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录仓  任倩 《人文地理》2007,22(4):100-104
论文选择甘肃省86个县(市、区)的18项指标,应用SPSS统计软件和主成份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差异与经济中心有较好的空间耦合性。经济中心形成主要受工业化推进、资源开发、投资牵引的影响。但经济中心体系规模结构断裂明显,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关系;职能结构不合理;地理形铸作用强烈,团块-轴向分布态势明显;城市空间分布与主导产业分布格局一致。因此构建"一心一轴五大城市经济区",通过强化核心,培育重点,以线串点,以点促面,形成等级分明、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带动全省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已与日本、美国、意大利、荷兰、德国等10个国家的10座城市结为友城。其中南京与名古屋是江苏省和南京市与国外缔结的第一对友城,也是祖国大陆与国外缔结的第一对友城两市结好名古屋是日本中部的经济中心,经济地位居国内各大城市第三位,...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化时代,亦是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城市发生巨变的一个时期。上海不但在自身经济结构上实现着新的转变,而且其作为新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也得以固化,并逐渐成长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工业中心、商贸中心,甚至是该地区乃至全中国的金融中心。工业化成为这一重大变化的动力源。工业化不仅凸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聚散功能,还导引了上海周边中等经济城市的相继崛起,这些城市与上海建立起密切的经济联系,展现出各种不同的发展特色。这样,以上海为龙头,以无锡、南通、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为次级城市,以各城市周边市镇为三级市场,层层递进,网络成片,联系成群的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渐趋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4.
基于快递物流测度的区域流动空间特征——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丽珍  席广亮  秦萧  汪侠 《人文地理》2018,33(1):102-108
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流动空间作为新时期的新空间形式在带来时空压缩效应的同时不断地强化着区域城市间联系,推动着社会经济资源的城际流通。快递物流是互联网交易的虚拟流与快速交通实体流交互产生的物质流动,其代表了流动空间的虚实二元性,是研究流动空间网络特征的有效切入点。以江苏十三个城市为研究区域,以六家物流公司的网站数据为数据来源,采用权重分析法和重力模型方法建立起区域城市的快递物流水平、城市间流动空间连接度及城市快递物流总体评价等三项指标,结合区域流动空间的指标分析发现区域流动空间具有网络一体化、去中心化、扁平化、等级化及点轴式等五大特征,基于流动空间的可视化研究发现江苏省区域城市间关系显示出了一个具有等级特征的多中心扁平化点轴网络,围绕南京、苏州、徐州的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态势成为提高区域流动空间流动能力的重要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们所说的城区志,指的是以城市建成区为核心区域的历史与现状。它与市、县志有许多的不同。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突出的阶段。现代城市,人口高度集中,财富高度赋集,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主导作用。世界上的城市多种多样,其特色不尽一致。但就一般而言,城市在区域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经济空间极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借鉴有关研究方法,遵循从过程到格局、机理,从整体到局部的研究思路,首先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综合分析东北三省及其内部各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极化的过程与空间格局,接着以人均GDP的极化水平为应变量,以工业总产值、当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复合流量的极化水平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空间极化现象,且整体呈现出南强北弱的态势;②哈长经济区和辽中南经济区已初步形成,其中哈长经济区处于明显的集聚阶段,而辽中南经济区扩散效应已开始发挥作用;③地区经济发展的位序排名及其变化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中心逐步南移;④区域差异和空间极化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先升后降,但总体水平呈上升的变化态势;⑤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各动力因子的作用程度和作用趋势不尽相同,但工业总产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东北三省及其内部区域经济空间极化演变所共有的主导驱动因子,说明其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内生增长过程,并提出应强化市场体制转轨、国有企业改组改革、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京城市扩展与其空间增长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城市的空间扩展是城市化发展的直接体现,透过对城市扩展的分析研究,可以加深对城市化本质的理解,并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决策资讯。本文选取南京城市扩展作为分析的具体案例,在充分认识和剖析自然景观、区域经济及城市用地结构特征等条件基础上,揭示了南京城市扩展的空间动态过程及其诱导性因子。基于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概念性理解,论文概括了南京城市空间增长的基本管理措施:即,外围总体控制--框定主城区;主城内部空间的分片管理-结构优化;区域层面的都市发展区空间组织-外围空间引导。  相似文献   

