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旅游是江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文物与旅游关系密切,互为依托在广阔的旅游天地里,文物是旅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旅游离不开文物,同时,文物通过旅 游实现其价值,发挥其效益,文物也需要旅游。两者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 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久盛不衰的巨大潜能。文物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创造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物质文化遗存,主要包括历史古迹(古 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革命旧址、石窟石刻等)和古代工艺品、美术品(青铜器、陶瓷 器、玉器以及古书画等)。这些世代遗留下来的文物,是历史信息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结 晶,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我们学习原始社会的历史时,常常遇到什么是“新石器”、“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等问题。简要地说。“新石器”就是指古时人类制造、使用的石质磨光生产工具;“新石器对代”即人类使用这种磨光石器进行生产、谋生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人类双手所创造的种种精神与物质文明,就是“新石器文化”或“新石器时代文化”。这一切,是和在它前面的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旧石器(即远古人类用石块打制而未曾磨光的石质工具)时代相对而言,虽然说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经发明并使用磨研、钻孔生产技术.但并未实用于制造生产工具方面,只是在制作装饰、艺术品上应用而已。直到今天,考古、历史学家还把古时人类开始制造并使用磨光石器视为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  相似文献   

3.
廖苏平 《南方文物》2002,(3):123-126
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文物普查,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各地发现古文化遗址(包括古人类居住遗址、古城址、古窑址、古矿冶遗址等)800余处,古墓葬1400余座.近年来考古工作者陆续发掘一批古遗址和古墓葬,发现各种人类活动遗迹,出土有品类繁富的文物,为研究江西地方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学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文献史学,即通过历史文献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二是田野考古学,通过人类活动实物遗存的研究来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三是文化人类学,是对现存民族、社会进行考察,从而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又称"社会人类学",属于广义人类学的一个部门,大体上相当于欧洲各国的民族学(Ethnology)。文化人类学是对世界各民族及有关群体的文化过程和人类的天习行为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并探  相似文献   

5.
濮文化新探     
自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发现古人类化石(即“巫山人”),证明长江流域青藏高原东部是人类的起源地,翻开了中华民族远古历史的第一页。在成都平原上,相继又发现了距今4300余年前(即约传说中黄、炎新石器时期)崇州市西南13公里的紫竹村“崇州紫竹古遗址”,与新津县新石器时期的“宝墩文化”和崇州市的“双河古城”、“温江鱼凫古城”、“都江堰古芒城”以及“郫县古城址”等6处历史考古重大发现,构成了长江文明上游起源的中心。这对研究巴蜀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物》1952,(1)
文物古蹟是我们祖国古代劳动人民无限的智慧和血汗所筑成的成果,从文物古蹟中可以看到我们民族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并从而认识我们祖国的伟大。因此凡是参加荆江分洪工程的全体民工,人民解放军,干部同志们,都应当从思想上认识文物古蹟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属  相似文献   

7.
文化,有别于文明,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所有积累。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地理、人文环境等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各有风貌的民族国家根植于俄罗斯历史的苏联文化脱胎于俄国的苏联,无法摆脱俄罗斯的历史,两者的血缘关系,客观上要求我们沿着俄罗斯的历史轨迹来认识苏联的文化特性。俄罗斯人的先祖古罗斯人,心仪于如日中天的拜占庭帝国的权威,于10世纪末皈依于拜占庭———东正教。15世纪中叶,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也称第三罗马帝国)颓然倒在奥斯曼人的铁骑之下,俄即以第三罗马帝国自居。特别是俄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末代公主,并采…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双重内涵及其文化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克思是在双重的涵义上阐述其历史理论的 :在形而上的层面 ,他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人与人相互依赖、人与物相互依赖和人的自由自觉的存在三个阶段 ;在现实的层面 ,他强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分析 ,区分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 ,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人自身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马克思对人自身发展阶段的划分 ,具有深刻的文化学意义 ,它为我们研究人类文化模式的演进提供了一个标准。依此 ,我们可以将文化模式分为前现代的文化模式、现代的文化模式和未来的文化模式。后现代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前现代文化模式的回复 ,并未超越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9.
徐丽平 《沧桑》2012,(3):48-49
古栈道在战争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同样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古栈道的兴衰往复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族果断自信的精神、机智多谋的魅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强有力的沟通能力,栈道文化内涵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杨姝睿 《神州》2012,(36):162-163
意大利文化对人类近现代文化的诞生与发展的意义重大。本文从古罗马传统文化角度入手,分析文艺复兴产生在意大利的原因。分别从当时的经济、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各个层次展开,探究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之一,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留下了繁荣的史前文明。但古巴比伦文化是怎么终结的,为什么没有如中国一样源远流长延续传承?  相似文献   

