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 明代青花瓷器我国瓷器在明代二百八十年間,无論是顏色釉方面或釉上、釉下彩绘方面,都有新的发明創造与极大的进展。颜色釉方面,有鮮艳的"鮮紅",有近于宝石的"宝石红",有似孔雀羽毛色的"孔雀藍"和"孔雀綠",有色泽甜润的"甜白"。釉上彩繪有"五彩"、"填彩"、"斗彩"、"三彩"和"加彩"等多种,釉下彩繪則继承宋元两代傳統的"青花"和"釉里紅"。这許許多多的品种在明代各不同时期里曾各极一时之盛,如永乐时以"鲜紅"和"甜白"著称;宣德时以"宝石紅"见长;成化时又以"填彩"和"斗彩"最名  相似文献   

2.
明代洪武时期处于元代和明代之间的过渡时期,它既继承了元代的制瓷工艺,又对之后永乐时期的瓷器风格产生影响,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本文拟从器形、胎釉、青料三个方面的特征入手,详细分析洪武官窑青花瓷器对元青花瓷器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洪武官窑青花瓷器,为洪武瓷器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花瓷器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青花瓷器为釉下彩,着色力强,呈色稳定;青花釉色为白地蓝花,显得明净、素雅,符合我国人民的审美习惯;青花瓷器原料丰富,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推广。由于有上述优点,青花瓷器自问世以来就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一直延用至今。明代烧造青花瓷器取得了重要成就,尤其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的青花瓷器,胎釉精细,青花颜色浓淡相宜,品种丰富,纹饰优美,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青花瓷器烧造史上的黄金时代。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现青花瓷器窖藏,  相似文献   

4.
斗彩瓷器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它以图案纹饰新颖、色调柔和、色彩淡雅而名传于世。斗彩瓷器的烧成是我国制瓷工艺史上的重大成就,它为后来彩瓷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斗彩瓷器是先在釉下用青花勾划纹饰轮廓线,然后入窑烧制,再于釉上填绘各种色彩,二次入炉烘烤而成,因此是釉上与釉  相似文献   

5.
嘉靖官窑青花鱼缸评略张兆祥我国明代官窑青花瓷器的烧造,从早期永乐、宣德奠定了基础,经过中期成化以后的发展,已日臻成熟,到晚期嘉靖时又出现了一番新的气象,不论是制瓷规模还是品种数量,均达到了明代制瓷史上的颠峰。嘉靖后期,由于皇室生活的极度奢侈,嘉靖皇帝...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21,(4)
正三、乾隆朝御窑瓷器的主要品种1.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瓷器乾隆朝御窑青花瓷器系大宗产品,不但产量大,而且式样多。其最大特点就是生产逐渐程式化,而且费尽心机去体现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其中既有承袭雍正朝御窑青花瓷器遗风的仿明代青花瓷器之作,也有独具本朝特点的创新之作。雍正朝盛行的仿明代永乐、宣德、成化朝等青花瓷器,影响了乾隆朝很长一段时间,不署款识的作品很难区分哪是雍正朝,哪是乾隆朝。乾隆朝仿明代永乐、宣德朝青花瓷器造型见有无挡尊、梅瓶、玉壶春瓶、玉壶春式执壶、锦纹壮罐、折沿盆(图21、图22)、撇口碗、松竹梅纹盘、把莲盘等。这些仿品在青花色泽方面,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色釉瓷,一类是彩绘瓷。彩绘瓷简称彩瓷,主要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其中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属于釉下彩,粉彩、珐琅彩属于釉上彩,而五彩既有纯釉上五彩,也有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由于斗彩亦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因此,如何给斗彩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使之与青花五彩区别开来,是研究斗彩瓷器的关键。一斗彩的定义及其与青花五彩的区别斗彩瓷器创烧于明代,已为世人所公认,但斗彩之名却不见诸明代文献。遍查明代谈瓷之书,都把斗彩称作“五…  相似文献   

