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天水放马滩秦墓地图中的“圭阝丘”非指圭阝县岳维宗1986年3月,在甘肃天水市北道区党川乡放马滩一号秦墓中出土了珍贵的木板地图,根据同墓出土的秦简,可认定此图为“秦王政八年”(前239)秦国所属圭阝县地图。何双全先生《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认为...  相似文献   

2.
南京发现侵华日军军用地图■文/钟华邦侵华日军军用图一侵华日军军用图二前几年,南京珠江路700号大院内的江苏地矿局图书馆要拆迁,在进行拆迁前将一部分长期堆放在仓库库房内的旧图书、杂志、图件等进行内部处理,我在里面找了一些旧书和旧图件。最近笔者在清理这些...  相似文献   

3.
明代绘制的地图,传世很少。镇江博物馆藏明代绢本地图五十余幅,绘录的地理范围包括当时南京的部分府、州、县、镇(简称镇绢本图),鸿篇巨幅,绘制精良,是研究中国古代地图及明代历史地理的珍贵实物资料。一镇绢本图,绢底,设色彩绘;每幅皆附图说,亦为绢质,楷体墨书。图宽51、高31厘米;图说宽51、高29—30厘米。相应的图和图说合裱为对折的册页,以"虎皮宣"纸  相似文献   

4.
在阿城县金上京故城(俗名白城)腰垣之西半里余,树木掩映中有一高大土台座落于县苗圃院内,俗传斩将台,实即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吉林通志》附宾州厅图标注为“点将台”,园田一龟《吉林、滨江两省关于金代之史迹》载阿城县白城附近地图亦因之,皆与俗传不符。金上京城南八里另有一圜丘,相传为金代点将台(实为郊祭台),而此二图则标注为“斩将台”,与俗传正相颠倒。  相似文献   

5.
永城太丘一号汉画像石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丘汉画像石墓位于县城西北23公里的太丘中学院内(图一)。1978年群众在此取土时发现,共两座,南北并列,相距1.5米。县文管会于1979年4月下旬清理了北边的一座,暂编为太丘一号墓。当时,该墓右中室顶部盖石已揭开,墓室内积满泥水、碎石等杂物。左中室北壁有盗洞一个。现将清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亦实 《文史月刊》2004,(11):44-46
1998年5月,侵华日军的“军事秘密地图”首次在武汉被公开,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些“军事秘密地图”共150张,内容涉及湖北省各个县、市及大多数店镇,绝大部分地图右上角标有“军事秘密,南支那五万分之一图南昌料号”字样,左下角则标有“陆军测量部参谋本部”字样或“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支那派遣军测量班”等字样。制图时间是昭和四年(1929年)。其实,早在清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军国主义者便积极谋划在我国的谍报活动了.  相似文献   

7.
1986年北京召开的《中国古代地图集》编审会议上,北宋《九域守令图碑》,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注目。经会议鉴定,确认它是迄今我国古代地图中,所见到的一幅年代最早,也较精确的以县为基层单位而绘刻的全国地图,决定编入《中国古代地图集第一集(战国——元)》。《九域守令图碑》的发现,丰富了我国地图史学的早期内容,证明我国古代地图绘制技术领先于世界。  相似文献   

8.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图的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5,(2)
在毛主席"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引下,继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后,于1973年12月进行了二、三号墓的发掘工作,又获得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特别是三号墓,出土了三幅绘在帛上的地图。第一幅属于地形图,第二幅为驻军图,第三幅为城邑图。这三幅地图是我国以往出土文物中所罕见的,它对研究西汉早期的政治、军事和测绘技术提供了新的资料。现将第一幅地图(附折页图)的修复整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县制作为一种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县制的起源及初设县制的归属问题,史学界目前还存在着分歧.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实地调查,认为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邦戎而设立的邦县应为中国历史上县制之开端,邦县故城的具体位置在今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带.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三年大将吏弩机考>一文中将弩机望山和悬刀上所刻的秦系文字"灋丘"解释为"废丘",是战国秦所设置的县名.王琳先生在<中原文物>2007年5期以<有关"三年大将吏弩机考"的灋丘问题>为题,提出不同见解,这种勇于探讨的精神可嘉.可是,王先生说"将灋丘释为废丘,在音韵学上是难以成立的",并认为"灋丘"是人名,即姓法名丘,进而说"其人很可能是齐人法章的后裔",对于王先生这些说法我们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1.
宋代《禹迹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据了解,《禹迹图》我国至今尚存两块:一块立于渭水之滨的西安碑林,是齐阜昌七年(1136年)刻石,已作过介绍;另一块藏于长江岸边的镇江博物馆内,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立石,由于图首文字中明确表示是"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依长安本刊",这就将《禹迹图》的成图年代至少推前了三十六年。因此,镇江《禹迹图》  相似文献   

