“看重探讨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更有表现主义在他的作品中看出了水墨恣肆与“本能宣泄”的互通,而精研笔黑则从他的“蒙养”中体会笔墨功力……  相似文献   

6.
一个多月前,北京举办的“财经年会”播放了一段科斯对这次会议的视频致辞。他说,作为一个101岁的老人,他已不再接受媒体的采访,但他有一些话要对中国人民讲。在致辞中他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开启的中国改革、开放之路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他认为思想的力量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因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挑战,中国需要一个“思想市场”。科斯这一席话给我们启示,也激发了我们对中国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闻一多,湖北浠水人。最为人们所了解的是代表了我们中国人骨气的"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闻一多。为了追求民主和真理,1946年闻一多牺牲在国民党的枪口下。他47年的生命,始终贯串彰显着同一个追求——美,纯美的艺术、醇美的生命、审美的人生。他不仅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同时还是一个艺术家。他不但早年在美国学习油画艺术,而且还两度在北京国立艺专任教务长兼油画系主  相似文献   

8.
王鹏 《纵横》2007,(11)
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开始了他著名的旅行考察。旅行通讯在《大公报》连载并结集出版,广大读者由此开始了解共产党和红军长征,认识陕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共著名领袖人物……客观真实的报道,打破了国民党政府的新闻封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范长江的"旅行通讯"在新闻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本人也成为最受共产党、毛泽东欢迎的记者。  相似文献   

9.
他和他所执掌的《环球时报》,这些年成了官方话语体系一个"异端",或许还可能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异数",这份报纸拥有百万以上的读者,虽附属于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却在体制内创造了一个准"都市报"经营的范例。固然,"商业民族主义"的质疑,也许是这个成功范例的另一个注释。和那些被人为贴上政治标签的公众人物一样,胡锡进的言论,总是先入为主地成为各种批评攻击或"污名化"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国新闻和中国新闻史的人,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旧中国历史上的新闻专制是怎样一步一步建立的?对此,研究一下发生在1945年的国人反对国民党新闻统制的“拒检运动”,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这是一场中外新闻史上著名的争取新闻自由的运动,其背景、经过和影响都值得令人注目。在很大程度上,它能告诉我们新闻专制的恶果和珍惜新闻自由的深层原因。 国民党的新闻统制与新闻检查 拒检运动的背景是国民党的新闻统制与新闻检查制度的确立与加强。新闻统制是新闻检查的总体法律基础,新闻检查是新闻统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石窟雕塑艺术是我国伟大艺术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研究和介绍这些石窟雕塑艺术,从而探求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规律,对于研究我国艺术史以及雕塑工作者认识和学习祖国雕塑艺术传统:都是非常需要的.温廷宽同志根据他在1955年"文物参考资料"第一期发表的"我国北部的几处石窟艺术"和在1957年"现代佛学"第九期发表的"四川佛教摩崖造像的价值及其状况"两篇文章,补充修改为"中国北部的石窟雕塑艺术"与"大足石刻"两书分别出版,这对宣传祖国文化遗产是有其积极作用的.我们觉得作者对于祖国古代雕塑艺术有相当的研究,所以这两本书在现有同类性质的书籍中,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其中有些认识问题和资料的运用问题,还值得商榷,现拟就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提出我们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读者和作者.一、关于艺术观点问题:我们应该用甚么标准评价艺术作品,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说"中会明确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而且在"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不同的艺术标  相似文献   

12.
焦菊隐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做导演、排戏,发展中国戏剧艺术是他人生的支柱。可是“文革”伊始,他就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在遭受批斗和劳动改造中艰难度日。被迫远离艺术舞台的岁月里,他只能把所有的委屈和愤懑深深地埋入心底。就是在如此恶劣的处境中,他仍然对极左思潮下创作的文艺作品发表直率的批评,即使惹祸上身也不违背真正艺术家的良知。他在“文革”后期含恨而逝不能不给他所钟爱的艺术和热爱他的人们留下深深的遗憾。  相似文献   

