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谷城讲话     
我是以复旦大学教授的资格来参加会议的。一来向大会表示祝贺,同时也来向大家认真学习。我认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朝野上下”都应予以重视。我国在外交上坚持的五项基本原则,每一条都与处理边疆问题有关。例如“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必须以国界线的存在为前提。同样道理,只有国界线明确,才能做到内外有别,“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因此,全国人人都应该重视边疆问题的研究,这  相似文献   

2.
我国边疆史地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了进一步发展这门学科,我想就下面一些问题,谈一点看法。一、关于中国历史上边疆问题的特点和研究重点。中国历史上的边疆问题,是边疆史地研究的核心和基本内容,弄清中国历史上边疆问题的特点,对我们确定边疆史地研究的对象、范围,是很有帮助的。中国历史上边疆问题的特点,我认为主要是:1、长期以来,历史上中国边疆的巩固、动乱、变化、兴衰等,无不与少数民族的活动和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有关,因此历史上少数民族问题,特别是民族关系问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边疆学既是一门探索中国边疆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也是一门直面中国边疆治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学科。随着我国边疆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的边疆治理研究和中国边疆学构筑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2017年10月中下旬,由云南师范大学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边疆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边疆治理和中国边疆学构筑高层论坛"在昆明召开。一、中国边疆学构筑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边疆学构筑是一项涉及宏大而具体的理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2020,(2):53-66
一、周总理叫我去当副司令调动工作无非是从这一岗位换到另一岗位,这在一个人的革命生涯中本是很平常的事。但有一次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致使过了几十年,连当时的一些细节还历历在目。那是1950年9月间,一天,我接到要去北京的电话通知,以为是开会,就匆匆地从锦州动身,到了北京才知道是周总理找我谈话。驱车前往中南海的途中心想,也许要谈战备的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边疆史地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边疆史地学的传统,《禹贡》、《山海经》、《穆天子传》、《史记》、《汉书》,都可视为开中国边疆史地学风气之先的名著,其后历代史书和地志之类的著作,有关边疆史地的记述,更是汗牛充栋,并且出现了一批研究边疆史地的名家。说它年轻,是因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边疆史地学才刚刚起步,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和意义的认识还处在摸索阶段,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但可以断言,中国边疆史地学决不是简单地等于边疆地方史加边疆地理学。如果那样简单,它就没有自己的特点,就不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边疆史地学应该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那么,中国边疆史地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认识不一。但有一点可能是不会有争议的,那就是中国边疆史地学应该着重研究中国疆域的发展和变迁,包括中国边界的发展和变迁。本文所要涉及的,也就限于这个范围。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中国的边疆研究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繁荣期,硕果累累,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广度与深度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中国边疆研究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云南大学的边疆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这一研究领域的更好发展,依然是值得我们重视与思考的重要问题。一、云南大学的边疆史地研究云南大学是一所地处西南边疆的综合性大学,长期以来一直注重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思考与行动——以边疆研究深化与边疆中心发展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边疆研究唤醒了国人对边疆的极大关注,但中国边疆研究的真正发展繁荣则是在90年代以后,以中国边疆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一批边疆研究机构的先后成立、大量有关中国边疆研究论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边疆研究正在形成一门新的学科——中国边疆学。在进入新世纪之际,总结以往的研究历程,探索中国边疆研究的未来,无疑会促进中国边疆研究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编辑了这组章,希望中国边疆研究有更多学加入,有更多国人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马大正先生的新著《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4)》。该书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大系列丛书中"当代中国学术史"系列之一。这是继《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演进历程》、《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国边疆研究论稿》、《马大正文集》、《热点问题冷  相似文献   

