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帝王之一 ,他在位 6 1年 ,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创造了有名的“康熙盛世” ,史家称之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的谦恭仁爱、平和慈祥的品格。他晚年亲笔撰写了一部洋洋数万言的《庭训格言》 ,共 2 4 6则 ,比较周详地表达了他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人生经验和对国家、对社会、对自然的人生感悟 ,并以此作为皇子皇孙们的庭训教材 ,颇能反映康熙皇帝的道德观念和人格精神 ,同时也使我们比较客观地看到一代帝王的人性一面。一、发自灵魂深处的仁爱之心康熙皇帝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饱学之士。他熟读…  相似文献   

2.
杨珍同志著《康熙皇帝一家》(下称《一家》)(学苑出版社1994年IO用版,正文《U页,附表4分),全书以九章剖析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与其父母、祖母、嫡母、妻妄、儿女、兄弟子侄。母家亲属间的关系,泛及这一皇帝的婚姻、抚育子女、燕闲生活以及某些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崭新的角度,使用大量的汉、满及外文史料,闽深细密地宪明康熙帝生活的这一重要侧面,是近年来一部别具一格、大有突破的佳作,是我国史学领域中第一部古代人物家庭史。作为清朝康乾盛世奠基者的康熙皇帝,是古代史上为数不多的英明君主之一,有关他的史料,汗牛充…  相似文献   

3.
清朝康熙皇帝可谓是历史上的一位具有卓越贡献的伟大人物。他凭借自己的聪明勤奋,加之大臣们的积极辅佐,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国家统治的独特思想体系,从而使得当时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社会文化也得到重新确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昆新两县续修合志》记载:300年前的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二十三、四日,康熙皇帝南巡至昆山,并作诗两首。驻跸昆山无意虚中得劲节,非关强作有疏枝。晚风不待春将老,寸晷①岂容少年时。落照昆山掩玉色,远分②秦望③系人思。初来更觉渔家乐,援笔题笺日暮诗。登文笔峰④万井⑤人烟春雨浓,菜花麦秀滋丰葺。登高欲识江湖性,染翰⑥留题文笔峰。初读这两首诗,会以为康熙皇帝在赞美昆山的美景,其实并非完全如此。这两首诗应放在一起加以理解,才能领悟康熙皇帝的思想。康熙皇帝毕竟是一位政治家,富有心计,思想缜密,而并非陶渊明式的田园诗人。他来…  相似文献   

5.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于公元1661年继位,1722年辞世,在位61年,年号康熙。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之后又一位具有远见卓识、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康熙盛世”是康熙朝疆土统一、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兴旺的总概括。盛世必有良臣,“康熙盛世”的形成,是与康熙朝的大臣们分不开的,而“帝之恩师”、“国之栋梁”的陈廷敬更是促成“康熙盛世”的重要一员。 阳城人氏陈廷敬“历仕五十余年,遭逢圣明,位为上相”(1),是康熙皇帝的老师、近臣、重臣。康熙皇帝在赠给陈廷敬的诗中称颂其:“…  相似文献   

6.
陈廷敬官至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是康熙皇帝的辅弼大臣。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人。我们说陈廷敬堪称清初政治家,绝不是因为他进入了当时最高决策中心,有着显赫的相位,也不是因为他主编了《康熙字典》和《佩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等化巨留下了赫赫名声,而是因为他的谆谆讲经说史影响了康熙皇帝的励精图治,他的深谋远虑给康熙皇帝制定重大决策以及时而正确的咨询,他以身体力行的政治实践促进了“康熙之治”盛世的建成。他的政治建树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一、我的乡党、康熙皇帝的大秘书高士奇发达后再也没回过老家,老家的人却一直记挂着他 我的乡党、康熙皇帝的大秘书高士奇离开我们也有三百多年了,他是我们这里官做得最大的人,直接与最高领导打交道。他家我也去过,就是旧称余姚石人山高家的,现在已称作慈溪市匡堰镇高家村了。其实,高士奇对于高家并没有什么好感。  相似文献   

8.
我国清代定都北京以后的第二个皇帝爱新觉罗氏玄烨,八岁继承皇位,六十九岁去世,整整当了六十一年皇帝,史称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虽然身为封建帝王,但他既是个富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又是个勇敢善战的军事家,同时还是个博才多识的科学家。这在我国历代封建帝王中,是前所未有的。本文试从康熙皇帝在热河的活动中,对他的学术成就加以粗略地分析。  相似文献   