13.
对"贫富分化"和"仇富"问题的讨论,让曾经共处同一阵营的自由知识分子出现了分化三年前,本刊以"在美国做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为题报道了薛涌。三年来,他一直在这一个方向掘进。他小失时机关注国内现实,寻找表达空间.发表了大量  相似文献   

14.
温宪  戴功 《环球人物》2013,(17):23-25
无所不在的监控,此起彼伏的争议6月5日,英国《卫报》刊登了一则爆炸性新闻:据一位爆料者提供的证据,美国的一个法庭秘密命令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向隶属于国防部的国家安全局提交为时3个月的国内、国际通话记录。随后,美国《华盛顿邮报》和《卫报》又报道说,6年来,在一个代号为"棱镜"的项目下,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被军国主义狂热笼罩的日本新闻传媒失去了理智与道德.在1937年12月侵华日军进攻中国首都南京的战役中,日本随军记者与日本各大新闻传媒多次作了不实报道:既凭空捏造中国军民防守的南京"完全变成了一个鬼魂哭叫的死亡街道",又在日军尚被阻击在南京远郊时,几次虚报日军"占领"南京的"胜利消息",引起了日本的"举国狂欢".此举遭到一些知情者的质疑与批驳,成为世界新闻史上的丑闻与笑料.  相似文献   

16.
前田光繁,抗日战争中第一个参加八路军的日本人,以他为首的7名日本人创建了当年八路军根据地内第一个日本反战组织——日本士兵觉醒联盟。他还帮助建立了我军第一个航校——东北航空学校。现在,前田光繁已经是90岁高龄,但是,他仍时刻关注着中国,经常参加各种中日友好活动和反战活动。因为被日本右翼政府认为是“危险的赤化分子”,前田回日本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直到80岁还在烧锅炉。当笔者提出,建议中国有关方面给他一些生活补助时,前田急乎乎地说:“可不能,可不能,中国已经给我很多很多,我只能感谢中国,哪能伸手要什么?我反对,我反对……”靠退休金过日子的前田,生活一直很简朴,但只要遇上有关抗日战争的书刊,不管多贵他也要买。前田好友的儿子小林阴吉对笔者说:你别看前田老爷子这么大岁数,谁要说一句中国的坏话,他就跟谁急眼!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2009,(22):54-54
2009年10月22日,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两个重要展览"丝绸之路文物展"与"南京云锦展"开幕仪式在比利时皇家艺术与历史博物馆隆重举行。比利时联邦科技部办公厅主任、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比方总协调人吉尔尚女士、中国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李培松、江苏省新闻办公室陈沈张处长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仪式由比利时皇家艺术与历史博物馆馆长主持,中国驻比大使张援远以及比各界人士300余人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18.
他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他与齐白石并有“南张北齐”之誉;他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他曾荣获国际艺术学会的金牌奖,被推选为“全世界当代第一大画家”……张大千,一位声名遐迩、名噪中外的艺术大家。1899年5月10日,张大千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市城郊一个书  相似文献   

19.
从前,有个秀才设馆授徒,但又不好好地教学生。有一天,秀才因为要外出做客,准备给学生留下个题,但一时想不出题来,抬头看见庭前有棵果树,便在墨板上随手写了“琵琶果”三字。要求学生对出下联,等他回来交卷。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2015,(5)
<正>伍德沃德是20世纪在有机合成化学实验和理论上,取得划时代成果的有机化学家,许多人因为他极其精巧的技术和举世闻名的成就称他为"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他在26岁时就在试管内合成了奎宁,之后他在哈佛的实验室内先后陆续合成了叶绿素、马钱子碱、胆甾醇、麦角酸、利血平等至少24种极难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伍德沃德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合成,是一门艺术。"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会把复杂严肃却又枯燥的实验当成一门艺术呢?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