8.
明代弘治、正德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弘治朝御窑瓷器虽然在产量和品种方面均比前朝成化有所减少,大约只有16个品种,但仍保持着成化朝御窑瓷器造型俊秀、胎釉精细、纹饰纤柔、色彩淡雅等特点,其中尤以浇黄地青花、白地绿彩、浇黄釉瓷等最受人称道。正德朝是明代御窑瓷器烧造的一个转折点,逐渐改变了成化、弘治朝御窑瓷器胎体轻薄、造型较少、装饰疏朗的风格,变得胎体趋于厚重、造型逐渐增多、装饰偏向繁缛。正德朝御窑瓷器品种多达20几个,其中以孔雀绿釉青花、素三彩、孔雀绿釉瓷等最受人注目。明代晚期以来,随着文人品评和收藏古玩之风的盛行,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各朝御窑瓷器均成为收藏者竞相猎取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明代弘治、正德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弘治朝御窑瓷器虽然在产量和品种方面均比前朝成化有所减少,大约只有16个品种,但仍保持着成化朝御窑瓷器造型俊秀、胎釉精细、纹饰纤柔、色彩淡雅等特点,其中尤以浇黄地青花、白地绿彩、浇黄釉瓷等最受人称道。正德朝是明代御窑瓷器烧造的一个转折点,逐渐改变了成化、弘治朝御窑瓷器胎体轻薄、造型较少、装饰疏朗的风格,变得胎体趋于厚重、造型逐渐增多、装饰偏向繁缛。正德朝御窑瓷器品种多达20几个,其中以孔雀绿釉青花、素三彩、孔雀绿釉瓷等最受人注目。明代晚期以来,随着文人品评和收藏古玩之风的盛行,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各朝御窑瓷器均成为收藏者竞相猎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彭明瀚 《南方文物》2013,(1):103-113,200,202
明清时期,随着珠山御器厂的设立,全国各地制瓷高手流向景德镇,景德镇周围的民窑也向市区集中,出现“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盛况,景德镇瓷器几乎独占全国市场,中国瓷业生产也由宋代的“百花争艳”演变成景德镇“一枝独秀”的局面。明代瓷器生产以青花为主,同时还创新了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及红釉、兰釉、金釉、黄釉等各种颜色釉瓷。景德镇清代瓷业生产无论在造型、胎骨、釉色,还是纹样装饰上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臻于极盛,发展成为“二十里长街半窑户”的制瓷中心。清代瓷器除青翠明快的青花瓷、  相似文献   

11.
明代宣德时期国力强盛,御窑瓷器的烧造亦进入黄金期。在现存宣德御窑瓷器中,有一类书“宣德年制”款的青花兽面云龙纹器,器身所饰龙纹及兽面纹十分独特,不见于同时期其他瓷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指出,该类器应是宣德皇帝在重要宴仪中御用并赏赐藩属国国王使用的酒器,其纹饰展现了明朝国威。同时,该类器物也为探索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对外赏赐用瓷情况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2.
明代青花瓷在整个青花瓷的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明代青花瓷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即永乐、宣德时期;成化、弘治正德时期;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在不同的时期,无论从胎釉、造型风格,还是从绘画、青花用料、呈色等方面都显示了各自不同的时代风貌和特征。现介绍辽宁省文物总店收藏的三件青花瓷器,分别为明代青花瓷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 (一)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高43,口径9,底径17厘米。颈短,腹硕大浑圆,平底微泛火石红。口沿下绘卷草纹边饰一周,在边饰下写有“大明宣德年制”楷书  相似文献   

13.
明代彩绘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除釉下青花、釉里红外,还有釉上五彩、素三彩以及釉上、釉下结合的斗彩、青花五彩等。但最典型的是青花五彩,它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至今有实物考证的是1985年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寺发现的宣德时期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和高足碗,以及在1988年景德  相似文献   

14.
张咏梅 《文博》2006,(4):64-68
玲珑绚丽的成化斗彩器有明一代,彩瓷缤纷,虽各有千秋,但民间早有“首成化,次宣德,次永乐,次嘉靖”之说,而为成化彩瓷赢得明代彩瓷之冠的则是成化斗彩瓷器。成化斗彩之所以名贵,贵在工艺上的创新。斗彩的制作是先以青花在瓷胎上双勾出纹饰  相似文献   