12.
《永乐大典》卷一·一九○五中的《广州府境之图》、《广州府番禺县之图》、《广州府南海县之图》是目前能查看到的、最早反映广州城市布局的地图,图中不但绘制出城濠形制,而且标注有重要衙署、标志性建筑物、古西湖的位置以及道路网络,为研究宋元至明初广州城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图形资料。一、三幅地图成图年代考订《永乐大典》卷一·一九○五中收录的三幅地图当出自明代永乐朝以前的古代文献中,虽然地图绘制的准确年代无法确定,然从图中广州城的之城廓形制及地理标注考证,此图当绘成于明朝初年。依据如下:(一)此三幅地图中绘成于元代以后…  相似文献   

13.
新近公布的肩水金关汉简记录有丰富的西汉行政区划信息。本文结合传世文献,对汉简所见赵国尉文、梁国載、魏郡鄃、魏郡厝、魏郡廪丘等地名以及相关西汉政区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指出赵国尉文县与尉文侯国有关,梁国載县为《汉书·地理志》梁国甾县的早期书写形式,鄃、厝两县于武帝末年至元帝初年隶属魏郡管辖,而简文中的"魏郡廪丘"则为魏郡斥丘的误释。  相似文献   

14.
1970年2月,邗江县汊河公社六洲大队于庄生产队所在地域发现一座古墓(图一)。据墓志,墓主是解少卿及其妻蔡氏,死于唐大和九年(835年)和大中四年(850)年。先后葬于"扬子县之西风亭坊之南原"。这就为研究唐代扬子县行政区划的西界提供了比较可靠的资料。蔡氏墓志又称"没于扬子县通寰坊之私第"。过去有人设想,扬子县治所可能和江都、江阳两县治所同在郡城。这个记载推翻  相似文献   

15.
1998年5月,当年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军事秘密地图”首次在武汉被公开,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些“军事秘密地图”共150张,内容涉及湖北省各个县、市及大多数店镇,绝大部分地图右上角标有“军事秘密,南支那五万分之一图,南昌料号”字样,左下角则标有“陆军测量部参谋本部”或“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支那派遣军测量班”等字样。制图时间是昭和四年(1929年)。其实,早在清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的一些年份里,日本军国主义便积极谋划在我国的谍报活动了。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88年第11期《郑芝龙题款的日本地图卷》一文引明刻本《广舆图》所附《日本图》,说此图为昆山郑子若著,"郑子若其人无考"。从文中图七看,原图确刻有"昆山郑子若著"字样。鄙见原图当系"郑若曾"著。经查清光绪年间刻成的《昆新两县续修合志》,明嘉靖时昆山无"郑子若"其人,而有郑若曾之传。郑若曾为当时著名舆地学家,与唐顺之、戚继光、归有光等游,著有《筹海图篇》、《万里海防图》、《日本图  相似文献   

17.
正商业古镇居民善贾徐沟在徐沟置县之前就是商业重镇,这里还叫过涂川、徐川、涂沟,这些名字与涂河有关,涂河就是后来的金水河,现在的地图上叫津水河,已流不到徐沟了。《元一统志》记载:"徐沟镇,在清源东三十八里,本清源县之徐沟镇,有酒官,今别立为县。"这里历史上就是京官道(北京至西安)和府官道(太原至临汾、运城、长  相似文献   

18.
前沿资讯     
中国地图将现秦始皇长城秦始皇万里长城的具体位置、分布、走向、通讯设施、工程实施情况……这些困扰长城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谜底将被一一揭晓。中国长城学会近日透露,我国将于今年4月首次对秦始皇万里长城的全线进行实地考证勘察,本次考察后将绘制出完整的秦始皇万里长城走向图, 同时走向图还将被绘制在中国地图上。此次考察自秦始皇万里长城最西端甘肃省岷县(史称临洮)开始,经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北、辽宁6省份、18个市、46个县,最后抵秦长城最东端 (史称辽东)。此举将填补长城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把秦汉史进行有机的衔接,并有助于秦汉史的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洁  许今  王莹 《大众考古》2023,(11):44-49
<正>奥维互动地图(以下简称“奥维”)是由北京元生华网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跨平台专业地理规划设计软件,内置天地图、天地图影像、四维地球电子地图、四维地球卫星影像图、四维地球日新图和世纪空间卫星影像图等,并可对这些地图进行及时更新,用户还可以自行添加其他自定义地图。  相似文献   

20.
1983年8月,我馆派王家德、赵德祥同志对当阳罗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调查。现将罗家山古遗址的调查材料报导于下。一、遗址的位置与分布该遗址隶属当阳县河溶区前合七队。地处沮漳河东岸,西距河溶镇约1.5华里;南临汉(汉口)宜(宜昌)公路(图一)。此地为丘陵地带,山岗矮丘相连,平原、湖泊穿插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