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京平谷河北村元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10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河北村西发掘清理了23座古墓葬,其中元代墓葬5座,均为砖筑的圆形单室墓,墓道朝南,墓顶部均已坍塌。出土器物以瓷器为主,共31件,均为实用器物,器形有碗、碟、盘、四系瓶等,四系瓶均成对出土,摆放于墓室南部的东西两侧。5座墓相距不远,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相似,可能为同一家族的墓葬。从墓葬的砌砖多用残砖分析,墓主属于中下阶层。  相似文献   

2.
《文物》2016,(7)
2011~2012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基本建设,于西安市曲江乡原缪家寨村所在地发掘了汉代至明代墓葬113座。其中一座元代墓葬(编号2012JGYM109)保存完好,为竖穴墓道前后室土洞墓,出土器物丰富,包括大量陶俑、陶动物模型、陶日用明器及瓷器、铜器等。据出土墓券可知,墓主为袁贵安,葬于元元贞元年(1295年)。此墓是西安地区发现的又一座有明确纪年的元代墓葬,为西安地区元代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
2015年6月,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古交市上白泉村发掘清理了一座元代石室墓,该墓虽被盗掘,但墓葬形制保存完整,墓室石壁线刻图像内容较丰富。该墓为山西乃至全国元代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2014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横山县高镇罗圪台村清理了一座元代壁画墓。这座元墓在建造材料、形制特征、壁画内容以及随葬品等方面均与山西中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元代墓葬有着更多的相似性。壁画题材主要是墓主夫妇坐像、二十四孝图、备酒图、备茶图、伎乐图等。该墓形制完整,壁画精美,为研究元代社会生活及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5.
元上都城址东南砧子山西区墓葬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上都位于内蒙古东南部,1256年由忽必烈创建,元代末年(1358~1363年)被红巾军攻破,遂废弃。1998~1999年,考古工作者在元上都东南的砧子山发掘、清理了33座墓茔、73座墓葬。墓茔均有方形石砌围墙,内有1~7座墓葬。墓葬分为砖室墓、石板木椁墓、土坑竖穴墓,均使用木质葬具装殓尸体或存放骨灰,随葬品丰富。砧子山墓地是元代一处以汉族居民为主体的墓葬区,与元上都的兴衰相始终。  相似文献   

6.
彭辉  肖宇  张华 《文物》2023,(4):14-26+1
2018年12月,常州博物馆对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唐陵村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的3座元代砖室墓(编号2018CJTM1~2018CJTM3)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三墓呈“品”字形排列,相距较近,墓向皆为东南方向。墓葬保存基本完整,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单室砖墓,折拱券顶,前壁中部有壁龛,砖室内置漆木棺,出土器物包括瓷器、银器、锡器、铜器、木器等。根据墓葬分布、形制及出土器物特征等判断,这三座墓葬应为同时期的家族墓,年代大致为元代中晚期。本次发掘,为研究江南地区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手工业水平及葬俗与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河北平乡县郭桥村元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对河北平乡郭桥村发现的一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经对墓葬形制及随葬品分析。该墓时代为元代。  相似文献   

8.
2008年4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山西省兴县康宁镇麻子塔村附近发掘了一座壁画墓,因墓葬被盗,未出土随葬品,但墓室结构完整,墓内壁画保存完好。根据墓葬形制与壁画内容判断该墓时代为元代晚期。该壁画墓的发现为研究元代晋西北地区社会文化、民间信仰和绘画技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文物》2020,(7)
2004年4月,为配合陵侯高速公路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山西省翼城县南唐乡原村西北约800米处勘探发现的12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一座砖室墓保存完整,出土黑釉碗、钧釉盘、红绿彩瓷俑、铁兽、铜镜等。根据出土买地券可知,此墓年代为元至正六年(1346年)。本次发掘的元墓虽结构简单且建造粗糙,但出土器物较为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晚期的墓葬特征,丰富了本地区元代墓葬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0.
2016年7月,河北省三河市老辛庄村发现两座古墓葬,出土了一批陶器、瓷器、铜器、玉器以及铜钱等遗物,但未见墓志等纪年材料,发掘简报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将墓葬年代定为金代中晚期。将出土瓷器的器形、纹饰,陶器器物组合与纪年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两座墓葬的年代应为元代。老辛庄墓葬的发现,不仅补充了廊坊地区元代墓葬的资料,还表明元代廊坊和北京地区的丧葬习俗相近,属于同一墓葬文化区。墓中出土一炉二壶的铜器组合应是进行"香花供养"的供祭之器,对于研究元代仿古铜器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郧县人遗址中发现的石器第二步加工的特点是大部分用石锤来直接进行加工;打击方向垂直或接近于垂直;修整痕迹多浅、平;加工方向大部分为单向加工,少数为交互加工、转向加工的;在两刃或两刃以上的石器中,不同边缘的加工方向相同的多,不同的少。郧县人遗址中的石器特征与国内外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进行对比,在石器的第二步加工技术方面,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从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郧县人文化”。  相似文献   

