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0年革命是墨西哥历史上一次有着深远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若干年来,在有关这次革命的研究中,对革命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著述甚丰,不乏力作,但对革命的思想基础则探讨较少。实际上,任何一次大的社会革命、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是对旧制度社会经济结构的否定,也是一次对旧的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否定。没有新的、足以动员人民、主导革命的革命思想,革命是不会发生的,而新思想的内容恰恰又是革命性质最充分的反映。现将国外有关墨西哥革命思想基础的论述作一概括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五四与今天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人民光辉夺目的壮举。在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在政治上,思想上对封建主义的旧传统、旧文化、旧思想,展开了猛烈地批判和冲击,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七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伟大社会主义新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开创者。他猛烈地批判了封建旧史学,提出了属于资产阶级体系的新史学,在近代中国史学界起了积极的启蒙作用。但梁启超没有随时代前进去发展自己的史学思想,相反地是在惶遽、倒退中最后否定了自己的新史学理论。从梁启超较全面提出他的史学理论的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半期他逝世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史学思想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多变”。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形成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流亡日本这一阶段。当时,他接触了大量的西方史学论著,并结合现实斗争的需要,写成了《中国史叙论》、《新史学》等书,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新史学理论。首先,他激烈地批判了封建的旧史学,提出“史界革命”的口号,并把“史界革命”当  相似文献   

4.
《文物》1959,(10)
在伟大建国十年的国庆前夕,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的"天津革命史陈列",已正式开放接待观众。 "天津革命史陈列"。通过三千多件珍貴的革命文物系統地介紹了鴉片战爭以来天津人民历次重大的革命斗爭史实。陈列內容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陈列內容主要有:天津人民对太平天国的热情支援;义和团的英勇斗爭;第二次鸦片战爭中,天津軍民保卫大沽口的伟大胜利以及天津教案、天津人民反袁(袁世凱)、反法(法国帝国主义)的斗  相似文献   

5.
<正>李兆麟,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铧子乡小荣官屯一个旧职员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发奋进取,在其父亲入狱去世,家境窘困后,李兆麟辍学务农,仍坚持自学,还经常用"负薪挂角","大禹治水"等典故激励自己。1925年"五卅"运动影响到东北,少年李兆麟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启迪。1928年皇姑屯事件爆发,面对日本侵略者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他在书  相似文献   

6.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民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并为以后的革命运动开辟了道路。但是,作为这次革命运动中人民群众力量的表现——民军组织,却一  相似文献   

7.
赵书 《满族研究》2000,(4):23-23
戊戌变法是一场中国人自强的运动,中国人不想亡国灭种的自救运动。通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使我们明白了,武装推翻旧政权是革命,用改革的方法改变旧体制也是革命,戊戌变法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最高主持人就是年青的光绪皇帝。光绪看到日本搞了明治维新,强大了,于是也想效法而使中国强大。光绪皇帝的这种爱国心,这种自强精神,这种改革开放意识,是需要非常大的革命胆略的。光绪面对的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面对的是握有实权反对改革的太后,但是他没有怕,而是挺起身来拼命干,这种不顾个人安危,为国为民敢于革新的精神,难能可贵。短短的百日维新…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不愧是“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是不断革命、不断前进的一生。他不但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能“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随着时代的演变,与时俱进,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改组了国民党,促进了中国革命的潮流。这是孙中山晚年革命思想与革命实践的巨大飞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的前身为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辛亥革命后,他虽然改名为北京大学,但是,他的封建官僚习气依然如旧,学生多是仕宦子弟,他们来此读书,无非为日后的官运仕途谋一身价和资格,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将北京大学腐蚀得乌烟瘴气、混浊不堪。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莅任之初,便表示要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改造旧北大。他所做的第一件最具体的事,就是聘请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  相似文献   

10.
冯玉祥1928年上半年政治思想透视门秀芳在中国近代史上,冯玉祥是一位颇为重要的人物。他是著名的北洋将领、国民党要人,但他向往革命,追求进步,多次回头向旧营垒一击,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唯1927年6月至1930年10月,他不但与国民党右派同...  相似文献   