15.
刘畅 《收藏家》2022,(1):72-76
<正>青花最早出现于唐代,经过元代景德镇在制胎原料、发色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创烧,并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烧造工艺。明代青花瓷器已成为景德镇御窑制瓷的主流产品,特别是明永宣时期,可谓中国青花瓷器烧造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青花结晶斑的晕散效果与传统水墨画缥缈灵动之神韵有异曲同工之妙,成为别具一格的时代特征。宣德时期的青花器形中,有这样一类菱花口盘:宽斜折沿、弧壁、浅腹、矮圈足、口沿及器壁呈菱花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制瓷业至明代,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青花、釉里红、斗彩和五彩等名瓷,如明珠闪烁,异彩纷呈。青花瓷器为明代瓷器生产的主流,畅销全国各地。本文拟就现藏于成都市博物馆的几件青花瓷器作一初步探讨,以供明瓷研究者参考。一、青花花纹梅花瓶(图一)口径82、底径16、通高59.2厘米。圆唇、小口、短颈、丰肩、弧腹下斜收,平底。胎色灰白,略显粗糙,胎骨厚重。整个胎体由三部分组成,衔接处未作细致整理,即使上釉绘彩后,外观上仍显接痕。底沿切边处理较马虎,切痕不匀。该器通体施白底青花釉,仅外底部无釉,显火石红色。…  相似文献   

17.
正清朝前期,景德镇瓷器代表了国内乃至世界制瓷的最高水平。随着国内外及宫廷对景德镇瓷器需求量的激增,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景德镇瓷业进入了制瓷历史高峰。仿古和创新品种层出不穷。康熙的创新品种有郎窑红、豇豆红、珐琅彩、粉彩、"青花五彩"等釉彩装饰品种,风格别开生面;雍正时期的官窑则以各种仿古高低温颜色釉见长,特别是仿宋代五大名窑釉色古朴典雅,朴素清逸;乾隆的制  相似文献   

18.
陶瓷     
斗彩瓷器釉饰的一种。在素坯上用青花颜料勾画花纹轮廓,罩白釉,入窑经高温焙烧;用红、绿、黄、褐等彩料在青花轮廓线内填绘,再经烘烤而成。创始于明成化年间。粉彩瓷器釉饰的一种。绘瓷彩料里配入含有大量铅粉的玻璃自,在烧好的瓷器上作画;或者先用玻璃自打底,再用彩料作画。画面突出于釉面,色彩柔和,层次清晰。粉彩瓷器出现于清康熙年间,雍正时得到盛行。  相似文献   

19.
明嘉靖大缸     
儡儡 《收藏家》2006,(11):I0001-I0001
从明代传至嘉靖,此时景德镇的瓷器,风格与前时相比不相同,大型器物如大龙缸、大罐、葫芦瓶、大盘等的制作日渐增多,但官窑的小器物仍很精细,只是与成化、弘治、正德时色调和风格不同而已。随看当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扩展,瓷器也作为主要外销产品而大量倾注于国外市场,从而刺激和促使其品种和器型的迅速创新。据《景德镇陶录》一书记载:“制作益考,无物不有。”开创了一代制瓷技术的新局面,质量和数量都蔚然可观,为我国陶瓷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嘉靖时期,尤以青花大缸最为多见,风格敦厚古朴,明人王世懋《窥天外乘》载:“嘉靖间…  相似文献   

20.
陈润民 《收藏家》2002,(3):38-42
明初随着政局的稳定,社会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大大推动了制瓷工艺的进步。青花瓷器的烧造,在元代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制作技术更加纯熟,并且不断创新,无论从数量或质量上看,都有很大提高,成为当时瓷器生产的主流,这与当时制度的完备与技术的突飞猛进有很大的关系。明代初年,景德镇就开始设立官窑,官窑的建立与皇室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永乐、宣德时期开始,官窑的烧造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