12.
汉画像石上的麒麟图像因其旁注榜题"騏驎"而成为比较可信的研究资料,其图像以鹿为原型、头部有"山"形角、个别身腹部刻饰羽翼等纹饰。这一图像拓展了鹿图像引魂升天的主题,在鹿的头部加上"山"形角,提升了鹿图像的神格地位,使之成为王者风范的象征。其身腹部刻饰羽翼则是中西文化交流成果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一类潜在的石质文物表面防护材料:仿生无机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仿生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包括生物医学材料、纳米材料、薄膜材料和多孔材料等等。在一些石质文物表面发现了一种以草酸钙为主要成分的致密的生物矿化膜 ,以及一种磷酸钙类薄膜 ,使人们看到了仿生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指出了目前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的不足之处 ,介绍了一些仿生无机材料的优点和合成方法 ,探讨了这些新材料在文物保护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老坟岗遗址位于西峡县西4公里的五里桥乡封湾村老坟岗村北的岗地上,是1963年公布的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四周环山,属豫西南伏牛山系,山间有一条通往陕东南的要道。遗址是一处半岛形台地,东100余米即312国道,西与山丘相连,老灌河支流丁河在遗址东300米由西北向东南流过,河面宽阔,水量充沛。遗址所在台地东西长180、南北宽约150米,  相似文献   

15.
张之恒 《华夏考古》2001,15(4):84-87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相继出土“环砥石”,有的发掘者将其命名为“石钻”、“钻头” 等。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8年11月在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发掘出土1件“环砥石”,称为“石钻”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 1979年11 月至 1980年1月在桐乡县罗家角遗址第1层和第2层各出土1件“环砥石”(图一),发掘报告称其为“钻头”,并认为“这类钻头,可能与石器钻孔技术有关”②。这种石器的命名之所以会产生错误,是由于对“环砥石”的用途不明所致。 一、环砥石的用途 环砥石作为一种制作玉石器的工具,在我…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1990年至2016年间批准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涉及石质文物保护研究项目的统计梳理,分别从资助项目时间分布、类别分布、分属学科分布、依托单位分布和研究队伍等方面分析了近来我国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的学术轨迹,并从石质文物保护研究范围、研究方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石质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和热点,同时对石质文物保护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与建议。为相关科研人员了解石质文物保护领域基础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北满城要庄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正> 要庄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郊区,属满城县管辖。东南距满城县城十华里,西和眺山遥遥相对,北相隔不过一华里为漕河,南傍依著名的一亩泉。 要庄遗址位于要庄村西的高台平地上。1982年初至1983年底,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满城县文化馆,对这一带进行了考古勘查和初次发掘。 在勘查中,除搞清楚了遗址的分布、面积、文化堆积及内涵外,在遗址以东,与古遗址的中心分布相距一华里的地方,新发现了两处古墓葬,探出古墓葬120余座。探出古代水井5眼(图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新石器时代墓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宝力皋吐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鲁北镇东南约40公里,东北距道老杜苏木10公里,南距南宝力皋吐村2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9′、北纬44°24′,海拔高度220米(图一)。墓地所在区域为波状起伏的半沙化草甸,生态植被十分脆弱,是大兴安岭南麓草原与科尔沁沙地的交错地带。这里地势开阔,起伏平缓,平均落差仅5米,地表  相似文献   

19.
故宫建福宫遗存了大量石质构件,其风化现象比较严重。为评价其保存状况,对建福宫石质构件的划痕宽度、回弹性能、自由渗水率、表层波速与透射波速进行取点测试,与新鲜石材数据对比后,证实其风化程度比较严重,需要进行后续的保护处理。同时还对影响建福宫石质构件风化的环境因素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了环境因素与石质构件保存状况的关系,为病害分析乃至保护操作提供了数据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It is easy to fin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stone architecture and the afterlife in pre-modern China, given that most architecture of brick and stone was used only for mortuary monuments. People in pre-modern China may have believed that timber architecture was for the living while stone architecture was for the deceased. The fact that stone architecture often was designed to imitate timber architecture further buttresses the dominance of timber, both structurally and aesthetically, in the 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pre-modern China.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several stone buildings that were built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1271–1368) for daily religious activities and were rare exceptions to the normative association of stone architecture with the afterlif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decorative motifs and history of these stone buildings, I determine whether they were built to reflect the tradition of imitation timber architecture or were an exception to the dominance of timber architecture. I investigate how these stone buildings should be contextualized in the history of Yuan as well a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