11.
关于日本史的分期,史学界众说纷给,尚无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日本在中世纪镰仓时代(if9-1333)进入封建社会。日本中古文学,也即日本封建时代的文学。本文主要着眼于日本封建时代的前期,在日本历史上称为镜仓、室叮时代。这个时期,日本新兴地主利益的代表武士阶段推翻了天皇和旧贵族阶级古代国家的腐朽统治,建立新的封建制度,日本史学家称这个变革是封建主义的民族革命。文学总是走在伟大时代变革之前,成为新时代来临的前奏,而旧贵族社会的解体和封建制度的建立,经过激烈的长期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在社会变革的同时,也进行着文…  相似文献   

12.
冯玉祥1928年上半年政治思想透视门秀芳在中国近代史上,冯玉祥是一位颇为重要的人物。他是著名的北洋将领、国民党要人,但他向往革命,追求进步,多次回头向旧营垒一击,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唯1927年6月至1930年10月,他不但与国民党右派同...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瞿秋白是最先形成对科学的系统认识,并积极为之宣传介绍的革命思想家之一。本文拟就此作一评述。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瞿秋白并非从一开始就正确把握了“科学”的内涵,形成了系统的科学观的。他斤斤于“文化立国”即是例证。只是在“五·四”运动期间及1920年他以北京《晨报》特约通讯员的名义去苏联,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他的思想才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近代化殊途探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肇前 《史学月刊》2001,2(6):88-92
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被动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不同的是,日本的戊辰革命扫除了腐朽势力,以全新的面貌励精图治,奋发求强,迅速崛起;中国的太平天国战争虽然冲击了腐朽统治,但没能建立新的革命政权,只是促使清统治集团改组,旧势力仍很强大,对洋务运动投入有限,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可以说,明治日本发展速度快于晚清中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革命。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国內革命是我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1927—1937)。由于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策划了背信弃义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反动政权的統治下,成千上万的工农革命群众被杀害,第一次国內革命遭到了失敗。党为了挽救革命,曾領导了几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起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从此,开始了第二次国內革命战爭。自从秋收起义以后,中国共产党領导中国人民在广大农村中建立了許多革命根据地,自1927年至  相似文献   

16.
吉田茂是日本最有影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之一。战后他曾五次组阁,时间共达七年又两个月之久。由于他对创建战后日本保守政治,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一直被日本国內外的学者认为是战后日本保守政治的始祖。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与日本有过密切联系,这是因为他曾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视为亚洲国家立国的楷模,日本与中国近在咫尺便于他来往活动,清末很多留日学生是他进行革命的辅翼,许多日本的有识之士也赞助他的革命。所以,日本曾是他的革命据点。他受过日本人民与进步势力的支持,同时又受过日本反动派与反华势力  相似文献   

18.
村冈典嗣是"日本思想史"学科的开创者和重要先驱。他以近代德国学术为基础,为这个新兴领域构建了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于村冈思想史的研究长期停滞不前。进入21世纪,伴随着对近代学术的反思和村冈文书整理工作的展开,村冈研究受到学界关注。此时亟需的是对其思想与学说的特色进行整体的考察和认识。村冈的学术在内容上呈现出古今和洋交融、实证与理论并重的面貌。他的思想史研究具有强烈的近代意识,尤其关注近代人的精神困境。他试图对人物思想进行内在的、本质的理解,并由此开辟了以性格为纲的思想史研究路径。村冈具有世界性的眼光和对于文化多元性的认同,但他无批判的态度和对事物固有本质的强调,客观助长了日本战时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明治政府的文明开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明治政府,为了把旧日本改造成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新日本,从十九世纪70年代起到80年代末止,实行了全面的资本主义改革。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是改革的三大纲领(或政策)。所谓文明开化政策,狭义言之,是学习、引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制度、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设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政策。 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看,文明开化政策乃是东西方两种文化接触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文化融合”和“文化选择”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亚洲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对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的过程和一些问题,作一评介。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为寻求救国之道路,在1901—1914年间先后5次东渡日本。日本是青年陈独秀思想启蒙的起点,正是在日本留学期间陈独秀产生了中国启蒙运动的想法,由此拉开了他一生革命运动生涯的帷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