12.
刘雷 《黑龙江史志》2013,(23):246-246
文物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证明,对人类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办法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保留下我们人类的发展历史,让这些文物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见证我们人类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福建汉文化的由来及其发展形成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历史上不是汉族的居住区,汉文化(不仅指汉族文化,包括其前身华夏文化)成为福建主体文化主是要通过封建郡县的设置和汉人的移入而发展起来的.本文仅就汉文化传入福建及其发展形成为主体文化的过程谈—点看法.一福建文化之起源目前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1987年在东山海域发现了一块古人类化石.新石器时代,闽江下游有以“昙石山文化”为代表的原始文化.此后发展起来的几何印纹陶文化.与东南几省有着许多共性.学者普遍认为创造这种文化的主人是古越人.由此可见,福建的古民族是由当地土著民族发展形成的,这就是《史记》中所称的“闽越”(有的称“闽”),因而福建古代的民族不是汉族(华夏族).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白兰地望何在?初步归纳,中外史学界大体上提出如下六种观点:一、顾颉刚、李文实说:认为白兰在今果洛州属六县,白兰山即为巴颜喀拉山。见李文实著《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青海  相似文献   

15.
彭适凡 《南方文物》2004,7(4):19-27
我们江西这块土地上,何时开始有人类活动?是否也经历过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再到新石器时代等历史发展阶段?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这些问题都无言以答。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物考古工作的开展.至今已调查发现和发掘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2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3处、中石器时代遗址2处(T1—1),  相似文献   

16.
我国砖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富有民族特色,留下了不同时代的烙印,承载着各个时代的传统文化。麦积区博物馆现藏有宋代砖雕共64件,这些砖雕均出土自本地宋墓,其风格与宋代绘画相近,形象精美。砖雕制作者以高超的写实技巧和纯熟的刻画刀法,使绘画与雕刻达到了完美与统一,将古秦州砖雕的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堪称同类砖雕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7.
刚果古阿卢戈兰角地带的黑猩猩几乎未曾接触过人类,对我们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它们还展现出一种我们在其他地方从未观察到的,完善的工具制造文化。  相似文献   

18.
黄渭金 《华夏考古》2002,38(1):28-32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表明 ,人类在不断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 ,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将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 ,这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史前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 ,研究史前文化除应注重考古遗迹、遗物外 ,对当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古自然环境的研究也不容忽视。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 ,除采集了动植物遗存并作了科学鉴定外 ,同时还做了地层植物孢粉采样鉴定 ,从而为科学地复原河姆渡先民生活时期的古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材料。本文在已有的文化内涵及自然环境研究基础上 ,试图对河姆渡先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  相似文献   

19.
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或强调物质文化的本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或强调物质文化背后的"语法规则",或强调物质文化的传承……各有自己的学科追求和研究旨趣,各自展开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学发展出了以马塞尔·莫斯为代表的"总体呈现"理论,民俗学发展出了以迈克尔·欧文·琼斯为代表的"物质行为"理论。前者强调物的社会性,后者强调物的文化性、传承性和对人的关注。"物质关系"借鉴两理论的优长,视物为人类实践的中心环节,并将其置于由自然生态、物、人、社会所构成的有机系统中讨论,以此展开人和文化的整体研究。而"物质文化的四层结构"则是在"物质关系"理念下,提出的作为物或物学研究之基础——物质文化民族(俗)志考察和撰写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0.
守护千年古道 再书世纪新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以来,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新型文化遗产,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历史上,人类的迁徙、流动和跨地域交往从未停止,先后开辟了丝绸之路、大运河、茶马古道、古蜀道等多种主题的文化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