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地方志与文化的历史渊源早在汉代,我国就有“文化”一词,通常是作为封建帝王所施用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由于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现代文化内涵正逐步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和观念。它表现在知识、信仰、道德、法律、艺术、习俗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心理思  相似文献   

2.
如何开发利用新方志的丰富成果,是目前方志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章就古今方志的功用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修志的目的在于用志,用志是新方志的着眼点,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要合理科学地利用方志资源,就要树立和实践科学的用志发展观。首先,必须调整用志的理念和发展观,加快用志创新的步伐,包括推进用志工具的创新,推进用志技术的创新,推进用志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的创新。通过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加快实现新方志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提升和改进用志功能,实现用志越来越方便、快捷、实用,促进与繁荣当今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全面、准确、翔实的国情、地情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地方志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同时,《条例》还强调指出:“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应当积极开拓社会用志途径,加强地方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首轮地方志书编修完成之后.方志工作者应当积极开发利用方志资源,主动服务当代.为地方四个文明建设服务。这是我们修志部门责无旁贷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昱 《攀登》2009,28(1):65-72
青海地域文化既包含人文历史文化,也包含自然生态文化。青海地域文化的命名是省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问题,用“江河源文化”来命名青海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它包含着青海地区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世居民族的不同形态的历史文化,呈现出历史悠久、中外闻名、内涵丰富、寓意深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方志应无愧于地域文化的载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历史中蕴涵着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若能将这类文化归纳聚集,提供给社会各个阶层,让他们晓文化之内涵,振地方之经济,立报国之志向,则是地方志作品应有之义。从这个特点来说,方志作品不应该仅仅扮演保存资料的工具书的角色,而应该是承担地域文化的载体。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方志作品,越能够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我国各地环境不同、语言特色各异、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价值取向都有所差异,因此,第二轮修志要从自身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发展道路等方面去探索认识,着重刻画出独具特色的丰厚文化积淀和鲜明地域特点,使方志作品成为传承地域特色文化的独特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6.
2003年12月25日中共贵阳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建设“大贵阳”战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发展先进文化工程”,也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塑造城市精神、创作文艺精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和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为重点,进一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  相似文献   

7.
纵观方志编纂历史的足迹,清晰地表明志书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编纂者的素质,更在于编纂者的文化创造精神。 在中国漫长的编史修志进程中,多数人是把志书的编纂者与世纪文化的创造联系在一起的。许多优秀志书的编纂者也从这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的末年,汉代刘歆在编撰《七略》时,就包含了对著作者文化创造精神的肯定。《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的历史巨著,人们在谈论作  相似文献   

8.
第二届修志工作普遍开展,当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做到“一纳入,五到位”,即把编纂地方志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级政府的任务中,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切实为修志工作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将会更好地完成修志任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李铁映指出:“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到本世纪末,全国将基本完成首届修志任务,从新世纪伊始,即将转入下届志书的编修。为此,各省、地、市、县,特别是首届志书已出版的地方,从现在起,就要着手做好续修方志的基础工作。这是续修志书启动之前和启动初期的主要任务。下面分五个方面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方志的社会价值和发展走向──兼论方志的几种功用和属性山西省运城地区地方志办公室张武虹无论方志在历史上曾起到过何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其价值似乎远非昔比,明显地削弱了。然而新方志的社会价值究竟如何呢?这个问题关系到方志事业的发展,也是新方...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方志文化的三个心理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整个方志活动中,方志人的心理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方志行为的全过程就是方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方志心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是由方志文化的特征所决定的。什么是文化心理?"文化心理是指浮现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地方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我们也一直强调.要加强地方志工作机构作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显然已将地方志当成公共产品。因此.本文试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对地方志产品的属性和实施主体进行分析,并探讨新时期的方志文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它既是指导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指导经济、文化和社会诸方面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我们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我国现实基本国情出发,进一步把握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特质内涵和功能作用,因势利导,推动我国现阶段先进文化的建设。作为“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编纂的官书——社会主义新方志,  相似文献   

14.
成都都江堰市现存的四部旧方志为清乾隆、光绪年问和民国时期编纂。旧方志多由时任地方官吏主持并组织当地文士编纂,有的甚至直接出自于地方官员之手,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和当地的最高学术水准。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提出中国地域文化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至今可以分为十六个地域文化区,文章概括了各区的地理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对弘扬传统文化,热爱乡土,开展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元谋县志办李在营在《云南史志》2000年第2期上发表《弘扬区域文化是方志工作长期发展的主题》一文。文章认为,弘扬区域文化,是目前方志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地方志机构生存的条件和动力,也是方志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该文首先阐述了弘扬区域文化的必要性的重要性,认为区域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文化是一地各项事业发展的“晴雨表”;区域文化是反映一地精神面貌的窗口;区域文化是研究地方史、民族史的钥匙;区域文化是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弘扬区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宏观要求。 如何弘扬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汉唐时期朐山—郁洲滨海地域围绕东海庙、谢禄庙(石鹿山神庙)、海龙王庙等庙宇而展开的社会文化史,主要表现为地域社会内部在分化、对立与冲突中逐步统一,同时向外部不断扩展、进入王朝国家主导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系统以及更具开放性的"文化人群"中的历史过程。生计方式、交流与贸易、王朝国家的政治控制、神明信仰与奉祀乃是影响与制约滨海地域社会建构与文化形态的四个核心要素。以东海庙、谢禄庙—石鹿山神庙以及海龙王庙为中心形成的不同形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本质上是"文化的社会关系网络"。滨海地域的社会,是海陆人群共同营构的社会;滨海地域的文化,乃是海陆因素兼具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李祥 《云南史志》2001,(4):46-49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科学全面深刻的阐述,其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述,为我们续修好第二届新方志指明了方向,对我们续修好新一届地方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系统和文化系统必须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突出文化的基础作用。一、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经济实力,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系统发展的组成部分。社会是个大系统,其。5。包括政治、经济、人口、环境、教育、科技等子系统,并且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们相互之间的耦合构成了社会协调、持续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应该考虑与其它系统的关系。由于经济、文化系统的发展也是相互作用的,因此经济的发展应以现有的社会文化为基础。经济系…  相似文献   

20.
陶瓷是一种手工业产品,既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又是精神文化和艺术演进的象征。陶瓷的产生与发展,其造型、纹饰、款识、功能演变等,都与时代文明的进程、文化的交流传播、审美意识的改变、风俗习惯的变化、宗教信仰甚至文化教育活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从温州新石器时代陶器、青铜时代陶器、过渡阶段的原始瓷、瓯窑陶瓷造型、纹饰、款识、功能等多方面探讨温州古代陶瓷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以丰富温州古陶瓷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