9.
乾隆花园在故宫的东北部,石乾隆帝准备做太上皇帝而修建的宁寿宫宫殿的一个组成部分。据记载,乾隆帝不愿自己做皇帝的年限超过其祖父康熙皇帝(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所以表示即位到六十年时,就“内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叙述了卢依道和高竹在十七世纪末清朝宫廷中的工作和生活。卢依道是在康熙皇帝特别要求下来到北京的第一位专业的耶稣会医生,与他一同前来的高竹是在澳门出生的理发手术匠。首先,本文着重讲述了他们来到中国的复杂旅途,以及在保教权耶稣会士和国王数学家的利益竞争之下,他们在北京的经历如何引起了耶稣会中国传教团内部的斗争。其次,本文还描绘了卢依道和高竹在北京宫廷以及康熙皇帝出巡时的医学活动,包括他们与太医的冲突,照顾精英患者使他们与"仁医"理念渐行渐远。这些患者中也包括康熙皇帝本人,他在患病时利用了当时简陋的欧洲医疗。最后,本文考察了卢依道和高竹在北京的医疗活动在政治、宗教以及医疗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戛然而止的原  相似文献   

11.
康熙五十五年九月十七日,康熙皇帝颁布了著名的"红票",即写给教皇克莱蒙十一世的红色谕旨。该谕旨以满文、汉文和拉丁文书写并刊刻,是清初"礼仪之争"背景下,康熙皇帝积极与罗马教皇沟通的重要物证。"红票"拉丁文之后,有供职宫中的多位西洋传教士的签名,反映出中西交往中康熙皇帝对传教士的集体召见,这种召见表明康熙皇帝认可传教士在宫中服务,但坚决不允许天主教违背中国礼仪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文史天地》2010,(5):93-93
大约三百年前,由两位名叫费迪南德·维比斯特和托马斯·佩雷拉的耶稣传教士最早把西洋乐器带入了当时的清朝宫廷,从此,西洋乐器便传人了中国的紫禁城。两位传教士了解到康熙皇帝爱好推崇西洋的文化和科学,便把他们所带的乐器——介绍给了他。后来,  相似文献   

13.
最近,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孟昭信同志的《康熙大帝全传》,无论从观点,还是内容、资料诸方面考察,都有超越前人之处,是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的一部学术性传记作品。笔者拜读之余,信手写出下列几点感受。康熙皇帝8岁御极,14岁亲政,69岁驾崩,在位长达61年,是我国古代自秦始皇元年以下称帝而有年号的二百多位帝王中在位最久的一位。而这61年,正是清朝定都北京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需要巩固发展,社会需要安定,经济、文化需要进一步恢复  相似文献   

14.
清朝康熙年间,有两位耶稣传教士,一位叫费迪南德·维比斯特,另一位叫托马斯·佩雷拉,他们不远万里来到当时的紫禁城,除带来一些书籍之外,还带来了许多西洋乐器。康熙十分喜欢那些长长短短、或大或小的西洋乐器,每到夜晚,宫廷乐队除演奏一些清新婉转的民乐,另外还要为康熙演奏一些西洋音乐。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不仅十分欣赏西洋音乐,有时还要亲自演奏。对此,传教士费迪南德·维比斯特在他的传记中也有详细记载:"清朝康熙皇  相似文献   

15.
彼得一世(1672—1725)是俄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沙皇,在俄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彼得作为一位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称得起天资英武,雄才大略”。他同法兰西“太阳王”路易十四(1638—1715)和我国著名的康熙皇帝(清圣祖玄烨)几乎是处于同一时代的历史人物,都是当时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彼得一世于1682年即位,从1689年起亲临朝政。在他当政的几十年中,除了挥戈沙场、对外进行扩张战争外,还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无疑是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但客观上对于俄  相似文献   

16.
清朝十位皇帝之中,第二帝康熙皇帝玄烨的后妃最多,共有五十五位,第九帝光绪皇帝载湉的后妃最少,只有三位,其中之一即珍妃。珍妃,他他拉氏,光绪十五年进宫,时年十四岁,光绪二十六年死,年仅二十五岁。珍妃死后,关于她的生平,出现了许多传说。笔者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看到了有关珍妃在宫中生活的一些档案,对其生平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7.
刘光启 《收藏家》2011,(5):67-67
清初书坛弥漫的董派流风,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特殊的现象,这个现象的出现,与一个人的喜好密切相关,这个人就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他是顺治皇帝的第三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君主之一,康熙皇帝不仅在文治武功方面卓有建树,  相似文献   

18.
焦山轶事     
宏健  才云 《中华遗产》2007,(5):104-111
焦山之于佛教的历史甚至比金山寺还要悠久,焦山所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而绵长。焦山这个名字源于东汉名士焦光,焦山定慧寺的名字则是康熙皇帝起的,焦山还出了一位博通书法、诗词的高僧……  相似文献   

19.
刘振修 《文史天地》2010,(11):46-49
公元1661年,即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一个未满八岁的孩子登上大清皇帝的宝座,他就是爱新觉罗·玄烨,一代圣主康熙皇帝。  相似文献   

20.
康熙四十一年(1702),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的东庙刚刚被整修一新,康熙皇帝携带文武大臣一起到东庙参加落成法会。皇帝为庙宇题写匾额是法会上少不了的头等大事。侧立在康熙皇帝左右一起观看帝王书法的大臣中,有一位两年前刚刚进入康熙南书房的供奉画家王原祁,总是受到康熙的特别宸宠。康熙刚为东庙题字之后,提笔就书写了”谷诒堂”三个字,赐给了王原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