9.
中国边疆史地学,作为一门新的、综合性的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从事研究的学不懈努力的结果。回顾90年代以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展望21世纪,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更是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71年夏 ,中央指定我作国务院文化组负责人 ,我感到很难办 ,万里同志建议我最好找一个能和毛主席见得上面、说得上话的人 ,比如王曼恬。我接受了这个建议 ,事后证明 ,万里同志的这个建议 ,对我在文化组的工作有很大帮助。江青为了实现其个人野心 ,把文化组的许多人都整下去。不仅这样 ,“四人帮”还制造事端 ,把矛头直接指向周总理 ,使我很为难 ,我对文化组的事真感到伤脑筋。四届人大召开前 ,周总理分别找一些人谈人事安排 ,周总理在与张春桥、江青谈话时 ,他们提出要我去文化部任部长 ,我知道后对周总理说我不行。我负责北京市的工作已很繁重 ,我不懂文化 ,前一段我负责文化组时 ,很多工作也没有做好。后来人大需要人 ,我就去了人大 ,结束了在文化组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是一门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学科,从这门学科发展的历史完全可以证实这一点。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分子在我国边疆展开了广泛的所谓“考察”,大量搜集边疆的政治、经济、民族、自然资源、地理、气象水文等各方面的情况;同时,肆无忌惮地掠夺中国古代文物。他们还在边疆史地的研究上散布了一系列的谬论,这些谬论的依据多与  相似文献   

12.
以研究中国边疆的形成发展规律为主要任务的中国边疆史地学科,在经历了20世纪,特别是近20年的迅速发展后,已经进入了21世纪。在新世纪的广阔天地里,这门学科必将获得新的飞跃,我对此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3.
马大正研究员的新著《中国边疆研究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已由黑龙江教育社出版。这是大正研究中国边疆问题的系列成果之一。他不仅具体研究古近代直至当代的中国边疆问题,也从理论上探索并构建中国边疆学的学术框架。《论稿》实则是对中国边疆学的一次重要的科学实践,代表了国内边疆学研究最新的学术水平,具有开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有很长的边疆线和海疆线。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很复杂,多种多样。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同时,还有不少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影响边疆地区的安定。当前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边疆问题对“四化”建设非常重要。我国的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边疆的安定和边疆的建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四化”的实现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边疆经济上不去,始终是很沉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而各个时代的研究无论在观点、方法,或是侧重点方面,都有所不同。在本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今天,国际上许多国家和民族动荡不安;我国正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边疆、民族也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在这一新的形势之下,如何开展我国的边疆史地研究呢?这是我们从事边疆史地研究的人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九十年代的今天,开展我国边疆史地研究应处理好下列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这是新华社记者吴会劲于1988年11月3日采访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吕一燃、副主任马大正后撰写的专稿。有关专家学者指出,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状况令人十分忧虑,一些不必要的限制使学者不愿涉足这一领域,致使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不利于边疆的治理开发和在边界争端中维护国家主权。他们呼吁尽快改善研究条件。有关学者指出:边疆史地的研究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对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落后于其他学科的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不容忽视的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社会功能认识不足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极有必要说明边疆和边界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即使挂一漏万的经验之误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1991年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蓬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历史研究工作者一方面对中国边疆史地学科本身的框架、模式、性质、任务,继续作深层次的研究,另一方面对该学科的内涵做了更广泛的、颇具学术价值的研究,在中国边疆史地许多重要研究层面上,都有专著和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作为组织、协调这一研究的机构,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历来多注重于陆疆,而对于海疆的研究却很不够。这也许是因为,正如本文作者所指出的那样,在中国,很少有人把沿海各省看成是边疆地区。本文作者郭东华(译音)先生是台湾前中国国民军校校长,现为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国的海疆》(英文)一文是提交于1984年在台北举行的“国际中国边疆学术会议”的论文。  相似文献   

20.
许康飞 《神州》2013,(16):68-69
序言 巨人观遗体的形态容貌复原,是遗体防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殡葬、教研、公安战线上都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和普遍。巨人观遗体形态容貌复原,是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防腐技术,实践证明,我的这种技术在殡葬、教研、公安战线上都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