8.
产业配套能力是企业在选择投资区域时最关注的外部条件。吸引投资是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产业配套能力来评估投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2007年河南省投入产出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出河南省目前存在18个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产业群。通过对各产业群的经济关联和空间分布的分析,发现林木产业群、耐火材料产业群是河南省配套能力最完善的产业群类型,煤电产业群和烟酒制品产业群的配套能力也相对完善,其余各产业群由于存在较低的产业关联度或空间分布过于分散,导致配套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长期的政治大一统、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开发大西北等是秦汉城市发展的基本历史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秦汉城市的发展显示出三个显著的特点:建成了大一统的郡县城市体系;涌现出若干个区域经济中心;兴起一批边塞城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民的收入在旅游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我国的旅游业也快速发展。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博的国家,基于各地的基础设施、地理环境等原因,各地旅游业发展极其不平衡,本文通过对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提出旅游经济存在空间差异的原因及平衡旅游经济空间分布差异的对策,促使我国的旅游经济在各地全面发展,协调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陈家祥 《人文地理》2009,24(2):78-83
本文以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分析了高新区的功能演化过程及其动力机制。根据国家高新区建设创新型园区的战略目标和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功能定位,提出高新区应该坚持城市化、集聚化、内外资并重三大战略路径,积极实施产业集聚与优化、总部基地经济战略等五大战略,推进高新区功能的持续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12.
罗小龙  陈烨婷 《人文地理》2012,27(3):141-146
南京大学是我国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在经济地理学领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对地理学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统计,对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发展主要分为快速发展期、波动停滞期、复苏繁荣期、蓬勃发展期等四个阶段。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涉及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交通地理学、空间结构与空间布局、产业集群与新产业区、企业与区域增长、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化的经济活动、技术进步与信息化、制度经济地理学等9个主要领域。这9大领域在国内学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最后,展望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提出新经济地理学、制度转向/文化转向、服务国家需求是未来研究的三大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利用改进引力模型并结合GIS 方法,分析2000 年以来南京都市圈县域尺度空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探讨圈域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结论如下:南京都市圈县市空间联系强度不断增强,南京主城与其它县市相互作用强度最高,其次为沿江各县市间、地级市主城区与其郊县间,南京、扬州、镇江、马鞍山等所辖县市间出现了联系强度较高的网络,有一体化发展趋势;历年县市潜力值都由最高峰的南京主城区为中心向四周递减,呈圈层式结构,在向外扩展过程中存在空间变异性,高潜力区沿江伸展,随着圈域内其它地区的发展,单一核心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最后总结都市圈发展过程,提出圈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交通、产业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1929年、1947年两时间断面南京城市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城市生态因子分析手段,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将1929年、1947年南京城市社会区划分为三个和四个类型区。研究发现不同时段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主因子、类型以及空间分布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这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激烈变革在城市空间上的反映;南京城市社会空间变化过程显示出极大的“矛盾性”,一方面中国传统城市“士农工商”各社会阶层混居和单一的城市功能模式被打破,工业区与居住区分离;但城市居住、商业活动仍保持十分密切的联系;《首都计划》是近代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迁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东部企业投资、兼并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计旺 《人文地理》2002,17(5):89-92
东部企业进入西部地区投资、兼并,是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方式。对于东部地区来讲,企业的对外投资和兼并可以加快丧失优势产业的退出、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对于西部来讲,则有助于使潜在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并使现有资产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同时东部企业这种跨地区投资、兼并行为,能够使东西部地区的优势都能得到发挥,并有利于我国地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6.
张敏  黄贤金  张捷  姚磊 《人文地理》2012,27(3):147-151
本文梳理了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机构的发展历程,总结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机构由基础层、应用层、联合应用层三个层级组成。将南京大学九十年的人文地理学科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1919年到建国初期的近代中国人文地理学源地与人才培养的摇篮,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承担全国性科学研究和生产任务的先行者,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的优势学科凸显,同时"大人文地理科学"蓬勃发展与国际化阶段。认为南京大学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科发展有四大贡献,即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摇篮与创新源地,中国人文地理学思想理论发展的中坚,中国人文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建设的引领者,以及中国人文地理学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BRD's project portfolio in the Western Balkan energy sector, and the region's ma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It argues in favour of geographically centred appraisals of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multilateral energy investment. Empirical analyses have been plac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is bank's broader policy mandate to support the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mong other aspects, energy operations in the post‐socialist states of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while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The article categorizes the Western Balkans' energy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into two main groups: the failure to shift away from carbon‐emitting sources of energy, and the inability to introduce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the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of energy. It investigates the level to which these issues have been represented in the Bank's energy investment activities in the region. The EBRD's ability to fund energy and environment projects has been affected by, among other factors,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within the relevant governments and the Bank itself. These processes are related to the structural legacies of central planning and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embedded within the EBRD at its inception.  相似文献   

18.
基于街道尺度的南京市老年人口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南京市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分乡镇、街道数据,通过街道和圈层双尺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差异、空间差异以及空间相关性,探讨南京市街道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热点区演化分析了街道老年人口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①近10年南京市街道老龄化系数总体上呈现"跨越式"圈层蔓延扩散的空间分布特征,处于老年人口成长阶段的街道由分布在中心城区和主城区的交界地带转变为向主城区蔓延的趋势,轻度老龄化的街道分布在中心城区,中度老龄化阶段的街道集中分布在主城区和郊区,重度老龄化阶段的街道以郊区为主。②街道老年人口密度类型为密集区,密度最高的区域位于中心城区,郊区次之,主城区内密度最低。③南京市街道人口老龄化率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街道人口老龄化在空间上的差异增大,集聚效应减弱,空间上的发展渐趋不均衡。热点区分布呈现"冷-次冷-次热-热"的圈层式空间分布格局。④从历史因素、人口生命周期、城市变迁三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南京市老年人口分布和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南京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整合重点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许志晖  丁登山  向东 《人文地理》2006,21(3):34-37,33
本文在总结了文化旅游的基本属性与国内外主要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南京文化旅游的基础与开发现状,探讨了南京市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模式与装点整合方向。  相似文献   

20.
曹光杰  申洪源 《人文地理》1996,11(Z2):51-53
从介绍临沂市主要旅游资源入手,分析了开发的条件,提出了重点投资、分批建设、搞好规划与宣传以及景观培育等开发措施,以促进临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